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护理干预在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患者术后疼痛控制中的效果评价

护理干预在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患者术后疼痛控制中的效果评价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年6 月第38 卷 S1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June 2018, Vol.38院费用以及具体的早期功能锻炼时间不作统一的规定。

1.4.2 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应用临床路径,也就是:通过临床医师、护理工作者和科室行政工作者查阅病例和文献,按照医疗路径展开相应的检查、评估、化验、治疗、护理、宣教、饮食、监测、出院计划、治疗护理结果等包括10项指标在内的方案,优化标准化流程。在入院当天,通过医师以及相应的护理工作者向患者介绍科室环境以及各类规章制度,同时一一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在手术前,告知患者手术的实际方式以及所需强调的事项,同时展开饮食指导与心理疏导。展开常规的术前准备,对患者在病床上展开术后呼吸、大小便方式进行训练,告知患者展开下肢锻炼的方法。在术后当日,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保持各个管道的通畅。术后1-5d,利用病房的现有条件进行功能锻炼,进行直抬腿、髋关节曲伸及踩关节的屈曲练习密切的监测,按时进行排便,避免不良并发症的出现。在术后5-14d,选取坐位,展开从卧至坐,从坐至站,从站至走的方式展开练习。在手术14d之后,展开髓关节的外旋、屈曲、内收练习。在出院以前,通过医师以及护理工作者对其展开优良的体位指导,同时展开肌肉负重、关节活动的训练指导,同时对出院后的复诊时间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交代。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对获取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1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的比较

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6.7%,对照组为30.0%,实验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下表1。

·263·

表1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的比较(n,%)

时间实验组对照组TP

例数3030--静脉血栓1(3.3)3(10.0)

--切口感染髋关节脱位0(0.0)2(6.6)

--1(3.3)2(6.6)

--压疮便秘0(0.0)2(6.6)

--总发生率2(6.7)9(30.0)6.42420.0151

路径就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同时此手术俨然被作为骨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手术

之一。术后护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髋关节的恢复程度。目前,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上,临床护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被作为一类综合的、跨学科、深化整体护理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路径,被视为临床护理工作标准化的手段[3]。医护工作者在不同病种的基础上,优化最优的医疗以及护理方案,确保该疾病的大部分患者获得最佳的照顾流程的护理规范,确保患者由入院再到出院都可以依据所设定的模式展开相应的治疗以及护理[4]。护理路径一般是将某种疾病的时间作为横轴,将入院诊断、指导、用药、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护理方法作为纵轴,优化标准化的护理工作流程,所以临床护理路径在进一步规范常规护理操作之余,也能大大的降低少数不科学、不护理的护理行为,确保了医疗、护理等路径在既定时间内实现了预期的效果[5]。

实施临床护理在强化护理服务质量以及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能够借助护理质量管理,定时间检查护理质量,同时也能够按照路径表的内容检查监督各个方面,确保护理工作达到标准化以及规范化,降低由于护理工作者自身的个体差异而致使的护理质量的差异,最大程度山个确保了实际的护理质量,降低因为医疗行为的随意性,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避免护理差错的出现[6]。另一方面,临床护理路径需要医护工作者依据实践、计划积极向患者以及家属展开相应的健康教育,避免一次性向患者灌输健康教育的内容,致使患者由于接受不了而无法实现预期的目标,同时护理路径的应用让护理工作者从被动说教向主动说教转变,进一步强化护理工作者的工作责任感,在治疗期间让患者可以获得细致的健康指导以及热情的服务,最大程度上优化医患关系,强化患者对护理服务实际的满意度[7]。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6.7%,对照组为30.0%,实验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健康教育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综合护理模式对普外科患者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临床路径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具有较高的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 许燕玲, 胡三莲,等. 1例高龄股骨颈骨折合并干燥综合征行全髋关

2.2 两组健康教育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的对比

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 29(22):48-49.

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周美蓉. 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人工假体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J]. 辽宁中

实验组的健康教育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

医药大学学报, 2016, 8(5):126-127.

体见下表2。

[3] 姜晓芬, 彭晓红, 宋云霞. 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护

表2 两组健康教育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的对比(xs)理中的应用[J]. 西部医学, 2014, 26(9):1252-1254.

[4] 韩凤昭, 李振知, 杨文华. DRGs-PPS下的临床药师参与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

组别例数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

的实施效果[J]. 中国药房, 2017, 28(23):3281-3284.

