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石油知识:测井曲线划分油、气、水层

石油知识:测井曲线划分油、气、水层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油、气、水层在测井曲线上显示不同的特征: (1)油层:

声波时差值中等,曲线平缓呈平台状。

自然电位曲线显示正异常或负异常,随泥质含量的增加异常幅度变小。 微电极曲线幅度中等,具有明显的正幅度差,并随渗透性变差幅度差减小。 长、短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均为高阻特征。 感应曲线呈明显的低电导(高电阻)。 井径常小于钻头直径。

(2)气层:在自然电位、微电极、井径、视电阻率曲线及感应电导曲线上气层特征与油层相同,所不同的是在声波时差曲线上明显数值增大或周波跳跃现象,中子、伽玛曲线幅度比油层高。

(3)油水同层:在声波时差、微电极、井径曲线上,油水同层与油层相同,不同的是自然电位曲线比油层大一点,而视电阻率曲线比油层小一点,感应电导率比油层大一点。

(4)水层:自然电位曲线显示正异常或负异常,且异常幅度值比油层大;微电极曲线幅度中等,有明显的正幅度差,但与油层相比幅度相对降低;短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幅度较高而长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幅度较低,感应曲线显示高电导值,声波时差数值中等,呈平台状,井径常小于钻头直径。 2、定性判断油、气、水层

油气水层的定性解释主要是采用比较的方法来区别它们。在定性解释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比较方法: (1)纵向电阻比较法:在水性相同的井段内,把各渗透层的电阻率与纯水层比较,在岩性、物性相近的条件下,油气层的电阻率较高。一般油气层的电阻率是水层的3倍以上。纯水层一般应典型可靠,一般典型水层应该厚度较大,物性好,岩性纯,具有明显的水层特征,而且在录井中无油气显示。 (2)径向电阻率比较法:若地层水矿化度比泥浆矿化度高,泥浆滤液侵入地层时,油层形成减阻侵入剖面,水层形成增阻侵入剖面。在这种条件下比较探测不同的电阻率曲线,分析电阻率径向变化特征,可判断油、气、水层。一般深探测电阻率大于浅探测电阻率的岩层为油层,反之则为水层,有时油层也会出现深探测电阻率小于浅探测电阻率的现象,但没有水层差别那样大。

(3)邻井曲线对比法:将目的层段的测井曲线作小层对比,从中分析含油性的变化。这种对比要注意储集层的岩性、物性和地层水矿化度等在横向上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4)最小出油电阻率法:对某一构造或断块的某一层组来说,地层矿化度一般比较稳定,纯水层的电阻率高低主要与岩性、物性有关,所以若地层的岩性物性相近,则水层的电阻率相同,当地层含油饱和度增加,地层电阻率也随之升高。比较测井解释的真电阻率与试油结果,就要以确定一个电性标准(最小出油电阻率),高于电性标准是油层,低于电性标准的是水层。从而利用地层真电阻率(感应曲线所求的电阻率)和其它资料,可划分出油(气)、水层。但是应用这种方法时,必须考虑到不同断块、不同层系的电性标准不同,当岩性、物性、水性变化,则最小出油电阻也随之变化。

(5)判断气层的方法:气层与油层在许多方面相似,利用一般的测井方法划分不开,只能利用气层的“三高”特点进行区分。所谓“三高”即高时差值(或出现周波跳跃);高中子伽马值;高气测值(甲烷高,重烃低)。

根据油、气、水层的这些曲线特征和划分油、气、水层的方法,就可以把一般岩性、简单明显的油、气、水层划分出来。 注解:

周波跳跃现象:

声波测井在含气裂缝性地层处的典型响应特征; 裂缝和气显示强烈,声波会周波跳跃;

当遇到气层时候,声波时差会引起周波跳跃。 挖掘效应:

挖掘效应是气层段中子与密度曲线交叉,分开明显的曲线特征。

周波跳跃现象 挖掘效应

井下地层是由各类岩石组成,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为了研究各类岩石的物理性质及井下地层是否含有石油天然气和其他有用矿产,建立了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边缘学科---地球物理测井学,简称“测井”,它以地质学、物理学、数学为理论基础,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及传感器技术,设计出专门的测井仪器,沿着井身进行测量,得出地层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地层结构及井身几何特性等各种信息,为石油天然气勘探、油气田开发提供重要数据和资料。测井的井场作业如图所示,由测井地面仪器、绞车和电缆组成,通过电缆把下井仪器放到井底,在提升电缆过程中进行测量。

第一节:概述

普通电阻率测井就是把一个电极系放入井内,测量井内岩层电阻率变化,用以研究地质剖面、判断油气水层。又称视电阻率测井。

内容:梯度电极系、电位电极系、微电极测井

主要任务:通过测井岩石电阻率的差别来区分岩性、划分油气水层,进行剖面地层对比等。 岩石电阻率

一、岩石电阻率与岩性的关系 不同岩性的岩石,电阻率不同。

主要造岩矿物的电阻率很高,石油的电阻率很高,几乎不导电。 沉积岩是靠岩石孔隙中所含地层水中的离子导电的。 二、岩石电阻率与地层水性质的关系

岩石骨架:组成沉积岩的造岩矿物的固体颗粒部分。

沉积岩的导电能力主要取决于其孔隙中的地层水的性质—地层水电阻率。 1.地层水电阻率与含盐类化学成分的关系 2.地层水Rw与矿化度Cw的关系:反比 3.Rw与温度的关系:反比

三、含水岩石电阻率与孔隙度的关系

地层因素F:完全含水(100%含水)岩石的电阻率Ro与地层水电阻率的比值。即 F=Ro/Rw

该比值只与岩石的孔隙度、胶结情况和孔隙结构有关,与Rw无关。 实验证明:F=a/φ(m)

其中:a—与岩性有关的系数,0.6-1.5;

m—胶结指数,随岩石胶结程度不同而变化,1.5-3;

例:某油田第三系一含水砂岩的电阻率为7.2欧姆.米,地层水电阻率为1.2欧姆.米。试求该层的孔隙度。(a=0.93,m=1.64) 解:F=Ro/Rw=7.2/1.2=6

F=a/φ(m)=0.93/φ(1.64) 得,φ=32%

四、含油岩石电阻率Rt与含油饱和度So的关系

电阻增大系数I:含油岩石的电阻率与该岩石完全含水时电阻率的比值。即 I=Rt/Ro

对一定的岩样,该比值只与岩样的含油饱和度有关,与Rw、φ及孔隙形状无关。 实验证明:

I=Rt/Ro=b/Sw(n)=b/(1-So)(n) 其中:b-系数,与岩性有关

n—饱和度指数,与岩性有关。

例:已知某砂岩层的电阻率为14欧姆.米,地层水电阻率Rw为0.4欧姆.米。地层孔隙度为25%。求含油饱和度So.(a=b=1,m=n=2) 解:由F=Ro/Rw=1/φ(2)

