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物刊名: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页码: 484-491页
主题词: 二三十年代;意象;结构框架;二十世纪;置换变形;现代诗歌;风暴;艾略特;象征性;原型性象征
摘要: <正> T.S.艾略特的长诗《荒原》自1922年发表以来,由于缺乏明显的结构框架,致使批评家们对它的评论始终没有定论。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人称之为不朽之作,也有人说它简直是一派胡言乱语,支离破碎,毫无结构可言。人们曾用“荒原上的风暴”(storm over “Thewoste land”)一语来形容这首诗发表以后所引起的巨大轰动效应。R.E.鲁尔认为这首诗是“二十世纪最具争议性的、最有影响的诗”。弗兰克·克莫德(Frank kermode)在《艾略特今读》中说这场“荒原上的风暴”是一场有修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