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万顶
【摘 要】燃烧系统是锅炉控制最重要的部分,二次风供给的稳定调节则是锅炉燃烧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锅炉启动的不同阶段,二次风供给量的要求是不同的,且二次风对锅炉的动力场影响巨大.详细阐述燃油(天然气)锅炉二次风系统中燃烧器及风门分布情况和具体操作过程.
【期刊名称】《冶金动力》
【年(卷),期】2019(000)002
【总页数】3页(P53-55)
【关键词】燃油(天然气)锅炉;四角切圆;过程控制
【作 者】王万顶
【作者单位】江苏徐矿综合利用发电有限公司,江苏徐州,2210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TK229
前言
目前,国内大型(300 MW以上)发电厂的燃料主要有煤、天然气、核燃料,其中以煤为燃料的发电厂占主导地位,主要原因在于国内的煤炭资源丰富,储存量大。但是在中东国家,发电厂的燃料就不仅仅是煤了,取而代之的是石油。关于燃油(天然气)的锅炉,燃烧控制及燃烧器管理是锅炉控制的核心环节,伴随燃烧器的二次辅助风系统是保证炉膛燃烧的关键组成部分,其调节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四角切圆的效果、燃料燃烧的效果、排放的烟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汽包两次水位的平衡等。伊拉克wassit电站600 MW亚临界机组为2055 t/h亚临界压力自然循环微正压锅炉,主蒸汽压力16.7 MPa,主蒸汽温度541℃。此电厂隶属于伊拉克电力部,在伊拉克电厂中装机容量最大,在伊拉克电力系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将详细阐述该机组锅炉二次风门的管理系统。
1 锅炉控制概述
采用基于直接能量平衡DEB-400的协调控制策略为主线,并且在此策略下整合的各个子线系统,包括:燃烧控制系统、给水控制系统、风量控制系统、主汽温控制系统、再热汽温控制及主蒸汽压力和机组功率控制系统等主要子系统。只有当协调控制部分逻辑严谨、完善以及相应的参数整定精准,各个子系统部分的控制逻辑完整、参数整定准确,并且实现与协调控制系统有效耦合,才可以确保机组安全稳定、高效快捷地运行。
基于上述的控制策略,在CCS模式下,锅炉接受机组的负荷指令,配置的32组燃烧器自动进入/退出炉膛,为了实现锅炉动力场的稳定运行、燃烧效果的更加优化,通过分析实际情况,设计了二次风门组全自动伴随对应燃烧器在不同工况下的控制方案。下面详
细介绍每个风门的在各个阶段的控制过程。
2 二次风系统的分析
2.1 锅炉燃烧器和风门分布情况
如图1燃烧器分为A、B、C、D、E、F、G、H,共8层,每层4个角,水平分布,总共有32个燃烧器组,见图2所示。
图1 锅炉燃烧器及风门布置图
图2 锅炉燃烧器与二次风门布置图
风门分为辅助二次风门AA、AB、BC、CD、DE、EF、FG、GH、HH,共9层,每层4个角,水平分布,总共有36个风门;燃料二次风门A、B、C、D、E、F、G、H,共8层,每层4个角,水平分布,总共有32个风门;燃烬二次风门分为OSA I和OFA II,共2层,在最顶端,每层水平分布,每层4个角,共8个风门。
2.2 所有二次风门阀位低限制
当锅炉停运,触发MFT动作后,为了确保锅炉处于MFT状态时,阀门可以被允许全行程操作,锅炉配置的辅助二次风门、燃料风门、燃烬风门的下限均自动设置为0%,且阀位下限被强制保持。
当锅炉准备启动,送风机启动完成后,锅炉总风量自动控制在大于30%的额定风量,并且完成炉膛吹扫后,MFT动作被复位,为了锅炉运行安全,并且避免运行人员的误操作,通过对风门特性及炉膛安全燃烧的分析与计算,辅助二次风门的下限均自动设置为30%,且阀位下限被强制保持;燃料风门的下限均自动设置为20%,且阀位下限被强制保持;燃烬风门的下限均自动设置为30%,且阀位下限被强制保持。
