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FAMILY NURSE September,2007 Vo1.5 No.9B 3医疗废物的运送 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 活垃圾。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和容易致人损伤 的医疗废物应当消毒并作毁形处理;能够焚烧的,应 当及时焚烧,不能焚烧的,应当消毒后集中填埋。 5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或意外事故时,应采取 紧急处理措施 运送人员每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 的医疗废物按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送至内部指定的 暂时贮存地点,在运送医疗废物前,应检查包装物或 容器的标志,标签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将不符 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运送至暂时贮存地点,运送医疗 废物时,应当防止造成包装物或容器破损和医疗废 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 体。运送医疗废物应当使用防渗漏、防遗撒、无锐利 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洁的专用运送工具。每天运送 结束后,应当对运送工具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应 当建立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 医疗废物,贮存时间不得超过2 d。 4医疗废物暂时贮存 4.1贮存设施、设备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人 员活动区和生活垃圾存放场所,方便医疗废物运送; 有严密的封闭措施,设专人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员接 触医疗废物;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的安全措施;防 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 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组织有关人员尽 快按照应急方案,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 进行处理。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 应当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他现场人员及 环境的影响。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 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无害化处理,必要 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对感染性废物污 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 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 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 防护后再进行工作,处理工作结束后,医疗卫生机构 应当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 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作者简介:任晓波(197 ),女,云南省昆明人,护士长,主 管护师,大专,从事护理管理工作,工作单位:650101,昆明 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吴平、李莉、李蕊工作单位:650101, 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收稿13期:2007—08—13) (本文编辑卫竹翠) 止渗漏和雨水冲刷;易于清洁和消毒;避免阳光直 射;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志和“禁止吸咽、饮 食”。 4.2其他暂时贮存病理性废物,应具备低温贮存 或防腐条件。医疗废物转交出去后,应当对暂时贮 存地点,设施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禁止转让、 买卖医疗废物,禁止非收集、非暂时贮存地点倾倒、 母婴同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安凤梅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888l2007)9B一0076—02 母婴同室作为一种新的管理制度在我国已广泛 原有的生理防御功能,如阴道的自净作用,宫颈黏液 栓等均遭破坏,孕期生理性贫血、产前情绪焦虑、临 产后体力消耗、失血等进一步削弱机体抵抗力。产 程中多次肛检、阴道检查及人工破膜等操作以及手 术麻醉、腹腔干扰、组织损伤和大量出血,特别当产 程延长、胎膜早破时,存在于周围环境和产妇阴道内 开展,为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确保母婴的安 全,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 策。 