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共六个大题,总计100分)
一、填空题(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作为有着内在关联的多个文本,群文阅读关键的阅读行为是多文本之间的( )。
2.( )需要通过内在的逻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是群文阅读的核心行为。 3.群文阅读的精髓,就是对多文本的信息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清晰的理解结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群文阅读是一种( )的阅读。
4.与单篇阅读相比,群文阅读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 )思维能力。
5.我国著名教育心理家林崇德教授指出( )是智力的核心。
二、单项选择题(12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群文阅读教学两个最核心的理念是:( )和集体建构。 A.辨识与提取 B.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C.比较与整合 D.评价与反思
2.群文阅读中的议题具有四个重要的特征:贯通性、关键性、可议论性和( )。
A.准确性 B.开放性 C.统一性 D.同一性
1
3.集体建构就是不事先确定议题的答案,在充分发挥个人智慧的基础上,师生一起共享智慧,在智慧共享中逐步构建文本的意义,在( )的视野融合中形成共识。 A.学生 B.教师、学生 C.教师、学生 D.教师、学生、文本
4.想要让读者在群文阅读中有效开展整体性阅读,顺利整合文本所提供的信息形成完整的意义,群文的多个文本之间必须有贯通的( )。
A.主题 B.结构 C.议题 D.内容 5.课型是指课堂教学结构的类型,依据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品性,以下不属于群文阅读课型分类标准的是( )。
A.学术视角 B.理论视角 C.建构视角 D.文本结构的视角 6.在群文阅读的基本课型中,“求同存异式”是最为典型的课型。这一课型的主要阅读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对比不同文本之间的同与异,从而能够( )。
A.习得类似文本的阅读方式或者阅读规律。
B.利用多篇辅助文本来理解主要文本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C.对于同一个问题,学会通过多篇文本进行比较、求证,形成富有说服力的答案。
D.学会更加深入、细致地对文本进行比较与理解,建构基于同与异的复杂理解图式。
7.关于群文阅读的几种基本课型,以下阐释有误的是( )。
2
A.“举三反一式”和“求同存异式”都有求同的过程,不过后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寻求差异并深入分析。
B.群文阅读四个基本课型所涉及的文本中,每个文本之间的关系基本上都是平行的、并列的。
C.“综合路径式”有不少地方和前三式是一样的,但是需要依据文本情况把多种阅读策略组合起来展开有效的阅读。
D.“综合路径式”是一种独立的课型,因为它非常强调通过一个核心问题或核心任务来带动整个阅读活动,对非连续性文本或者实用性文本阅读更是如此。
8.在群文阅读的延伸课型中,在“篇章构建式”课型的基本过程设计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对比文本,发现结构 B.分析结构,发现价值 C.牛刀小试,练习结构 D.明确任务,进入写作
9. 可视化策略在群文阅读中的运用不包括( )。 A.理解文本的工具 B.师生交流的工具 C.自我调控的工具 D.组织课堂的工具
10.在群文阅读中,不属于信息锚定策略步骤的是( )。 A.提出任务 B.多元叙事 C.找出节点 D.评估效果
11.对话策略在群文阅读中的应用模式不包括( )。 A.演讲模式 B.辩论模式 C.聊书模式 D.修正模式
3
12.群文阅读的六顶帽子策略中,不同颜色的帽子代表不同的思维方式,以下搭配错误的是( )。 A.白色——客观事实 B.蓝色——谨慎负面 C.黄色——积极正面 D.绿色——创造想象
三、多项选择题(7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群文阅读的育人价值包括( )。 A.对学生素养的培育 B.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 C.对学生三观和方法论的形成 D.对常态阅读能力的练习
2.以下属于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是( )。 A. 图像化策略 B. 文学圈策略 C.六顶帽子策略 D.任务策略 E. 批注策略
3.群文阅读教学工具类策略包括( )。 A.可视化策略 B.批注策略 C.信息锚定策略 D. KWL策略 E.文本接龙策略
4.群文阅读教学组织类策略包括( )。 A.文学圈策略 B.六顶帽子策略 C.世界咖啡策略 D. 任务策略 E.对话策略
5.可视化有很多不同的工具,比如( )。 A.思维导图 B.概念图 C.维恩图
