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施工组织 选择题

施工组织 选择题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1、土木工程施工与一般工业生产有着显著的区别,其产品建造和使用的地点是固定不动的,具有( 固定性 );其生产则是在不同地点进行,具有( 流动性 )。

2、施工准备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为施工创造必要的( )条件。 (技术和物质) 3、施工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通常包括调查研究与收集资料、( )、( )、( )和季节施工准备。(技术资料准备;资源准备;施工现场准备)

4、 建设程序是指建设项目从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整个建设过程中各个阶段的( ) 。(先后顺序或顺序关系)

5、按拟建工程所处的施工阶段不同,施工准备一般可分为( )的施工准备和( )的施工准备。 (开工前;各阶段施工前)

6、物资准备的内容主要包括( )准备、( )准备、( )准备、生产工艺设备准备和运输准备。 (建筑材料;构配件及设备加工订货;施工机具)

7、工程概况主要包括工程建设概况、( )特征、工程( )概况和施工条件。

(工程建设地点;设计)

8、单项或单位工程施工一般应遵循先地下后地上、( )、( )、先土建后设备的程序要求。 (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饰) 9、( )是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施工方案)

10、( )是施工方案的关键。(正确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 11、多层混合结构房屋的施工,通常划分为( )、( )、屋面与装饰工程三个阶段。 (基础工程;主体工程) (自上至下)

12、施工进度计划的类型包括( )进度计划和( )进度计划两种,其表现形式有( )和( )。(控制性;指导性;横遭图;网络图)

13、网络图计划的最大优点是能表示出各施工过程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逻辑关系,能找出( )和( ),能优化进度计划,更便于用计算机管理。(关键工序;关键线路) 14、编制施工机械需要量计划的依据是( )和( )。(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

15、按照消防要求,施工现场道路的最小宽度为( )m,现场临时消火栓管径为100mm时,距拟建建筑的距离在( )m范围内。 (3.5;5-25 )

16、季节性施工措施主要指( )和( )施工措施。(冬季;雨季)

17、常用的施工组织方式有( )、( )、( )三种。(依次施工;平行施工;流水施工、搭接施工)

17、根据流水组织的范围,流水施工可划分为( )流水、( )流水、( )流水和群体工程流水等四种类别。(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 18、流水施工参数按其性质不同,分为( )、( )和( )三类。(工艺参数;空间参数;时间参数) 19、根据节奏规律的不同,流水施工分为( )流水和( )流水两类。(有节奏;无节奏) 20、虚工作可起到( )、( )和( )作用,是正确地表达某些工作之间逻辑关系的必要手段。(联系;区分;断路)

21、网络图中耗时最长的线路称为( ),它决定了该工程的( )。(关键线路;工期) 22、( )在网络图上通常用粗线、双箭线或彩线表示。(关键线路)

23、在双代号网络图中,进入A工作开始节点的工作,均称其为A的( ),紧接在A工作之后的工作,均称其为A的( )。(紧前工作;紧后工作) 24、绘制网络图时,应尽量避免箭线交叉,当交叉不可避免时,可用( )或( )处理。 (过桥法;指向法)

25、在组织分段流水施工时,要用( )和增加( )的方法切断无逻辑关系工作之间的联系,以保持逻辑关系的正确。(虚工作;节点)

26、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是指( )全部完成,具备了本工作开始的必要条件的最早时刻。(紧前工作)

27、某项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等于该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与该工作( )之间之和。(持续时间) 28、工作总时差是指在不影响( )的前提下,一项工作可利用的( )。(总工期;机动时间) 29、工作的自由时差是指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 )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最早开始) 30、在节点计算法中,节点的时间参数只有节点的( )和( )。(最早时间;最迟时间) 31、当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时,总时差为( )的工作为关键工作。(零) 32、当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时,关键工作的自由时差为( )。(零) 33、网络计划中,任何一项工作的自由时差一定( )总时差。(小于或等于)

34、单代号网络图用( )表示工作,用( )表示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节 点;箭线) 35、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是以( )为尺度而编制的网络计划。(时间坐标)

