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产评估-财务管理知识第三章

资产评估-财务管理知识第三章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资产评估相关知识

第二部分 财务管理知识——第三章 预测与预算

考情分析

本章主要讲解财务预测与财务预算的具体方法,考试的平均分为5-8分。考试题型覆盖了单选、多选等各种题型。

大部分试题是每节知识点独立考核,要求考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扎实掌握本量利分析的计算公司与全面预算中具体的分析方法,对于全面预算的学习,既要树立“整体”观念又要重视细节要求。

本章重难点: 本量利分析与全面预算。

第一节 成本性态

知识点一:固定成本

成本性态,又称成本习性,是指成本的变动与业务量(产量或销售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1.基本特征

1) 含义:其总额在一定时期及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直接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例如: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房屋租金、行政管理人员工资、财产保险费、广告费、职工培训费、办公费、产品研究与开发费用等。

2)单位固定成本(单位业务量负担的固定成本)与业务量的增减一般呈反向变动。

2.分类——按其支出额是否可以在一定期间内改变(能否被管理当局的短期经营决策所改变)

类别 约束性固定成本 (经营能力成本) 特征 举例 降低措施 管理当局的短期(经营)决策行动不能改变其具保险费、房屋租合理利用现有体数额;是企业的生产能力一经形成就必然要发金、管理人员的生产能力,提生的最低支出,是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必不可基本工资等 高生产效率 少的成本 酌量性广告费、职工培管理当局的短期经营决策行动能改变其数额;但固定成训费、新产品研预算控制 并非可有可无,它关系到企业的竞争能力 本 究开发费用等

【例题·多项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固定成本项目的有( )。 A.采用工作量法计提的折旧 B.不动产财产保险费 C.直接材料费 D.写字楼租金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采用工作量法计提的折旧、直接材料费属于变动成本,选项AC排除;不动产财产

保险费、写字楼租金属于固定成本,选项BD是答案。

注意:考试时,多选题为五个选项,本题仅供练习使用。

【例题·单项选择题】

根据成本性态,在一定时期一定业务量范围之内,职工培训费一般属于( )。 A.半固定成本 B.半变动成本

C.约束性固定成本 D.酌量性固定成本

第1页

资产评估相关知识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当局的短期经营决策行动能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例

如:广告费、职工培训费、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等,所以选项D是答案。

知识点二:变动成本 1.基本特征

1)含义:在特定的业务量范围内,成本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例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按销售量支付的推销员佣金、装运费、包装费,以及按产量计提的固定设备折旧等。

2)单位变动成本(单位业务量负担的变动成本)不变。 2.分类

类别 特征 举例 技术变动与产量有明确的技术或实物关系;只要生产直接材料、汽车的引擎、底盘、轮成本 就必然会发生,若不生产便为零 胎等 酌量性变通过管理当局的决策行动可以改变的变动成按销售收入的一定百分比支付的动成本 本 销售佣金、技术转让费等

知识点三:总成本模型 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 还可以表达为计算公式: y=a+bx

式中a 为固定成本部分,b 为单位变动成本。

知识点四:混合成本

1.含义: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但不成正比例关系。 2.类型

半变动成在有一定初始量基础上,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呈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如固定电话本 座机费、水费、煤气费等均属于半变动成本 半固定成本 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发生额固定,当业务量增长到一定限度,其发生额跳跃到(阶梯式一个新的水平,然后在业务量增长的一定限度内,发生额又保持不变,直到另变动成一个新的跳跃。例如,企业的管理员、运货员、检验员的工资等 本)

延期在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基数,当业务量增长超出此范围,则与业变动务量的增长成正比例变动。例如:基本工资与加班工资等 成本 有一个不变的初始量,相当于固定成本,在此初始量基础上,随业务量增加,成本曲线逐步变化,但与业务量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具体包括递增曲线成本,如累进计件工变动资、违约金等;递减曲线成本,如有价格折扣或优惠条件下的水、电消费成本、\"成本 费用封顶\"的通信服务费等