4
D.流程图 E.比较矩阵
6.在群文阅读课型中的三大学习任务中,属于知能习得课的具体课型的有( )。
A.求同存异式 B.举三反一式 C.以文解文式 D.综合路径式 E.举一反三式
7.在群文阅读基本课型中,“以文解文式”主要是用几篇文本来辅助解读一篇文本。“以文解文式”基本课型的基本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有( )。
A.单篇生疑 B.多篇探究 C.对照答疑 D.达成共识 E.讨论修正
四、判断题(对√,错×。6题,每小题1分,共6分) 1.群文阅读无非就是几篇相关的文本放在一起罢了。( ) 2.在阅读中学会阅读有深厚的学理基础,是群文阅读教学不懈的追求。( )
3.群文阅读强调大量的文本信息,教师必须放弃传授的企图,从而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阅读中。( )
4.群文阅读强调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思想闭锁走向思想解放,在教学中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
5.要进行集体建构,教师必须学会抓住学生的智慧,形成一个系统的结构。( )
6.群文阅读的选文涉及两个问题:单篇文本的选择和文本的组元。
5
( )
五、简答题(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简述分析“群文阅读教学对于在阅读中学会阅读的支持”。
2. 简述群文阅读文本选择的标准。
6
六、实操题(1题,30分)
1.请在给出的三组文本中,自选一组,按照表格要求完成一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文本附后)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课题 (请在本部分填写以下内容:1. 议题名称;2. 对议题的解读,可以包括对本课议题内涵、价值以及延伸的解读。) 议题 及分析 (请在本部分填写对本组选文的解读。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阐述:1.所选文本及文本组的特质;2.文本与议题之间的关系。) 文本解读 教学目标 及重难点 7
教学过程 (请在本部分填写本环节填写预设的教学行为和学生活动。) 教学环节 师 生(一) 活 动 (请根据教 学环节进行 填写,每个 预设环节需 要从师生活 动和设计意 图两个角度 进行说明。) (请在本部分填写本环节设计意图以及预期达成的教学效果。) 设 计意图 8
师生活动 教学环节(二) (根据实际的教学环节,可自行添加删减行数。) 设计意图 9
师生活动 教学环节(三) 设计意图 10
师生活动 教学环节(四) 设计意图
11
(请在本部分填写预设板书样式,可以文字,也可以采用图片张贴。) 板书设计 (请在本部分填写自己对本教学设计的总体反思。) 教学反思
第一组文本(建议高段年级使用) 文本1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12
文本2
文本3
文本4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题临安邸 [宋]林 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望阙台 [明]戚继光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13
文本5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宋]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文本6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第二组文本(建议中段年级使用) 文本1
叶公好龙
有个叫叶公的人,总是向人吹嘘自己如何如何喜欢龙。他家的屋梁上、柱子上和门窗上都雕刻着龙的花纹图案,甚至连衣服上的带钩、酒壶、酒杯上也刻着栩栩如生的龙。
方圆几百里的人都知道叶公好龙。天上的真龙听说这件事以后,很受感动:没想到人间还有一个这样喜欢我的人,我一定要下去看看
14
他。
真龙专程来到叶公家里,把头从窗口伸进屋子里,把尾巴横在客堂上。叶公听到声音,走出卧室一看,顿时吓得面无血色,魂不附体,抱头就跑。真龙感到莫名其妙,很是失望地走了。
原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所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似龙非龙的东西罢了。 文本2
白帆和木浆
在宽阔的江面上,渔船撑起白帆顺流而下。白帆鼓满了风,推送着渔船前进。它欣赏着自己在水中的倒影:那就像一张巨大的.白蝴蝶的翅膀,多神气,多威风!
于是,白帆嘲笑起躺在船舷旁的木桨了:“木桨啊,你这个又无能又懒惰的家伙,渔船冲波踏浪,飞快地前进,全靠有我这张帆!你呢?什么事情也不能干,只会躺在那里睡懒觉!” 木桨一声不吭,好像真的睡着了。
傍晚,渔船要返航了。渔夫解开缆绳,白帆“刷”地从桅杆上落下,卷了起来。接着,渔夫拿起木桨,点破江水,划动起来,渔船便掉过头返航了。
白帆焦急地喊起来:“为什么把我卷起来呢?为什么使用那无能的木浆呢?”