实验组3096.37±11.7595.26±12.23[5] 肖丽君. 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康复指导及护理对策[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4):76-78.对照组3090.64±12.0784.15±13.41

[6] 马战备.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疗效评价[J]. 实用临t值-6.98236.7823

床医药杂志, 2013, 17(13):131-133.

P值-0.00240.0032

[7] 李霞. 临床护理与康复路径表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J]. 上海护理,

3 讨论2012, 12(1):30-32.现如今,我国人口老龄化情况越来越严重,同时高龄化股骨颈骨折的患者的发

王海棠,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病率逐渐呈现出上升的趋势。针对股骨颈骨折的高龄化的患者来说,主要的治疗*通讯作者:

卢 青 王海棠*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 江苏 淮安 223001

分析护理干预在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患者术后疼痛控制中的效果。摘要:目的:观察、方法:特选取我院接收的76例腰椎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

每组3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路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有针对性护理干预路径。观察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在肺部感染、恶心、头晕、静脉血栓等不良反应的比较上,两组差异显著,其中实验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明显低于对照组18.4%,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12h、术后24h、术后48h、术后72h、术后7d实验组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腰椎管狭窄患者的护理中,针对性护理干预路径对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疼痛,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减压;腰椎管狭窄;术后疼痛;控制效果

在骨科治疗中,腰椎管狭窄被视为常见的疾病类型,一般发生在黄韧带区以及椎间盘之间,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以及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制约,需及时提供优良的治疗和护理干预路径,进一步的优化疾病预后。其中临床对腰椎管狭窄的治疗一般是以手术居多,借助保守治疗无法确保实际的治疗效果,还需及时应用减压治疗法来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然而在术后患者极易发生异常疼痛,影响恢复程度,需应用优良的护理干预来控制疼痛,帮助患者的快速恢复。本文主要选取的是我院接收治疗的76例腰椎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在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患者术后疼痛控制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特选取我院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腰椎管狭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每组38例,实验组中女性21例,男性17例,年龄(58-77)岁,平均年龄(64.4±4.8)岁。对照组女性22例,男性16例,年龄(57-76)岁,平均年龄(65.1±4.7)岁。两组在基本资料的比较上,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通过MRI确诊为腰椎管狭窄、临床症状确诊[1];均意识清晰,无交流障碍;在治疗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均自愿接受减压术治疗。

1.3 排除标准

所有患者均排除精神障碍者;排除感染性疾病、创伤性脊柱疾病、代谢性骨病、进展的脊柱畸形、肿瘤患者。

1.4 方法

76例患者都选取仰卧体位,针对单独减压术患者,切口借助传统的后正中切口,出现显著症状的椎管狭窄患者需把椎板与韧带切除,用来减压。在手术后需要提供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路径;实验组患者需提供疼痛针对性护理干预路径。也就是:第一步:医护工作者尊重患者,构建优良的护患关系,贯彻好无痛的长效机制,帮助患者全面的享受无痛护理。同时医护工作者需要构建一个无痛的氛围,确保患者认可无痛理念。在病房环境中贴好笑脸疼痛评分尺,让患者自我评价。第二步:强化对医护工作者的培训力度,确保患者可以了解到术后疼痛管理以及分辨技巧,按照患者的特点选取不同的疼痛程度展开护理路径,依据语言表达对量表、数字等级量表、面部表情等评估、评价,和加强患者交流,最大程度上了解患者的疼痛,掌握心理、生理、功能等,多加鼓励患者科学表达疼痛。尤其是针对意识障碍患者,需借助患者的日常行为以及面部表情评估量表对其疼痛情况进行评价[2]。第四步:安排护士长、责任医生等构建一个疼痛管理小组,强化查房制度,对护士无痛护理的贯彻状况观察,同时在第二天的晨会展开反馈,针对发生的问题展开分析,总结原因,及时进行纠正,需要把检查、考核的结果纳入年终考核结果,达到无

·264·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年6 月第38 卷 S1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June 2018, Vol.38

3 讨论

借助术后镇痛药物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优化患者康复期的生活质量,但是不容置否的是镇痛药物具有非常大的不良反应,然而应用药物持续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尿潴留、呼吸抑制、胃肠道刺激等危害,并且极易造成药物依赖等,致使镇痛效果不良[4]。现如今,医护工作者逐渐强调护理干预对术后疼痛的控制作用,同时在手术后护理中逐渐展开[5]。腰锥管狭窄主要是发生在老年患者群体中,其身体状况往往不佳,耐痛能力不高,所以医护工作者需要进一步重视患者的心理、

