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语文的良方—批注
进入科技信息时代,知识每十年更新50%以上,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不能保用终身。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成为当今世界教改的共同课题。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语文是百科之母,因此,语文学习方法的掌握更是重中之重。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就应当重视学生的语文学法指导。
经验证明,好的学习方法不但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会使学生受用终身。语文学习的方法很多,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觉得批注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好方法。
批注就是在读文章的过程中给文章加批语和注解。这也是被许多名人普遍运用的一种方法。让学生学会批注,其作用有以下几点。
一、批注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能独立读懂一篇文章。学生读完文章能自己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写作特点,领会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等。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则学生必须有很强的阅读分析能力,而批注正是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能力的途径之一。批注就是对字、词、句的理解,对内容、中心、写法的理解便谈不上批注。比如:在教《背影》时,我让学生对父亲说的四句话作批注,有一个学生对“事以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这句话作了如下批注:这是为宽慰簌簌流泪的儿子说的。“如此”包括第二段里的“死、交卸、狼”和第三段里“变
1 / 3
学习语文的良方—批注
卖典质、亏空、丧事、赋闲”,但他不向儿子倾诉苦衷,反而宽解儿子,平淡之中表露父爱。这种批注是在对文章深刻的基础上作出的,可以想象,能这样坚持下去,还愁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不高吗?
一、 批注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好的批注如同一篇词句优美的读后感。让学生批注,不光是批注文章,也是“批注”学生的思维,学生把自己的所感所想都融进了批注的文字。日积月累,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提高了,文章的词、句、写法,也潜移默化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了,自然便会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 批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批注,同时把自己对文章的独特的见解都写进去了。诗无达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语言文字富有象征性、暗示性、歧义性。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人阅读同一部作品,其感受理解不会相同。青少年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我班一位学生在读过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后,在读后感中写道:“我并不觉得臧天朔的乐队有什么了不起,可怕别人笑话,又不得不说他们好,这不是跟那裸体游行的皇帝一样愚蠢吗?”这样的发现是多么新颖、独特!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我班学生在本文第二段作了如下批注:“景物:绿草、水藻、垂柳、天空,草、藻、柳的特点是‘绿’,写‘绿’其实是写‘温’;天空特点是‘蓝’,写‘蓝’其实是写‘晴’,
2 / 3
学习语文的良方—批注
把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通过具体的景物表现出来。”这种批注确有独到的见解。
总之,批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使他们对语文充满了自信。
3 /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