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7、清澈的湖水

27、清澈的湖水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7、《清澈的湖水》

一、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具有现实意义的文章。课文记述了小洁随爸、妈出去游玩,被湖里美丽的景色所吸引,不忍心将面包纸扔进清澈的湖水里。看到一个小孩把香蕉皮扔进湖里,小洁十分不满。等船靠了岸,小洁把面包纸扔进了垃圾箱。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词,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朗读指导,体会景色之美及小洁美好的心灵。

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

五、教学时间 两课时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三、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备注 一、导入 1、出示课题,齐读。 2、这是怎样的湖水,给“清澈”换一个词。 B\\C 3、再读课题。 二、自读初感 1、这篇课文有点长,生字也比较多,你能把课文读通顺,把字用 各种方法记忆吗? 2、指名读课文。 3、生字离开了课文,你还认识吗? 你是怎样记住他们的? 三、品读小洁的行为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A 2、默读3-5自然段,用“--------”划出写小洁行为的句子。 A\\B 3、齐读这三句话,说一说小洁的行为有什么变化?你从她的行为A 中体会到了什么? 4、为什么她不扔面包纸了呢?(留下疑问) 三、书写指导 “纸”:注意“竖提” “船”:注意“横折弯” 教学反思 本课课文有点长,中心明确,条理清楚,但是从哪里入手探究中心呢?我还是觉得从小洁行为前后的变化来寻找原因,这一条路比较通顺。事实证明,这样的对比设疑是很符合孩子的求知欲的。孩子有了继续学习的兴趣。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体会到有了行为美才有风景美。

三、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备注 一、复习生字词 二、再读课文,深入悟情 1、为什么小洁不扔面包纸了呢? 2、湖边有哪些美丽的景象呢?默读课文,找一找,划一划,批注: 这部分写了什么美。 A A、山石: (1)说说这个句子美在哪里?(比喻) (2)从图中找到青蛙、雄鹰、石龟等动物,感受写出了山石的形 态美。 B\\C (3)为什么还要加上“展翅欲飞”、“正要跳起”等词呢?(感受 栩栩如生、真的动物一样,动作美) A (4)想象,还会像什么?像课文这样来说。 (5)读出山石的美。 B、湖水 BC (1)读了这句话,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湖水像镜子,写出了湖水的什么?(清澈、平静) ABC (3)湖水是不是一点都不会动,像死水一样呢?从哪里看出来? (变换的山峦) A (4)为什么小洁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B (5)读出湖水的清澈、平静。 C、小鱼 (1)、读了这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A\\B (2)这是怎样的小鱼? B\\C (3)朗读指导 D、浪花(第一节) 三、品读行为美 1、可是,湖上的一切是不是都是那么美好呢?出示男孩扔香蕉皮 的一段。 B 2、从这个句子中,你读懂了什么? 3、读出小洁的不满、生气、惋惜。 B\\C 4、现在你知道小洁为什么不扔面包纸了吗? A\\B\\C 拓展文尾:小洁做了什么? 四、小结、联系生活,畅谈美 1、我们从文中不仅看到了景色的美丽,更看到了——(行为美) 正式因为有了像小洁这样的环保卫视,山石才会如诗如画,湖水 才会清澈见底,小鱼才会活泼跳跃。美丽整洁的环境离不开每个 人的努力! 2、在我们的生活中,你一定留意过身边的环境,你能给大家介绍 一下你周围的生活环境吗?对于这些情况,你有什么话想说? A\\B 3、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板书: 27、清澈的湖水 保护环境 景色美 行为美 山石:形态动作 不乱丢面包纸 湖水:清澈平静 小鱼:活泼机灵 教学反思 从环境美感悟到行为美的重要性。学生本节课学习很有效率,对环境美的语句的品读和对人物心灵美的感悟都理解得比较到位。

作业布置: 制作环保标语。

错题积累:

“掉”和“桌”会搞混,比喻句有部分学生还是停留在一年级的水平,写得太简单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