得Ro=Rw/φ(2)=0.4/0.25(2)=6.4 由I=Rt/Ro=1/Sw(2)

得Sw=(Ro/Rt)½=(6.4/14)½=67.6% So=1-Sw=1-67.6%=32.4%

普通电阻率测井原理

一、均匀介质中电阻率的测量原理

1.均匀介质中电阻率R、电流强度I与电位U的关系 R=4пrU/I

其中,I—点电源的电流强度

U—距点电源距离为r点处的电位 2.均匀介质电阻率的测量原理 Rt=KΔU/I

其中,K—电极系系数,只与电极系结构尺寸有关 ΔU—测量电极M、N之间的电位差 二、非均匀介质电阻率的测量 1.泥浆侵入 冲洗带: 侵入带: 原状地层: 泥浆侵入类型:

泥浆高侵:是指冲洗带电阻率Rxo明显高于地层电阻率Rt.淡水泥浆钻井的水层多位泥浆高侵。

泥浆低侵:是指冲洗带电阻率Rxo明显小于地层电阻率Rt。油层多为泥浆低侵或侵入不明显。 2.视电阻率Ra Ra=KΔU/I

三、电极系

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组电极。由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组成。 成对电极

不成对电极(单电极)

1.梯度电极系:在电极系的三个电极中,成对电极间距离最小的电极系。 分为:顶部梯度电极系—成对电极在不成对电极之上的梯度电极系。 底部梯度电极系

— 之下 理想梯度电极系:成对电极之间距离无限小时的梯度电极系。 记录点O:在成对电极的中点上。即AB或MN的中点。 电极距L:记录点到单电极之间的距离。L=OA或OM

2.电位电极系:在电极系的三个电极中,成对电极之间距离较大的电极系。

理想电位电极系:成对电极之间距离无限大时的电极系。

记录点O:单电极同与它最近的成对电极的中点上。即AM的中点。 电极距L:单电极到与它最近的电极之间的距离,L=AM。 3.电极系的表示法: 符号法 图示法

4.电极系的探测深度:探测半径r 在均匀介质中,电位电极系:r=2L 梯度电极系:r=1.4L

视电阻率曲线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一、梯度电极系理论曲线

1.理想梯度电极系视电阻率简化公式

对理想梯度电极系,MN→0,其视电阻率公式可简化为: Ra=4п.AO²Eo/I 在记录点,Eo=Ro.jo 所以,Ra=Rojo/joj

其中,joj=I/(4п.AO²),为均匀介质中记录点处的电流密度,常数。

上式表明,在测量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所测的Ra与记录点处的电流密度、电阻率成正比。

对一定的地层来讲,记录点处的电流密度jo是引起视电阻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分析Ra曲线变化,主要分析jo变化即可。

2.梯度电极系曲线特点 图2-9,2-10,2-11

1)Ra曲线对地层中部不对称,对高祖层,底部梯度电极系的Ra曲线在高阻层的底界面显示极大值,顶界面显示极小值;顶部梯度电极系则正好相反。

2)地层厚度很大时,对着地层中部Ra曲线出现一个直线段,其幅度值接对应地层的真电阻率Rt。

3)对厚度大于电极距的中厚层,其视电阻率曲线形状与厚层相似。但随厚度变薄,地层中部的直线段变小直至消失,幅度变小。

二、电位电极系Ra曲线 图2-12 由图2-12可看出:

1.电位电极系的Ra曲线对地层中部对称;

2.Ra曲线对着地层中点取值。当厚度h大于电极距L时,对应地层中点,Ra呈现极大值,且h越大,极大值月接近Rt;当h要求:实际工作中使用的电位电极系的电极距小于要求划分地层的最小厚度。 四、Ra曲线的影响因素 1.电极系的影响

不同电极系,其电极距不同,探测深度不同,泥浆、围岩等的影响不同,曲线也就不同。 2.井的影响—井内泥浆Rm的影响 见图2-14 实际工作中,要求Rm>5Rw。 3.围岩—层厚的影响

4.泥浆侵入影响:高侵,使Ra增大;低侵使Ra减小。 5.高阻邻层的屏蔽影响:增阻屏蔽影响

视电阻率曲线的应用一、划分岩性剖面

在砂泥岩剖面,利用Ra曲线的幅度差异将高阻层分辨出来,然后参考SP曲线,将显示负异常的高阻层段划分出来即为渗透层。 二、求岩层的电阻率 三、求岩层的孔隙度

首先在Ra曲线上找出厚度很大的含水纯地层,取其Ra值,经过相应校

正作为Ro,再通过水样化验或其它资料求得Rw,然后利用阿尔奇公式F=Ro/Rw,F=f(φ)关系求得φ。 四、求含油饱和度

由孔隙度测井(Δt、ρ中子)→F →Ro=FRw Rt →So

球物理测井的分类:分为电法测井和非电法测井两种。 1、电法测井:

a:视电阻率、b:微电极、c:自然电位、d:微球型聚焦、e:感应测井、f:侧向测井、g:电磁波传播测井。 2、非电法测井:

a:声速测井、b:自然伽玛测井、c:中子测井、d:密度测井,e:井径、f:井斜、g:井温、h:地层倾角(HDT)、I:地层压力(RFT)、j:垂直地震测井(VSP) 第二节:电法测井 一、视电阻率曲线:

测井时将电极系放入井下,在上提过程中测量记录一条△Vmn(电位差)随井深变化的曲线,称为视电阻率曲线。 梯度电极系:成对电极间的距离小于不成对电极到靠近它的一个成对电极间的距离的电极系称为梯度电极系。 电位电极系:成对电极间的距离大于不成对电极到靠近它的一个成对电极间的距离的电极系称为梯度电极系。 底部梯度电极系在高阻层测井曲线的形状特点如下:

(1)对着高阻层视电阻率升高,但曲线不对称于地层中点,高阻层顶界面、底界面分别在极小值、极大值的1/2mn处。 (2)对于厚层、地层中部附近曲线出现平直或变化平缓,随地层减薄平直段缩短直至消失,该处视电阻率值接近地层真电阻率。

(3)对于薄层,在高阻层底界面以下一个电极处,在视电阻率曲线上出现一个“假极大”,极小也比原层上移。 视电阻率曲线的应用: 1、划分岩层界面:

利用底部梯度电极系视电阻率曲线划分岩层界面的原理是高阻层顶界面(底界面)位于视电阻率曲线极小值(极大值以下1/2MN处。 2、判断岩性:

在砂泥岩剖面中,当地层水含盐浓度不是很大时,砂岩电阻率大于泥岩的电阻率,粉砂岩泥质砂岩、砂质泥岩介于它们之间。但视电阻率曲线无法区分灰岩和拉拉扯扯云岩,它们的电阻都非常大。 3、地层对比和定性判断油水层:

