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综合思想政治部分
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1. 政治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 第II卷5
至6页,共100分。
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 试用条形
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 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
注意事项:
1. 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窖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 本卷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 合题目要
求的。
1. 日前,成都市决定对于在2012年11月至2013年6月期间个人购买成都产整车且 上本市牌
照的车主,按照车价给予每辆车800—3000元的购车补助。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 况下,成都生产的某品牌汽车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的相交点E会向E'方向 移动。下面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曲线图是
2. 如果以“100元卖90元”的九折法促销,它给消费者的直观反应是削价求售;而 以“100元
买110元商品”促销,它却给人造成一种货币价值提高的感觉。日本三越百货 公司曾经利用这一 “错觉”推销,第一个月即增销2亿日元。这启示我们
①价格战是企业提高效益的主要途径②市场交易应该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 ③人们的消费行为受
消费心理的影响④商品价格变动会引起其需求量变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是反映某^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 指标,也是一
国制定有关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下图是2011年9月一2012年11月我国 PPI总体走势,面对这一走势,政府适宜采取的财政措施是
①降低存贷款利率,增加货币供给量 ②实施结构性减税,减轻企业的负担 ③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刺激書求增长 ④减少发行国债,有效抑制通货膨胀 A①②
Bs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同志代表 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回答4〜5题。
4. 报告提出,从2010年到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要翻一番。实现“收入倍增”
计划,最根本的措施是
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B.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C. 通过财政税收调节,提高广大中低收入者收人 D. 深化改革,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5. 有学者这样形容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 学发展观
是“方向盘”,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驾驶员”,人民群众广泛积极的政治参与是强大的“发动机”,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两条“快车道”,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是 安全运行的“交通规则”。这集中表明,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必须
A. 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和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B. 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确保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A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巩固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
6.小李同学在《中国证券报》上看到某公司发布的股东大会公告,主要信息(摘要如下
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可以推断
①该公司一定是股份有限公司,但不是上市公司 ②该公司按照“一股一票原则”行使股东表决权 ③董事会是该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行使决策权 ④股息红利是股东孰该公司取得的利润分配收入 A.①②
Be①③
C.②④
D.③④
7, 2012年9月16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意见》 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必须要创新外贸发展思路,着力培育外贸竞争新优 势。这些新优势包括
①技术一一鼓励出口企业提高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能力 ②价格——加大出口退税的补贴力度,充分发挥价格优势 ③品牌——加快培育自主品牌,提升出口产品品牌竞争力 ④质量——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 重商主义产生于十五世纪,反映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要 求,某社会财富观包括
①在财富的存在形式上,认为金银是社会财富的唯一形态 ②在如何增加国家财富问题上,主张“民穷”才能“国富” ③在获取财富的途径上,主张鼓励出口,禁止或限制迸口 ④在财富来源的问题上,强调一切财富只能来自生产领域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9. 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认为,社会主义就是“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传统的西方经济学也认为, 只有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市场经济,公有制不可能与市场经济成功结合。 这两种观点
①都主张计划和市场是区分姓资、姓社的基本依据 ②都认为计划和市场只是资源配置的两种经济手段 ③都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④都承认单一的经济模式不可避免会带来种种弊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a②④
10. 某村村民李某经过竞选当选为村主任后,很快忘记了自己的竞选诺言,村务没有 做到按时
公开,早就规划好的修建村庄大道一再拖延,给群众办实事的幼儿园项目遥遥无 期,对此村民意见很大。假如你是该村村民,你可以采取的行动是
①在村民会议上要求李某兑现承诺 ③请求镇政府撤销李某村主任职务
②在村民主评议会上质询李某行为 ④向人民法院控告李某的失职行为 C②④
A.①② B.①③ D③④
11;某校高一 A)班的小张同学在学习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后,上网收集了一 些民族自治地方的有关资料;
以上不属于民族自治权的有
A①③: Bs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 2012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 岛的岛礁及其海域。2012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钓鱼岛是中匿的固有领土》 白皮书,强调“无论从历史、地理还是从法理的角度来看,钓鱼岛都是申国的固有领土。” 这些举措的根本目的在于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维护祖国统一,捍卫领土土完整
C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海洋权益 D 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第II卷
注意事项;
1.用0. 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2题,共52分。
13. (32分)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表一 十千年来我国城镇化率(%)
