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99年北京师范大学--动物学考研试题
1995年(每题10分)
1. 试述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2. 人体下列组织那些来源于外胚层: A.口腔上皮 B.胃粘膜 C.呼吸道上皮 D.真皮
3. 用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时,如果观察不清楚,应如何操作调试才能获得清晰效果。 4. 简述华枝睾吸虫的生活史,并说明人和动物是如何感染该吸虫的。 5. 解释名词
真体腔 同律分节 水管系统 后位肾(opisthonephros) 韦伯氏器(Weberian organ) 6. 指出始祖鸟化石的似鸟类与似爬行类的特征
7. 试述动物命名法规中,有关新种订名的要点,并举出一动物的拉丁学名 8. 海洋鱼类及鸟类如何排出饮入体内海水中的过量盐分 9. 指出下列动物所分布的动物地理界:
营(土冢)鸟 蜂鸟 朱鹮 狮 犰狳 黑猩猩 弓鳍鱼 大熊猫 喙头蜥 虎 10.简述种群的存活曲线 1996年
1. 两侧对称,三胚层是在哪类动物最早出现的,有何进步意义? 2. 昆虫纲特征。
3. 举例说明体腔的类型。
4. 浮浪幼虫,牟勒氏幼虫,担轮幼虫各出现于哪类动物,对了解动物进化有何意义? 5. 试述文昌鱼的摄食及食物在消化道内运送的途径。
6. 肺鱼亚纲、总鳍亚纲和辐鳍亚纲鱼类的主要特征和代表动物。 7. 一头骨化石经鉴定是哺乳动物,试述其主要依据。 8. 绘制模式图说明脊椎动物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特征。(以上每题10分) 9. 说明以下动物的分类地位,或解释有关名词:(20分)
海蜇 海参 栉红蜘蛛 日本血吸虫 鲍鱼 生态位 动物区系 洄游 种群增长曲线 弧胸型肩带 1997年
1. 体腔有哪几种类型?说明各种体腔的结构特点和生物学意义,并分别指出存在于哪些动物类群。(10分)
2. 软体动物门中的主要类群生活方式差异显著,试述它们在形态、结构上的适应性特征。(15分)
3. 简述显微镜观察未染色的草履虫活体时,应如何操作才能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5分) 4. 水管系统和水沟系分别是哪个门动物特有的结构?功能各是什么?(5分) 5. 指出无脊椎动物有哪些对称形式?举例说明。(5分) 6. 简述脊椎动物胚胎发育时中胚层的分化。(5分)
7. 哺乳动物从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经过哪些部位再供应小肠壁?(5分) 8. 总结陆生脊椎动物(从两栖类到哺乳类)呼吸系统演化的趋势。(20分) 9. 一头骨化石经鉴定为哺乳动物,试述其主要依据。(10分) 10. 解释名词:(15分) 生态位 动物区系 犁鼻器 舌联式 领域
11. 指出下列动物所分布的动物地理界(5分) 蜂鸟 黑猩猩 弓鳍鱼 喙头蜥 犰狳 1998年
1. 什么叫生物发生律(Biogenetic law)? 举例说明(5分)
2. 无脊椎动物的演化史上有哪些重要的发展阶段?试加以论述。(5分)
动物学考研试题
3. 昆虫与人类关系密切,试各举一例说明资源昆虫、农业害虫和人体寄生虫,指出它们在形态结构及生活史等方 面的主要特征,并指出它们所属哪一目。(10分) 4. 中胚层和体腔有哪些形成方式?举例说明。(5分) 5. 疟原虫是重要的人体寄生原虫,其裂殖子通过什么结构侵入红细胞,又以什么方式侵入?有什么证据可以证实你的观点是正确的?(5分) 6. 试述文昌鱼的摄食及食物在消化道内运送的途径。(10分) 7. 归纳陆生脊椎动物(由两栖到哺乳类)骨骼系统的进化趋势。(20分) 8. 鸟类繁殖行为有哪些主要特征?试述其生物学意义。(15分) 9.解释名词: 生态位 洄游 动物区系 弧胸型肩带 生物多样性 1999年
1. 浮浪幼虫,牟勒氏幼虫,担轮幼虫各出现于哪类动物,对了解动物进化有何意义?(10分)
