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职类工业分析与检测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类工业分析与检测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2022-12-13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管理科学 疑技术协作信息 2015(5)虑 J2o4 高职类工业分析与检测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王士贺,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摘要:针对高职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教学设计中,对教学内容、方法、考核等方面进一步改革和完 善。将理论教学融入到实践教学过程当中,全面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并且把技能竞赛和考证培训有机结合到实践教学 当中。在教学设计中突出环保意识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将环保意识落实到教学和实践的各个环节,注重环保性实验实训内容的设 计。同时将企业中盛行的“5S”管理模式落实到实验实训具体管理当中。形成注重技能、环保、管理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 进一步实现。 关键词:工业分析与检验;“教学做”一体化;改革创新 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评价机制、 经过多年的发展,至今全国高职院校理。 的办学条件和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3高职类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没有真 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以 就发达国家经验及我国发展要求来看,无 正系统地建立起来。现在的高职类分析专 满足社会对本专业适应生产一线的技能 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论是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城镇化建 业教学中的课程体系仍然没能摆脱传统 型、1.强化综合素质教育。在基础课的教 设,创建“和谐社会”等方面,还是从全面 的模式,基本上还是属于那种“本科压缩 强 建设小康社会,高等职业教育都是应用性 型”的课程体系。没有针对社会发展带来 学、日常学生管理及学生组织活动中,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形式。《中国教 的新变化,未能体现出学生的高素质、高 化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身体健 吃苦耐劳精神的锻炼和提升。注 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职业技术教育 技能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等 康素质、用中国的传统 是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振兴我国经济的 方面的学习和训练,特别在专业课程设置 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用我们的民族文 必由之路。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是传统性 上,尚未形成自身的特色,仍然重视理论 文化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有效提高学生 行业专业,该专业适应性强,学生就业范 知识的灌输。高职类工业分析与检测专业 化构建我们民族精神家园,”教学模式,两年 的道德素质,为提升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 围广。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科技应用 目前基本上采用的是“2+1水平不断提高,科技产品普及快。特别是 校内学习,一年校外顶岗实习。大多数高 基础。 2力口大实践教学的比重。注重在工业 实践性较强的工业分析与检验部门,高科 职院校按照目前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实 技的现代分析仪器设备迅速普及,换代更 现高技能实用型人才这个培养目标。本专 分析与检验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 新速度很快,对相关的从业人员自身的专 业对理论和技术要求都较高,专业性很 业课的教学中,采用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模 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且要具备一定的 强,要想培养出真正合格的既懂理论又懂 式,以项目为载体,结合工作岗位的职业 手法标准、操作熟练、结果准确的满 需求,设计“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情景及 创新能力,能够及时适应工作条件和环境 技术、 的变化。 足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按照目前的教学 教学内容。同时要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目前高职类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 模式在两年内是完成不了的,无论是从理 注重对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在教 通过教 币的引导和指导 教育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 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要进行大幅度的精 学内容的选择上,职业活动的真实 l高职专业生源普遍存在着文化素质 选、大胆的创新和彻底的改革,真正体现 将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偏低、理论接受能力差的问题。近十多年 出高职类的特色。 场景引人到教学内容中来,形成学习课 模拟岗位工作环境,将实验室布置成 来,随着高校的全面扩招,高考考生年最 4实践教学模式僵化,考核方式单一。 题,高录取率达到69%,导致接受高等教育的 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落后于企业发展需 分析化验室。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分析化验  学生综合素质整体在下滑,由于高职高专 求,企业的实际参与力度不大。突出体现 室主任,学生的角色转变为分析测试员,这个层次的学生已演变成高等教育的最 在课程内容的开发与设计上,表现为课程 使学生处于一种真实的工作状态,而不仅 低层次,学生的理论接受能力很差,造成 内容理论和实践融合不够,针对性不强, 仅是单纯的学习过程。教学实施以具体的 实践技能培养与岗位工作需求相差较大。 检测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 理论教学的效果不理想。 