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哈尔滨市1961-2010年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及影响分析

哈尔滨市1961-2010年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及影响分析

2022-06-14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013年第10期 (第41卷) 黑龙江水利科技 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ater Conservancy No.1O.20l3 (TotM No.41) 文章编号:1007—7596(2013)10—0020—03 哈尔滨市1961—2o1O年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及影响分析 韩基良,雷呈瑞,宋丽萍 (哈尔滨市气象局,哈尔滨150028) 摘要:利用1961--2010年哈尔滨市13个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资料,分析哈尔滨市夏季高温 年、月分布和空间变化特征。得出结论哈尔滨市的高温天气主要出现在6月,7月次 之,5月和8月最少;异常多高温年主要出现在20世纪7O年代末期和20世纪末的两 段时间里,异常少高温年集中在2O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期。 关键词:高温;气候特征;变化特征;资料选取;时空分布;不利影响 中图分类号:P463.1 文献标识码:A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Analysis of High Temperature Weather from 1961 to 2010 in Harbin HAN Ji—liang;JIANG Xue-yi and SONG Li—ping (Harbin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Harbin 150028,China) Abstract:By using the the daily highest temperature data from 1961 to 2010 of 13 meteorological stations,the yearly,monthly and spati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in summer in Harbin are analyzed.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weather appears in June,next in July, least in May and August in Harbin.And abnormal high temperature weather mainly appears at the end of 70’S and 90’S last century.and seldom appears at the 80台last century and early years this century. Key words:high temperature;climate characteristics;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data selection spatial distibution;unfavorable irmpact 0 引 言 高温天气已经成为我国夏季出现的主要气象灾 高温天气已成为夏季威胁劳动安全的“杀手”,国家 和地方各级政府也出台了各种法规和制度,对劳动 者夏季高温条件下的工作时间和强度均进行了规 害之一,劳动者长时间在高温条件下工作,会对健康 造成损害,同时也会降低工作效率…。近年来随着 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和城市热岛效应逐渐显现, 定 2]。本文讨论哈尔滨市夏季高温天气的时空分布 和变化特征,不但有助于建设项目的气象灾害风险 评估工作,而且对预报预测夏季高温天气提供一些 [收稿日期]2013—08—06 [作者简介]韩基良(1979一),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专业气象服务、气象灾害风险评 估、气候可行性论证;雷呈瑞(1978一),男,甘肃天水人,工程师;宋丽萍(1985一)女,黑龙江哈 尔滨人,工程师。 一20— 韩基良,等:哈尔滨市1961--2010年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及影响分析 第10期 帮助。 在空间分布上,哈尔滨市高温天气呈西多东少 \ 赠 帕 帅 ∞ 加 0 的分布特点,主要是由于西部处于松嫩平原,东部处 于张广才岭中,林地植被多。山地与平原的比热不 1资料的选取 选取1961--2010年哈尔滨市及所辖县(市)气 象观测站的日最高气温观测记录。根据哈尔滨市的 气候特点,由于哈尔滨市出现>35.0 oC高温天气的 同,林地中夏季出现高温的概率自然会小得多。 表1 哈尔滨市高温天气空间分布表 次数较少(50年中只有32次),故选取最高气温≥ 32.0 oC作为高温天气的标准,最高气温I>35.0 oC作 为酷暑的标准。 2 哈尔滨市高温天气的时空分布规律 2.1极端最高气温 哈尔滨市近50 a来出现的极端最高气温为 39.2 cI二(出现时间为2001年6月4日)。通过分析 哈尔滨市1961--2010年极端最高气温的变化,绘制 是哈尔滨市气象站1961_2O10年月极端最高气温 序列图,见图1。从中可以看出,每年哈尔滨市的气 温呈现6 月高、l2一次年1月低的特点。 