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剂EDTA-K_2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原因分析
2021-07-11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l牟10月第8卷第l 塑 La ! ! !! !! : !!: : !: ! ・论 著・ 抗凝剂EDTA—K2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原因分析 丁邦显,刘思景(湖北省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430016) 【摘要】 目的 探讨抗凝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z)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相关过程及原因。方法 利用 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EDTA—K2与枸橼酸钠两种抗凝剂的血液标本进行血小板(PLT)与白细胞 (WBC)的检测,并与Sysmex KX一21血液分析仪稀释模式及人工镜检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和统计学分析,同时对 EDTA—K 及枸橼酸钠两种抗凝血在5、3O和60 min的PLT与WBC数值进行对比和统计学分析,并对EDTA—K2 抗凝血与未抗凝末梢血涂片进行染色,对比观察PI T数目和形态变化。结果 EDTA_Kz抗凝血的PLT与WBC 数值与枸橼酸钠抗凝血以及KX_21稀释模式和人工镜检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DTA—K2抗 凝血在5 rain时的PI T与WBC值与30 min及6O min的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DTA—K 抗凝血涂 片较未抗凝的末梢血涂片明显出现了大量PI T聚集以及卫星现象。结论 EDTA_Kz能促进PLT聚集而导致 PLT假性减少,其作用过程在彼此接触后5 min内发生,30 rain内全部完成。 【关键词】血小板假性减少; 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枸橼酸钠 DOI:10.3969/J.issn.1672-9455.2011.19.0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 9455(2011)19 2357 02 Study on the reduction of blood platelet caused by anticoagulant EDTA-K2 DING Bang—xian,LjU Si jing(Center for Women and Children Health Care,Wuhan,Hubei 430016,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related process and the reason about the reduction of blood platelet caused by anticoagulant EDTA—K2.Methods By using automated hematology analyzer—Sysmex XE2100,we meas— ured the value of WBC and PI T that from the samples which used anticoagulant sodium citrate and EDTA—K2 sepa— rately.Then we compared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he results that from the dilution model of sysmex KX一2 1 and manual scope checking.We compared the value of WBC and PLT that from two kind of anticoagulant specimens in 5, 30 and 60 min.Then we made smears with anticoagulant and no anticoagulant separately,and observed the changes in number and morphology of PI T.Results Compared the value of WBC and PLT from EDTA—K2 anticoagulant with that from diluted mode1 KX一21 and the results of microscopic,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1). the difference of the、ealue of WBC and PI T from EDTA—K2 anticoagulant in 5,30,60 min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O.01).Compared with those without anticoagu1ation,EDTA—K2 anticoagulant smear had obviously been a lot of blood smears PLT aggregation,and satellite phenomenon.Conclusion EDTA K2 can promote PLT aggregation and cause the reduction of PLT,and the process takes place within 5 min,and complete within 30 min. [Key words]pseudo—reduced of PLT; EDTA—K2; sodium citrate 目前,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大大 诊血常规结果示:WBC 7.5×10。/L,PI T 20×10。/L,凝血相 方便了临床全血细胞计数的检测,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和精确 结果正常,无异常出血体征。人院后血常规PLT 22×10。/L, 度。而抗凝剂的选择对于自动分析仪的结果有比较重要的影 后更换抗凝剂枸橼酸钠后检测PLT 183×10。/L,草酸铵法人 响。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1993年建议,将乙二胺 工计数PLT 192×1O。/L。 四乙酸二钾(EDTA Kz)作为血常规检验的抗凝剂,并得到广 1.2实验仪器 日本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 泛应用 ]。EDTA—K 抗凝剂具有对血液标本中的细胞形态 Sysmex KX一21血液分析仪,日本OlympusCX-21显微镜,改良 影响非常小,并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等优点_2]。但它有时候又 牛鲍氏计数盘。 能引起血小板的黏附与聚集,使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无法对它们 1.3实验试剂EDTA—K ,枸橼酸钠,冰醋酸稀释液(白细胞 进行准确识别,从而造成检测值大大低于真实。这种由ED— 稀释液),草酸铵稀释液(血小板稀释液),瑞氏一姬姆萨复合染 TA—Kz弓l起的血小板假性减少的现象被称为EDTA依赖性假 色液,生理盐水。 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 deperndernt pseudothrom bocytoper— 1.4方法 nia,EDTA-PTCP)[ 据国外报道,EDTA—PTCP的发生率为 1.4.1不同抗凝剂和方法间的比较分别采集EDTA—K 和 0.07 ~1 ,而国内报道为0.77 【 。 