任务驱动教学在中职机械专业《AutoCAD》的应用
【摘要】:本文主要是对“任务引领,教做学一体” 的教学法进行了分析,指出该教学法实施方法和优势及存在问题。“任务引领,教做学一体”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结构,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知识学习的设计者、辅导者和引导者。这一模式完全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体现,使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AutoCAD》 任务驱动 教学做一体
《AutoCAD》是美国Autodesk公司开发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绘图软件,广泛运用于机械、电子、建筑、服装等领域,由于其强大的功能、卓越的性能,深受业内人士的青睐。AutoCAD软件已成为各种设计与制图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软件之一,目前绝大多数的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的机械专业都开设了《AutoCAD》这门课程。《机械CAD》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同时,由于版本不断升级,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终身学习的思想。因此加强CAD课程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一、传统《机械CAD》教学的不足
现有的《机械CAD》教材编排基本是以软件的运行环境,操作方法和命令为主线。学科体系强,理论性强。教学过程常以知识点为主线展开,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授课,先基础后运用。教师先讲解命令,再作简单的演示,然后由学生练习,最后进行综合图形的练习。由于AutoCAD的命令多,例如画圆命令就有“圆心半径画圆”“圆心直径画圆”“两点画圆”“三点画圆”“切线切线半径画圆”“切线切线切线画圆”等多达6种方法。每个命令在不同的条件下又有不同的使用形式,且软件已经预设好命令操作程序,面对各种
命令的繁琐操作,学生极易混淆,逐渐失去耐心与兴趣,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无法实现高效课堂的目的。在最后的综合练习(各种复杂零件图装配图的绘制)中会觉得已学命令的操作知识点散,学生无从手,不能有效地融会贯通,最终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也无法完成技能教学目标。
这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对知识点是被动接受,学习缺乏主动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软件更新速度很快,软件的功能也不断强大。这需要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作准备。
二、任务驱动教学的理念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典型工作“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要以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将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包含在设计的工作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任务的分析、讨论,明确任务所涉及的知识范畴,并确定哪些是已学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学生在努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根据任务需要进行自主学习,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应用所掌握的知识的技能解决问题、提出困惑、讨论交流等环节,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因此“任务驱动”教学法越来越得到职业教育界重视。
三、“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体现了“主导-主体结合”的教学设计原则,它避免了在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体现的相互矛盾,既发挥教师的主
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下面就结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关于《AutoCAD》教学中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建构。
任务驱动法实施可按图一开展示教学过程:
教师 提出任务 引导启发 操作指导 评价总结
任务设计 学生 明确目标 分析任务 问题分析 完成任务 处理任务 总结评价
成果提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