36、时标网络计划以( )表示实际的工作,以( )表示虚工作,以( )表示工作的自由对差。 (实箭线;虚箭线;水平波形线)

37、时标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是( )与( )所在位置的时标值之差。(终点节点;起点节点) 38、网络计划优化目标包括( )目标、( )目标和( )目标等。(工期;费用;资源) 39、工期优化是以( )为目标,通过压缩( )的持续时间达到目的。(要求工期;关键工作) 40、费用优化就是寻求工程总成本最低时的( )安排,或按要求工期寻求最低成本的进度计划的过程。 (工期)

41、网络计划的资源优化可概括为( )和( )两类问题。 (资源有限——工期最短;工期固定——资源均衡)

42、资源优化是通过改变( )时间,使资源按时间的分布符合优化目标。(工作的开始)

43、工期固定一资源均衡优化是指在工期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利用( )使资源需用量曲线的高峰压低,力求每天的资源需用量接**均水平的过程。(总时差) 44、根据流水节拍的不同特征,流水施工分为_施工、_施工和_施工。 (全等节拍流水;成倍节拍流水;分别流水或异步距异节拍流水) 45、流水施工的工艺参数包括_和_。(施工过程;流水强度) 46、流水施工的空间参数包括_、_和_。(工作面;施工段;施工层)

47、流水施工的时间参数包括_、_、间歇时间、搭接时间和_。(流水节拍;流水步距;流水工期) 48、确定流水节拍的方法有_、_和_。(定额计算法;经验计算法;倒排工期法) 49、网络图是由____和____按照一定规则组成的、用来表示工作流程的、有向有序的网状图形。(箭线;节点)

50、双代号网络图中,箭头端点编号必须( )箭尾节点编号。(大于) 51、网络计划中的逻辑关系是指各工序之间( )和( )的关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

二、单项选择

1.建筑产品的固定性是由( )所确定。(C) A.建筑生产的特点 B.经营管理的特点

C.建筑产品本身的特点 D.建筑产品的生产全过程

2.一项工程的施工准备工作应在开工前及早开始,并( )。(C) A.在拟建工程开工前全部完成 B .在单位工程开始前完成 C、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 D.在单项工程开始前完成

3.施工准备工作的核心是( )。

A.技术资料准备 B.资源准备C.季节施工准备 D.施工现场准备 4.下列不属于施工技术资料准备工作内容的是( )。(D)

A.图纸会审 B.编制施工预算 C二 调查自然条件 D.技术交底

5.在各种施工组织设计中。可作为指导全局性施工的技术、经济纲要的是( )。(A)

A、 施工组织总设计B、单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C、分部工程作业设计 D、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解析】施工组织总设计是总的战略部署,是指导全局性施工的技术、经济纲要 6.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内容是( )。(C) A.施工顺序 B.质量促证措施 C.施工方案 D.资源供用计划 7.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由( )负责编制。(D) A.建设单位 B.监理单位 C.分包单位 D.施工单位 8.负责组织工程竣工验收的是( )。 (A) A.建设单位 B.监理单位 C.施工单位 D.质量监督部门 9.主持施工图纸会审工作的人可能是( )。 (C)

A.工程主设计人 B.专业监理工程师 C.甲方驻工地代表 D.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 10.施工程序中,决定了工期、质量、成本和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是()。(D A.承接任务 B.施工规划 C.施工准备 D.组织施工 11.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程序中,以下几项顺序正确的是()。(B) A.施工进度计划一施工方案一施工平面图

B.施工方案一施工进度计划一施工平面图 C.施工进度计划一施工平面图一施工方案

D.划分工序一计算持续时间一绘制初始方案一确定关键线路(C) 12.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工程概况应包括()。

A.施工程序B.施工方法C.施工条件D.进度计划

13.下列选项中,( )是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B)

A.工程概况 B.施工方案 C.施工平面图 D.施工进度计划 14.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方案包括以下的( )。 (B)

A.编制进度计划 B.选择主要施工方法 C.确定基本建设程序 D.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施工方案的是( )。(D)