第2页

资产评估相关知识

【例题·单项选择题】

某公司电梯维修合同规定,当每年上门维修不超过3次时,年维修费用为5万元,当超过3次时,则在此基础上按每次2万元付费。根据成本性态分析,该项维修费用属于( )。 A.半变动成本 B.半固定成本 C.延期变动成本 D.曲线变动成本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延期变动成本在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基数,当业务量增长超出

了这个范围,它就与业务量的增长成正比例变动。本题的答案应该为选项C。

3.混合成本的分解 1)高低点法

①高低点(业务量):一定时期内的最高业务量和最低业务量

第3页

资产评估相关知识

②原理:高低点确定混合成本的相关范围,在此相关范围内,固定成本总额a和单位变动成本b为常数,即满足:

高点:y高=a+bx高……………………① 低点:y低=a+bx低……………………② ①-②,得:

单位变动成本b=(最高点业务量成本-最低点业务量成本)/(最高点业务量 -最低点业务量) 固定成本总额a

=最高点业务量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最高点业务量 =最低点业务量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最低点业务量 ③优缺点

计算较简单,只采用了历史成本资料中的高点和低点两组数据,代表性较差。

【案例】某企业历年现金占用与销售额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需要根据两者的关系,运用高低点法计算现金占用项目中不变资金与变动资金的数额。 现金与销售额变化情况表 单位:万元

年度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销售收入(X) 10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现金占用(Y) 600 550 700 730 800 根据上述资料,采用高低点法计算现金占用项目中不变资金和变动资金的数额。 b=(800-600)/(15000-10000)=0.04

将b=0.04的数据代入2013年y=a+bx,得: a=800-0.04×15000=200(万元) 2)回归分析法——较为精确

3)账户分析法(会计分析法)

①含义:根据有关成本账户及其明细账的内容,结合其与产量的依存关系,判断其比较接近哪一类成本,就视其为哪一类成本。

②优缺点:简便易行,但比较粗糙且带有主观判断。 4)技术测定法(工业工程法)

①含义:根据生产过程中各种材料和人工成本消耗量的技术测定来划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②适用范围:只适用于投入成本与产出数量之间有规律性联系的成本分解。 5)合同确认法

①含义:根据企业订立的经济合同或协议中关于支付费用的规定,来确认并估算哪些项目属于变动成本,哪些项目属于固定成本。 ②特点:要配合账户分析法使用。 第二节 本量利分析

知识点一:本量利分析基本原理 1.本量利分析的含义

本: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第4页

资产评估相关知识

量:业务量,一般指销售量 利:营业利润

2.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模型

利润=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P = V ·SP - V · VC – FC

其中, P 为利润;VC 为单位变动成本;FC 为固定成本;SP 为单价;V 为销量。

[例3-1]甲公司生产和销售产品,销售单价为50 元,正常销售量为1 500 件,固定成本总额为25000 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5 元。计算甲公司的预期利润。 利润=(50-25)×1 500-25 000=12 500 (元) 3.贡献毛益及相关指标的计算

1)贡献毛益总额=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销量×单位贡献毛益=销售收入×贡献毛益率 2)单位贡献毛益=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价×贡献毛益率

3)贡献毛益率=贡献毛益÷销售收入=单位贡献毛益÷单价=1-变动成本率 其中: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总额÷销售收入总额=单位变动成本÷单价

[例3-2] 乙公司生产A 产品,单价为10 元,变动成本为7 元,销量为600 件,则 贡献毛益=(10-7)×600=1 800 (元) 单位贡献毛益=10-7=3 (元)

贡献毛益率=1 800 ÷6000×100%=3÷10×100%=30% 变动成本率=7÷10×100%=70%

知识点二:本量利分析的应用 (一)保本点分析

1.保本点(盈亏临界点):企业利润为零时的销售量或销售额。

1)保本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贡献毛益 2)保本点销售额=固定成本÷贡献毛益率

