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向往幸福平淡的生活的诗人例子

向往幸福平淡的生活的诗人例子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向往幸福平淡的生活的诗人例子

做简单真实的自己,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古往今来,也唯有一个陶渊明而已。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

陶渊明出生在东晋末年,当时的官场是个十分黑暗可怕的东西,要是你不能适应官场的潜规则,仕途上便不能一帆风顺,反倒总是那些擅长溜须拍马的人节节高升。

晋代的门阀制度,使得“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年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因此,就算陶渊明是二十岁开始当官,一直到他人过中年,都没有获得较高的官位。

陶渊明是个文人,但他同样有着非凡的骨气,所谓文人风骨,便是陶渊明这样的。不为功名所累,不为世道所污,心有一念,此生便义无反顾。

这首诗的情调是低沉、消极的,即是“十愿”,也把那股火一般的情感深深压抑,以悲观的情绪来淡化。

豪华落尽见真淳,是诗歌的魅力,更是陶渊明的魅力。于是,陶渊明归隐了。

都说爱酒的人,性情洒脱,不拘一格;都说爱菊的人,心性淡然,隐逸高雅。陶渊明爱酒,

也爱菊,他有一颗大自在的心。

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将陶渊明超凡脱俗的心态展现得淋漓尽致。辛弃疾在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时,把陶渊明引为知己:“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给予了陶渊明千古一人的最高评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