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第3期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4l 两种有毒壮药的生药学研究 广西中医学院壮医药学院(南宁53OOO1)韦松基黄祥远’ 陈华 摘要:目的:对帘子藤、鸟饭树两种有毒壮药进行生药学研究,为临床应用、中毒抢救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 用药材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方法。结果:发现帘子藤根横切面皮层由5—8层细胞组成;韧皮部帽状;皮层、韧皮 部、射线细胞均含大量淀粉粒。根粉末中淀粉粒众多,以单粒为主,石细胞多数,导管多为具缘纹孔导管,簇晶多菱形,棱角 较尖锐。鸟饭树根横切面皮层分布有石细胞群;木质部宽广,年轮明显。根粉末中纤维成柬,壁厚,针晶多见。结论:以上 生药学特征可作为帘子藤、鸟饭树的主要鉴别依据。 关键词:帘子藤;鸟饭树;生药学 中图分类号:R29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810{2008)03—0041—02 1帘子藤(Potts/a 泓m(B1 )O.Kuntze 厚,孔沟明显,类圆形或方形,直径12~43tan。③导管较 帘子藤为夹竹桃科植物,根具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功 大,多为具缘纹孔导管,壁厚,直径14~45tan。④簇晶由众 效。主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妇女闭经…。有毒,误食引 多菱形结晶堆积而成,棱角较尖锐,直径22~40tan。⑤木 起肠胃道刺激,进而侵犯心脏,因心跳停止而死亡 。 纤维长条状,壁薄.壁孔明显,直径15~28tan。(图2) 1.1药材性状:干燥根略呈圆柱形,表面有皱缩,直径约为 1,0~2,5cm。表面呈灰黄色,质较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皮 部较狭窄,木部宽广,可见放射性纹理。气微,味淡,嚼之麻舌。 1.2组织结构:根横切面:木栓组织多由5~7层扁平状细 胞组成,呈黄棕色,排列紧密。皮层由5~8层椭圆形细胞 组成,壁薄,较大,无色,内含大量石细胞及淀粉粒。韧皮部 帽状,由6~10层类圆形细胞组成,紧密排列,较小,内含大 量淀粉粒。形成层成环,较明显。木质部宽广,导管大型, 类圆形,多单个散在,射线出2 8列薄壁细胞紧密排列而 成,宽窄不一,内含大量淀粉粒。髓部较小,由类圆形细胞 图2帘子藤根粉末图(1×125) 组成。(图1) 1.石细胞2.具缘纹孔导管3.木薄壁细胞 4,木纤维5.簇晶6.淀粉粒 1,4理化鉴别:取粉末0.5g加1%盐酸15ml,水浴共热 lOmin,滤过。分取滤液于3支小试管中,分别加入碘化铋 钾、碘化汞钾及碘化钾碘试剂,均产生沉淀。(生物碱) 2乌饭树Vaccinium braaeatum Thunb. 鸟饭树为杜鹃花科植物。根具有散瘀止痛的功效。主 治牙痛,跌伤肿痛。根有毒,误食可引起昏迷、呼吸麻痹、运 动神经末梢麻痹、呕吐和肌痉挛;严重时抽搐死亡。 2,1药材性状:干燥根略呈圆柱形,直径约为2.0 6.5cm。 图1帘子藤根横切面简图(1×85) 根表面呈黄褐色,有皱缩,质较轻,不易折断,断面呈黄白 1.老周皮2,木栓层3.皮层4.韧皮部 色,可见清晰放射状纹理。气微,味淡。 5.形成层6,木质部7.髓部 2.2组织结构:根横切面:木栓组织厚6~8列细胞,黄棕 1.3粉末特征:根粉末黄棕色,味淡、涩,气清香。①淀粉 色。皮层较宽,由1O一12列类圆形细胞组成,其中分布有 粒众多,以单粒为主,类圆形或椭圆形,脐点少见,较小,直 石细胞群。韧皮部明显,由12 14列类方形细胞组成。形 径约8/an;复粒较多,多为2—3粒组成。②石细胞多数,壁 成层不甚明显,由3—4列细胞组成。木质部宽广,年轮明 显,导管多单个散在,管孔大小较均匀。中央无髓部。射线 *广西百色食品药品检验所(百色533000) 明显,由2—3列细胞组成。(图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2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8年3月第3期 2.4理化鉴定 2.4.1 用95%乙醇提取物溶液部分,用柱色谱分离化合 物,化合物经分离后加显色剂加热显黄黑色,a一萘酚试验 显阳性。(烷类成分) 2.4.2酸水解液经TCL检出葡萄糖存在 3小结 本文系统地对以上二种有毒药用植物的有毒部位的药 材性状、组织结构、粉末进行观察,实验结果表明,帘子藤根 横切面韧皮部帽状;木质部宽广,导管大型,多单个散在;具 较小髓部。根粉末石细胞多数,壁厚,孔沟明显;导管多为 图3乌饭树根横切面简图(×85 J 具缘纹孔导管,壁厚;簇晶由众多菱形结晶堆积而成,棱角 1.木栓层2.石细胞3.皮层4.韧皮部5.形成层6.木质部 较尖锐。乌饭树根横切面皮层中分布有石细胞群。木质部 2。3粉末特征:根粉末浅黄色,味淡、甘甜,气清香。①纤 宽广,年轮明显,导管多单个散在。根粉末中纤维成束,壁 维成束,直径35—60tan,壁厚,平滑。②针晶 个散在或成 厚,平滑;针晶多见,单个散在或成束。以上生药学特征可 束,长短不一,42 320t-un。③薄壁细胞,大的直径约95/an。 作为帘子藤及乌饭树的主要鉴别依据。 ④导管多为具缘纹孔,螺纹、梯纹导管亦可见,直径85— 参考文献 110,ttm。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第 l7卷.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01. [2]陈冀胜,等.中国有毒植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75.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第 l6卷.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7. [4]陈冀胜,等.中国有毒植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225. 图4乌饭树根粉末图(×125} 2007年7月29日收稿 1.纤维2.薄壁细胞3.螺纹导钎4.具缘纹孔导管5.梯纹导管6.针晶 藏药传统炮制与现代化 青海省藏医药研究所(810007) 尼玛才让 摘要:藏药炮制要与时俱进,在不断坚持传统炮制精髓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应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技术,通过化学、生物学、 药理学及临床药物学等多学科的结合,研究炮制前后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的变化,揭示炮制增强药物疗效,降低药物毒 副原理.以适应藏医药发展。 关键词:藏药;炮制;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R29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810(2008)03—0042—03 藏药材与一切自然生物药材一样必须经过严格炮制才 1.1藏药传统炮制历史悠久。藏医自古以来对藏药的加 能应用于临床,藏药的传统炮制与藏医同时起源,是藏族人 工炮制极为重视,公元8世纪,藏族伟大医学家字妥・云丹 民2000多年来同疾病做斗争经验的结晶,是体现藏医用药 贡布总结藏族原始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吸收中 特点的重要方面 藏医传统炮制内涵丰富,工艺复杂,特色 医学及古印度医学、波斯医学的许多精华,经过2O多年辛 显著,为藏医药疗效的提高和安全性做出了十分重要的功 勤努力,编著了藏医药学奠基巨著《四部医典》。该书记载 绩。 了金、银、铜、铁4种可熔性金属类药材和金矿石、银矿石、 1藏药传统加工炮制 磁石等38种矿石类药材及近200多种植物类药材的炮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