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公交营运生产管理中统计的应用

公交营运生产管理中统计的应用

2020-01-22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公交营运生产管理中统计的应用

摘要:随着网络化、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飞速开展,公交企业挣脱传统营运生产模式,逐步引进新的公交智能管理营运平台,建立以信息系统为根底的营运管理机制,以期提升企业管理,靓化城市形象,并逐步实现公交网络化营运管理体系。统计是适用于所有学科领域的通用数据分析办法,是一种通用的数据分析语言,几乎所有领域都应用统计,统计对于公交企业走向科学化、信息化营运管理模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重点分析统计在公交营运生产管理中的应用,旨在运用统计伎俩更好地效劳公交行业。

关键字:统计;公交营运管理;应用

引言

统计工作遍布企业各个方面,企业的决策管理方案、日常运作管理、未来开展预测评估都需要数据的支持,数据统计核算、评估展现了企业的全面貌,决定了管理者的决策。公交企业与其他企业一样,亟需先进的统计伎俩、管理理念来顺应市场的考验,更好地提升公交效劳品质和平安行车水平。

1统计对公交营运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统计学是用以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组概念、原那么和办法。企业管理离不开现代统计工作,通过统计数据的分析,帮忙企业管理者制定更好的制度与政策。公交企业作为国有交通运输行业,单个企业管理规模较大,员工人数众多,下辖营运线路繁多,车辆管理数目多,营运收入、趟次、里程、客流运量等数据统计量庞大,仅仅依靠财务部门的数据整理,远远满足不了公交企业对数据的分析和参考。统计是企业管理

的重要组成局部,统计的作用不仅能准确地反映企业当前的营运状况,更能对未来企业经营提供准确可靠的预测,有着企业未来导向的重要作用。因此,推进企业统计工作非常必要且刻不容缓。

1.1统计为公交企业管理者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参考依据

公交企业营运生产为第一要务,做好营运生产数据核算是统计人员的核心工作。公交企业日常营运统计波及营运生产收入、客流量、趟次考核、营运里程核算、〔油、电、汽〕能耗统计等多个方面。通过日常数据比照分析,管理者可以实时掌握公交企业营运情况,及时调整营运线路的车辆数和班次结构。

1.2统计是公交企业制定各项管理考核体系的前提

管理考核是保证各项方案实施完成的有效伎俩,而管理考核关键就是搞好统计工作。只有获得全面正确的统计资料,才能有序发展公交各项管理考核,驾驶员营收奖、趟次考核、节油奖,站务员绩效考核,车队、后勤、机关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都离不开公交大数据的根底。建立在数据考核管理下的企业,管理才更具有说服力和科学性。

2统计在公交营运生产管理的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地快速开展,城市居民出行频率不断增加,出行效劳需求日益提高,对公交行业运营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1】,近几年,交通运输部积极激励大数据运用在公交都市建设上,着重从绿色、效劳、多元、智能等角度多方位全面推进,努力打造人民称心的公交品质。

2.1公交大数据运用

福州公交集团自推行智能公交调度系统和营运管理系统以来,营运生产管理更加高效、直观。营运管理系统主要分为六大模块:排班方案管理、路单管理、营运业务管理、数据分析管理、数据统计管理、决策支持管理。任何一个模块都包含着强大的原始统计数据。车队及集团相关统计部门根据本部门的需求,可随时调出原始营运生产数据,绘制所需报表和图表,为集团领导决策提供数据参考依据。在系统的六大模块中,排班方案管理、路单管理、营运业务管理已得到广泛运用。如排班方案管理模块,车队根据每条线路具体情况,车辆数、人员班种模式自动生成排班方案,彻底取代了人工调度,自动报时发车取缔了路签时代,极大减轻了站务员的工作难度和人员数量,遇到突发天气或者特殊情况,实时增减班次。而在营运业务管理模块下,车队统计人员可以从系统里直接调出当月1路所有车辆的营运实际趟次、营运里程与非营运里程〔图1〕,这些数据作为第一手原始统计数据,有着极大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每一趟的数据都有行车轨迹可以查询和追溯。经过数据源进行整理加工,运用到各种其他生产报表中,建立统计原始台账和凭证,如驾驶员营运生产报表、油耗表、驾驶员工资趟价、节油奖等。目前阶段,数据分析管理、数据统计管理、决策支持管理模块的运用还相对单薄,不及前三大模块运用频繁,事实上这三大模块可深入分析数据与生产的内在关联,形成高质量统计分析报告和图表,以便对线路更好的管理、营运与决策。