3)保本点作业率=保本点销售量(额)÷正常销售量(额)

所谓正常销售量,是指在正常市场环境和企业正常开工情况下产品的销售数量。 保本点作业率表明企业在保本状态下的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 4)降低保本点的途径 ①提高单价

②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③降低固定成本总额

【示例】M公司生产一种产品,单价为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每月固定成本为1200元,本月正常销售量为800件,则:

保本点销售量=1200÷(10-6)=1200÷4=300(件) 贡献毛益率=(10-6)/10=40%

保本点销售额=1200÷40%=3000(元) 保本点作业率=300÷800=37.5% 【例题·多项选择题】

下列各项指标中,与保本点呈同向变化关系的有( )。 A.单位售价 B.预计销量 C.固定成本总额 D.单位变动成本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 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可见,固定成本总额和单位变动

成本与保本点呈同向变化关系,单价与保本点呈反向变化关系,预计销量与保本点无关。所以

第5页

资产评估相关知识 本题答案为选项C、D。

注意:考试时,多选题为五个选项,本题仅供练习使用。

2.安全边际:

1)含义:所谓安全边际是指正常销售量或者现有销售量超过保本点销售量的差额。

2)特征:表明企业的销售量在超越了保本点的销售量之后,有多大盈利空间,以及现有销售量降低多少会发生亏损。

1)安全边际量=现有或预计销售量-保本点销售量 2)安全边际额=现有或预计销售额-保本点销售额

3)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额)/现有或预计销售量(额)=1-保本点作业率 4)利润=安全边际量×单位贡献毛益=安全边际额×贡献毛益率

【示例】M公司生产一种产品,单价为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每月固定成本为1200元,本月正常销售量为800件,保本点销售量为300件,保本点销售额为3000元,保本点作业率为37.5%,则:

安全边际量=800-300=500(件) 安全边际额=8000-3000=5000(元)

安全边际率=500÷800=5000÷8000=1-37.5%=62.5% 利润=500×4=5000×40%=2000(元) (二)保利分析

其中,若目标利润为税后利润,则需要调整成为税前利润,再测算目标销售量,即: 目标利润=税后目标利润÷(1-所得税税率)

[例3-5] 长城公司生产产品,单价100 元,单位变动成本为50 元,固定成本为40000 元。如目标利润定为50000 元,计算该公司的保利点。

(三)本量利关系图及其分析 1.传统式本量利关系图

1)横轴表示销售量,纵轴表示成本、收入;

2)以原点为起点,以单价为斜率做销售收入线;

3)在纵轴上找出固定成本总额的数值,以该点为起点,做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直线,即固定成本线;

第6页

资产评估相关知识

4)以点(0,固定成本)为起点,以单位变动成本为斜率,做总成本线。

2.贡献毛益式的量本利图

1)以原点为起点,以单价为斜率做销售收入线,以单位变动成本为斜率做变动成本线; 2)以点(0,固定成本)为起点,做变动成本线的平行线,即总成本线; 3)能直观反映贡献毛益。

3.利量式本量利关系图

以点(0,-固定成本)为起点,以单位贡献毛益为斜率,做利润线。

(四)敏感性分析

1.临界值分析(最大最小法)

含义:确定临界值就是求取达到保本点的销售量和单价的最小允许值以及单位变动戚本和固定成本的最大允许值。

假设其他因素不变,令“利润=0”,求解:销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或固定成本。 2.敏感度分析

第7页

资产评估相关知识

假设某因素发生变动时,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有:

1)销量的敏感系数(经营杠杆系数)=贡献毛益÷利润 2)单价的敏感系数=销售收入÷利润

3)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变动成本总额÷利润) 4)固定成本总额的敏感系数=-(固定成本总额÷利润)