门{={!端域高 l 圜 ■_ _f-… 曩 …i l 圈圈■ 1  图1 哈尔滨市极端最高气温月多年平均序列图 2.2哈尔滨地区高温天气的空间分布特点 哈尔滨市高温天气空间分布情况见到表1,近 50 a来哈尔滨高温天气的空间分布见图2。通过分 析表1、图2可知:高温天气出现最多的地区在哈尔 滨的西部,主要为呼兰,哈尔滨,双城,其中,哈尔滨 市区为最多 。极值最高气温最少的天数出现在哈 尔滨的东南部,主要有方正,延寿,尚志,其中尚志为 最少。 其中,包括哈尔滨市区、双城、阿城、巴彦、木兰 的历史极端最高气温均出现在2001年6月4日,并 且各地极端最高气温的值与最高气温的日数呈现比 较明显的正相关。 图2近50 a哈尔滨高温天气的空间分布图 2.3 哈尔滨市高温天气的时间分布特点 2.3.1年变化 通过进一步统计高温资料发现:近50 a中,2000 年为哈尔滨地区出现气温高于32.0℃次数最多的一 年,为20次;总数最少年分别为1966、1969、1971、 1984和1987年,均为0次。可见受到环流背景的影 响,哈尔滨地区出现高温天气的年际变化较大。但 是也可以发现哈尔滨地区夏季的气温在近50年呈分 段上升趋势 j。 一21一 2013年第1O期 (第4l卷) 黑龙江水利科技 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ater Conservancy No.10.20l3 (Total No.41) 2.3.2月变化 较大影响。 按照出现高温天气的月份计算,6月份为哈尔滨 3.5高温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市区出现极值最高气温最多的月份,为140次;其次 高温天气将影响人们的出行,长时间从事高温 是7月份,为l11次;5月和8月是出现极值最高气 条件下作业或户外露天作业的人们也会受到较大的 温较少的月份。除这4个月外,9月至翌年4月并无 影响。 另外高温天气会导致热伤风、中暑、心脑血管疾 高温天气出现,其中哈尔滨市区高于32.0℃最早出 现在5月6日,高于32.0 oC最迟出现8月21日。 病、高血压疾病的发病人数大幅度增加。 2.3.3 哈尔滨气象站日最高气温极值的变化趋势 1961--2010年哈尔滨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 4结论 32.0℃为3l1 d,达到酷热日的≥35.0 oC为26 d,有 4 d最高气温达到≥37.0 oC,历史日最高气温为 39.2℃。整体而言,哈尔滨市的日最高气温>32 oC 的天数并不多,且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7月份,其中 6月和7月份发生高温事件天数占总发生高温天数 的45%和36% 。 3高温天气的影响 3.1 高温天气对水利的影响 夏季持续高温天气可以导致旱情的出现,水分 蒸发较快,不利于水库蓄水和地下水的补充。江河 水位偏低,将对江河航运业会带来较大影响。如 2000年哈尔滨市松花江水位严重低下,给航远和生 态带来不利影响。持续高温天气还会增加居民用水 量、工农业用水也会大幅度增加,将加剧水资源短缺 的状态 。 3.2高温天气对农业的影响 农作物生长和完成发育过程中,根据作物种类 和品种的不同,要求的温度和湿度也不同。但是持 续的高温天气造成土壤干裂,不利于作物生长和果 实的成熟,将对农业生产安全造成较大危害。 3.3高温天气对林牧业的影响 高温天气对林木生长较为不利,森林火险等级 偏高。容易发生森林、草原火灾,危害林牧业工人生 命财产安全。 3.4高温天气对电力的影响 在城市中,高温天气多,空调及其它降温电器使 用量增多,用电会大幅度增加,致使电力消耗加大, 增加了城市用电负荷;在乡村,由于持续的高温天 气,农业用电也会大幅度增长,将对电力的调度产生 一22一 1)由于哈尔滨市的海拔差异,西部地区多处于 松嫩平原,东南部地区处于山区,森林覆盖率较高。 所以高温日数呈西多东少的阶梯型分布。 2)哈尔滨市高温日的年际变化较大,具有阶段 性上升的特点。即最高值与最低值往往成对出现, 阶段性高温后出现阶段性低温的概率较大。 3)哈尔滨市出现高温天气最多的时间在6月, 此时哈尔滨市多受到西风带暖脊的影响,天气炎热; 7月高温天气则多受到副热带高压外围的影响,高温 高湿,天气闷热。 4)近50年哈尔滨市的平均气温呈升高趋势,20 世纪80年代后尤为明显,而且,哈尔滨市出现高温 天气的日数多于周围县市,城市热岛效应对其有一 定影响-7 J。 参考文献: [1]吴兑,邓雪娇.环境气象学与特种气象预报[M].北京: 气象出版社,2001. [2]丁一汇,张锦,宋亚芳.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的变化及其 与全球变暖的联系[J].气象,2002,28(03):3—7. [3]王永波,贾艳辉.哈尔滨市气温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 [J].黑龙江气象,1994(04):4—6. [4]郭渠,孙卫国,程炳岩,等.重庆近48年来高温天气气候 特征及其环流形势[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 (O1):52—59. [5]张金锋,张丽娟,陈红,等.哈尔滨市近50年气温的突变 特征及趋势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06):313 —316. [6]张雪梅,陈莉.1881--2010年哈尔滨市气候变化及其影 响[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1,27(05):13—2O. [7]安晓存,景学义.哈尔滨市近百年(5__9月)气候变化主 要特征[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40(09):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