2高职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学习动力 考核评价方式单一,范围不够深入。缺乏 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将理论 不足、学习兴趣不浓的问题。造成这样问 对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跟踪验证 教学融入的项目过程中,以自学或指导的 题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差, 和有效的解决措施。此外,忽略可持续发 形式来完成。 3将技能竞赛和考证培训作为具体项 学习大学课程相对难度大,加上自身的刻 展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方法能力、社会 苦钻研精神不够,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 能力的培养。 目落实到教学过程当中。以赛促教,以社 S化学药品浪费,环境污染严重。就工 会考证评教,是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两 甚至厌学;部分学生虽然基础较好,但缺 乏对高职生培养目标的正确认识和理解, 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而言,实验教学缺乏选 大有利因素和社会办学资源。当代高职生 因而导致学习目的不明确;部分学生虽然 择,面面俱到,涉及到的化学药品种类繁 有着显著的特点,他们可以说是高考的失 学习目标很明确,对高职生培养目标也很 多,容易造成药品浪费和环境污染,也容 败者,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心理上不 同程度都存在着自信心不足的问题,但他 了解,但对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很不适 易导致学生缺乏环保意识的培养。 应,从而对学习失去动力;高职生入学成 二、高职类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教学 们却有着极强的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有 绩分数落差大,有些院校录取学生中最高 改革的创新措施 着极强的接受能力,对自身的成功充满了 分403多分,最低分2 00多分,如此大的 为了贯彻教育部高职教育“以服务为 渴望。因此,当今高职教学模式一定要遵 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基础, 循教学对象的特点,注重兴趣第一,注重 分数落差,给教师授课带来了很大的难 宗旨,度,如仍然按传统的教学模式去上课,会 以校企合作为途径”的指导思想,工业分 赏识教育,使学生积极的投身于学习活动 使有的学生很不适应,从而产生厌学心 析与检验专业必须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 中,使之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使学生由 一、-16・ 2o15(5)总第1204期 伍矫技术协作信息 管理科学 “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职业资格证书 抵消,避免试剂过剩,做好试剂回收和处 学模式初探一以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为 考试、技能竞赛等活动就能起到这样的效 理工作。 例胡智强,王骞,梁成刚包头轻工职业技 果,既能表现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又能起 总之,高职类院校的工业分析与检测 术学院《阴山学刊2013,27(1)》 到促进积极性和激发兴趣的作用,所以要 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方法、 【3】高职高专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教学体 在教学中大力推广,积极参与。 指导及考核方面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针对 系改革探索尚冀宁殷锦捷田莉莉《职业 4.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落实“5S”的管 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将理 教育2013(9)》 理模式,强化师生对化验室的管理能力提 论教学融入到实践教学过程当中,全面实 [416s管理在高职仪器分析实验室中的应 升和专业素质的养成。“5S”管理模式起源 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并且把技 用罗小会陈玉红冯宪思(金华职业技术 于日本,是指对实验、实训、办公、生产现 能竞赛和考证培训有机结合到实践教学 学院制药与材料工程学院)《中国科教创 场各运用要素(主要是物的要素)所处状 当中。在教学设计中突出环保意识和操作 新导-T1 2011 17》 态不断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提高 技能的培养,将环保意识落实到教学和实 [5]基于职业导向的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 素养的活动。五个词的第一个字母是“S”, 践的各个环节,注重环保性实验实训内容 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探讨展惠英王进喜李 所以简称“SS”。 的设计,同时将企业中盛行的“SS”管理模 乔(甘肃联合大学)《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25(6)》 S在教学改革和实施的整个过程中, 式落实到实验实训具体管理当中。形成注 2011注重环保操作的设计和落实,强化对学生 重技能、环保、管理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 【6]项目化教学中“5Q”教学策略的实践与 环保意识、节约意识的培养。在基本操作 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实现,满足社会对高素 思考徐瑾叶爱英丁敬敏(常州工程职  手法训练的过程中,尽量以水取代化学试 质技能型工业分析与检验人才培养的要 业技术学院)《中国校外教育2012(9)》剂进行实训活动,安全又避免浪费。实验 求。 基金项目: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 实训的项目种类尽量不求太多,但是提倡 参考文献 二五”高等教育科研课题一般课题 每个项目反复、多次操作,保证实验实训 [1】浅谈如何提高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高 (GHYB13209) 作者简介:王士贺(1967一),男,辽宁 的数量和效果,使学生达到熟练、理解、规 职生的学习兴趣韦后明施先义吴春燕广 范的程度。同时还有考虑到不同实训项目 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资源工程系《新课程 丹东人,副教授,学士,研究方向:工业分 之间的相互联系,尽量保证化学试剂的连 学习2011(10)》 析与检验。 续使用及不同试剂化学性质之间的相互[2】以能力为中心的高职“项目导向型”教 ・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