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读光谱仪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设备管理,正确使用、维护设备,防止设备事故发生,确保检测工作顺利开展。
2、适用范围
适用于SPECTROLAB M10直读光谱仪的操作。
3、基本要求
3.1准备工作
3.1.1确认环境温度、相对湿度是否满足要求(要求温度为18℃~28℃、相对湿度为20%~80%);
3.1.2氩气纯度要求为 ≥99.995%;
3.1.3第一次开机,应按“吹扫”15分钟;
3.1.4将氩气输出分压表调至0.7Mpa;
3.1.5正确接通电源(设备使用电源为220V)。
3.2启动
.
.
3.2.1打开电源,按下稳压器启动按钮,待电压稳定到220V后将直读光谱仪的电源打开;
3.2.2将氩气输出分压表调到0.70Mpa;
3.2.3、按下仪器前面板的光源开关,看到红色的指示灯亮;
3.2.4接下来依次打开计算机、显示器及打印机,进入WINXP桌面,点击“spark Analyzer Vision”图标进入分析程序。
3.3运行
3.3.1按F10键选择分析程序;
3.3.2利用仪器所带完全标准化样品,按“F7”键进行完全标准化(完全标准化的频率取决于外界环境的稳定程度,如外界环境变化较小时可不做完全标准化);
3.3.3根据所要分析的产品,进行类型标准化。按Shift+F8→select→放好类型标准化样品,激发该样品直到得到三次稳定的分析结果→按F9让分析结果自动平均存储→出现类型标准化系数偏差表后,按Accept接受;
3.3.4被检工作表面要打磨,打磨纹路要为一个方向。打磨面要禁油,禁水或其他物质,且手不能接触被检面,将样品放在激发台上,按“F2”键进行分析,每个样品至少激发两次,若不稳定可再激发直到稳定为止,删除异常数值,按F9平均报出;
3.3.5每次激发后,应用电极刷刷掉钨电极上的黑尘。
3.4结束
.
.
3.4.1为确保光谱仪的稳定性,光谱仪24小时运行,测试结束将测试样品放入托盘; 3.4.2分析结束,及时填写相关记录。
4、维护方法
4.1清理火花台:松开螺丝取下火花台板及电极(包括电极套座),用吸尘器清理火花台内部。完毕后将火花台复位。
4.2判断激发斑点:激发点中心处侵蚀均匀并有金属光泽,此为正常放电表明仪器工作正常;
应检查激发过程,包括氩气、试样等。 4.3更换、清理电极及火花台板。 4.3.1更换电极及火花台板
关闭光源(source),取下火花台板,拧开火花台正面的极距规,用六方螺丝改锥逆时针拧松电极,电极将被弹起,取下电极;换上新电极和台板,并用极矩规确定电极中心位置;固定好新台板,用3.4mm的定位器确定电极间距,放回玻璃套管中。
4.3.2清理电极
用电极刷清理电极,磨损的电极可以用稀盐酸浸泡后,在磨床或砂轮上加工至90度锥角。
4.4水瓶位于电极下方,主要用于滤除气路排出的激发残余物,每隔半月换一次水。 4.5检查氩气压力
钢瓶压力接近2MPa时应更换氩气,氩气瓶更换后冲洗系统气路10分钟。 4.6每半年内部除尘一次,内部除尘时必须彻底切断仪器总电源,在不接触电路部分时
.
.
可以用吸尘器进行清理。
5、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5.1每小时进行一次气体冲洗;
5.2当样品有砂眼或裂纹或没有分析位置时,不允许激发; 5.3当氩气纯度不够或激发点不好时,不允许激发试样; 5.4清理火花台时,必须关闭光源;
5.5如遇激发时声音较大,应立刻按“F3”键停止激发,不允许直接抬样品夹否则会导致烧坏EK9008板;
5.6样品表面不能粘污,不能有水、油等,且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被检面。
6、紧急应对措施
6.1“clamp up”夹子抬起,由于样品上表面不导电(比如有漆有锈等),需清理干净即可;
6.2“Door open”前面板门打开,检查火花台罩是否接触良好; 6.3、“Argon low”氩气压力过低,需更换氩气;
6.4、“source off”光源关闭,可把光源开关关一次后再打开。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