[6]

生理感受。按照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文化水平高、意志力较差的患者,其自身的耐痛力往往较差,并且会表现为情绪不稳定,进一步使疼痛严重,大大的制约着患者的康复效果,一些患者对镇痛药物掌握程度不高,过渡的担忧药物会对术后功能的恢复以及切口的愈合带来影响,所以不愿意借助药物治疗,更有甚者,少数患者更多的是考虑到治疗成本而自动放弃药物治疗,所以这就需要医护工作者适当的引导患者,以期其正确认识镇痛药物[7]。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肺部感染、恶心、头晕、静脉血栓等不良反应的比较上,两组差异显著,其中实验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明显低于对照组18.4%,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12h、术后24h、术后48h、术后72h、术后7d实验组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腰椎管狭窄患者的护理中,针对性护理干预路径对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疼痛,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目的。第五步:心理护理,借助心理暗示来对人的生理感

受进行影响,在手术前一晚,医护工作者安排查房,告知患者手术的实际情况,主要包括了麻醉、手术方式以及手术后愈合、疼痛情况等,确保患者自信心的构建,让患者完善对术后疼痛的心理准备。在手术后,医护工作者多加关心患者,在其翻身时,确保动作的轻柔性,同时询问患者的感受。第六步:化学、物理镇痛路径,在手术后借助放松、按摩疗法以及音乐疗法来缓解患者的疼痛,针对具有显著痛感的患者,需提供阿片类药物镇痛,医护工作者需全面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给药途径、剂量等。并且对其发放我院自制的健康管理手册,让其了解到阿片类药物的坏处、好处,确保其自觉的降低对药物的依赖,防止药物成瘾的出现[3]。

1.5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疼痛评分。1.6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选择SPSS 16.0软件进行资料的统计与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x±s)表示计量资料,同时通过t进行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质量对比

在肺部感染、恶心、头晕、静脉血栓等不良反应的比较上,两组差异显著,其中实验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明显低于对照组18.4%,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下表1。

参考文献:

[1] 雷燕, 司誉豪. 护理干预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康复积极性及生活质量评

组别例数肺部感染恶心头晕静脉血栓总发生率价的影响[J]. 江苏医药, 2016, 42(14):1638-1640.对照组382(5.3)2(5.3)1(2.6)2(5.3)7(18.4)[2] 孙志杰, 张义龙, 孙贺,等. 倍他米松联合医用生物蛋白胶在腰椎管狭窄实验组381(2.6)0(0.0)0(0.0)0(0.0)1(2.6)患者腰椎神经根减压术中的临床疗效研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 t值-----6.133215(21):2095-2099.P值-----<0.05[3] 夏子寰, 伍骥, 郑超,等. 精准减压和非融合技术与传统融合手术治疗老2.2 两组患者情绪影响的对比年节段性腰椎管狭窄的短期临床效果比较[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3, 在术后12h、术后24h、术后48h、术后72h、术后7d实验组的疼痛评分均明21(11):1073-1080.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下表2。[4] 雷智坚, 谭智怀, 黄桂平,等. 单纯减压与减压联合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

管狭窄症的效果比较[J]. 中国医药, 2016, 11(8):1230-1234.表2 两组疼痛评分对比(xs)

[5] 杨勇, 刘刚, 苏义拉图. 单纯减压和减压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术

组别例数术后12h术后24h术后48h术后72h术后7d后近期效果的比较[J]. 中国医药导报, 2015(15):84-87.

[6] 谭智怀, 曾令辉. 开窗减压术和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对照组385.77±2.754.86±2.234.86±2.233.86±2.232.86±2.23

比较[J].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4(1):32-35.

实验组383.64±1.073.85±1.412.85±1.412.85±1.411.85±1.41

[7] 林定坤, 陈树东, 苏国义,等. 经肌间隙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并椎

t值-6.13526.42426.13346.41346.1981管潜行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J]. 广东医学, 2013, 34(15):2336-2339.P值-<0.05<0.05<0.05<0.05<0.05

*通讯作者:王海棠,南京医 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

表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n,%)

孙 榕 龚桂芝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桥医院泌尿外科 重庆 400037

方法 回顾性分析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1例输液港植入患者,对其导管堵塞原因进行分析,摘要:目的 个案分析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导管堵塞原因及护理对策。

