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石、大理石墙面饰面不平整,接缝不顺直 4.1现象
板块墙面镶贴之后,大面凹凸不平,板块接缝横不水平、竖不垂直,板缝大小不一,板缝两侧相邻板块高低不平,严重影响外观。 4.2原因分析
4.2.1板块外形尺寸偏差大。加工设备落后或者生产工艺不合理,与操作人为因素多,导致石材制作加工精度差,质量很难保证。
4.2.2弯曲面或者弧形平面板块,在施工现场用手提切割机加工,尺寸偏差失控。 4.2.3施工无准备。对板块来料未作检查、选择、试拼,板块编排无专项设计,施工标线不准确或者间隔过大。
4.2.4干缝安装,无法利用板缝宽度适当调整板块加工制作偏差,导致面积较大的墙面板缝积存偏差过大。
4.2.5操作不当。使用粘贴法施工的墙面,基层找抹不平整。使用灌浆法施工的墙面凹凸过大,灌浆困难,板块支撑固定不牢,或者一次灌浆过高,侧压力大,挤压板块外移。 4.3预防措施
4.3.1批量板块应由石材厂加工生产,禁止在施工现场批量生产板块的落后做法。弯曲面或者弧形平面板块应由石材专用设备加工制作。石材进场应按标准规定检查外观质量,检查内容包含规格尺寸、平面度、角度、外观缺陷等。超出同意偏差者,应退货或者磨边修整,阳角板块斜边宜略小于1/2阳角角度(以利于矗填入砂浆)。 4.3.2对墙面板块进行专项装修设计:
4.3.2.1有关方面认真会审图纸,明确板块的排列方式、分格与图案,伸缩缝位置、接缝与凹凸部位的构造大样。
4.3.2.2室内墙面无防水要求,板缝干接是接缝不顺直的重要原因之一。干接板材的方正平直不应超过优等品的同意偏差标准,否则会给干接安装带来困难。板块长、宽只同意负偏差,
板缝干接,关于面积较大的墙面,为减少板块制作尺寸的积存偏差,板缝宽度宜适当放宽至2mm左右。
4.3.3作好施工大样图。板材安装前,首先应根据建筑设计图纸要求,认真核实板块安装部位的结构实际尺寸及偏差情况,如墙面基体的垂直度、平整度与由于纠正偏差所增减的尺寸,绘出修正图。超出同意偏差的,若是灌浆法施工,则应在保证基体与板块表面距离不小于30mm的前提下,重新排列分块尺寸。在确定排板图时应做好下列工作。
4.3.3.1测量墙、柱的实际高度,墙、柱中心线,柱与柱之间距离,墙与柱上部、中部、下部拉水平通线后的结构尺寸,以确定墙、柱面边线,依此计算出板块排列分块尺寸。 4.3.3.2对外形变化较复杂的墙面、柱面,特别是需异形板块镶贴的部位,尚须用薄铁皮或者三夹板进行实际放样,以便确定板块实际的规格尺寸。
4.3.3.3根据上述墙、柱校核实测的板块规格尺寸,计算出板块的排列,按安装顺序编号,绘制分块大样图以节点大样图,作为加工板块与各类零配件与安装施工的根据。
4.3.3墙、柱的安装,应按设计轴线与距离弹出墙、柱中心线,板块分格线(应精确至每一板块都有纵横标线作为镶贴根据)与水平标高线。由于挂线容易被风吹动或者意外触碰,或者受墙面凸出物、脚手架等影响,测量放线应用经纬仪与水平仪,才能减少尺寸偏差。 4.3.4板块安装应先做样板墙,经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共同商定与确认后,再大面积铺开。
4.3.4.1安装前应进行试拼,对好颜色,调整花纹,使板与板之间上下左右纹理通顺、颜色协调、接缝平直均匀,试拼后由下至上逐块编写镶贴顺序,然后对号入座。
4.3.4.2安装顺序是根据事先找好的中心线、水平通线与墙面线试拼、编号,然后在最下一行两头用块材找平找直,拉上横线,再从中间或者一端开始安装,随时用托线板靠直靠平,保证板与板交接部位四角平整。
4.3.4.3板安装应找正吊直,采取临时固定措施,以防灌注砂浆时板位移动。
4.3.4.4板块接缝宽度宜用商品十字塑料卡操纵,并应确保外表面平整、垂直及板上口平顺。 4.3.5板块灌浆前应浇水将板块背面与基体表面润湿,再分层灌注砂浆,每层灌注高度为15