2. 软体动物门中的主要类群生活方式差异显著,试述它们在形态、结构上的适应性特征。(15分)
3. 无脊椎动物的演化史上有哪些重要的发展阶段?试加以论述。(15分) 4. 水管系统和水沟系分别是哪个门动物特有的结构?功能各是什么?(5分) 5. 一头骨化石经鉴定为哺乳动物,试述其主要依据。(10分)
6. 海洋鱼类及鸟类如何排出饮入体内海水中的过量盐分?(10分) 7. 鸟类繁殖行为有哪些主要特征?试述其生物学意义。(15分) 8.解释名词: 生态位 咽式呼吸 颞孔 生物圈 动物区系
9.说明以下动物的分类地位(5分) 日本血吸虫 海蜇 轮虫 东方蝾螈 疟原虫
浙 江 大 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人学考试试题
一 名词解释(40分,每题2分)
1.领细胞(choanocyte) 2.刺细胞(cnidoblast)3.扁盘动物(Placozoa)
4.后口动物(deuterostome)5.管足(tube foot) 6.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tue) 7.基节腺(coxal gland) 8.外套膜(mantle) 9.墨囊(ink sac)
10.辐射对称(radial symmetry) 11.咽鳃裂(pharyngeal gill slits) 12.逆行变态(retrogressive metamorphosis) 13.中轴骨骼(axial skeleton) 14.生殖洄游(breeding migration) 15.五趾型附肢 (pentadactyle limb) 16.综荐骨(synsacrum) 17.双重呼吸(dual respiration)
18.领域(territory) 19.同源器官(homologous organ) 20.物种(species) 二 问答题(60分,每题10分;1、2、5、6题必答,3、4题选一,7、8题选一) 1.比较昆虫纲和蛛形纲消化系统结构功能的异同点。
2.试述动物演化史上出现两侧对称、中胚层、次生体腔和身体分节现象的作用和意义。 3.简述疟原虫生活史的特点。
4.为什么说棘皮动物、毛颚动物为无脊椎动物中的高等类群? 5.试述鸟类是如何适应于陆生和飞翔生活方式的? 6.简述哺乳动物纲啮齿目的主要特征。
7.试述羊膜卵的主要特征及其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8.试述鱼类的渗透压调节方式。
湛江海洋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一、名词解释(并举例说明,每题2.5分,共20分)
动物学考研试题
1、物种 2、消化循环腔 3、洄游 4、晶杆 5、同源器官 6、趋同进化 7、双重调节 8、孤雌生殖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棘皮动物的运动器官是 。沙蚕的运动器官是 。 2、鲍雅诺氏器的功能是 ,它是由 和 构成。 3、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我国属于 界和 界。 4、眼虫的营养方式有两种,分别为 营养和 营养。 5、对虾成体的排泄器官 。蝗虫成体的排泄器官是 。
6、海蜇具 网状 神经系统。华枝睾吸虫具梯形 神经系统。蚂蟥具链状 神经系统。
7、按蚊具 刺吸式 口器。苍蝇具 舐吸式 口器。 8、虾的5对由头部生出的附肢依次是 、 、 、、 。 9、五趾型附肢从 动物开始出现的。盲肠从 动物开始出现的。
10、海绵动物的外层细胞层称为 皮层,内层细胞称为 胃层。腔肠动物所特有的细胞为 刺细胞。
11、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 、 和 。 12、脊椎动物的肌肉组织可分为 、 、 。
13、鸟类和哺乳类血液循环属于 循环,两栖类和爬行类属于 循环,鱼类属于 循环。