1存在问题 的条件致病菌、羊膜腔内的病原菌均大量繁殖,并从 生殖道各处创面侵入,引起局部或全身炎性病变。 1.2.2新生儿方面实行母婴同室管理后,大部分医护 新生儿体液免疫缺陷、防御机 制未成熟,对一般致病菌都具有较强的易患性。监 测发现,婴儿脓疱疮的感染与母亲带菌和密切接触 有关。 1.1责任不明人员思想上有一种错误认识,即婴儿在母亲身边,母 亲是第一监护人,出现问题自然由母亲承担,与医护 人员无关。在这种错误思想的指导下,医院可以推 卸责任。事实是,产妇和婴儿既然在医院里,又付了 住院费,和医院就有一个合同关系。 1.2院内感染 1.2.1产妇方面由于妇女妊娠期及产后,生殖道 1.2.3设备、条件方面病房无洗手设备,母婴同 室探视人多,卫生习惯不好,医务人员对消毒制度、 洗手制度是否严格执行至关重要。 1.3家属传统的错误认识有些老人总认为孩子 怕风、怕凉,把孩子从头到脚全部裹住,一点缝隙都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家庭护士2007年9月第5卷第9期中旬版(总第83期) 不留,加上被子盖得太多,这无意中让孩子处在温度 较高,空气污浊的环境里,而影响呼吸,有的新生儿 ・77・ 理过程,随着爱婴医院的普及,陪伴分娩和家庭化病 房已越来越受到产妇及家属的欢迎。在家庭化病房 中产妇能得到家属的随时照料,减少其他外界刺激 的干扰,保证足够的睡眠,按需哺乳,促进泌乳,促进 皮肤上出现红色丘疹,甚至发展成脓疱疮。 1.4事故隐患从生命安全角度观察,婴儿刚出生 后几天内,由于一些羊水残留于胃肠道内,加上喂奶 喂水量掌握不适当,极易引起呕吐,如不及时清理呕 吐物,很容易引起呛咳,甚至窒息,或为呼吸道疾病 机体的早日康复,同时吸引家庭成员共同参与,使母 乳喂养得到家庭及社会的支持。 2.3加强产后饮食宣教由于产后机体的需要,应 留下隐患。因此,婴儿的体位很重要,要保持半侧卧 指导产妇进食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富 位,以利于呕吐物溢出。但大多数产妇和家属并不 懂得这一点,也做不好。甚至不少家属为了让婴儿 躺个好看的头型,还专门让婴儿取平卧位,这就更加 重了呕吐时呛咳的危险因素。 1.5乳房问题有的剖宫产术后病人害怕进食后 会发生腹胀,等排气后才进食,而导致乳汁分泌不 足;有的因腹部切口疼痛,活动量明显减少,主动给 新生儿母乳喂养的次数减少,造成乳胀;有的因婴儿 含吮不正确,哺乳方法不当或过度在乳头上使用肥 皂等而发生乳头皲裂。 1.6发生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低血糖是一种常 见疾病,其发生率为3%~11%,在高危新生儿中发 生率可达25%~33%,人工喂养新生儿低血糖发生 率国内报道不一,高者达14%,母乳喂养新生儿低 血糖发生率少有报道。国内资料表明,新生儿生后 6 h-12 h内血糖值最低。 1.7产后疲劳影响母乳喂养有多篇文章报道,产 后疲劳是导致母亲缺乳及母乳喂养率下降的危险因 素,造成产后疲劳的主要原因包括分娩后精神紧张、 院内睡眠差及剖宫产手术等。伤口疼痛导致行动不 便,无法自理照顾婴儿,加上婴儿因饥饿、排泄或其 他原因频繁哭闹,产妇对喂养及护理婴儿过程的信 心下降,产生失败感。 1.8剖宫产术后饮食影响母乳喂养大多数医院 要求剖宫产手术术后当天禁食,第1天全流质饮食, 第2天半流质饮食,第3天普食。经过手术创伤加 上3 d低热量的供给,导致营养缺乏,乳汁缺乏同时 还使产妇对泌乳信心不足。 2护理对策 2.1加强责任护士素质的培养首先要求责任护 士必须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经过母乳喂养培训 考核合格,能从事母乳喂养宣教技术指导,掌握产褥 期护理、孕产妇心理、妊娠与分娩的病理生理、孕产 妇的营养、分娩机制、产科一般护理知识和技能,具 有爱婴精神、责任心强、服务态度热情、和蔼、工作细 心、耐心。 2.2避免产后疲劳的发生分娩是一个特殊的生 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的蔬菜和水果以及适当的滋补食 品,如芝麻、枸杞、当归等,饮食调配得当,可使产妇 的体力迅速恢复,还能促进乳汁的分泌,以保证母乳 喂养的顺利进行,对实施剖宫产的产妇根据具体情 况,在术后6 d~8 d后可适当进汤汁类食物,早期有 利于早期排气,有利于机体康复。 2.4预防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 新生儿生后第1 天低血糖发生率最高,且均发生在12 h内,尤其以 生后2 h左右为低血糖好发时间,所以,应早期给予 适量糖水,加强保暖,早期喂养,要详细记录新生儿 大小便次数,通过观察大小便次数及全身状况,判断 摄人奶量是否足够,对早期喂养确实不足的新生儿 采取适当的补给严防低血糖发生。 2.5做好母婴同室消毒隔离工作 为保持产后休 养室的安静舒适、加强陪护、探视管理制度,指导家 属尽量减少接触新生儿,需要接触时要洗手,母婴同 室,每天上、下午各开窗通风20 min~30 min,每天 用静电吸附式空气循环机消毒2次,地面、床头柜、 窗台等物品用500mg/L的有效氯每天擦拭2次,医 务人员要严格执行洗手制度、消毒制度,佩戴快速手 消毒剂,接触产妇及新生儿做到一接触一消毒。 2.6做好乳房护理哺乳前要洗手,用温开水清洁 乳头及乳房,为促进母乳喂养成功,我科配有专职乳 房按摩师,每天查房评估乳房的情况,对乳汁分泌不 足及乳胀,通过乳房按摩,增加局部血液循环,疏通 乳腺管,行经理气,同时消除产妇精神上的紧张与疲 劳,有效促进乳汁分泌及解除乳胀。 2.7提高安全意识护士与助产士交接新生儿时, 要认真核对手圈,睡带上把写好的桃心卡系好,送回 母婴同室时告知家属除本病区工作人员可以接触新 生儿,其他不认识的人员一律不能随便抱新生儿,遇 有可疑人员,随时按床头呼叫器,通知护理人员。护 理人员要2 h巡视房间1次,责任护士加强安全宣 教工作,使家属及产妇认识到安全防范的重要性。 作者简介:安风梅工作单位:030012,山西省太原市妇幼保 健院。 (收稿日期:2007—08—14) (本文编辑卫竹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