总结。 结果 在总结分析中得出在植入性静脉输液港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制定规范化维护流程并严格执行,熟悉导管堵塞的临床表现及原因,有效预防,保证输液港的使用安全和有效。结论 掌握正确的冲封管技术,加强护理人员相关知识及技术培训,对护士进行输液港及维护的规范化培训,可提高护士对静脉输液港知识掌握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使输液港的使用更加安全有效。

关键词:静脉输液港;导管堵塞;护理质量改进对策;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otally 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ports,TIVAP)是一种可以完全植入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系统,由自带缝合硅树脂隔膜的注射座和不透射线的导管组成。输液港价格昂贵,其植入须通过手术方式,穿刺置管成功后注射座植入皮下,缝合切口,待伤口愈合后体外无任何装置,感染率低,对日常生活影响小。适用于长期或间断静脉输注的病人。对于一些外周血管条件差或慢性危重病人,输液港常常是唯一的生命线,它较好的解决了传统的经外周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发生外渗的风险,克服了普通深静脉置管无法长期留置的不足[1]

。临床中,由于多种因素可能导致输液港的堵塞,造成延误治疗和增加费用,严重者还可导致导管的重置,给病人带来第2次手术的痛苦,我科于2017年3月26日收治院外植入静脉输液港患者一例,在使用输液港输液静脉营养液三个月时,发生导管堵塞现象,经溶栓治疗后导管仍不通畅,予2017年7月16日在局麻下取出静脉输液港,并于7月26日置入PICC导管,现将护理过程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1 病案介绍

患者李芳,女性,34岁,于2017年3月26日由门诊以:“膀胱阴道瘘,右肾造瘘术后,宫颈癌放疗术后”收入我科,并院外带入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行X线摄片提示导管前端位于上腔静脉中下1/3与右心房交界处,DSA显示在T4-T6之间,患者于2017年4月13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上腹部横结肠造口术,术后予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2017年7月6日在确认导管是否通畅时发现回抽回血量少,静脉推注略有阻力,液体滴速减慢,当日予稀释肝素冲管后液体滴速恢复正常,2017年7月12日再次出现静脉推注阻力大,回抽间断回血,有气泡,滴速明显减慢,调整蝶翼针位置,确认已达到储液槽部,位置正确,调整患者体位,冲管仍有阻力,先后予肝素及尿激酶进行导管再通,均失败,x线及B检查未见血栓形成,予2017年7月16日在局麻下取出静脉输液港,取出的旧港体外检查,切开的横断面完全堵塞为少许血性物质及白色沉积物,为配合进一步治疗,

予7月26日置入PICC导管。

2 导管堵塞的判断

观察单位时间内的重力滴速,液体经中心静脉导管的重力滴速一般应达80gtt/min以上,液体滴速明显减慢、液体不滴、推注有阻力或抽不出回血,可判断为导管堵塞.[2]

3 导管堵塞原因分析

3.1 药物因素 主要包括患者长期输入血浆、营养液、脂肪乳剂,以及药物与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导致各种沉淀形成,有研究[3]显示,在 血浆输注过程中出席的堵塞与血浆黏度大、输注过程中出现絮状物及滴注速度过慢有关,长期输注胃肠外营养液容易造成渐行性堵塞。tennett等对胃肠外营养液导致的导管堵塞沉积物进行分析,发现沉积物主要成分是钙、磷盐与残留导管中的脂肪乳剂形成的复合物,先附壁,日积月累,最终堵塞导管[4]。导管内壁的沉积物除了有胃肠外营养导管沉积物的成分外,还有大量的沉积在导管内壁的血细胞、纤维素血栓形成物[5]。当输注速度过慢、未及时行脉冲式冲管或者输液顺序不合理等都会引起渐行性堵塞,输注两种药物之间应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管,否则也有可能出现药物配伍禁忌,造成结晶,致使官腔内径变小,造成堵塞。

3.2 患者自身因素 患者体型消瘦,胸壁表面不平也可能造成针头切面紧贴注射座。在治疗时患者经常呕心、呕吐,引起胸内压的改变,导致血液逆流堵管[6].

3.3 器材因素 长时间的应用,药物微粒或者血液凝结块可能沉淀在注射座中,进而导致输液不通。

3.4 医务人员因素

3.4.1 碟翼针穿刺方法不正确 针尖插入的深度不够,在输液过程中针尖斜面在硅胶中没有达到泵体的底部则可能造成输液不畅。

3.4.2 日常维护未按操作规程执行,冲管次数不足或者不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