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方法 比喻 1.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句:小溪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2.将什么比作什么;3.生动形象地写理解: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2、把小溪比做蓝绸子,3、生出了谁的什么特点;4.表达了作者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溪的清澈,4、表达了作者对小溪的喜爱之情。 的什么情感(感受) 拟人 1.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2.将什么当作人来写;3.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谁的什么特点;4.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句子:小草偷偷的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理解: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2、使小草人格化。3、生动形象的描绘了小草长的悄无息声和小草的可爱,4、表达了作者对小草的喜爱之情。 句: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 理解:1、这是个反问句,2、意思是:山中的一切都是我的朋友。3、强调了山中的所有景物都是作者的朋友,4、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 反问 1.这句话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 2.意思是:(不改变句子的意思,将句子改成陈述句);3. 强调了什么;4.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感受) 夸张 1.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 句子:这个苹果把人的牙都酸掉了。 2、突出了+物+特点,使人印象深刻。 理解:1、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2、突出了苹果的酸,使人印象深刻。 排比 1、 使文章的节奏感更强,气势更 强烈, 2、 强调( )内容, 3、 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句子:关爱是一个眼神,给学生无声的祝福;关爱是一缕青风,给学生身心的舒畅;关爱是一场春雨,给学生心田的滋润;关爱是一句问侯,给学生春天的温暖。 理解:1、使文章的节奏感更强,气势更强烈,2、强调了关爱的重要意义,3、突出了作者对教师关爱的赞美之情。 句子: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恨,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地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感情。 理解: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方法,强调了战士爱憎分明的国际主义情感,突出了对敌人的痛恨和对朝鲜人民的爱。 对比 1、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方法,强调了……突出了…… 引用 通过引用——的(名言或警句或资句子:那些英雄在死之前一定想的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料等),使表达的内容增强说服力。 照汗青”吧! 理解:通过引用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突出了革命英雄为了革命的胜利甘洒热血的爱国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情感,更有说服力。 衬托 通过写(),从侧面衬托了()的()句子:桃花潭水深千石,不及汪伦送我情。
性格/思想/感情。 理解: 以桃花潭的水深衬托出跟汪伦的友情的深厚。 人物描写 动作 语言 心理 神态 外貌 1.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2、写出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3.从中可以体会到人物的什么心理(心情);反映了人物的什么品质。 句子: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理解:这是一 段极矛盾的心理描写,细腻地刻画出桑娜内心在现实生活面前人性道义上的挣扎,她担心自己丈夫不答应收养邻居西蒙的孩子(他们家实在太困难了)也在担心他们收养了要怎么办?丈夫本来就已经很辛苦了,还有增加一个人的负担,桑娜担忧丈夫吃太多苦从中体会到桑那善良的本性。 句子: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理解:“频来入梦”,频,屡次,连续几次.意思是祖国母亲经常到梦中来.作者远离故土,身居异国他乡,犹如孩子离开母亲的怀抱,心中无限思念.由于作者是第一次离开,因此离别的滋味尤为强烈,心中不断涌现祖国的身影,不断回想起故乡的生活、亲人,日有所思,夜有所想,对祖国母亲的情感随着离别时间的长久在不断加深.句子中一个“也”字也很巧妙的将祖国与母亲联系起来,可见在作者心目中两者的确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 含义深刻 1.找出重点词,理解重点词; 2.在理解关键词的基础上,解释句子意思; 3.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或背景,谈体会; 4.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比喻 句子1 理解: 拟人 句子1 理解: 反问 句子1 理解: 夸张 句子1 理解: 排比 句子1 理解: 对比 句子1 理解: 衬托 句子1 理解: 句子1 人物理解: 描写 句子2 理解: 句子2 理解: 含义句子1 深刻 理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