2.2存在的问题

〔1〕现阶段统计在公交营运生产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智能系统推进后,城市道路环境不断变化,后台系统更新维护跟不上道路的变化。公交企业后台维护都是合作运营平台企业负责,线路更名、人员调配变动、车辆调动、语音报站器更新都需要公司内部系统维护人员与交信平台维护人员沟通更改,中间存在线路根底信息更改不及时、迂回沟通、

拖延、权限受限等诸多问题。〔2〕各个部门第一手原始资料汇总后,极少有部门再进行深入地统计分析,重点运营线路的营收、里程、趟次数据分析不够透彻,各个部门数据没有做到真正地利用和挖掘。外部因素分析较全面,如福州地铁1、2号线相继开通分流了一定的客流量,政府大面积拆迁、改道等因素造成生产管理一定的压力,而企业内在因素常常分析缺乏,如趟次指标是否合理、车辆停运空置无驾驶员现象、人员配比安顿是否科学、管理松懈等内在因素,对存在缺乏之处没有及时解决。〔3〕公交企业急需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统计专业人才。公交企业人员基数规模大,但是高素质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所占比例极小,基层管理人员多为一线驾驶员、乘务员转管理岗位,大局部统计人员也都是转岗而来,一般是经过简单培训直接上岗,短少统计学背景和计算机背景,人才结构相当不合理,与大数据信息时代脱轨现象比拟严重。

3提升统计在公交营运生产管理应用的倡议

3.1建立科学的公交营运统计指标体系

公交企业管理既要有管理伎俩,又需要依靠制度、依靠指标来进行精细化管理。建立科学的营运统计指标体系,确保统计数据真实性尤为重要。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根本概念与其具体数值的总称。而统计指标体系是假设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整体。公交营运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主体,是综合了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的主体。根据公交营运特点设计、选取五个方面的指标作为公交运营统计指标体系〔图2〕。建立科学可行的营收指标、趟次指标、里程指标、客流量指标、百公里能耗指标,形成的营运指标体系执行统一的口径和计算公式,用以全面地反映各项业务的具体实际情况,实现数据的合理规划和分析,制定更加完善、有效的统计管理机制。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有益于集团本钱规制考核,有益于提升公交效劳体系,有益于企业向精细化管理迈进。

3.2统计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

新经济环境下,市场经济不断变化和改革,很多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统计管理的创新,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2】。应用科学的伎俩分析生产与经营的相关性,不断完善报表,优化公交企业统计水平,深挖数据价值,提高信息处理分析能力,以获得更新、更好的时机,提升企业竞争性。福州地铁网线不断加密,滴滴出行的便利,私人公交企业挤压国有营运线路,迫使国有公交企业必须在信息化伎俩上创新,在营运生产的各个环节开展新思维、新伎俩,化压力为动力,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3建立一支高素质统计队伍

福州公交集团目前拥有232条公交线路,线网长度3947.12公里,车辆数3655辆,日客运量97万人次,职工总数8088人。公交运营数据源庞大,对统计人员素质要求比拟高,统计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公交营运业务知识,还应具有运用统计学知识和计算机操作的能力。不仅需要详实地考察车辆运力、驾驶员配比,客流量变化等营运要素,还需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公交营运模型。只有一支高素质的现代化统计队伍,才能综合分析相关数据,建立属于公交自己的统计数据运营模式。

4结语

公交开展战略、营运生产策略、公交线网优化重组都是在依靠数据信息分析后做出决策。公交企业承载着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使命与责任,未来城市公共交通将会遇到更多的挑战和机遇。科学运用统计伎俩,提高营运生产管理水平,降低企业本钱,运用大数据信息化伎俩提高车辆、人员效率,推动高品质公共交通开展。

参考文献:

【1】王晶晶.公交企业如何建立更加标准化的运营体系——以宜昌公交为例的运营环境分析及对策倡议.城市公共交通,2008(10):28-31.

【2】黄立琴.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管理创新的战略初探.环渤海经济瞭望,2008(12):9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