【示例】M公司生产一种产品,单价为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每月固定成本为1200元,本月正常销售量为800件,当月利润为2000元。假设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该企业的销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可计算如下: 销量的敏感系数(经营杠杆系数)=3200/2000=1.6 单价的敏感系数=8000/2000=4

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4800/2000=-2.4 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1200/2000=-0.6

第三节 经营预测

知识点一:销售预测的基本方法

含义:销售预测是根据产品的历史销售资料和市场需求变化的情况,运用一定的预测方法,对其在未来某一时期的销售量(额)进行科学的推断和预计。 1.销售预测的定性分析法 1)调查分析法 2)德尔菲法 3)集合意见法

2.销售预测的定量分析法 1)趋势分析法

①算术平均法:预计销售量(额) =各期销售量(额)之和÷期数 ②加权平均法:权数的选择遵循“近大远小”的原则,计算公式:

式中, Y 为加权平均数;W i为第i 个观察值的权数;Xi为第i 个观察值;n 为观察值个数。 ③指数平滑法:

含义:指数平滑法是在加权平均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时间序列预测法,计算的是指数平滑平均数。

计算公式:销售预测值=上期销售实际值×平滑系数+上期销售预测值×(1-平滑系数) 上期销售实际值和上期销售预测值的加权平均值,平滑系数为上期销售实际值的权数 2)因果关系预测法

①回归直线法:回归直线法也称一元回归分析法,它是假定预测对象销售量的变量因素只有一个,根据直线方程式y = a + b×,按照数学上的最小二乘法来确定一条误差最小、能正确反映自变量×与因变量y 之间关系的直线。 ②对数直线法

③多元回归法:计算公式为:y=a+b1x1+b2x2+b3x3+…+bnxn

式中,y为因变量;xi为各个自变量;bi为每个xi;变动一个单位时y的变动值。

知识点二:成本预测的基本方法 1.目标成本预测——倒挤

第8页

资产评估相关知识

1)含义:目标成本预测是指根据产品的价格、目标利润来制定产品目标成本的一种方法 2)计算公式:

单位产品目标成本=预测产品单位售价-单位产品销售税金-单位产品目标利润 =预测产品单位售价×(1-税率)-目标利润总额÷预测产量 2.历史资料成本预测

1)高低点法:适用于各期成本变动趋势较稳定的情况 2)回归分析法

知识点三:利润预测的基本方法 1.本量利分析法

目标利润=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2.相关比例法

目标利润=预计销售收入×销售利润率=预计资金平均占用额×资金利润率=预计总产值×产值利润率

3.当企业利润增长保持均匀的幅度时,可用平均预测法预计出利润增长率,再计算目标利润。 第四节 全面预算管理

知识点一: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1.全面预算管理的定义

全面预算是企业为了实现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按照一定程序编制、审查、批准的,以量化形式表现的企业预算期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财务活动的统筹规划。 1)全面预算的构成:财务预算、业务预算、资本预算。 2)全面预算的特性:系统性、综合性、规范性、参与性。 2.全面预算管理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关系 1)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战略实施的保障

①战略为预算提供依据和基础,而预算则使战略得以贯彻和实现; ②预算有助于战略目标和战略计划更贴合实际; ③预算管理本身即是一种战略管理;

④预算使战略思想在企业各层次、各部门以至各岗位得以树立。 2)预算与预测

预测是计划的基础,预算是在预测的基础上,对企业未来发展提出的对策性方案和计划的数量表述。

3.全面预算管理的循环

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控→预算评价→预算反馈 4.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1)通过规划与计划落实企业战略目标 2)沟通和协调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 3)合理配置资源 4)明确经济责任

5)控制与监督经济活动 6)考核与评价经营业绩

知识点二: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编制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