A.确定单位工程的施工流向 B.确定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

C.确定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 D.确定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材料用量 16.室外装饰工程的面层施工,宜采用( )流向,有利于工程质量和成品保护。(A) A.自上而下 B.自下而上 C.自中向上向下 D.前两种均可

19.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时,应首先进行( )。(A)

A.划分施工项目 B.查定额和计算工程量 C.确定搭接方式 D.确定计划工期 20.对采用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等无定额可循的工程,计算项目的持续时间宜使用( )。 A.定额计算法 B.经验估计法 C.座谈法 D.倒排工期法(B)

21.劳动力不均衡系数是指施工期内( )之比。(B)

A.高峰人数与最少人数 B.高峰人数与平均人数 C.平均人数与高峰人数 D.总用工与平均人数 22.按劳动量不均衡系数评价施工进度计划时,系数K超过( )认为不正常。 (C) A.1 B.1.5 C.2 D.3

23.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设计时应首先确定( )。 (D)

A.搅拌机的位置 B.变压器的位置 C.现场道路的位置 D.起重机械的位置 24.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时,其工期应控制在( )内。

A.最短工期 B.规定工期 C.定额工期 D.计算工期

【解析】规定工期是甲乙双方在合同中确定的工期,或由上级部门依据工程合同并综合其它因素而确定的工期。因此在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时必须满足其要求。(B)

25.施工现场运输道路考虑消防车的要求时,其宽度不得小于( )。

A.2m B.3m C.3.5 m D.6m (C) 26.下列叙述中,不属于依次施工特点的是( )。(D)

A.工作面不能充分利用B.专业队组不能连续作业C.施工工期长 D.资源投入量大,现场临时设施增加 27.下列关于施工组织方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C) A 流水施工的资源投入较为均衡 B.依次施工不能充分利用工作面 C.平行施工的现场管理和组织最为简单 D.流水施工利于文明施工和科学管理 28.划分施工段的目的是( )。 (B)

A.便于组织施工专业队 B.使施工对象形成批量适于组织流水 C.便于明确责任保证工程质量 D.便于计算工程量

29.在组织有层间关系工程的等节奏流水时,为保证各施工队能连续施工,每层的施工段数m与施工过程数n的关系是( )。 (D)

A.m<n B.m>n C.m=n D.m≥n 30.下列特点描述中,不属于成倍节拍流水的是( )。( D

A.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同为某一常数的倍数 B.施工队数多于施工过程数 C.不同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步距均相等D.个别施工队不能连续施工

31.下列特点描述中.不属于无节奏流水施工的是( )。

A.不同施工过程之间在各段上的节拍可能不等B.施工段可能有空闲

C.每个施工队在每个施工层内都能连续作业D.施工队数多于施工过程数(D) 32.下列属于全等节拍流水和成倍节拍流水共有的特点是( )。

A.所有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均相等 B.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相等 C.专业工作队数等于施工过程数 D.流水步距等于流水节拍(B) 33.组织无节奏流水的关键就是正确计算( )。

A.流水节拍 B.流水步距 C.间歇时间 D.搭接时间(B) 34. “节拍累加数列错位相减取最大差值” 是求无节奏流水的( )。 A、流水节拍 B.流水步距C、流水强度 D.流水段

36.当某项工程参与流水的专业队数为5个时,流水步距的总数为(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B)

37.设基础工程由挖基槽、浇垫层、砌砖基、回填土四个有工艺顺序关系的施工过程组成,它们的流水节拍均为2d,若有4个施工段,则其流水工期为()。 A.8d B.12d C.10d D.14d(D)

38.某基础工程由挖基槽、浇垫层、砌砖基、回填土4个施工过程组成,在5个施工段组织全等节拍流水施工,流水节拍为3d,要求砖基础砌筑2d后才能进行回填土,该工 程的流水工期为( )。

A.24d B.26d C.28d D.30d

[解析】已知施工段数m=5,施工过程数n=4,流水步距K=3d(等于流水节拍),施工过程间歇Z1=2,则等节奏流水工期为T=(r.m+n-l)·K+∑Z1-∑C=(1x5+4-1)x 3+2-0=26(d)。(B) 39.某工程划分为2个流水段,共4层,组织2个施工队进行等节奏流水施工,流水节拍为2d ,其工期为( )。 A.18d B.20d C.22d D.24d(A)

