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3年农村防灾减灾应急预案范文(精选5篇)

2023年农村防灾减灾应急预案范文(精选5篇)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023年农村防灾减灾应急预案范文(精选5

篇)

农村防灾减灾应急预案范文1 一、编制目的

为做好今年的抗旱工作,确保遇重大旱情灾情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抗旱抢险救灾,保证我村村民正常饮水,改善村民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切实保障我村全体村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省、市、镇《抗旱应急预案》和镇党委、政府相关工作精神,结合我村实际状况,制定本预案。 二、基本状况

本村位于xx路南,距离镇政府xx公里,全村总人口xx人,总户数xx户,xx个生产小组,全村耕地面积xx亩。 三、主要任务和措施

1、落实责任制。仔细落实以主要领导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各项抗旱责任制,完善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责任落实到人。

2、制定抗旱应急预案。结合我村实际状况,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问题,科学合理地制定抗旱应急预案。 3、立足预防,主动防范。把干旱灾难的预防放在防灾减灾工作的中心环节,亲密监视雨情、水情、旱情、灾情、

险情,仔细做好各项防范工作。

4、实行24小时值班制。做到24小时有人值班,并有领导带班。确保信息畅通、妥当应对。

5、坚决处置,全力抢险。一旦发生重大干旱灾难,应快速反应,刚好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气全力抢险救灾,尽最大努力避开和削减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四、领导指挥及抢险救灾机构

1、xx村抗旱指挥机构由村支书xx任指挥,村委主任xx任副指挥,村委员任成员(见附表1),并明确职责分工。 各成员分片包干,做好村相关平安重点区域的监督巡查工作,并按职责分工协作组织指挥好本村旱情、灾情监测预警、抢险救灾和灾后处置等工作。 2、建立抗旱抢险突击队:

从各村民小组抽调25名年轻力壮的`村民组成抗旱抢险突击队,各组组长任突击队长。协作各级抢险救灾工作。 五、主要职责

(一)、抗旱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1、快速接收和传达上级抗旱部门和上级领导关于抗旱救灾的各项指令,依据镇确定的应急响应等级及启动条件,适时启动应急响应措施。

2、根据预案的要求部署和指挥实施抗旱救灾行动。 3、驾驭抗旱工作基本状况,了解旱情、灾情、社情、

民情并刚好上报。

4、执行上级下达的其他任务。 (二)抗旱抢险突击队职责 1、接收和上报抗旱救灾状况。 2、干脆参加抗旱救灾行动。

3、帮助做好灾后处置和村民生产复原工作。 4、执行抗旱工作领导小组下达的其他任务。 六、抢险救灾领导机构设置地点

xx村抗旱工作领导小组设在xx村村委会。 七、旱情灾情后的应急措施 (一)、一般旱情灾情应急

1、加强与上级抗旱部门及镇抗旱指挥部的沟通,加强旱情灾情监测预报。

2、依据我村实际状况对各组提出抗旱要求,必要时由各组对群众有组织地进行生活生产自救。 3、实行措施,保证联络畅通。

4、对抢险救灾的各项打算工作进行检查落实。 5、依据有关部门的灾情推断看法,加强对村民的防抗旱宣扬教化,平静谣传,稳定民心,保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二)、重大旱情灾情应急

1、在接到镇政府重大旱情灾情应急通知后,村抗旱工

作领导小组成员快速到位,抗旱抢险突击队快速集中,投入抗旱抢险工作中。

2、组织力气做好村民灾后安置工作,实行有力措施,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条件。

3、组织非受灾群众对受灾群众进行救援。

4、组织有关人员维护社会秩序,爱护国家集体财产不受损失。

5、深化灾区了解旱情、灾情、社情、民情,做好宣扬工作,平静谣传、误传,保持社会稳定。

6、实行有效措施,防止和限制旱灾后疫病的发生与流行。

农村防灾减灾应急预案范文2 一、指导思想

围绕“城镇化与减灾”的活动主题,主动开展各项宣扬教化活动,大力推动防灾减灾文化建设,并通过此次活动,形成强大的宣扬声势,主动营造深厚氛围,唱响平安发展主旋律,使全市农(渔)业领域防灾减灾实力全面提升,平安生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为服务保障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作出主动贡献。 二、活动时间