对于同一储层,如果0.45m底部梯度幅度高于4m底部梯度梯度测井曲线幅度该层可能为水层,反之则为水层。 二:微电极测井

微电极测井:利用特制的短电极系帖附井壁,测量井壁附近的岩层电阻率的一种测井方法叫微电极测井。 微电极测井曲线的应用:

1、详细划分地层:地层界面一般在曲线的转折点或半幅点

2、划分渗透层,判断岩性:微电极曲线在渗层上显示正幅度差,数值中等,地层渗透率越好,二者的幅度差越大,因此可以根据微电极曲线的幅度差判断地层的渗透性好坏。各种岩性的微电极曲线特征如下: (1)泥岩和粘土,为非渗生地层,没有幅度差,值很低。

(2)渗透性砂岩:渗透性砂岩在微电极曲线上显示中等幅度和较大正异常,对于含油砂岩,由于冲洗带孔隙中有残余油存在,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含油砂岩比含水砂岩有较高的幅度和幅度差。

(3)致密砂岩:渗透性很差,在微电砐曲线上读数很高,曲线呈剧齿状钙质砂岩薄层在曲线上呈“刺刀状”的突起。 (4)渗透性灰岩:渗性灰岩与渗透性砂岩相近,但曲线幅度更高。

(5)致密灰岩:与致密砂岩相近,曲线幅度高,呈锯齿状,并有正负不定的差异。 (6)石膏或硬石膏:石膏或硬石膏地层电阻率高,井壁无泥饼,曲线与石灰岩相似。 (7)盐岩:盐岩地层易溶于泥浆,使井径扩大,微电极曲线幅度低。

(8)油面岩:油面岩处微电极曲线呈锯齿状,并且大多数为负差异,曲线幅度高于泥岩。 三:自然电位测井

自然电位测井:沿井剖面测量自然电位变化叫自然电位测井。影响自然电位曲线异常幅度的因素: (1)岩性、地层水与泥浆含盐度比值的影响。 (2)地层厚度、井径的影响。

(3)止的层电阻率,泥浆电阻率的影响。 (4)泥浆侵入带的影响。 自然电位曲线的应用:

1、自然电位曲线在砂泥岩剖面中的应用:

(1)划分岩层界面:从自然电位曲线特点可知,当地层厚度大于四倍井径时,自然电位曲线异常幅度的半幅点为渗透层的顶底界,岩层变薄,则划分不准。

(2)分析岩性、确定渗透层。当地层水含盐浓度大于泥浆含盐浓度时,测得自然电位曲线是以泥岩为斟线,对着渗透性砂岩则为负异常,渗透性越好则异常越大。

(3)判断油、水层。当地层水含盐浓度大于泥浆含盐浓度时,油、水层在自然电位曲线上均为负异常,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含油气砂岩的幅度比含水砂岩要小些。

(4)判断水淹层:水淹层在自然电位曲线上的显示特点较多,如基线偏移等。 (5)求地层水电阻率和储层的泥质含量。

2、自然电位曲线在碳酸盐岩地层中不能反映地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好坏。 3、不能反映膏盐岩剖面地层的岩性。 四:侧向测井

侧向测井也叫聚焦测井,它的电极系除主电极外,上下设置了两个屏蔽电极,降低井内泥浆及围岩和高阻邻层的影响。 侧向测井的应用:

1、划分岩层界面:侧向测井受井眼、层厚、邻层等的影响较小,分层能力较强。

2、判断油水层:当深浅侧向重叠显示为正差异(即深侧向曲线幅度高于浅侧向曲线幅度)为油层,反之遇为水层。 3、配合其它曲线在碳酸盐岩地层剖面划分储集层。如电阻率曲线较低值时可能为储集层。 4、求地层真电阻率。

五:微球型聚焦测井(普2型、CSU)

微球型聚焦测井的应用:划分渗透层,利用冲冼带电阻率曲线和泥饼电阻率曲线的幅度差可以划分渗透层,比微电极明显。

六:感应测井

感应测井:应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测量地层电导率的一种测井方法。 感应测井曲线的应用:

1、确定岩性,划分岩层界面:在砂泥岩地层剖面中,感应曲线反映井剖面地层电性的变化较为清楚,当地层厚度大于2米时,感应测井按半幅点确定地层界面,当地层厚度小于2米时,地层界面不在半幅点处,一般不用感应曲线单独分层。

2、定性估计油、水层:在淡水钻井液,侵入较浅,地层较厚的条件下,利用感应曲线测得的视电阻率接近地层真电阻率,根据渗透性砂岩视电阻率数值的大小,配合其它曲线能够估计油层和水层。 3、求地层真电阻率。

第三节:非电法测井 一:声速测井

声速测井是测量地层声波传播速度,主要用来判断岩性、求孔隙度和判断气层。 1、声波时差测井曲线的特点:

(1)、对于岩性均匀的厚地层(砂岩或石灰岩)曲线上下对称,在岩层中部曲线显示平行于井轴的直线,并且曲线的半幅点与岩层界面相对应。

(2)、(致密砂岩、渗透性砂岩、泥质砂岩、粉砂岩)、泥岩等不同岩性,显示不同的声波时差数值。

(3)、界面处井径严重扩大时,由于同一个滑行波的首波到达两个接收探头时在泥浆中的路程不等,故在岩层下界面处时差增大,曲线出现增高的尖峰;在岩层上界面处时差减小,曲线出现减低的小峰。 2、声波时差曲线的应用:

(1)、判断岩性:各种岩性地层其声波速度是不同的,并且有不同的曲线特征,因此可以根据岩层的声波时差和曲线特征判断岩性。在砂泥岩剖面中,粘土泥岩的声波时差较大(350-500微秒/米)并且曲线变化剧烈。砂岩时差(250-450微秒/米)曲线较平直,时差大小与孔隙大小有关。碳酸盐岩地层曲线平直时差值较低,缝洞地层曲线变化剧烈,值增大。膏盐岩剖面的盐比无水石膏声波时差大,盐溶解井径扩大,测的可能是泥浆的声波时差。 (2)气层:气层在声波时差上显示的高时差特征或周波跳跃,但泥浆侵入较深时不一定明显。 (3)岩层孔隙度。 二:声幅测井

声幅测井:用声波幅度的衰减变化来认识地层特点及水泥胶结情况的测井方法。用来进行固井质量检查测井。 三:自然伽玛测井

自然伽玛测井:就是测量井剖面上各深度地层的自然伽玛射线强度的一种测井方法。 自然伽玛测井应用:

1、确定岩性:在砂泥岩剖面中,纯砂岩在自然伽玛显示为最低值(幅度最小),泥岩显示为最高值(幅度最大),泥质砂岩、粉砂岩介于中间,并随着砂岩中泥质含量的增加而自然伽玛读数增高。在碳酸盐岩地层剖面中,沾土岩(泥岩)的自然伽玛读数最高,纯灰岩、折云岩读数最低,而泥灰岩泥质白云岩介于两者之间,并随泥质含量的增加而增高。 2、地层对比:利用自然伽玛测井曲线进行地层对比有下列优点: (1)自然伽玛测井值与岩石孔隙中的流体性质(油或水)无关。 (2)自然伽玛测井值与地层水和泥浆的矿化度无关。 (3)自然伽玛曲线容易找到标准层。 四:中子测井

中子测井:就是使用中子源发射一定能量的中子流,中子穿过泥浆井入地层,中子的能量逐渐衰减,最后减速为热中子,热中子被岩石的原子核俘获,便放出伽玛射线,选用不同的探测器,记录俘获前的热中子(或超热中子)的方法叫中子测井。

五:中子测井的作用:

a) 判断岩性,在砂泥岩剖面中(假设地层水矿化度较低),泥岩的中子伽玛值低,砂岩的值高;在碳酸盐岩地层中,致密灰岩、白云岩的中子曲线幅度较高,孔隙性、裂缝性岩层承受孔隙度和泥质含量的增大而其幅度降低。 b) 划分气层:若储集层含气时,中子伽玛测井曲线的幅度将明显升高。

c) 划分油水层:当地层水矿化度低时,用中子伽玛测井曲线将很难划分油水界面;但当地层水矿化度高时,水层中中子伽玛值要比油层高15-20%,利用中子伽玛可划分油水层。 d) 定位射孔计算深度。

e) 确定地层也隙度:在地层水矿化度不高和泥浆含氯量较少的地层,用中子伽玛可以确定地层孔隙度。 六:密度测井

密度测井:密度测井是一种孔隙度测井,它是通过测量伽玛源发射的伽玛射线被地层散射后到达探测器的强度,来反映岩层体积密度的一种方法。

作用:在油气井中密度测井的主要作用是确定岩层的孔隙度。 七:井径测井

井径测井:就是测量井径大小的测井方法。

作用:

(1) 为固井计算水泥量提供平均井径。

(2) 划分剖面,判断岩性。A:泥岩井径出现扩大现象,在井径曲线上一般大于钻头直径。B:页岩 对于泥质页岩,井径稍大于或接近于钻头直径,但对于膨胀性面岩井径却小于钻头直径。C:砂岩 由于渗透性好,有泥饼行成,井径曲线一般小于钻头直径。曲线光滑平直。D:粉砂岩 在井径曲线上的显示介于砂岩和泥岩之间。E:砾岩和砾石层 致密坚硬砾岩井拚接近于钻头直径,砾石层会因胶结不紧井径会扩大。G:石灰岩和白云岩 致密坚硬的石灰岩和白云岩井径等于钻头直径,含泥质的石灰岩、白云岩井径略有扩大,孔隙性、渗透性灰岩白云岩井径略小,裂缝性石灰岩、白云岩因井径不规则,井径曲线上呈锯齿状变化。H:盐岩,在膏盐岩剖面由于盐岩易溶于泥浆井径重扩径.I:石膏井径等于钻头直径,或因溶解井径圹大.

(3)判断渗透层。根据井径的缩径现象可反渗透层在井径曲线上划分出来. 八:井斜测井

井斜:井斜倾角是指井轴和铅垂线之间的夹角。

方位角:是磁北方向与井轴的水平投影线之间按顺时针方向的夹角。 九:井温测量

用井温仪测定井下温度的变化,井下温度随井深变化的曲线叫做井温曲线。 十:地层倾角测井 HDT

测量地层的倾角和倾向的测井方法。作用是判断地层倾角、倾向、断层等。 十一:地层压力测井RFT 测量地层压力的方法。

第四节:测井资料的综合利用 一:标准测井曲线的应用

(一)、在绘制综合录井图中的应用

1、确定岩性,划分地层界面:在砂泥岩剖面,非渗透性泥质岩地层在自然电位曲线上显示为基值,砂岩随其渗透性的不同,地层水矿化度的变化,显示幅度不同的正、负异常。泥岩在视电阻率曲线上显示最低值致密砂岩(灰质砂岩、石英砂岩等)电阻率最高,渗透性砂岩电阻率较高,但在地层水矿化度很高时,也可能在曲线上显示出较底的电阻率值。泥质砂岩,粉砂岩在标准曲线上的显示是界于砂岩和泥岩之间,页岩的电阻率较泥岩高些,但自然电位曲线显示与泥岩相同。

利用井径曲线一般可以把砂质和泥质的岩层区分开来,泥质岩层在井径曲线上表现为井径扩大(大于钻头直径)砂质岩层在其是渗透性好的砂岩在井径曲线上显示为缩径(小于钻头直径)或近等于钻头直径。

利用标准曲线划分地层界面时两条曲线要综合考虑,一般以2.5米底部梯度电极系视电阻率曲线的极大值为准并参考自然电位曲线的半幅点来划分岩层底界面,以2.5米底部梯度电极系的视电阻率曲线的极小值和自然电位曲线的半幅点来划分岩层顶界面。高阻层被划分出来了,低阻层也相应的被划分出来了,但对于一些特殊岩性和有意义的薄层在标准曲线上不能很好的反映出来,可根据微电极曲线划分界面。

2、估计油、水层:根据标准曲线判断油气水层往往拫粗略,在相同条件下,油气层的视电阻率曲线比水层的视电阻率高,所以结合录井资料,比较渗透层视电阻率数值的大小要以估计油(气)、水层。目前现场绘制砂泥岩综合录井图时,还要参考组合测井图,以确定岩性和判断油气水层。 (二)、在地层对比中的应用:

地层对比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岩性对比法,沉积韵律对比法,古生物对比法,测井曲线对比法。 进行地层对比时,首先分析各口井测井曲线的特点,并找出标准层进行对比。 选择标准层的原则是:

1、有明显的测井曲线特征,易与邻层区别。 2、地层连续性好,在整个构造或区域可以连续追踪。 3、岩性稳定,厚度变化小。

二、测井组合曲线的应用:组合测井资料是评价地层的主要依据,其基本任务是详细、准确地划分地层,正确判断井剖面的油气水层并对油气层的物性和含油性进行评价。 (一)、确定岩性:几种常见岩性测井曲线特征:

泥岩:微电极曲线不分开,电阻曲线平下来,声波时差大起来。 含油砂岩:微电极曲线分开来,自然电位弯进来,声波时差出平台。

含水砂岩:微电极曲线分开来,自然电位弯进来,短电极曲线鼓起来,长电极曲线平下来,声波时差出平台。 致密灰岩(薄层):微电极曲线高起来,自然电位平下来,其它曲线尖起来。 油页岩:各种曲线乱起来,自然电位平下来。