14、植物性神经系统由 神经和 神经组成。
15、脑垂体后叶分泌的是 激素和 激素。胰脏的内分泌腺的分泌物有促进 的作用。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草履虫一次接合生殖过程可产生 后代个体。 A、2个; B、4个; C、8个; D、16个。 2、环节动物的幼虫为 。
A、担轮幼虫; B、两囊幼虫;C、浮浪幼虫;D、牟勒氏幼虫。 3、高等动物胚胎发育中,中枢神经系统由 产生。 A、中胚层; B、内胚层; C、外胚层; D、内胚层和中胚层
4、 原生动物孢子虫各种类在形态上均具有一个典型的结构,称为 。 A、顶复合结构; B、马氏管; C、水管系统; D、凯伯尔氏器。
5、绦虫成虫体内完全退化的是 系统的器官。 A、神经; B、排泄; C、生殖; D、消化 6、蜻蜒的发育过程为 。
A、无变态; B、渐变态; C、完全变态; D、半变态。 7、脊椎动物的皮肤是由表皮和真皮两层组成,分别起源于 。 A、中胚层和外胚层;B、外胚层和中胚层; C、外胚层和内胚层;D、中胚层和内胚层。 8、肾单位是由 组成。
动物学考研试题
A、前肾和中肾;B、肾小体和肾小管; C、肾小体和后肾; D、肾小球和肾小囊。 9、毛颚动物是 。
A、原口动物; B、后口动物;
C、处于原口与后口之间的动物;D、中生动物。
10、哺乳类左右大脑半球通过许多神经纤维互相联系,其通路称为 A、海马; B、纹状体;C、胼胝体; D、新大脑皮层。
四、是非题(请用“√”表示正确,用“×”表示错误。每小题1分,共10分) 1、涡虫是两辐射对称的动物。 2、爬行动物已具有新脑皮层。 3、乌贼的贝壳是内骨骼。
4、不同物种间通过食物直接把各成员联结成一个整体称为食物链。 5、颌弓借舌颌软骨与脑颅相连,这种连接方式称为舌接式,见于多数鱼类。 6、鱼类和两栖类成体的排泄器官为中肾,爬行类和鸟类成体为后肾,哺乳类为后肾。 7、田螺和鹦鹉螺都属于腹足纲。 8、食肉鸟类的肌胃要比食谷鸟类的发达。 9、鞭毛和纤毛在基本结构上是相似的。
10、始祖鸟是原始的鸟类化石,为爬行动物进化到鸟类的过渡类型,始祖鸟起源于中生代三迭纪的一种古爬行动物。 五、简答题(共15分)
1、简述爬行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5分)。 2、简述脊椎动物的呼吸类型(5分)。
3、简答环节动物是高等无脊椎动物开始的依据(5分)。 六、论述题(共25分)
1、试述假体腔、真体腔、混合体腔的形成过程和特征(10分)。
2、列出无脊椎动物各个主要的门(至少要写10个门)参与呼吸的结构或器官,并指出与生活环境的关系(15分)。
湛江海洋大学2003年《普通动物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解释2分,举例1分,共30分) 1、胞饮作用 2、后口动物 3、迟发型子孢子 4、世代交替 5、书肺 6、口索
7、侧线器官 8、口咽式呼吸 9、生物圈 10、恒温动物
二、填空题(每空0.5分,60个空共30分)
1、惠特克根据细胞结构的复杂程度及营养方式提出了五界系统即 、 、 、 和 。
2、动物分类学理论方面有 学派、 学派和 学派等几个大学派。
3、 种是一个种内的地理种群,或生态种群,与同种内任何其他种群有别;人工选育的动植物根据物种分类学称为 种。
4、原生动物主要分为 纲、 纲、 纲和 纲。
动物学考研试题
5、哺乳类的肩带由 骨、 骨和 骨所组成。
6依次写出鱼类脑神经的名称 、 、 、 、 、 、 、 、 和 。
7、鸟类的感觉器官中以 觉最发达, 觉次之, 觉退化。 8、哺乳纲分为 亚纲、 亚纲、 亚纲。
9、腔肠动物水螅的外胚层包括有 细胞、 细胞、 细胞、 细胞、 细胞和 细胞。 10、分别举出一个在空中生活的哺乳动物有 ,在水中生活的有 ,在陆上生活的有 。 11、在脊椎动物演化史上,原始种类动脉有6对,到了两栖类,第一、二和五对消失,第三对演变成 动脉弓,第四对演变成 动脉弓,第六对演变成 动脉弓。