类别 含义 内容 业务又称经营预算,是企业日常生产活动销售预算、生产预算、供应预算、期间费用预预算 的预算 算和其他经营预算 第9页

资产评估相关知识

资本也称投资预算或专门业务预算,是有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权益性资本投资预算、债预算 关资本性投资活动的预算 券投资预算、项目筹资预算等 财务预算期内的财务活动、经营成果、财利润预算、现金预算、财务状况预算 预算 务状况方面的预算

(二)全面预算的编制 1.销售预算

【例3-14】甲企业生产和销售A产品,销售单价为150元,预算年度内4个季度的销售预测量分别为450件、900件、600件、800件。根据以往经验,销货款在当季可收到80%,其余部分可在下一季度收到。预计预算年度第一季度可收回上年第四季度的应收账款18000元。 根据上述资料,可编制甲企业销售预算及现金收入预算计算表如下: 甲企业20××年销售预算

季度 预计销售量 销售单价 预计销售额 季度 预计销售额 收到上季应收销货款 收到本季销售款 现金收入合计 1 450 150 67500 2 900 150 135000 1 67500 18000 54000 72000 2 135000 13500 108000 121500 3 600 150 90000 3 90000 27000 72000 99000 4 800 150 120000 4 120000 18000 96000 114000 全年 2750 150 412500 全年 412500 76500 330000 406500 甲企业20××年现金收入预算计算表 预算年末应收账款=120000×20%=18000+412500-406500=24000(元) 2.生产预算

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产成品存货量-预计期初产成品存货量

【接上例】假设甲企业期末库存量为下一季度销售量的10%,预算年度第一季度期初库存量为70件,预算年度期末库存量为60件。

根据销售预算的预计销售量和上述有关数据,可编制甲企业生产预算如下: 甲企业20××年生产预算 季度 预计销售量 加:预计期末存货量 减:期初存货量 预计生产量 1 450 90 70 470 2 900 60 90 870 3 600 80 60 620 4 800 60 80 780 全年 2750 60 70 2740 3.直接材料预算 1)预计直接材料采购量=预计生产量×单位产品耗用量+预计期末材料存货-预计期初材料存货

2)直接材料预算额=直接材料预计采购量×直接材料单价

【示例】假设甲企业所生产的A产品只需要一种原材料,单位产品消耗原材料定额为4千克,每千克单位成本为10元,每季度末的材料存量为下一季度生产用量的30%,每季度的购料款当季支付60%,其余款项在下一季度支付。预算年度第一季度应付上年第四季度赊购料款为5000元,估计预算年度期初材料存量为450千克,期末材料存量为500千克。

根据生产预算的预计生产量和上述有关数据,可编制甲企业材料采购预算及材料采购现金支出计算表如下:

甲企业20××年材料采购预算

第10页

资产评估相关知识

季度 预计生产量(件)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生产需要量 加:期末存量 减:期初存量 材料采购量 1 470 4 1880 1044 450 2474 2 870 4 3480 744 1044 3180 3 620 4 2480 936 744 2672 4 780 4 3120 500 936 2684 全年 2740 4 10960 500 450 11010

甲企业20××年材料采购现金支出计算表

季度 材料采购量(千克) 材料单位成本 预计材料采购额 应付上季赊购款 应付本季现购款 现金支出 1 2474 10 24740 5000 14844 19844 2 3180 10 31800 9896 19080 28976 3 2672 10 26720 12720 16032 28752 4 2684 10 26840 10688 16104 26792 全年 11010 10 110100 38304 66060 104364 预算年末应付账款=26840×40%=5000+110100-104364=10736(元) 预算年末材料存货=500×10=5000(元) 4.直接人工预算