(二)、划分渗透层:通常划分渗透层的也简称分层,要掌握渗透层的岩性、电性特征。

1、岩性剖面:砂泥岩剖面的渗透层主要岩性是砂层、砂岩、粉砂岩,有时也有生物灰岩等特殊岩性。 2、电性特征:

(1)自然电位:当地层水矿化度大于泥浆矿化度时,渗透层在自然电位曲线上显示负异常,当地层水矿化度小于泥浆矿化度时,渗透层在自然电位曲线上显示正异常,渗透层泥质越少,渗透性越好,则自然电位异常幅度越大。 (2)微电极曲线:渗透层在微电极曲线上显示明显的幅度差,并且幅度较高。

(3)井径曲线:渗透性地层由于泥饼的存在,实测井径通常小于钻头直径,并且曲线比较平直规则,疏松易垮塌的砂岩例外。

(4)声波时差:渗 透层的声波时差较为平直,孔隙性、渗 透性好的砂岩其声波时差较大,孔隙度、渗透性差的砂岩其声波时差较小。

(5) 自然伽玛:渗透层的自然伽玛测井曲线幅度较低,泥质含量越少,其幅度越低。

3、划分渗透层的基本方法:通常用明显的自然电位异常和明显的微电极差异确定渗透层的位置,以微电极曲线的半幅点或0.45米底部梯度电极系测井曲线的极小值、极大值为主,参考自然电位曲线和感应曲线幅度的半幅点确定渗透层的顶底界。

划分渗透层的目的是为了评价一切可能含油气的层位因此在划分渗透层时,凡是一切可能含油气的层都要划分出来,而且要把油气层上、下的水层划分出来作为比较,保证做到不漏掉一个油气层。 (三)、综合判断油气水层:

测井资料是评价地层、详细划分地层,正确划分、判断油、气、水层依据;从渗透层中区分出油、气、水层,并对油气层的物性及含油性进行评价是测井工作的重要任务,要做好解释工作,必须深入实际,掌握油气层的地质特点和四性关系(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掌握油、气、水层在各种测井曲线上显示不同的特征。 油、气、水层在测井曲线上显示不同的特征,如下图所示

(1)、油层:油层的微电极曲线幅度中等,具有明显的正幅度差,并随渗透性变差幅度差减小,自然电位曲线显示正异常或负异常,随泥质含量的增加异常幅度变小,长、短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均为高阻特征;感应曲线呈明显的低电导(高电阻);声波时差值中等,曲线平缓呈平台状;井径常小于钻头直径。

(2)、气层:在微电极、自然电位、井径、视电阻率曲线及感应电导曲线上气层特征与油层相同,所不同的是在声波时差曲线上明显的数值增大或周波跳跃现象,中子伽玛曲线幅度比油层高。

(3)、油水同层:在微电极、声波时差、井径曲线上,油水同层与油层相同,不同的是自然电位曲线比油层大一点,而视电阻率曲线比油层小一点,感应电导率比油层大一点。

(4)、水层:微电极曲线幅度中等,有明显的正幅度差,但与油层相比幅度相对降低;自然电位曲线显示正异常或负异常,且异常幅度值比油层大;短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幅度较高而长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幅度较低,感应曲线显示高电导值,声波时差数值中等,呈平台状,井径常小于钻头直径。 (四)、定性判断油、气、水层

油气水层的定性解释主要是采用比较(对比)的方法来区别它们。在定性解释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比较方法: (1)纵向电阻比较法:在水性相同的井段内,把各渗透层的电阻率与纯水层比较,在岩性、物性相近的条件下,油气层的电阻率较高。一般油气层的电阻率是水层的3倍以上。纯水层一般应典型可靠,一般典型水层应该厚度较大,物性好,

岩性纯,具有明显的水层特征,而且在录井中无油气显示。

(2)径向电阻率比较法:若地层水矿化度比泥浆矿化度高,泥浆滤液侵入地层时,油层形成减阻侵入剖面,水层形成增阻侵入剖面。在这种条件下比较探测不同的电阻率曲线,分析电阻率径向变化特征,可判断油、气、水层。一般深探测电阻率大于浅探测电阻率的岩层为油层,反之则为水层,有时油层也会出现深探测电阻率小于浅探测电阻率的现象,但没有水层差别那样大。

(3)邻井曲线对比法:将目的层段的测井曲线作小层对比,从中分析含油性的变化。这种对比要注意储集层的岩性、物性和地层水矿化度等在横向上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4) 最小出油电阻率法:对某一构造或断块的某一层组来说,地层矿化度一般比较稳定,纯水层的电阻率高低主要与岩性、物性有关,所以若地层的岩性物性相近,则水层的电阻率相同,当地层含油饱和度增加,地层电阻率也随之升高。比较测井解释的真电阻率与试油结果,就要以确定一个电性标准(最小出油电阻率),高于电性标准是油层, 低于电性标准的是水层。从而利用地层真电阻率(感应曲线所求的电阻率)和其它资料,可划分出油(气)、水层。但是应用这种方法时,必须考虑到不同断块、不同层系的电性标准不同,当岩性、物性、水性变化,则最小出油电阻也随之变化。 (5)判断气层的方法:气层与油层在许多方面相似,利用一般的测井方法划分不开,只能利用气层的“三高”特点进行区分。所谓“三高”即高时差值(或出现周波跳跃);高中子伽马值;高气测值(甲烷高,重烃低)。根据油、气、水层的这些曲线特征和划分油、气、水层的方法,就可以把一般岩性的、简单明显的油、气、水层划分出来。

附录资料:不需要的可以自行删除

常用面料知识

一、什么是纤维?

纤维是面料中最普通的一种纤维,提取自然棉花植物,

如果我们将纤维分为归类,主要可分为天然纤维 ,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 三大种

(1)天然纤维包括: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和矿物纤维.如:棉、麻、羊毛、兔毛、蚕丝等;

(2)合成纤维是:对化工原料单体的聚合物,具有可纺性的熔体,进行纺丝加工制造出的纤维;

(3)人造纤维:是植物纤维的重建和化学处理(尼龙)。

(一)棉[COTTON]

优点:

1.吸湿透气性好,手感柔软,穿着舒适;

2.外观朴实富有自然的美感,光泽柔和,染色性能好; 3.耐碱和耐热性特别好。 缺点:

1.缺乏弹性且不挺括,容易皱性; 2.色牢度不高,容易褪色;

3.衣服保型性差,洗后容易缩水和走形(缩水率通常在4%~12%左右);

4.特别怕酸,当浓硫酸沾染棉布时,棉布被烧成洞,当有酸(比如:醋)不慎弄到衣服上,应及时清洗以免醋酸对衣服产生致命的破坏。

洗涤方法:

1.可用各种洗涤剂,可手洗或机洗,但因棉纤维的弹性较差,故洗涤时不要用大挫洗,以免衣服变型,影响尺寸;