12、棘皮动物有三套神经系统,分别为 、 和 ,它们分别来自 胚层、 胚层、 胚层。
13、鲎的呼吸器官为 、蝗虫的呼吸器官为 、对虾的呼吸器官为 。 14、文昌鱼的肛门开口于身体的 侧,其肝盲囊伸入咽部的 侧。 15、地球陆地动物区系可划分为六个界,分别为澳洲界、新热带界、热带界、 界、 界和新北界。
16、拉马克学说提出了两著名法则 和 。 三、是非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1、动物区系就是指有关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和现今生态条件下所生存的动物群。( )
2、中生代三叠纪距今2.25亿年前动物的演变正是爬行动物占优势的时期,也是始祖鸟出现的时期。( )
3、蜘蛛用马氏管排泄。( )
4、鲤鱼和林蛙用中肾排泄,眼镜蛇和丹顶鹤用后肾排泄,鲸鱼用后肾排泄。( ) 5、不同动物的器官来源和基本结构相同,形状相同但功能不同叫同功器官。( ) 6、眼虫的运动器官为鞭毛。( )
7、轮虫的个体微小,和眼虫一样需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故为原生动物。( ) 8、爬行动物的大脑已具有新脑皮层。( )
9、停滞进化是代表一个物种的线系在很长时间内没有前进进化也无分化进化。( ) 10、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间通过食物而直接或间接把各个成员连接成一个整体叫食物链。( ) 四、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1、沙蚕的幼虫为( )。
A、担轮幼虫 B、浮浪幼虫 C、面盘幼虫 D、两囊幼虫 2、蝗虫的发育过程为( )。 A、不变态 B、渐变态 C、完全变态 D、半变态 3、须腕动物是( )。
A、原口动物 B、后口动物
C、处于原口和后口过渡的动物 D、中生动物 4、华枝睾吸虫生活史中经过( )个幼虫期。 A、4 B、5 C、6 D、3
5、文昌鱼在分类地位上属于( )。
动物学考研试题
A、原索动物 B、尾索动物 C、半索动物 D、头索动物
6、哺乳类皮肤系统由表皮和真皮组成,表皮来源于( ),真皮来源于( )。 A、中胚层,外胚层 B、外胚层,内胚层 C、内胚层,外胚层 D、外胚层,中胚层 7、爬行类的血液循环方式为( )。
A、双循环 B、不完全双循环 C、完全双循环 D、单循环
8、以下( )激素是脑垂体前叶分泌的。
A、加压素和生长激素 B、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状腺素
C、促性腺激素和催产素 D、促黑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9、( )是腔肠动物所特有的。 A、刺丝泡 B、刺细胞 C、间细胞 D、腺细胞
10、草履虫纤毛运动很协调,是由于( )。
A、纤毛有毛根体 B、纤毛基部具有相互联系的动纤丝 C、纤毛排列整齐 D、纤毛有基体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羊膜卵在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的意义。
2、简述节肢动物呼吸器官的类型及适应的生活方式。 3、简述原肾管和后肾管的差别。
4、简述生物发生律对了解动物演化有何意义。 六、问答题(共40分)
1、举例说明动物的各种体制类型。(10分) 2、请叙述脊椎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10分)
3、比较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类和哺乳纲动物心脏的结构、血液循环的方式以及动脉弓的演化特点。(20分)
动物学考研试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