直接人工预算额=预计生产量×单位产品直接人工小时×小时工资率

【示例】假定甲企业在预算期内所需直接人工工资率均为6元,单位产品的定额工时为2小时,并且甲企业以现金支付的直接人工工资均于当期付款。

根据生产预算的预计生产量和上述有关数据,可编制甲企业直接人工预算如下: 甲企业20××年直接人工预算

季度 预计生产量(件) 单位产品定额工时(小时) 总工时用量(小时) 单位工时工资率(元/小时) 预计直接人工成本(元) 1 470 2 940 6 2 870 2 1740 6 3 620 2 6 4 780 2 6 全年 2740 2 6 1240 1560 5480 7440 9360 32880 5640 10440 5.制造费用预算

1)变动性制造费用=预计生产量×单位产品费用分配率

2)固定制造费用与生产量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通常是根据上年的实际水平,根据预期变动加以适当修正来进行预计。

【示例】假定甲企业在预算期内变动间接制造费用预算总额为54800元(其中,间接人工20000元,间接材料13000元,水电费12000元,维修费9800元),固定间接制造费用预算总额为68500元(其中,管理人员工资25000元,维护费10000元,保险费13500元,设备折旧费20000元)。以现金支付的各项间接制造费用均于当期付款。

变动间接制造费用分配率=变动间接制造费用预算总额/预算期生产总量=54800/2740=20 根据上述有关数据,可编制甲企业间接制造费用现金支出计算表如下: 甲企业20××年间接制造费用预计现金支出计算表 季度 预计生产量(件) 变动间接制造费用分配率 1 470 20 2 870 20 3 620 20 4 780 20 全年 2740 20 第11页

资产评估相关知识

变动间接制造费用现金支出 固定间接制造费用 减:折旧 间接制造费用现金支出合计

9400 5000 17400 12400 15600 54800 5000 5000 5000 20000 17125 17125 17125 17125 68500 21525 29525 24525 27725 103300 6.单位产品成本和期末存货预算

1)为预计损益表提供销售产品成本数据

2)为预计资产负债表提供期末产成品存货数量

【示例】根据前述有关预算资料,可编制甲企业产品单位成本及期末存货预算如下: 甲企业20××年产品单位成本及期末存货预算 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产品单位成本 产品期末存货量(件) 产品期末存货成本 价格标准 10元/千克 6元/工时 用量定额 4千克 2工时 合计金额 40 12 45 97 60 5820 (54800+68500)/2740 预计销售成本=2750×97=266750(元)

7.管理和销售费用预算——按照成本性态分别编制

【示例】假定甲企业在预算期间的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总计5500元,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总计14000元。

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分配率=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总额/预算期销售总量 =5500/2750=2

根据上述有关数据,可编制甲企业管理及销售费用预算如下: 甲企业20××年管理及销售费用预算 季度 预计销售量(件) 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分配率 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现金支出 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现金支出 现金支出总额 1 450 2 900 2 900 2 3 600 2 4 800 2 全年 2750 2 1800 1200 1600 5500 3500 3500 3500 3500 14000 4400 5300 4700 5100 19500 8.资本支出预算:包括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和未完工项目进展的投资预算。 9.现金预算

期初现金余额+现金收入-现金支出+资金的筹集=期末现金余额

【示例】假定甲企业在第一季度购置设备80000元。期末现金余额不得少于20000元,否则将向银行借款,借款利率为10%。预计预算期期初现金余额为50000元。假定企业每个季度预计所得税支出为12000元。预算期按季度编制现金预算。

根据上述资料和前例中各项预算的数据资料,可编制甲企业现金预算如下: 甲企业20××年现金预算

季度 期初现金余额 加:现金收入 收回赊销款和现销收入 可用现金合计 减:现金支出 1 50000 72000 122000 2 28591 121500 150091 3 63850 99000 162850 4 85433 114000 199433 全年 50000 406500 456500 第12页

资产评估相关知识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间接制造费用 销售和管理费用 购置设备 支付所得税 现金支出合计 现金结余或不足 筹措资金 向银行借款 归还借款 支付利息 期末现金余额 19844 5640 21525 4400 80000 12000 143409 -21409 50000 28591 28976 10440 29525 5300 12000 86241 63850 63850 28752 7440 24525 4700 12000 77417 85433 85433 26792 9360 27725 5100 12000 80977 118456 50000 5000 63456 104364 32880 103300 19500 80000 48000 388044 68456 50000 50000 5000 63456