40.某工程计划工期为50d,按等节奏流水组织施工,施工段为6段,5个施工过程各组织一个专业队。搭接时间之和与间歇时间之和均为6d,则该工程的流水步距为( )。 A.5d。B.6d C.7d D.8d(A) 41.在双代号网络图中,箭线的特点是( )。

A.既不消耗时间,也不消耗资源

B.只消耗时间,不消耗资源 C 不消耗时间,只消耗资源

D.必然消耗时间,往往也要消耗资源(D) 42.下列有关虚工作的说法,错误的是()。

A.虚工作无工作名称。 B.虚工作的持续时间为零 C.虚工作不消耗资源 D.虚工作是可有可无(D)

43.下列有关关键线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网络图中,关键线路只有一条 B.关键线路是没有虚工作的线路 C.关键线路是耗时最长的线路 D.关键线路是需要资源最多的线路(C) 44.有关网络图画法的规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网络图中严禁出现循环回路 B.网络图中严禁出现双向箭头 C.网络图中起点节点只能有一个D.网络图中节点编号必须连续(D) 45.下列有关网络图的画法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同一编号只能代表一项工作 B.应只有一个起点节点

C.除终点节点外,不应再出现无外向箭线的节点 D.中间节点只能有外向箭线(D) 47.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应为其所有紧前工作( ) A.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B.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小值 C.最迟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D.最迟完成时间的最小值

[解析]最早开始时间是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可能开始的最早时刻。在计算中,取其所有紧前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A) 48.网络计划中某项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是指( )。

A.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迟开始的时间 B.不影响其紧前工作最早开始的时间 C.由材料供应速度来确定的最迟时间 D.由施工人员数量来确定的最迟时间 (A)

49.某工作有 3项紧后工作,其持续时间分别为 4d、5d、6d;其最迟完成时间分别为18d、16d、14d,本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是( )。

A.14d B.11d C.8d D.10d (C)

50.在网络计划中,当计算工期等于要求工期时,( )的工作为关键工作。

A.总时差为零 B.有自由时差 C.没有自由时差 D.所需资源最多(A) 51.网络计划执行中,某项工作延误时间超过了其自由时差,但未超过其总时差,则该延误将使得( )。 A.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后延 B、总工期延长

C.紧后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后延 D.后续关键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后延(A)

52.有关单代号网络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一个节点及其编号代表一项工作 B.用一条箭线及其两端节点的编号代表一项工作 C.箭杆的长度与工作的持续时间成正比 D.不需要任何虚工作(A) 53.有关单代号网络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按照已定的逻辑关系顺序绘图 B.图中不允许有循环回路 C.节点间严禁使用无箭头的线段连接

D.每个节点必定代表一项实际工作 (D) 54.在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其关键线路是( )。 A.自始至终没有虚工作的线路

B.自始至终没有波形线的线路

C.既无虚工作,又无波形线的线路

D.所需资源最多的工作构成的线路(B)

53.下列有关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上显示各项工作的最迟开始和最迟完成时间;B、图上不显示总时差,需另行计算 C.关键线路需通过计算找出D.实箭线箭杆的长度与工作的持续时间无关。(B) 54.虚工作不占工作时间,在时标网络计划中以( )表示。 A.水平虚箭线 B.倾斜虚箭线

C.垂直的虚箭线 D.竖直实箭线(C)

55.工程网络计划中工期优化的目的是为了缩短( )。

A.计划工期 B.计算工期 C.要求工期 D.合同工期(B) 56.工期优化时,利用( )来缩短工期,以达到优化目标。

A.时差调整 B.改变关键线路 C.均衡资源供应 D.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D) 57.工期固定一资源均衡优化是利用( )来进行的。 A.时差 B.线路 C.工期 D.资源(A)

58.费用优化的目的就是寻求( )。

A.最低成本 B.最短工期 C.最低成本时的工期 D.最短工期时的成本(C)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