0-200mm,且不得大于板高的1/3,插捣密实。待其初凝后,应检查板面位置,若有移动错位,应拆除重新安装;若无移动,方可灌注上层砂浆,施工缝应留在板块水平接缝下列50-100mm处。 4.4治理方法
墙面假如出现大面不平整、接缝不顺直的情况,很难处理,返工费用又高,因而重在预防。若接缝不顺直的情况不严重,可沿缝拉通线(大面积墙面宜用水平仪、经纬仪)找顺、找直,使用适当加大板缝宽度的办法,用粉线沿缝弹出加大板缝后的板缝边线,沿线贴上分色胶纸带,再打浅色防水密封胶,可掩饰原先接缝的缺陷。 5. 花岗石、大理石墙面饰面色泽不匀,纹理不顺 5.1现象
板块之间色泽不匀,色差明显,个别板块甚至有明显的杂色斑点、花纹。有花纹的板块,花纹不能通顺接通,横竖突变,杂乱无章,严重影响外观。 5.2原因分析
5.2.1板块石材不是来自同一山头,而是东拼西凑,明显色差。石材出厂前,假如板块未干燥即行打蜡,随着水分的挥发,蜡的渗入,也会在石材表面引起色差。
5.2.2饰面不平整,相邻板块高低差过大,用打磨方法整平,擦伤镜面或者着色面。 5.2.3订货不明确。厂方未按订货图纸要求加工,或者运至施工现场之后无检查或者试拼,就可能出现花纹横竖突变,杂乱无章。 5.3预防措施
5.3.1一个主装饰面的花岗石面材料应该来源于同一矿山、同一采集面、同一批荒料、一个连续台班的加工工序。
5.3.2花岗石材加工、进场检验与板块安装都要认真注意饰面的平整度,避免安装之后因饰面不平整而需再次打磨。
5.3.3花岗石板块进场拆包后,首先应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将破碎、变色、局部污染与缺棱掉角的全部挑练出来,另行堆放。对有缺陷的板块,应改小使用,或者安排在不显眼部位。
5.3.4大理石色调与花纹务必符合规定。
5.3.5大理石材出厂预拼、编号时,对各镶贴部位石材应从严选择,而且要把颜色、纹理好的大理石板块用于要紧部位,以提高建筑装饰美。
5.3.6大理石进场拆开包后应进行复检,选择品种、规格、颜色一致,无缺棱掉角的板材。破碎、变色、局部污染与缺边掉角的另行堆放。
5.3.7安装前须再按装饰设计图纸进行试拼,要求颜色变化自然,一片墙或者一个立面色调要与谐。拼对花纹时,虽不可能条条对准,但要上下左右大体通顺,纹理自然,同一个面花纹对称或者均衡。并经建设、设计、监理等单位共同确认,力求做到浑然如一体,以提高装饰效果。
6. 花岗石、大理石墙面空鼓脱落 6.1现象
饰面板块镶贴后,板块出现空鼓。空鼓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范围逐步进展扩大,甚至松动脱落,伤害人与物。 6.2原因分析
6.2.1基层、板块底面未清理干净,残存灰尘或者脏污物,未用界面处理剂处理基体表面。 6.2.2灌浆砂浆不饱满,或者砂浆太稀、强度低、粘结力差、干缩量大,砂浆养护不良。 6.2.3板块现场钻孔不当,太靠边或者钻伤板边,或者用铁丝绑所固定板块,日久锈蚀。 6.2.4石材防护剂涂刷不当,或者使用不合格的石材防护剂,板背变光滑,削弱了板块与镶贴砂浆的粘结力。 6.3预防措施
6.3.1镶贴之前,基层、板块务必清理干净,用水充分湿润,阴干至表面无水迹时即可涂刷界面处理剂,界面剂表干后即行镶贴。
6.3.2灌浆法砂浆稠度宜为8-12cm。由于普通水泥砂浆粘结力较小,应使用经检验合格的专用商品胶粘剂粘贴板块,或者在水泥中掺入改性成分使其粘结力大大提高。
6.3.3板块边长小于400mm的可用粘贴法镶贴。板块边长大于400mm的应用灌浆粘结。系
固饰面板用的钢筋网,应与锚固件连接牢固。每块板的上、下边打眼数量均不得少于2个,并用防锈金属丝穿入孔内以作系固之用。
6.3.4使用专门的不锈钢U形钉或者经防锈处理的碳钢弹簧卡将板材固定在基体预埋钢筋网上。