注: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大体为75% —80%,世界平均城镇化率为51% 左右 图表二(2011年我国不同地区城镇化率
材料一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戶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 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大力推进歲镇化既是我国由落后的农业 国转变为现代化工业国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
(1)图表一(含注)和图表二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4分)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 活的角度,
简要说明大力推进城镇化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分)
材料二 下表反映了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城乡关系的认识和探索历程:
(2)结合材
料二,简要说明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城乡关系的认识和探索过程体现的政 治生活翻,(10分)
材料三西部某市在过去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片面地认为城镇化就是大征地、大拆 迁、造奩城•走的是一条外延炉张式发展道路。这种以高消耗、高排放、高扩张为特征的 批a:型城缜化发展模式,加大了资源供需压力和生态环境压力。在学习了十八大关于“建 设羑《申萬”的精神后,该市决定将“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後”很好地结合起 来,建立以绿色发展为理念、以绿色生活为导向、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绿色城镇化建设机 制,决心走出一条绿色城镇化之路。
(3)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纖明脑应如何走绿色城镇德路。(10分) 14. (2]分)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阅读衬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欧洲工业大革命时期,亚当•斯密提倡的经济自由主义为新兴资产阶级反 对封建专鹌剝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亚当•斯密那里,政府扮演蚱只是“守夜人”的角色。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后,出现了 “凯恩斯革命”,形成 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它把资本主义经济这艘巨轮从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中拯救出来, 使之快速、平稳地行驶了半个多世紀。上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西方国家普遮出现经济滞胀,凯恩斯主义陷入困境,走向衰落。
(1) 联系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亚当•斯密和凯恩斯在政府与市场未系问题上的基本 观点c (8分)
材料三 2012年8月22曰,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取消和调整314项审批项目。自 2001年以来,国务院部门已先后六批取消和调整了 2497项行政审批项目,占原有总数的 69.3%。行政审批是行政机关为应对市场失灵、社会自律不足等,对经济和社会采取的必 要干预。
但行政审批如果过多过滥,会严重打压社会活力、抑制市场创造力、降低经营效 率,阻碍经济发展。行政审批权过度扩张还会带来权钱交易等腐败问题。因此,行政审批 应当适度,只有完全符合《行政许可法》第十二条规定的条件时,才能设定行政审批。
(2) 结合材料三,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谈谈我国政府应如何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 改革。(12分)
成都市2013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
文科综合地理部分
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1. 地理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 第II卷5至6页,共100分。
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 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 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 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是我国棉花主产省区1980〜2005年棉花种植面积变化图(图中10省区棉花种植 面积之和占全国棉花种植面积的90%以上),读图回答1〜2题。
1 据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1980〜1990年山东省棉花产量居全国首位 B. 1990〜2005年蓴河流域棉花种植面积持续增长 C. 1980〜2005年#南省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先增后减
D. 1980〜1990年南方棉花种植面积占全国种植面积的比重下降 2. 新疆是我国棉花质量最好的产区,其优势条件是 A.光照丰富
B.灌溉水源丰富
C.地广人稀 D. 土壤图2是我国某城市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肥沃
3. 如果要在该城布局火力发电厂,则最佳区位是城市的 A.东南郊
B.西北郊
C.西南郊
D.东北郊
4. 据等温线判断,图中M处最不可能的功能区是 A.绿地
B.重工业区
C.文化教育区 D.住宅区
图3是尼日尔河流域图,读图回答5〜6题。
5 关于尼日尔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源头河段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B. 从源头到库利科罗河段有凌汛现象 C. 库利科罗到尼亚美河段水量逐渐减少
D. 尼亚美以下河段流经峡谷地区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5. 图中P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可能是 A. 土壤盐碱化和土地沙化 B 生物多样性减少和土地酸化 C. 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 D. 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表1是亚欧大陆40°N〜50°N四地气温距平值和降水距平值(距平值是该地气温、降 水与同纬度气温、降水平均值之差),据表回答7〜8题。
表1
7. 关于四地气候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地主要受暖流影响,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 B. ②地受季风影响,冬冷夏热,气候大陆性强 C. ③地位于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气温年较差大 D. ④地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
8. 导致①地所属气候类型,在亚欧大陆的分布面积大于北美大陆的主要因素是 A. 海陆分布、地形 B. 海陆位置 C. 地形、洋流 D.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012年7月22日至8月16日,我国“雪龙”号科学考察船成功穿越北极东北航道 后,抵达冰岛进行正式访问,成为我国航海史上第一艘沿东北航道穿越北冰洋边缘海域的 船舶。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大约变化于20。N〜14。N之间。结合图4回答9〜11 题。
9. 冬季,64°N海域表层水温 A. 格陵兰岛西岸高于东岸
B. 亚欧大陆东岸高于北美大陆西岸 C. 亚欧大陆东岸高于西岸
D. 北美大陆东岸高于亚欧大陆西岸 10. 在“雪龙”号穿越东北航道期间 A. “雪龙”号始终处于极昼
B. 成都(30.6°N,104°E)的日落时刻逐日提早 C. 万象(18°N,103¾)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
D. 班加罗尔(13°N,77. 5¾) ,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
11. 如果“雪龙”号抵达冰岛时,正好是北京时间8月16日19时,则此时晨昏线与 正好出现极夜现象纬线的交点是
A. 76。N,165°W C. 76°S, 165°W
B.D.