2.3 阀门层操部分
2.3.1 锅炉MFT后
MFT动作后,为了将炉膛内的未燃烧的燃料吹出炉膛,并且维持炉膛安全通风,锅炉配置的辅助二次风门、燃料风门、燃烬风门指令均自动设置为100%,指令维持30 s后释放。
2.3.2 炉膛吹扫过程中
炉膛吹扫对风量的需求下限为额定风量的30%,通过对风门特性的分析与计算,锅炉配置的辅助二次风门、燃料风门、燃烬风门指令均自动设置为60%,当炉膛吹扫完成后,该指令自动释放。
2.3.3 炉膛吹扫完成后
当炉膛吹扫完成后,锅炉进入点火准备阶段,且锅炉必须在30 min内完成点火,否则会触发MFT点火超时动作,为了减轻运行人员的工作量、避免操作失误、杜绝操作步
序遗漏,所有燃烧器风门组均进入冷态点火准备位。通过对风门特性的分析与计算,辅助二次风门指令均自动设置为40%,且阀位指令维持30 s后释放;燃料风门指令均自动设置为35%,且阀位指令维持30 s后释放;燃烬风门指令均自动设置为35%,且阀位指令维持30 s后释放。
2.4 点火准备过程中
锅炉吹扫完成后,立即启动燃烧器点火,由于本锅炉有32组燃烧器,锅炉从0%~100%的升负荷过程中,需耗时数小时,燃烧器对应的风门组可能被人为改变,为了确保准备启动的燃烧器风门组阀位在点火位,再次发出燃烧器对应的风门组和对角的风门组阀位校对指令,上述风门组再次进入冷态点火准备位。为了满足锅炉的最佳动力场及最佳四角切圆的效果,燃烧器及其对角的辅助二次风门指令均自动设置为40%,当该燃烧器点火完成后,该指令延时10 s后自动释放;燃烧器及其对角的燃料风门指令均自动设置为35%,当该燃烧器点火完成后,该指令延时10 s后自动释放。
2.5 点火完成后
燃烧器的燃油阀和雾化阀被打开,对应的火焰检测器检测到火焰信号,且火焰信号持续维持5 s后,证明该燃烧器已进入正常工作状态。辅助风风门开度指令自动执行炉膛差压的控制指令,燃料风风门开度指令自动执行燃料量对应的开度指令,由于该燃烧器初期投入,须确保稳定运行且在最佳状态,燃烧器的风门组的自动指令须闭锁一段时间;且相应的风门开度指令需要强制到燃烧器额定出力工况下的阀位。通过对风门特性的分析与计算,为了满足锅炉的最佳动力场及最佳四角切圆的效果,燃烧器及其对角的辅助二次风门
指令均自动设置为80%,且阀位指令维持110 s后释放;燃烧器及其对角的燃料风门指令均自动设置为55%,且阀位指令维持110S后释放。
2.6 正常运行阶段
燃烧器初期投入的闭锁期结束后,为了满足锅炉的最佳动力场及最佳四角切圆的效果,辅助风风门开度指令自动执行炉膛差压的控制指令,燃料风风门开度指令自动执行燃料量对应的开度指令。
2.7 层内燃烧器全部退出阶段
伴随着机组负荷的变化需求,燃烧器将自动退出/进入的工况,当该层燃烧器出现全部退出后,该层燃烧器组均进入热态点火准备位。通过对风门特性的分析与计算,辅助风风门指令均自动设置为35%,且阀位指令维持30 s后释放;燃料风风门指令均自动设置为25%,且阀位指令维持30 s后释放。
3 二次风门的纵向操作模式试验
目前设计的二次风门仅仅限于水平层操,纵向列操只进行了一些试验,在有些工况下,还需要实现二次风门纵向列操。例如当机组运行时,汽包左右两侧水位出现偏差,可以从多个方面考虑分析其原因,即有外因和也有内因。排除测量误差和安装问题,还有一些情况会导致水位偏差,如给水波动大、燃料不平衡、缺角燃烧、压力波动大、主蒸汽两侧温度偏差大、汽包内汽水分离器损坏、汽包内水管脱落等,二次风风门调整锅炉左右侧二次
风量,可以修正锅炉动力场的分布,加强或者减弱其中一侧的燃烧情况,使锅炉的热交换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汽包的两侧水位。
4 结束语
锅炉二次风门可以实现全过程自动跟踪,且对于燃烧动力场的调节有先进的控制技术,对于机组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也为以后的超临界机组提供有效参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