2.白色衣物可用碱性较强的洗涤剂高温洗涤,起漂白作用,贴身内衣不可用热水浸泡,以免出现黄色汗斑。其他颜色衫最好用冷水洗涤,不可用含有漂白成份的洗涤剂或洗衣粉进行洗涤,以免造成脱色,更不可将洗衣粉直接倒落在棉织品上,以免局部脱色;

3.浅色、白色可浸泡5-10分钟后洗涤去污效果更佳。深色不要浸泡时间过长,以免褪色,应及时洗涤,水中可加一匙盐,使衣服不易褪色;

4.深色衣服应与其它衣物分开洗涤,以免染色;

5.衣服洗好排水时,应把它叠起来,大把的挤掉水分或是用毛巾包卷起来挤水,切不可用力拧绞,以免衣服走形。也不可滴干,这样衣服晾干后会过度走形;

6.洗涤脱水后应迅速平整挂干,以减少折皱。除白色织物外,不要在阳光下暴晒,避免由于曝晒而使得棉布氧化加快,从而降低衣服使用寿命并引起褪色泛黄,若在日光下晾晒时,建议将里面朝外进行晾晒。

(二)粘胶纤维[VISCOSE]

粘胶纤维是以木浆、棉短绒为原料,从中提取自然纤维,在把这些自然纤维经过特殊工艺处理,最后就制成了粘胶纤维。

粘胶纤维包括:莫代尔纤维、哑光丝、粘纤、人造丝、人造棉(人棉)、人造毛 优点:1、粘胶具有很好的吸湿性(普通化纤中它的吸湿性是最强的)、透气性,穿着舒适感好;2、粘胶织品光洁柔软,有丝绸感,手感滑爽,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而且不宜褪色;

缺点:1、粘胶纤维手感重,弹性差而且容易褶皱,且不挺括;2、不耐水洗、不耐磨、容易起毛、尺寸稳定性差,缩水率高;3、不耐碱不耐酸。

洗涤:1.水洗时要随洗随浸,浸泡时间不可超过15分钟,否则洗液中的污物又会浸入纤维;2.胶纤维织物遇水会发硬,纤维结构很不牢固,洗涤时要轻洗,以免起毛或裂口;3..用中性洗涤剂或低碱洗涤剂,洗涤液温度不能超过35度;4.洗后排水时应把衣服叠起来,大把地挤掉水分,切忌拧绞,以免过度走形;5.在洗液中洗好后,要先用干净的温水洗一遍,再用冷水洗,否则会有一部分洗涤剂固在衣服上,不容易洗下来,使浅色衣服泛黄;6.洗后忌暴晒,应在阴凉或通风处晾晒,以免造成褪色和面料寿命下降。7.对薄的化纤织品,如人造丝被面、人造丝绸等,应干洗,不宜水洗,以免缩水走样。

保养:1.穿用时要尽量减少磨擦、拉扯,经常换洗,防止久穿变形;2.粘纤服装洗净、晾干、熨烫后,应叠放平整,按深、浅色分开放,不宜长期在衣柜内悬挂,以免伸长变.粘纤服装吸湿性很强,收藏中应防止高温,高湿和不洁环境引起的霉变现象;4.熨烫时要求低温垫布熨烫,熨烫时要少用推拉,使服装自然伸展对正。

(三)涤纶[POLYESTER]

涤纶纤维的原料是将从石油、天然气中提炼出来经过特殊工艺处理而得到的一种合成纤维。

涤纶包括:聚酯纤维、的确良 优点:

1.面料强度高,耐磨经穿; 2.颜色鲜艳且经久不褪色;

3.手感光滑,挺括有弹性且不宜走形,抗褶抗缩; 4.易洗快干,无须熨烫; 5.耐酸耐碱,不宜腐蚀。 缺点:

1.透气性差,吸湿性更差,穿起来比较闷热; 2.干燥的季节(冬天)易产生静电而容易吸尘土;

3.涤纶面料在摩擦处很容易起球,一旦起球就很难脱落。 洗涤:

1.用冷水或温水洗涤,不要强力拧;

2.洗好后易阴干,不可暴晒,以免因热生皱;

3.熨烫时应加垫湿布,温度不可过高,深色服装最好烫反面。

(四)聚酯纤维

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因此,适合做外套服装。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因此,其坚牢耐用、抗皱免烫。

2.吸湿性较差,穿着有闷热感,同时易带静电、沾污灰尘,影响美观和舒适性。不过洗后极易干燥,且湿强几乎不下降,不变形,有良好的洗可穿性能。

3.聚酯面料是合纤织物中耐热性最好的,具有热塑性,可制做百褶裙,褶裥持久。同时,聚酯面料的抗熔性较差,遇着烟灰、火星等易形成孔洞。因此,穿着时应尽量避免烟头、火花等的接触。

4.聚酯面料的耐光性较好,除比腈纶差外,其耐晒能力胜过天然纤维织物。尤其是在玻璃后面的耐晒能力很好,几乎与腈纶不相上下。

5.聚酯面料耐各种化学品性能良好。酸、碱对其破坏程度都不大,同时不怕霉菌,不怕虫蛀。

(五)氨纶[SPANDEX]

氨纶包括:弹性纤维、莱卡(拉卡)、拉架、斯潘德克斯 优点:

1.伸阔性大、保型性好,而且不起皱;

2.手感柔软平滑、弹性最好、穿着舒适、体贴合身;

3.耐酸碱、耐磨、耐老化;4.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而且不宜褪色。 缺点: 1.吸湿差;

2.氨纶通常不单独使用,而是与其他面料进行混纺。

(六)锦纶(又叫尼龙)[NYLON或POLYAMIND]

优点:

1.结实耐磨,是合成纤维中最耐磨、最结实的一种; 2.重量比棉、粘胶纤维要轻;

3.富有弹性,定型、保型程度仅次于涤纶; 4.耐酸碱腐蚀,不霉不蛀。 缺点:

1.吸湿能力低,舒适性较差,但比腈纶,涤纶好; 2.耐光、耐热性较差,久晒会发黄而老化; 3.收缩性较大;

4.服装穿久易起毛,起球。 洗涤方法:

1.对洗涤剂要求不高,水温不宜超过40度,以免温度太热而走行; 2.洗涤时不要猛搓,以免出现小毛球;

3.对浅色织品洗后应多冲几次,不然日久容易泛黄; 4.忌暴晒和烘干,应阴干;

5.锦纶耐热性较差,所以要低温熨烫,一定要打蒸汽,不能干烫。

(七)麻[LINEN]

优点:

1.透气,有独特凉爽感,出汗不粘身;

2.色泽鲜艳,有较好的天然光泽,不易褪色,不易缩水;