76°N
S
,,
15°E
E
76。15°
第II卷
注意事项:
1. 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 本卷共2题,共56分。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2. (30分)图5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某宇4月2日8时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问 题。
(1) 根据图中AB线两侧的风向判断,在该线上可能形成的天气系统是_____,并简述此时与杭州比较上海的天气状况。(8分)
(2) 试分析图中M地区地形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示:从农业结构、机械化水 平和主要环境问题三方面分析)。(8分)
(3) 改革开放后,图中N地区乡镇企业发展迅速,试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8分) (4) 图示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酸雨危害也在日益加剧,试为当地防治酸雨提几条建 议。(6分)
13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部分地区图(图6)。
材料二 R河气候资料(表2)。
表2
材料三沿50E年降水量、蒸发量和>10°C积温图(图7)
Q
(1) 东欧平原典型的地貌特征是_____,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作用。(4分) (2) 依据图6、表2分析图6中R河的流量、汛期和流速的特征。(10分)
(3) 大约以55°N为界,东欧平原南、北植被类型有明显差异,试结合图7加以说明。 (8分)
(4) 有人建议将图6中①城的冶金工业迁往②城,你认为是否合理,请阐述理由。(4分)
成都市2013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文科综合共
3
0
0
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1. 历史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2页,
第II卷3至4页,共100分。
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 试
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 后,只
将
答
题
卡
交
回
。
第I卷
注
意
事
项
1. 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 本卷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先秦诸子常用寓言来说明哲理,熔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炉。某思想家用“守株待兔”的故事,以反讽的形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他的观点是 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C.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B.兼相爱、交相利 D.弱者道之用
2.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華。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王维的诗句融心境、
物 境为一,表现出疏淡幽深、自然闲雅的文人气韵。下列唐代名画中,契合这种韵的
是
3. 清末以来中国商店的门前往往有下面这幅对联:“经营不让陶朱(注:春秋时期大
商人)富,货殖何妨子贡贤。”这说明当时社会
A 崇尚“富而好礼” C.鄙视“货殖功利”
&
D
.
士重
商农
地抑
位商
完观
全念
平废
等 弃
4. 董仲舒在论证“人性与教化”的关系时写道:“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尽善,
于 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可见,他把教化民众的权力和责任首先归之于
A.圣人
丑儒者
c官吏
a帝王
5. 乾隆、嘉庆时期的学者奉顾炎武为考据学的开山大师,道光、咸丰时期的学者则 推
崇他的经世致用之学。这一学风的变化折射出
A.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削弱 C.科举考试内容发生巨变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回答6〜7题。
B.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松动 D.清朝后期社会危机加剧
6. 清朝官员曾与外国使者拟定一条约萆案:
该草案达成于
A.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7.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面对腹背受敌的不安全战略环境,毛泽东着手调整
我国的外交战略。其关键措施是
A.推行新型区域合作 C缓和中美关系
B.提出“不结盟”政策 D.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
收集、整理、甄别、分析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环节。回答8〜9题。
8. 戊戌政变之辰,清政府曾指责康有为“谋围颐和园、劫制皇太后”,史学界对此
长 期不予取信。近年,某学者搜集并考征了几位当事人留下的资料,其中对论证“围园
杀
后”密谋真实性最有价值的是
A. 袁世凯《戊戌日记》:予诘以“围颐和园欲何为?”谭(嗣同)云:“不除此老朽,
国不能保。”
B. 康有为1908年《上^0:王书》:逆臣袁世凯无端造出围颐和园一语,阴行离间。 C. 毕永年(维新派招秦的好汉)日记《诡谋直纪》:康(有为)曰“至囊统兵围 頤
和园时,汝则率苜人奉诏往执西后而废之可也。”
D. 恽毓鼎(光绪帝近侍)《崇陵传信录》记载,政变前夕慈禧责骂光绪帝:“痴 儿,
今日无我,明日安有汝乎?”
