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临床路径教学在神经内科本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临床路径教学在神经内科本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4-08-16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4626・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年第36卷第3O期JoumN 0fOiqih ̄Universi竹0fMedicine.2015,Vo1.36。No.30 .高教研究. 临床路径教学在神经内科本科临床带教中的 应用效果评价 陈雁斌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在神经内科本科临床带教中的作用。方法选取86名临床实习 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比较两组实习生学习效 果、操作成绩、对带教老师方法的满意度。结果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观察组的出科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习生 临床路径教学在神经内科本科临床带教中 对观察组带教老师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键词】 l临床路径;神经内科;临床带教 临床路径(ClinicM pathway)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 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 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 思维。④第四周:实习生由带教老师指导书写神经内科患者 病历,使实习生知晓病历书写的流程和注意事项。能配合医 生对急、危重病患者进行初步处理和治疗。完成出科考试,对 教师教法满意度调查 。 理的方法,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 质量的作用 J。相对于指南来说,其内容更简洁,易读、适用 于多学科多部门具体操作,是针对特定疾病的诊疗流程、注重 3.考核与评价:实习结束时对实习生进行理论和操作考 试。设计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实习生的满意度,满意调查内 治疗过程中各专科间的协同性、注重治疗的结果、注重时间 性。本研究将临床路径模式应用于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大 大增强了本科实习生的操作技能,现报道如下。 一容包括实习生对患者的服务态度、对患者的病情观察、饮食指 导及心理疏导等方面。调查实习生对教师教法的满意度,满 意内容包括带教老师的带教内容、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自己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86名本科实习生,将其随机分为对照 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13例,女30例,平均年龄(23.2±1.2) 岁;观察组男l5例,女28例,平均年龄(23.5±1)岁。两组实 习时间均为4周,两组实习生在年龄、学校平均成绩比较差异 是否得到进步等方面 。评比确定,总分100分:操作技能考 核60分、专业理论考试20分、行为规范2O分,>90分为优, 80~89分为较好,6o一79分为一般,<60分为不及格。另设 单项评比:(1)责任心:对患者照顾仔细,及时发现问题以及 预见问题。(2)积极性:积极参加神经内科疾病讲座,主动学 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习知识,对人热情周到。(3)计划性:每天写工作总结,学到 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对明天进行规划。(4)沟通能力:善于 和患者及老师进行沟通。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对文中数 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 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 义。 2.方法:(1)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由带教老师参照 实习大纲要求对实习生进行入科教育,实习生跟随带教老师 进行查房,在工作中遇到实际病例边操作、边讲解,教学随意 性比较大,系统性不强,出科室统一理论、操作考核。(2)观 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实习大纲要求基础上结合神 经内科特点制定标准化流程,设计出神经内科临床路径带 教表,使其具有系统性、秩序性及计划性。具体安排:①第 周:带教老师介绍环境设施、规章制度、日常的工作流 一二、结果 1.两组出科考试成绩比较:观察组出科平均总分为89.6 分,高于对照组的76.3分,观察组成绩优的占67.4%,对照 组占30.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两组出科成绩比较n(%) 程、科室特点及实习内容;对实习生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 情况进行考察,比如知识接受能力、基础护理理论、基本操 作技能等技能;使实习生初步了解神经内科患者的特点, 掌握常用药物的注意事项、设备的规范操作‘2引。②第二 周:掌握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方法,掌握偏瘫治疗仪、脑循 环功能治疗仪、空气压力波治疗仪等常见仪器的使用。了 解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熟悉脑梗死、脑出血、TIA等神经内 科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 J。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注:与对照组比较,P<O.05 示范,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全部操作由实习生独立完成。③第 三周:使实习生掌握神经内科常见病健康宣教,并养成评判性 作者单位:423000郴州,湘南学院临床医学系 2.