3.导热、吸湿比棉织物大,对酸碱反应不敏感,抗霉菌,不易受潮发霉; 4.抗蛀,抗霉菌较好。 缺点:

1.手感粗糙,穿着不滑爽舒适,易起皱,悬垂性差; 2.麻纤维钢硬,抱合力差。

洗涤方法:1.同棉织物洗涤要求基本相同;

2.洗涤时应比棉织物要轻柔,忌使用硬毛刷刷洗或用力揉搓,以免布料起毛,洗后忌用力拧绞;

3.有色织物不要用热水泡,不宜在强烈阳光下曝晒,以免褪色;

4.在衣服晾到七八成干时可以进行熨烫,若为干衣服则需要在熨烫前必须喷上水,30分钟后待水滴匀开再熨烫,可以直接熨烫衣料的反面,温度可略偏高些,白色或浅色衣服的正面进行熨烫,温度要略低些,褶裥处不宜重压熨烫,以免致脆。

(八)毛[WOOL]

优点:

1.羊毛是很好的亲水性纤维,具有非常好的吸湿透气性,轻薄滑爽,布面光洁的精纺毛织物最适合夏季穿,派力司、凡立丁等毛织物就属于这类织物;

2.羊毛具天然卷曲,可以形成许多不流动的空气区间作为屏障,具有很好的保暖性,所以较厚实稍密的华达呢、啥味呢很适合作春秋装衣料;

3.羊毛光泽柔和自然,手感柔软,与棉、麻、丝等其它天然纤维相比较,有非常好的拉伸性及弹性恢复性,熨烫后有较好的褶皱成型和保型性,因此它有很好的外观保持性。

缺点:

1.羊毛受到摩擦和揉搓的时候,毛纤维就粘在一起,发生抽缩反应(就是通常说的缩水,20%的缩水属于正常范围);

2.羊毛容易被虫蛀,经常磨擦会起球;

3.羊毛不耐光和热,这对羊毛有致命的破坏作用;

4.羊毛特怕碱,清洗时要选择中性的洗涤剂,否则会引起羊毛缩水。 洗涤方法:

1.如果使用洗衣机来洗,不要使用波轮洗衣机,最好使用滚筒洗衣机来洗,而且只能选择柔和程序。如果手洗最好轻轻揉洗,不可使用搓衣板搓洗;

2.洗涤剂要一定要选择中性的,如:洗洁净、皂片、羊毛衫洗涤剂,不易使用洗衣粉或肥皂,否则衣服很容易发生缩水;

3.洗之前最好用冷水短时间浸泡(10~20分钟),这样洗涤效果会更好,水温尽可能低,绝对不允许超过40度,否则洗的时候衣服很容易缩水;

4.洗涤时间不宜过长(3~5分钟),以防止缩水,用洗衣机脱水时应用干布包好才能进行脱水,以一分钟为宜;

5.衣服洗好人工排水时,应把它叠起来,大把的挤掉水分或是用毛巾包卷起来挤水,此时用力要适度,绝对不允许拧绞,以免衣服缩绒;

6.把过净后的衣服放入加有2~3滴醋的水中浸泡5分钟,再用清水净1~2次,中和衣物中的碱,使毛织品颜色鲜明、质地柔软;

7.晾晒时应在阴凉通风处晾晒,不可挂晒,只可半悬挂晾干,以免走形,不可以在强烈日光下曝晒,以防止织物失去光泽和弹性从而减低衣服的寿命;

8.高档全毛料或毛与其他纤维混纺的衣物建议干洗,夹克类及西装类须干洗。 日常保养:

1.穿过的服装因换季,需储存时,要洗干净,以免因汗渍、尘灰导致发霉或生虫; 2.储藏时,最好不要折叠,应挂在衣架上存放在箱柜里,以免穿着时出现褶皱,应放置适量的防霉防蛀药剂,以免发霉、虫蛀;

3.存放的服装要遮光,避免阳光直射,以防褪色;

4.应经常拿出晾晒(不要曝晒),在高温潮湿季节晾晒次数要多些,拍打尘灰,去潮湿,晒过后要凉透再放人箱柜

5.如果羊毛衣服变形,可挂在有热蒸汽处或蒸汽熨斗喷一下悬挂一段时间就可恢复原状(如:出差住宾馆时,褶皱西装悬挂在有蒸汽的浴室内1个小时);

6.在整形熨烫时,不可直接用熨斗熨烫,要求垫湿布熨烫,以免起亮光。 毛粘混纺是指用羊毛和粘胶纤维混纺制成的织物,目的是为以降低毛纺织物的成本,又不使毛纺织物的风格因粘胶纤维的混入而明显降低。由于粘胶纤维的混入,将使织物的强力、耐磨、特别是抗皱性、蓬松性等多项性能明显变差

(九)什么是莫代尔,它有什么特性?

莫代尔属于粘胶纤维的一种,原料采用欧洲的榉木,经过打浆、纺丝而成,原料100%是天然的,对人体无害。莫代尔面料具备棉的柔软、丝的光泽、麻的滑爽,而且其吸水和透气性都优于棉,具有较高的上染率,衣服颜色鲜亮而饱满。莫代尔纤维可以与其他纤维混纺,如与棉、麻、丝、涤等混纺以提升衣服的品质,使面料具备柔软、滑爽的特性。

(十)精棉,什么是半精棉?

棉有普棉、半精棉、精棉之份,普棉是由棉花纺成棉之后最先得到的叫做普棉;半精棉是经过半精纺处理过的棉精棉是经过精纺的处理过的棉。经过精纺处理得到的精棉具备的特性:外观精细、平滑、色彩沉稳、面料挺括,给人以高挡的感觉。

(十一)细旦丝,它有什么特性?

细旦丝在传统的丝绸织造基础上,经强捻及氢氧化纳特殊处理,从而制成各种新颖的仿真丝绸,其织物轻柔柔软、吸水透气性好、光泽柔和、色泽鲜明、抗折皱回复性好、不需要熨烫、经久耐用。随着单丝纤维长度越来越短:细旦丝——超细旦丝[超细旦]——极细旦丝[极细旦]——超极细旦丝[超极旦]

(十二)丝光棉

是棉中极品,比一般棉织物轻薄手感柔软,穿着舒适不刺激皮肤,变形掉色方面比一般棉好。

(十三)再生纤维素纤维,它有什么特性?

以天然纤维素为原料(如:牛奶纤维就属于天然纤维),经过化学处理后进行纺丝,最后就得到了再生纤维素纤维,具有代表性的再生纤维素纤维为粘胶纤维:哑光丝、粘纤、人造丝、人造棉、人棉、天丝、莫代尔纤维都属于粘胶纤维的范围。

(十四)什么是天丝,天丝穿在身上掉毛怎么办?