20xx年5月10日至16日 三、组织机构

为确保此次防灾减灾宣扬周工作的'顺当开展,特成立市农(渔)业防灾减灾宣扬周活动领导小组。 四、活动内容

一是广泛宣扬。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作用,通过开设专题栏目、专家访谈、举办专题展览、现场宣教、张贴海报标语、印发科普读物、播放宣扬片等方式,广泛宣扬普及农(渔)业防灾减灾科普学问和基本技能,提升公众识别农(渔)业灾难以及逃命避险的实力。5月12日,各地要结合本地农(渔)业灾难特点在公众较集中的广场或渔区、渔港设置宣扬现场,悬挂宣扬横幅、发放宣扬材料,进行现场询问和广播等,掀起农(渔)业防灾减灾宣扬活动的高潮。

二是仔细排查隐患。各地要以“防灾减灾日”为契机,结合农(渔)业平安生产工作部署,组织开展农(渔)业灾难隐患排查和治理,做好台风汛期前的备灾工作。对渔业、设施农业应用、农资经营等领域进行重点隐患排查,做到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对发觉的风险隐患,要落实责任,马上实行防范治理措施,刚好消退隐患。

三是扎实开展演练。宣扬周期间,有条件的单位要结合相关应急预案、专项预案,针对潜在农(渔)业灾难风险,立足实际,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演练活动。通过演练,找准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仔细组织修订和完善,切实提高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

五、活动要求

各县区农(渔)业主管部门、委有关单位要充分相识开展防灾减灾宣扬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开展防灾减灾宣扬活动作为平安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围绕“科学发展,平安发展”的主题,加强宣扬教化,营造有利于加强平安生产的社会氛围,仔细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日”各项活动,为促进农业科学发展、平安发展、和谐发展创建平安稳定的环境。

“防灾减灾日”宣扬周活动结束后,请各县区农(渔)业主管部门、委有关单位仔细总结,并于5月19日前将宣扬活动总结材料报市农委渔政渔监处(平安生产监管处)。 农村防灾减灾应急预案范文3

切实做好今年“防灾减灾日”的各项宣教工作,增加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各级综合减灾实力,最大限度地减轻灾难造成的损失,依据上级统一支配,结合我镇实际,确定于20XX年5月1日至5月30日在全镇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宣扬教化月活动,详细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履行政府应急管理职能,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依法管理、正面引导,紧紧围绕提升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这个主题,主动创新宣扬手段,拓宽宣扬渠道,丰富宣扬内容,提高宣扬实效,深化宣扬各种

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学问和普及防灾减灾科普学问,提高公众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实力,为进一步促进全镇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建良好环境。 二、总体部署

(一)宣扬发动阶段:4月10日—4月30日 各街村、单位细心组织,周密策划,及早部署,广泛动员,实行有效措施,以宣扬防灾减灾法律法规为重点,辅以防灾减灾科普学问宣扬。通过实行集中宣扬、自主宣扬、媒体宣扬等方式,悬挂宣扬横幅、张贴宣扬标语、在新闻媒体开拓宣扬专栏等形式,在全镇上下营造起深厚的宣扬氛围。 (二)集中宣扬活动阶段:5月1日—5月30日 广泛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社会团体等共同参加,在广场、社区、集市等群众较为集中场所,通过设置防灾减灾学问图板,发放各种突发事务应急救助宣扬资料,播放有关防灾难录像、科普宣扬片,接受询问,向群众宣扬防灾减灾法规和科普学问,使防灾减灾宣扬月活动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家庭,并主动开展应急演练等活动,提高社会公众防灾意识、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实力。

(三)总结评比阶段:5月31日—6月2日

各单位要对防灾减灾宣扬月活动的开展状况进行仔细总结,推广先进阅历和好的做法,整改工作中的不足。

三、主要活动支配

(一)开展防灾减灾宣扬活动。5月1日至5月30日期间,镇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牵头,各街村在宣扬活动期间,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在主要街道悬挂宣扬标语1—2幅,新闻媒体开拓专栏,宣扬防灾减灾学问。

(二)开展中小学校防灾减灾演练及专题教化活动。在宣扬月活动期间,在全镇中小学校开展防灾减灾主题活动,增加中小学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实力。