9. 简单地说,计量史学就是运用数学方法来研究历史事物的数量关系,实现对历史
变化、发展及运行规律的分析。导致图1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日益加强 C.中央苏区面积扩大、人口增长
B.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 D.日本侵华战争的破坏
10.1978年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是
s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同时把原宪法条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在中国
共产党 领导下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修订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
。
这
次
修
宪
A.彻底否定了 “文化大革命” B.表明宪政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C 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D正式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
11. “他虔诚地研究人的良心,希望在良心里找到正义和行善的义务。他以为真理高
于习俗,正义高于法律。他使道德脱离宗教。如果我们认识到那时雅典社会的宗教习俗,就不难明白他为什么不为民众所喜爱,为什么公民们对他如此的愤怒。他促使雅典社会正日益地远离古代的信仰和古代的制度。”文中的“他”应当是
A.梭伦
B.普罗塔戈拉
C西塞罗
D
.
苏格拉底
12.《十二铜表法》第十一表规定“平民和贵族不得通婚”,仅仅四年之后,该条款
即 被废止。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外事裁判官的司法判决 C.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和妥协
B.借鉴了外邦人的法规 D.广大奴隶的持续反抗
第I卷
注
1. 用2
.
意
0.5本
事项: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卷
共
2
题
,
共
5
2
分
。
13. (30分)“经世济民”,以天下为己任,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阅读材料, 回
答
问
题
。
材料一“仆诚赖天之灵,偶有见于良知之学,以为必由此而后天下可得而治。是以每 念斯民之陷溺,则为之威然痛心,忘其身之不肖,而思以此救之。”(主守仁《王細明圣集》)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提fil的经世济民方案的核心内容 (2
分)并分析他强调该核心内容的政治社会背景。(4
材料二 表1张謇生平简表
分)
(2) 当代学者普遍认为,张謇是19世纪末世纪初知识分子转型的典型代表。根据 材
料二,说明张謇“转型”指的是什么?(2分)简述“转型”后的张謇对中国近代化进程
做
出
的
贡
献
。
(
6
分
)
材料三 从1903年1月赵必振首次翻译《共产党宣言》部分段落到.1920年8月陈望 道
翻译《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为止,翻译《共产党宣言》内容的文字大约有 14种,其中可以肯定是依椐日文译的有8种,有可能是依据日文的有3种,占全部中译 本的79%,这为其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准备了思想条件。„„李大钊在留学 日本期间就已经接触了马克思主义。1917年到1921年间先后东渡日本的青年知识分子, 如栋望道、李达、李俊等,基本上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了,并很快成为十月革命后在中国 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筹建中国共产党的主力。(摘编自王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 语境研究》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主要路径,(2分)概 括
说明留日学生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4分)
材料四 社会主义经济所以必须实行经济核算,从理论上和历史经验本说,都只是因 为价值规律制约着经济计划,绿济计划必须运用价值规律1如果不是由经济核算制来补充 经济计划,计划经济运用粉值规律有无法的囷谁。•“„价值规律統辆节生产,也调节流通,既调节消费资料的生产与流通,也调节生产资料的生产及其转移过程。(摘编自顾 准《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经济研究》1957年3期)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顾准经济思想的核心内容。(10分) 14, (22分)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必须注重目标与效果之间的关系。阅读材料,回
答
问
题
。
材料一 “窃惟朝廷从初散(贷出)青苗钱之意,本以兼并之家放债取利,侵渔细 民,故设此法,抑其豪羊,官自借贷,薄收其利。今以一斗陈米散与饥‘民,却令纳小麦一 斗八升七合五勺,或纳粟三斗,所取利约近一倍。虽兼并之家,乘此饥镇取民利息,亦不 至如此之重。”(司马光《司马光奏议》)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甸马彻久为青苗法的设计目标与描效果之间有
何 差距?(4分)王安石、司马光二人在争辩青苗法的利弊时,其出发点有何共同之处?(
2
分
)
材料二 “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搡纵国民之生计。”(《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表2 1920车〜1947/1948年本国资本统计表(单位:万元)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宣言》反映了孙中山的什么经济思想?(2 分)
他提出该经济思想的目的何在?(4分)根据表2,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在实践该经济思 想时
走
材料三 :
入了什么歧途?(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本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主义规代化建设的目标有何变化? (2 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6
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