天丝是从优质木材中提取的高级新型再生纤维经过特定的工艺处理而得到的,原料100%是天然木浆,对人体无害。它吸湿性好(超过纯棉面料),尺寸稳定性好,水洗缩水率小,面料柔软,有丝绸般光泽和手感。天丝面料它本身像羊毛一样,会掉毛是正常现象,因为天丝它是属于植物纤维,而纤维的表层都会出现毛茸茸的,所以遇到浸水或身上流汗的时候会掉毛或沾毛。洗涤时机洗、手洗均可,可以使用漂白洗衣粉,切不可拧干,应折叠挤净水份,在通风阴凉处晾干,不可暴晒。 (十五)丝[SILK]

优点:

1.富有光泽和弹性,有独特“丝鸣感”,穿在身上有悬垂飘逸之感; 2.丝具有很好的吸湿性,手感滑爽且柔软,比棉、毛更耐热。 缺点:

1.丝的抗皱性比毛要差;

2.丝的耐光性很差,不适合长时间晒在日光下; 3.丝和毛一样,都属于蛋白质纤维,特别怕碱; 4.丝制衣服容易吸身、不够结实;

5.在光、水、碱、高温、机械摩擦下都会出现退色,不宜用机械洗涤,最好是干洗。 洗涤:

1.忌碱性洗涤剂,应选用中性的洗衣粉、肥皂或丝绸专用洗涤剂(丝毛净);

2.冷水或温水洗涤,洗涤前,最好将衣物在水中浸泡5~10分钟左右,不宜长时间浸泡; 3.轻柔洗涤,可大把轻搓,忌拧绞,忌硬板刷刷洗;

4.衣服洗好人工排水时,应把它叠起来,大把的挤掉水分或是用毛巾包卷起来挤水,此时用力要适度,绝对不允许拧绞,以免产生并丝,从而使面料受到严重损害;

5.如果使用普通洗衣粉或肥皂洗涤时,把过净后的衣服放入加有2~3滴醋的水中浸泡5分钟,再用清水净1~2次,这样可以中和衣服上的碱性物质,从而保持丝织物的鲜艳色泽;

6.一般可带水挂在衣架上并放置阴凉处晾干为宜,忌日晒,不宜烘干; 7.深色丝织物应清水漂洗,以免褪色; 8.与其它衣物分开洗涤; 9.切忌拧绞;

10.不可暴晒,适合阴干,以免降低坚牢度及引起褪色泛黄,色泽变劣。 保养方法:

1.收藏前应把衣服洗净、在熨烫一遍并晾干,可以起到杀菌灭虫的作用,最好叠放,用布包好,最好单独存放,不可挤压;

2.金丝绒等丝绒服装一定要用衣架挂起来存放,防止绒线被压而出现倒绒; 3.丝绸不宜放置樟脑丸,否则白色衣物会泛黄;

4.如果熨烫丝绸服装,可在晾到七八成干时,用白布衬在绸面熨烫,但熨斗温度不可高于130℃,否则丝绸服装会损伤或“脆化”,影响穿着寿命,熨烫时切忌喷水,避免出现水渍痕,影响外观;

5.真丝衣服色牢度极差,在太阳暴晒后,一经洗涤就退色发白而出现白块,处理办法:把衣物放入3%冰醋溶液(或用白醋)中匀染20分钟,匀染时要用手不停搅动衣服。

(十六)混纺:

混纺是将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纺织而成的织物,可用来制作各种服装。它的长处,是既吸收了棉、麻、丝、毛和化纤各自的优点,又尽可能地避免了它们各自的缺点,而且在价值上相对较为低廉,所以大受欢迎。

(十七)犀牛褶

现国内新引进一种英国专利新技术--犀牛褶永久定型技术。犀牛褶作为一种永久性裤线定型技术,可以锁住直笔直裤线,无论水洗、干洗或日常磨损都不会变形。这种新技术本来专为英国皇家三军仪仗队而设计,现广泛就用于英国皇家警察、美国陆战队、西点军校等。如今,翻云覆雨的中国职场精英也开始有机会领略它的风采了――有犀牛褶裤装穿在身,旁人只要一瞥,便能感受到那种源自军人正直而勇入直前的精神。

(十八)铜氨面料:

优点: 透气性好,吸汗,对皮肤无刺激抗污,抗尘效果好,手感如 丝般柔滑 缺点:褪色,打皱,变型,

(十九)丝绸:

说明:是以蚕丝为原料,纺织而成的各种丝织物的统称,与棉布一样它的品种有很多个性各异,它可被用来制作各类服装,尤其,适合用来作女士服装。

优点:轻薄,合身,柔软,滑爽,透气色彩绚丽,富有光泽,高贵典雅,穿着舒适。 缺点:易生皱,容易吸身,不够结实,褪色较快。

(二十)呢绒

说明:又叫毛料,它是对用各类羊毛,羊绒,织成的,织物的冷成,它通常适用以制作礼服,西服,大衣,等正规高档的服装。

优点:防皱耐磨,手感柔软,高雅,挺括,富有弹性,保暖性强。 缺点: 洗涤较为困难,不大适用于制作夏装。

(二十一)纳米

防污,防水,防潮,防霉,易干易清理。不易损坏,不易褪色

(二十二)树脂褶:

更时尚,更自然的立体褶工艺

(二十三)烫金:

流光溢彩的时尚,前卫的元素符号

二、面料的三原组织

A:平纹组织 B:斜纹组织 C:缎纹组织

A:平纹组织—布面平整、布质耐磨、不易挂丝; B:斜纹组织—布面较松软、不耐磨;

C:缎纹组织—布面松软、光泽好、不耐磨、易磨毛。

三、活学活用的销售技巧

(一)成分:70%棉,30%天丝。

衣服卖点:棉具有很好的吸湿透气性,确保这条裤子穿起来的很舒服惬意,天丝能够使裤子面料的手感更加柔软,而且有丝绸感,很滑爽,天丝又有很好的定性作用,使得这条裤子的裤型稳定,不宜走形和缩水。

(二)成分:65%棉,35%细旦丝。

衣服卖点:65%的棉使得这件衣服很透气吸汗,再添加35%细旦丝,就大大增加了衣服的柔软和光泽度,衣服的抗褶皱能力大大加强,基本不需要熨烫,而且衣服经久耐用。

(三)成分:89%人造丝;11%的氨纶。

衣服卖点:人造丝具有很好的吸湿、透气性,而且光洁柔软,有丝绸感,手感滑爽,而且不宜褪色,氨纶具有很好的弹性和定型作用,使得衣服穿起来更富有弹性,而且能够对衣服有一个很好的定型作用,使得衣服不宜缩水,克服了人造丝的缺点。

(四)成分:棉75%,粘胶4%,涤纶18%,氨纶3%。

衣服卖点:棉确保裤子吸湿透气,粘胶确保裤子手感柔软滑爽,涤纶确保裤子挺括不走形,氨纶确保裤子富有弹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