(三)开展全镇平安风险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宣扬月活动期间,镇企业办等有关部门要对危急行业、食品卫生、企业、人员密集场所等单位、部位组织开展平安隐患排查治理行动,重点是学校、医院、工厂、企事业单位及各类公共场所,发觉隐患并组织整改,刚好制定防范处置预案,确保社会平安稳定。 四、有关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为确保全镇防灾减灾宣扬月工作落到实处,镇政府成立防灾减灾宣扬月活动领导小组,由主管镇长任组长,镇政府综治办主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政府综治办,负责宣扬月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 (二)仔细抓好落实。创新宣扬形式和手段,根据全镇防灾减灾宣扬月活动实施方案,进一步制定细化方案,实行切实措施,抓好落实,务求实效,组织落实好本单位的各项

宣扬活动。

(三)加强沟通协作。各单位要相互协作、上下联动,形成的整体合力,在全社会形成普及防灾减灾学问,提高群众自救互救实力的良好氛围。

(四)做好督促检查。在宣扬月活动期间,镇政府综治办将对各街村、各部门实施宣扬月活动状况进行跟踪检查,并将有关状况进行通报,以确保防灾减灾月宣扬教化活动取得成效。

农村防灾减灾应急预案范文4 一、活动主题

科学减灾,依法应对。 二、活动时间

5月11日至17日为防灾减灾宣扬周,5月12日为“防灾减灾宣扬日”。 三、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领导,确保工作实效,特成立第七个防灾减灾日活动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活动内容

(一)全面开展防灾减灾宣扬教化活动。充分利用黑板

报、宣扬栏、电子屏、校内广播等途径,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学问竞赛、观看影片、发放宣扬资料、召开家长会等形式,深化开展灾难科普学问、应急避险、自救互救以及逃命学问等宣扬教化活动,进一步普及防灾减灾学问,增加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广阔师生自护自救实力。

(二)仔细组织开展应急逃命演练。仔细组织师生全面开展一次重点针对防震、防火、防暴反恐、防踩踏、防地质灾难等的应急演练活动。演练时要制定好科学可行的`演练方案,确保设计合理、指挥有序、疏散快速。通过演练,让师生熟识各类灾难预警信号、应急避险技能和逃命疏散路径,确保在突发事务来临时,学校的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爱护师生的生命平安。 (三)深化开展灾难隐患排查整治行动。结合目前的汛期平安检查,对厕所、试验室、围墙、体育活动场所、学校周边等重点部位进行平安隐患排查。要特殊留意检查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平安门设置是否合理、校舍及围墙等是否有倒塌危急、校内及周边是否存在地质灾难隐患。做到不走过场,不留死角,仔细查找存在的漏洞和风险隐患,建立好台账,落实好整改措施。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明确职责分工,抓好工作落实。

(二)广泛发动,全员参加。拓展途径,多形式开展宣扬教化活动,营造深厚宣扬氛围,提高宣扬实效,确保广阔师生人人参加,全员得到提高。 农村防灾减灾应急预案范文5

为做好农业重大自然灾难的预防、应急处置和灾后生产复原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难损失,确保农业生产平安、有序、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一)预防为主、防抗结合。加强对农业自然灾难的监测分析和预警预报,树立农业自然灾难可持续治理的科学发展观,增加防范实力。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指挥下,实行农业行政主管一把手负责制,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三)同心协力,主动协作。委属各单位亲密协作,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农业部《农业重大自然灾难突发事务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县范围内突发性农作物病虫害、暴雨洪

涝、干旱、低温、冻害、风灾、雹灾、霜冻等农业重大自然灾难的预防、应急处置和灾后农业生产复原。 四、应急组织机构

(一)成立利辛县农业农村局农业自然灾难防灾减灾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农业抗灾减灾工作。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联络员:

(二)成立县农业农村局农业自然灾难防灾减灾专家组,由专家库人员组成,审定农业自然灾难防灾减灾方案,专家库人员名单如下: xx、xx、xx

五、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一)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探讨制定全县农业生产救灾预案。

2、组织开展全县农业灾情调查和统计,组织灾难评估,建立农业灾情报告制度。

3、分析、探讨、提出全县农业生产救灾的看法和建议。 4、组织和指导灾区抗灾救灾和灾后生产复原。 5、组织机关干部和科技人员深化灾区开展科技服务和生产救灾。

6、开展生产救灾的宣扬工作。

7、落实生产救灾经费和救灾种子、化肥等物资,搞好物质安排。

8、对各乡镇生产救灾工作进行督导和检查。 (二)成员单位职能分工

办公室:负责全县农业抗防灾减灾工作组织预防、询问工作及日常管理与监督。

植保站:负责重大病虫害的预料预报与防治工作,重大病虫害发生预警,负责重大病虫害发生的信息发布、防治技术看法的制定,防治工作督查,防治效果评价等。 种子管理站:负责保障灾后用种、改种、补种种子的须要。