10.预计利润表

【示例】根据前述资料,可编制甲企业预计利润表如下: 甲企业20××年预计利润表

项目 销售收入 减:销售成本 销售毛利 减:销售及管理费用 营业净利润 减:利息费用 税前利润 减:所得税 净利润

11.预计资产负债表

【示例】根据前述资料,可编制甲企业预计资产负债表如下: 甲企业20××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

项目 流动资产 现金 应收账款 原材料存货 产成品存货 合计 固定资产 土地 房屋及设备 减:折旧 合计 年初数 50000 18000 4500 6790 79290 60000 240000 40000 260000 年末数 63456 24000 5000 5820 98276 60000 240000+80000=320000 40000+20000=60000 320000 金额 412500 266750 145750 19500 126250 5000 121250 48000 73250 第13页

资产评估相关知识

资产总计 流动负债 应付账款 负债合计 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 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合计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合计

(三)全面预算编制的方法 1.固定预算(静态预算) 含以预算期内某一固定业务量(如生产量、销售量)水平为基础,来确定相应预算指标义 的预算编制方法 适业务量比较稳定的企业、非营利性组织以及不随业务量变化的固定成本与费用支出或用 者数额比较稳定的预算项目 优预算编制工作量相对较少、运用范围广、使用简单、易于控制 点 缺灵活性和可比性差 点

2.弹性预算(动态预算)

含以预算期内可能发生的多种业务量水平为基础,分别确定多种预算指标的预算编制方义 法,主要有列表法、公式法 优预算具有伸缩弹性、适应于企业不同的业务量水平 点 缺预算编制工作量相对较大、对成本习性分析要求高,对企业基础管理能力要求较高 点 适实际中多适用于与预算执行单位业务量有关的成本、费用、利润、资金规模预算的编用 制

3.滚动预算(连续预算、永续预算)

含将预算期始终保持一个固定期间、连续进行预算编制的方法 义 优长计划、短安排,有助于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并在预算中保持一个稳定的视点 野 缺预算编制工作量大,成本较高 点

4.零基预算 各项费用的预算数完全不受以往费用水平的影响,而是以零为起点,建立在成本—效含益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预算期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的需要,按各项开支的重要程度来编义 制预算 优强调作业的必要性,强调资源消耗及所需的资源配置,使预算更具科学性 点 339290 5000 5000 300000 34290 334290 339290 418276 10736 10736 300000 34290+73250=107540 407540 418276 第14页

资产评估相关知识

缺编制工作量大,时间成本也较高 点

【例题·单项选择题】

随着预算执行不断补充预算,但始终保持一个固定预算期长度的预算编制方法是( )。 A.滚动预算法 B.弹性预算法 C.零基预算法 D.定期预算法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滚动预算法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将预算期与会计期间脱离开,随着预算的执行不

断地补充预算,逐期向后滚动,使预算期始终保持为一个固定长度的一种预算方法,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

【本章小结】 一、成本性态

1.固定成本(约束性、酌量性) 2.变动成本(技术、酌量性)

3.混合成本(半变动、半固定、延期变动、曲线)及其分解(高低点法、回归分析法、账户分析法、技术测定法、合同确认法) 二、本量利分析

1.本量利分析基本原理

2.本量利分析的应用(保本分析、安全边际分析、保利分析、敏感性分析) 三、经营预测

1.销售预测的基本方法(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2.成本预测的基本方法(目标成本预测、历史资料成本预测) 3.利润预测的基本方法(本量利分析法、相关比例分析法) 四、全面预算管理 1.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2.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编制(业务预算、资本预算、财务预算、固定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零基预算)

第15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