两组业务能力考评及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比较:观察 组责任心强、积极性高、计划性强、沟通能力强、对带教老师教 法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表2。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年第36卷第30期Journal ofQiqiharUniversity ofMedicine,2015,Vo1.36.No.30 表2两组业务能力考评及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比较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讨论提高了实习生的考核成绩。研究结果表明,传统 率、医疗质量、减少资源的浪费,并且使实习生的专业能力得 到大幅度提高,因此实习生对临床路径带教方法满意。 参考文献 [1] 黄碧秋,周艳琼.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教学的效果评价[J].中 国误诊学杂志,2007,6(7):1398—1341. [2]崔明敏,陈亚梅.刘怀.等.PBL教学模式在护理教育中的研究 进展[J].全科护理,2011,9(1):165.166. 临床带教法只有大概方向,没有具体的实习目标,不能系统性 指导护生,使实习生不能具有完整的操作能力,因此对照组考 核成绩不理想。临床路径带教法是一套完整的、系统的模式, 增强了护生的责任心,提高了实习生的积极性、计划性以及沟 通能力。带教质量高,使实习生的各项能力得到提升。 提高了患者对实习生的满意度。传统临床带教法使实习 生的积极性受到压制,不能很好的激发实习生的热情,易产生 懒惰、随意的情绪,因此患者对实习生的满意度不高。采用临 床路径教学法的观察组实习生,操作知识及应用技能扎实,能 和患者及老师有效的进行沟通,系统性、规划性强,服务态度 [3]吴袁,剑云,英立平.临床路径实施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人 学出版社,2002:1. 好,因此患者对实习生的满意度高。 [4] 曾丽,黎黎,贾秀萍.目标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带教中的运用 [J].中外医疗,2008,15(22):94.-95. [5] 陈亚梅,任健风,黄静玉.PBL教学法在ICU护理本科生教学查 房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2,9(1):7-9. [6]张国虹,刘艳华.普通外科临床护理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J]. 护理研究,2014。24(11B):2997-2998. 提高了护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传统临床带教法是每 一位医师依据自己的经验方法进行临床工作,产生不同的结 [7]易花容,王霞,吴晓霞.目标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J].护理管理杂志,2007,7(1O):39-40. (收稿El期:2015-06—18) 果,没有统一的标准,质量很难有所改进。而临床路径具有一 个公认的标准路径,可以量化考核。临床路径提高了工作效 护理实习生临床实习护理认知及实习效能比较 胡校云 田武宗余霞沈慧 【摘要】 目的调查实习护生实习前后护理认知及实习效能,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 180名护理实习生在实习前后运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护理实习生在实习后对护理理论知识和操 作技能的评价明显高于实习前(均P<0.O1);科研认知高于实习前(P<0.01);从业认知低于实习前(P> 0.01)。结论护生通过临床实习可有效的提高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科研能力,但护生对护士从业信心 不足,需加强护生在临床实习中积极引导,提高护理教学质量,从而提升护生临床实习满意度。 【关键词】护生;实习;护理认知;实习效能 护理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和护理专业发展的需求,对 护生进行有价值、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传授知识,培养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实习的 各种能力和专业态度,使其成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专业人才的 活动 .J。护生临床实习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承载着学 校、医院、护生和社会多方面的期待,是护生从学校走向社会 180名本科、专科、中专生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17~ 23(22.17±1.42)岁;其中护理学专业方向150人,护理学助 产方向30人;学历:本科23人,大专100人,中专57人;实习 科室:内科系统50人、外科系统49人、妇产科系统20人、儿 传系统25人、五官科系统15人、门急诊系统21人;实行分层 管理带教模式。纳入条件:同意参加本调查活动的护理实习 生。 的重要转折点,也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全方位充实和提高过 程的重要环节。护理人才的培养应与满足临床对实践性、创 新性人才的需求紧密对接。因此,如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提 高护生的执业能力,领导护生正确认知职业迫在眉睫。我院 于2013年开始实施护理带教人才模式改革,针对护理实习生 进行理论与实践及时对接,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单位:432000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孝感医院 护理部(胡校云、余霞、沈慧);湖北工程学院(田武宗) 通信作者:田武宗,Email:823794899@qq.corn 2.方法:(1)层级带教:根据护士“核心能力”分为5个层 次:NO、N1、N2、N3和N4护士。即分2个阶段采用一对一带 教。每个阶段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并加以实施,从基础到专 业,逐步提高。第一阶段(1~2周)由Nl、N2级护士带教,第 一天开始由Nl或N2护士向护生介绍病区环境设置、规章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