6.3.5使用经检验合格的石材防护剂,并按使用说明书进行涂刷。
6.3.6由于石材单位面积较重,因此轻质砖墙不应直接作为石材饰面的基体,而应作加强措施。
.室内抛光砖饰面不平整,缝格不顺直 7.1现象
瓷砖墙面粘贴后,墙面凹凸不平,瓷砖板缝错位明显,板缝横竖线条不顺直。 7.2原因分析
7.2.1瓷砖外观尺寸偏差较大。 7.2.2墙体、找平层不平整、不垂直。 7.2.3墙面镶贴无专项设计,盲目施工。
7.2.4 传统的密缝粘贴方法,板缝砂浆嵌填困难,一部分板缝有砂浆,一部分无砂浆,粘贴面积越大,板缝隙的积存偏差也越大。 7.3防治措施
7.3.1根据房间主体结构实际尺寸进行瓷砖饰面工程专项设计。 7.3.2进场瓷砖的外观质量务必符合《干压陶瓷砖》GB/4100.5的规定。
7.3.3砖墙、混凝土等墙体务必清理干净,无油污脏迹,无残留脱模剂等。抹找平层前务必提早湿润,抹灰时墙面应无水迹流淌,表干里湿。
7.3.4混凝土基层可用界面处理剂处理基体表面,待界面剂稍收浆时,即用饰面工程要求的砂浆打底,木抹子搓平,隔天浇水养护;或者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做结合层,以提高界面间的粘结力。
7.3.5使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3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其安定性与强
度务必经复检合格。水泥砂浆配合比应符合“专项设计”要求,稠度为50-70mm。 7.3.6找平层严禁空鼓。找平层施工后通常应有14d的干缩期,在粘贴饰面砖之前应对找平层的质量进行检查,把空鼓、裂缝等问题处理好后再行粘贴。 7.3.7根据专项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8.室内抛光砖墙面出现“破活”,细部粗糙 8.1现象
立面要紧部位出现非整砖,门窗周边、高低曲折的饰面部位瓷砖切割块数过多,出现“破活”。细部手工粗糙、“破活”多,套割不吻合,缝隙过大,严重影响观感质量。 8.2原因分析
8.2.1粘贴工程无专项设计,施工心中无数。
8.2.2主体结构或者找平层几何尺寸偏差过大,如找平层挂线、贴饼、冲筋与面砖粘贴标线均挂小麻线,容易受风吹动与自重下挠的影响。
8.2.3施工无预见性,门窗框安装标高、腰线标高不考虑与大墙面的砖缝配合。 8.2.4非整砖切割粗糙,边角破旧。
8.2.5先安装管道后粘贴瓷砖,管道的支、托架及穿墙无专用钻孔工具,靠手锤打凿,使套割尺寸过大、不吻合,又使墙面瓷砖受到振动产生开裂、空鼓。 8.2.6开关、插座套割出现尺寸过大,开关、插座面板盖不上,露黑边。 8.3防治措施
8.3.1瓷砖饰面工程应有专项设计与样板间,根据不一致房间进行设计。
8.3.2门窗洞口尽量安排整砖,减少切割。关于门窗位置不能改变的墙面,整块瓷砖应从窗台开始,往上下两端排砖。非整砖可能出现在门窗过梁、顶棚底或者楼面线。为减少切割,尽量减少非整砖,有的时候可在窗台、门窗过梁等适当部位,插入宽度较窄的、不一致色调的装饰腰线。
8.3.3在有洗脸盆、镜框的墙面,应以洗脸盆、镜框为中心,往两边排砖,阳角部位要排成整块砖,排不成整块砖的留在阴角。为了墙面整齐美观,非整砖宽度不宜小于1/3整砖宽度,
为消除小于1/3窄条砖,也可考虑多割2-3块。关于尺寸小的房间,一眼就能同时看到丙端阴角,其非整砖宜对称布置在墙面两端的阴角部位。浴盆、水池等上口与阴阳角部位,宜使用配件砖。
8.3.4墙面凸出物,管线穿过的孔洞、槽盆、管根、管卡等部位不得用碎夸粘贴,应用整砖上下左右对准孔洞套划好,套割吻合,凸出墙面边缘的厚度应一致。
8.3.4.1粘砖前,应确定管道及支、托架大概位置,在粘贴到管道支托架位置时,预留上下或者左右的两块瓷砖。
