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2024-05-06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浅谈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

教育的策略

【摘 要】文学名著是经过时间与历史的磨炼所遗留下来的真品,有效的名著阅读,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的文学修养,更有着明显的德育作用。因此,探索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是值得研究的。本文从初中语文名著教学中的德育观、语文教材名家名篇中的德育点、“部编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部分、 课外阅读等进行了探索,以期达到科学性有效性的名著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完成立德树人的德育目标。

【关键词】 名著阅读 德育渗透 德育观 名著导读 课外阅读

德行兼备是人才培养的宗旨,德育贯穿教育的整个过程,而文学名著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的文学修养,更有着明显的德育作用。有效的文学名著阅读,无疑能够促使青少年人格的完善,这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素质教育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如何实现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真正实现德育日常生活化,初中生必读的文学名著在塑造学生健康人格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初中阶段的名著阅读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若语文教师能挖掘名著中的思想教育点,把德育教育渗透在阅读教学与指导的各个环节中,做到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探索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是值得研究的。

一、正视初中语文名著教学中的德育观

初中语文教师不仅是教学工作的实施者,也是教学中爱的化身。教师在名著教学中先要做到对德育观的重视,正确看待它,然后才能很好地将其融入到教学中,进而促进学生在阅读名著得到潜移默化的德行教育。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特别注意自身的文学素养和德育观,实实在在地发挥教学的力量,带动课堂中的德育氛围。

教师只有正视德育,更新教育观念,认识到名著教学中的德育价值,掌握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才能达到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形成内化,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

二、充分挖掘语文教材名家名篇中潜藏的德育知识点

现行的部编版语文教材中节选的名家名篇蕴含丰富的德育内容:1.教材中有很多课文内容都包合着爱国主义思想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邓稼先》等,教师可结合教材及现实生活,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通过名篇名句赏析,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可以让学生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坚强、乐观、树立远大抱负等品质。3.通过挖掘教材中典型的人物形象身上所藴藏的崇高品质进行德育教育,如《邓稼先》中的邓稼先、 《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志愿军战士,通过分析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让学生学到他们的爱国、正直、勇于献身的精神。

三、最大发挥“部编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作用

“部编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是以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为导向,围绕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名著导读篇目,在“导”与“读”之间的有机结合中,达到语文素养、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能力等多维提升。部编本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具有基本的属性特点,即注重课内外阅读的融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注重学生之间的阅读交流与分享。如《红岩》是当代文学中一部优秀的革命英雄传奇,震撼了许许多多青年读者的心。其中在“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内许多革命者顽强不屈的斗争和壮烈牺牲的场面,是一场光明与黑暗的生死搏斗。我们就可以以此召开一场文学交流分享会,其中的许云峰、江姐、华子良、成岗、小萝卜头等形象深入人心,大家无不为红岩精神所吸引,所感动,所激励,所振奋。在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今天,《红岩》无疑是一部极好的教科书。部编本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具有多元化价值,即优化学生的阅读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当然也包括所涵盖的德育教育。

四、借助课外阅读,教师进行好书推介,从而进行德育渗透。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也有句至理名言: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现在有些学生迷恋电脑游戏而心浮气躁,面对纷繁复杂良莠并存的快餐文化,难以辨别真伪。所以要想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师应多向学生推荐有益的书籍,推荐文学经典名著,创办班级图书角等,让孩子通过这些不朽的文学作品而认识、感悟到的世界,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认识和理解,对人生哲理潜移默化的接受,比大人肤浅的说教要深刻得多、有效得多。

五、传统与现代化科技手段相结合,使德育渗透效果更明显。

作为一名教师既要继承和吸收优秀的教学手段,还得学会与时俱进,合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一方面结合教材,有目的、有重点地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并从中理解其中所反映的时代精神,充分发挥课上优势,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一方面,利用现代网络教育优势,引导学生通过网络上的教育平台、短视频、抖音、慕课等多渠道多形式去读,去感知感悟。

六、巧用评价和反馈,增进德育渗透

教学步骤中缺少不了评价与反馈,教师要好好利用评价对学生行为、学习状况进行总结,帮助其清楚自身优缺点,对不好的方面进行改进,对好的方面进行发扬,从而更好地进行名著阅读。并根据学生提供的反馈信息对学生进行进一步分析,针对其个性,进行教学方案的调整,改善全体学生的课堂体验。对学生产生的不良因素进行化解,增加学习积极性。这样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名著教学时对德育能够更好地渗透。 评价是教师对学生阶段性阅读情况的肯定、建议, 对阅读动力、阅读兴趣等都会带来不同程度影响。教师要巧用评价和反馈,这样才能增进德育渗透,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发展。

总之,文学名著的思想和精神内涵都有积极地作用与影响。 教师在名著阅读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方法,不断将德育渗透其中,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发展又提高了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增加多方面的感受,深刻体会到德行与文学的魅力 ,进而爱上阅读。

参考文献:

[1]陈光 《中学名著阅读教学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展望》 ——《基础教育课程》期刊 第20203下期 第39-49页 [2]周瑞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教育学文摘》期刊 2019年8期 2019.8.18

[3]徐雍贵州师范大学《“部编版”初中古诗文教学德育渗透研究》论文 ——知网 2019

作者简介:郭云格,女,汉族,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第五中学

课题项目:本文系邢台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初中语文名著阅读中渗透德育教育策略的研究》(课题编号:2001192)的部分研究成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