土肥站:制定灾毁耕地修复及培肥方案,指导开展灾毁耕地修复、地力提升和农作物的科学施肥。 科教股:做好灾后农夫技术培训工作。 六、预防预警机制 (一)信息来源

县气象局的气象灾难预警信息,县水务局的水情、汛情信息,各乡镇农业重大自然灾难发生状况。 (二)信息采集

1、采集途径:县农业农村局与县气象局、水利局等部门保持畅通的信息交换渠道;向各镇农业主管部门采集农业

重大自然灾难信息。

2、采集内容:气温、降水、光照等气候条件;水文、汛情、旱情等水文资料;农业自然灾难灾种、发生时间、地点、范围;农作物受灾、成灾、绝收面积和损失状况;农作物、饲草损失程度;农田及农业基础设施损毁状况,农业干脆经济损失,已经实行的对策措施等。 (三)信息报送

1、分级上报、分口处理。农业自然灾难发生后乡镇农业部门应马上向县农业农村局报告,由县农业农村局汇总后报县人民政府和市农业农村局。

2、农业重大自然灾难信息应马上上报,并24小时以内报告灾情初步调查状况。灾难仍在发生和持续期间,应坚持日报告制度。因不行控因素一时难以驾驭具体农业重大自然灾难信息的,应刚好报告基本状况,同时抓紧核查,3日内补报详情。须要对外发布的,交由县政府指定的特地部门发布,不得自行发布。

3、一般性农业自然灾难信息,定期逐级上报。 七、预警发布

出现下列状况之一的,马上发出农业自然灾难预警: 1、收到县气象、水利部门的灾难预料预报。 2、收到植保部门的病虫情报和预料预报结果。 3、发生其他突发性农业重大自然灾难的。

八、灾难预防

(1)思想打算。要成立生产救灾领导小组,落实农业防灾减灾责任制。加强宣扬,强化农业部门和农夫的防灾减灾意识,做好防大灾抗大灾的思想打算。

(2)工程打算。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农田设施的加固和防护措施,并协作水利部门做好相关基础设施的修理、加固、改造,增加农田及各类农业基础设施抗御灾难的实力。

(3)预案打算。依据农业重大自然灾难的发生规律,修订完善不同类型自然灾难的应急预案,确定防卫重点。制定关键时段、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的农业抗灾、复原生产措施。指导自然灾难多发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适应性种植,提高农业生产的避灾抗灾实力。

(4)物资、技术打算。根据分级负责原则,做好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和其他救灾物资。推广农业防灾减灾技术,开展农业防灾减灾技术攻关。 九、灾难分级和应急处理 (一)灾难相关指标定义 受灾面积:指产量损失30%以下; 成灾面积:指产量损失30—80%之间; 绝收面积:指产量损失在80%以上的面积。

依据危害程度,将自然灾难划分为特大灾、大灾、中灾

和轻灾4个等级,以便于抗灾救灾工作的协调指挥与管理。 特大灾:本级行政区域内农作物绝收面积占播种面积30%以上,或成灾面积在50%以上、受灾面积在70%以上。 大灾:农作物绝收面积占播种面积20%—30%,或成灾面积占县行政区域面积的30—50%,受灾面积在50—70%。 中灾:本级行政区域内农作物绝收面积占播种面积的10%—20%,或成灾面积占农作物成灾面积的20—40%,受灾面积占40—50%。

轻灾:一次灾难过程造成损失未达到中灾标准的均为轻灾。

(二)灾后应急。大灾灾难发生后,刚好召开领导小组会议,探讨部署救灾工作和应急措施,搞好灾情调查,探讨部署救灾和指导抗灾及灾后复原生产工作。加强灾后农作物病虫发生状况的调查,预防大风暴雨后重大病虫害的流行,杜绝灾后灾的发生,为农夫抗灾减灾供应技术服务。加强与气象、水利、民政等部门协作,共同搞好抗灾减灾工作。主动申请救灾资金和物资支持。

(三)应急解除。当自然灾难结束后,农业生产复原正常时,宣布应急解除。 十、后期处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