“哈哈,现在你该明白了吧?”木桨带着哗哗的水声,说:“你
15
只能在顺风的时候神气十足!而我,虽然本事不大,却肯于逆风而上!” 文本3
狐
一只狐狸扑住了一只兔子,严词厉色地宣言:“我看见这只兔子偷吃人家一个萝卜,生气得不得了,为世界秩序与安宁起见,决计要除此大害。你们知道,我这是出于义愤。”
树上一只白头翁问:“昨晚你看见老虎吃人家的耕牛,你不但不生气,还满脸堆笑地对老虎打躬作揖。你的义愤是不是今天早晨刚出世的?” 文本4
橡树和芦苇
橡树和芦苇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一天,它们枝痒难熬,要比试一下谁的力量大。这时,一股狂风吹来,芦苇为避免连根拔起,立即顺着风势把腰弯下。而橡树依然迎着狂风挺拔壁立,结果,被暴风吹折了树干。
橡树被风刮断了。橡树看见芦苇一点损伤也没有,便问芦苇,为什么树这么粗壮、沉重,都被风刮断了,而芦苇这么纤细、软弱,却什么事也没有?芦苇回答说:“我们认识到自己软弱,向风头让路,因而避免了冲击;你们却相信自己的力量,进行抵抗,因而被风刮断了。”
16
第三组文本(建议低段年级使用)
文本1
文本2
鱼儿 文/樊发稼
树叶,落了; 秋天,来了; 天冷了。 可鱼儿还光着身子在河里游水玩, 他们怎么就 不怕着凉 不怕感冒?
衣架 文/应拥军
衣架是群淘气包 什么衣服都往身上套
爸爸的西装
17
妈妈的披风 我的花绒(róng)衣
大晴天 竟爬上晾竿 一会儿看风景 一会儿荡秋千 也不知流了多少汗 有时还一起打打闹闹
天黑了 还赖在外面玩 妈妈只好把它们 一个个拽回家
文本3
天空的早晨 文/佚名
一颗红嘟嘟的太阳,笑眯眯地,在东边的地平线上,踩钢丝玩儿;一片彩色的大胖子云朵,满不在乎地一屁股坐在地平线上,把地平线压得颤了三颤。太阳那机灵鬼,一点儿也不害怕,他轻轻一跳,跳进
18
云朵怀里,烫得它浑身火红。
这时,一群白鸽子飞了过来,把太阳叼了起来。太阳高兴地一晃脑袋,金色的头发“唰”地散开。就这么一下——天也金黄,地也金黄。
文本4
星星的秋千 文/安武林
一个、两个、三个……那么多的小星星,从家里偷偷溜了出来, 他们在草坪上、花园里、小河边,做荡秋千的游戏。
一枚花瓣是一架秋千,一片草叶是一架秋千。他们从一朵花儿荡到另一朵花儿上,从一片叶子荡到另一片叶子上。
你听,那一片蛙鸣是献给小星星的笑声。 你听,那一片蟋蟀的鸣叫是献给小星星的掌声。
美丽的、淘气的、顽皮的小星星呀,惹得风娃娃从梦中惊醒,禁不住给他们弹起了风琴。
天快亮了,他们登上了月光的秋千,一个个溜回了家。可是这些小家伙的秘密,还是被星星妈妈发现了:在草尖上,在花瓣里,那些晶莹的露珠,不就是星星们荡秋千时淌下的汗珠么?
19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比较 2. 整合 3. 结构化 4. 高阶 5. 思维
二、单项选择题(12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B 2.B 3.D 4.C 5.B 6.D 7.B 8.D 9.C 10.B 11.A 12.B
三、多项选择题(7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ABC 2.ABCDE 3.ABCD 4.ABCDE 5.ABCDE 6.ABCD 7.ABCD
四、判断题。(6题,每小题1分,共6分) 1. × 2. √ 3. × 4. √ 5. √ 6. √
五、简答题。(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可参考《群文阅读的理论与实践》183页)
①群文阅读教学通过多文本为学生提供复杂的阅读情境,为学生的参与提供有效空间。
②群文议题的存在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思维焦点,便于展开深入交流,进行集体建构。
③群文强调大量的文本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逼迫教师放弃传授的企图,从而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阅读中。
④群文阅读提倡应用文本、非连续性文本、学科文本的阅读,超越了
20
语文学科的局限,让阅读为人的发展和生命拓展服务的目的显现出来。
2.(可参考《群文阅读的理论与实践》189页) ①文质兼美。 ②儿童情趣。 ③发展需要。 ④文化拓展。 ⑤教材关联。
六、实操题(小学)(1题,30分) (参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标准评分)
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