8.3.4.2按施工图将管道的垂直或者水平中心线延长投影到瓷砖墙面上,使投影线处于两块瓷砖的竖缝或者水平缝上。
8.3.4.3根据投影到两块瓷砖的竖缝或者水平缝上的线确定管道穿墙及支、托架位置。在安装管道支、托架后,按照支、托架的厚度及穿墙管道的直径,从上下或者左右方向量出距瓷砖边缘的距离,最后按此尺寸套割瓷砖粘贴。
8.3.5为防止饰面出现“吊脚”,在墙面粘贴之前就应预先定好楼面线,宜地面板块压墙根板块。 8.3.6配齐各类用途的切割工具,避免切割边出现“犬牙”破碎或者歪斜,切割边宜藏进找平层或者被整砖压边。否则,板块切割边应留有余量,然后在砂轮上磨边修正。钻小圆孔、开大圆孔洞应使用金刚石钻孔机,在安装管道后用专门的盖套掩饰开洞部位的缺陷。9.抛光砖墙面空鼓脱落 9.1现象
瓷砖粘贴质量不好,造成局部或者较大面积的空鼓,严重时瓷砖脱落掉下。 9.2原因分析
9.2.1找平层空鼓。由于基层未处理干净,操作不当,水泥砂浆强度低,水泥安定性不合格等原因造成。
9.2.2瓷砖粘贴前浸泡时间不够,造成砂浆早期脱水或者浸泡后末晾干,粘贴后产生浮动自坠。
9.2.3粘贴砂浆厚薄不匀,砂浆不饱满,操作过程中用力不均。砂浆收水后,对粘贴好的瓷
砖进行纠偏移动,造成饰面空鼓。
9.2.4粘贴砂浆质量差。传统的密缝粘贴,板缝无砂浆。 9.2.5瓷砖本身有隐伤,进场验收把关不严。 9.3预防措施
9.3.1砖墙、混凝土等墙体务必清理干净,无油污脏迹,无残留脱模剂等。抹找平层前务必提早湿润,抹灰时墙面应无水迹流淌,表干里湿。
9.3.2混凝土基层可用界面处理剂处理基体表面,待界面剂稍收浆时,即用饰面工程要求的砂浆打底,木抹子搓平,隔天浇水养护;或者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做结合层,以提高界面间的粘结力。
9.3.3使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3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其安定性与强度务必经复检合格。水泥砂浆配合比应符合“专项设计”要求,稠度为50-70mm。 9.3.4找平层严禁空鼓。找平层施工后通常应有14d的干缩期,在粘贴饰面砖之前应对找平层的质量进行检查,把空鼓、裂缝等问题处理好后再行粘贴。
9.3.5瓷砖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瓷砖粘贴前,务必清洗干净,用水浸泡到瓷砖不冒泡为止且很多于2h,待表面晾干后方可粘贴。
9.3.6瓷砖粘贴砂浆厚度通常应操纵在6-10mm左右,过厚或者过薄均易产生空鼓。为改善砂浆的与易性,提高操作摄影师,掺用水泥重量3%的108胶水水泥砂浆,与易性与保水性均较好,并有一定的缓凝作用,用做粘结砂浆,不但可增强瓷砖与基层的粘结力,而且能够减薄粘结层的厚度,校正表面平整与对缝时间可稍长些,便于操作,易于保证粘贴质量。 9.3.7施工顺序为先墙面后地面;墙面由下往上分层粘贴,先粘贴墙面,后粘阴角及阳角,其次粘压顶,最后粘底座阴角。在分层粘贴程序上,应用分层回旋式粘贴法,即每层瓷砖按横向施工;墙面砖→阴阳角→墙面砖→阴阳角→墙面砖等。这样粘贴能使阴阳角紧密牢固,比墙面砖全部贴完以后再贴阴阳角要好得多。
9.3.8用水泥砂浆粘结时,粘贴后的瓷砖可用小铲木把轻轻敲击。瓷砖粘贴20min后,切忌挪动或者振动。遇粘贴不密实缺灰时,应取下瓷砖重新粘贴,不得在砖口处塞灰,防止空鼓。
9.3.9离缝粘贴瓷砖,板缝能够嵌进水泥净浆,有助于预防瓷砖空鼓脱落,用经检验合格的商品专用嵌缝材料,效果更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