枸橼酸钠两种抗凝的患者静脉血标本各2 mL,30 min后按仪 本实验对1例血小板假性减少的患者进行血液标本采样。 器标准操作规程在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上进行检测,并 同时用EDTA K 、枸橼酸钠两种抗凝剂及末梢血稀释的方式 记录相应的PLT和WBC的数值;采集2O L患者末梢血,加 留取标本,分别通过全自动分析仪,人工显微镜计数及涂片染 入到含0.5 mI 的生理盐水的EP管中,净置3O min后,作为 色等方法计数和观察患者血小板,分析血小板减少及白细胞升 稀释模式的标本按KX 21稀释模式的标准操作规程在KX-21 高的原因。 的稀释模式通道中检测,并记录PLT和WBC的数值;分别用 1资料与方法 草酸铵稀释液及冰醋酸稀释液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5], 1.1一般资料患者,女,22岁,因宫外孕收入院。人院前门 稀释患者末梢血,通过人工显微镜检的方法分别计数标本的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年1O月第8卷第l9期 I ab Med Clin,October 201l,Vo1.8,N0.19 PI T及WBC数值,并记录。注明:Sysmex XE2100与Sysmex KX 21两种血液分析仪均通过卫生部质量控制检测,同时符 合室内质控标准,两者之间的结果具备可比性。 l_4.2 不同时间段的比较 分别将EDTA—K。与枸橼酸钠两 种抗凝的血液标本于采集后5、30、60 min 3个时间段按仪器 标准操作规程用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并记录 相应的PLT和WBC的数值。以上各种方法均分别检测5次。 1.4.3抗凝与未抗凝血涂片的比较色法进行染色,显微镜下观察。 1.5统计学方法2结 果 表1标本采集后30 min不同抗凝剂及不同检测方法时 PI T与WBC的计数( ±S) 分别用患者即采末梢血 2.2 EDTA Kz抗凝血分别在5、30和60 min 3个时间段所测 定的PI T和wBC的数值相互比较,5 min结果与3O及60 rain 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30 min与60 min问差异 和EDTA—Kz抗凝的静脉血制成血液涂片,干燥后使用瑞氏染 数据以 ±s表示,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 无统计学意义(P>O.05);枸橼酸钠抗凝血在5、30和60 min 3 个时间段所测定的PLT和WBC的数值相互比较,差异无统汁 2.1采用EDTA—K 抗凝后仪器检测的PLT和WBC的数值 与枸橼酸钠抗凝、末梢血稀释法及人工镜检这3种方法得到的 学意义(P>0.05),EDTA K 与枸橼酸钠两种抗凝血在5 min 时间段所测定的PLT和WBC的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见表2。 数值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枸橼酸钠抗凝 仪器法与末梢血稀释法以及人工镜检这3种方法所得的PLT 和WBC的数值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 表l。 表2 EDTA—Kz与枸橼酸钠两种抗凝剂不同时间段的PLT与WBC计数结果( ±S) 2.3对即采末梢血与EDTA Kz抗凝血2种涂片染色油镜镜 检发现,未抗凝血的涂片内血小板散在分布,未见明显聚集现 PLT发生聚集及卫星现象时,其体积增大以至仪器无法识别, 导致PLT测定结果大大偏低。甚至把一些体积大小 WBC 象,PI T整体数目呈正常范围;EDTA—K。抗凝血涂片内可见 到明显的聚集及卫星现象。 3讨 论 相似的PLT聚集体误识别为WBC,因此往往出现WBC数值 比真实值高的现象。有研究表明,在EDTA PTCP患者血清 中抗心磷脂抗体和抗血小板抗体的阳性率以及免疫球蛋白 IgG和IgM水平都明显高于健康人,证明EDTA PTCP的发 对于EDTA—K 引起的假性PI T减少的患者,当其血液 分析标本采用传统的EDTA—K。抗凝时,其PLT测定值大大 低于其真实值,导致PLT减少的过程是在EDTA—K。与血液 标本接触后5min内即开始发生,而全过程则在30 min内全部 生与某些自身免疫疾病有关¨门,化疗后的恶性肿瘤患者ED 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症的发生率也会增高。研究还发 现,EDTA—PTCP可随着疾病的好转而好转直至消失。临床检 验工作中,如果遇到这种PLT不明原因减少的患者,一定要结 合其病情慎重对待。必要时最好通过草酸铵稀释法人工计数 或者更换抗凝剂如枸橼酸钠等复查血小板,以及进行推片染 完成。涂片镜检发现该类标本中PI T之间发生明显聚集现象 甚至卫星现象,而采用枸橼酸钠抗凝时的PLT值并未受到影 响。 EDTA K 作为常用的血液分析抗凝剂,的确具有别的抗 凝剂无法相比的优点,但对有些患者的血液标本却起到促进 色,观察其形态。只有全面、综合地应对,才能有效避免由于检 验失误给l临床诊疗带来不必要的误导。 参考文献 [1]徐志明,祁慧,李丰平.乙二胺四乙酸三钾导致血小板假 性减少分析EJE.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9):53g 54(i). E2]窦心灵,何贵山,朱建敏,等.EDTA—Kz抗凝剂导致血小 板性减少l例报道[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5,9(1):77. PI T聚集的作用。这种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EDTA PTCP)的发生是由于在以EDTA~K 作为抗凝剂的前 提下出现的免疫介导的血液中冷抗血小板自身抗体,使血小板 巨相发生凝集现象[6]。EDTA依赖的冷抗血小板自身抗体还 能直接作用于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上,与血小板结合后的 自身抗体的Fc端又可与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膜上Fc受体结 合,出现卫星现象[_7 ,抗凝时间越长,室内温度越低,血小板聚 集呈:卫星现象越严重,PTCP的发生也越频繁 j。另外,ED— TA可导致血小板活化,因而改变血小板膜表面某种隐匿性抗 E3]涂传清,吴建曾,赵锦,等.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 症1例[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6,19(4):246 247. [4] Berkman N,Michaeli Y,Or R,et a1.EDTA dependent pseudothrombocytopenia:a clinical study of 1 8 patients 原构象 ,这些外露的抗原与存在在血浆中的自身抗体结合从 而激活细胞膜中的磷脂酶A 和磷脂酶C,水解血小板膜磷脂 and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EJ].An3.J Hemato1.1 99 1.36 (3):195 201. 并释放花生四烯酸、胶原、凝血酶原、内源性钙离子等活性物 质,这些活性物质能活化纤维蛋白原受体,促使血小板与纤维 蛋白原聚集。血液分析仪对于PI T的检测主要以电阻抗法为 Es]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j.2版.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l997:22. (下转第2360 ) 原理,根据PI T体积的大小产生的不同的脉冲来计数,而当 ・2360・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年10月第8卷第1 9期 I ab Med Clin,October 2011,Vo1.8,N。.1 9 的最长时间(见图1)。 关标准,本文主要结合工作实际和参考国外的一些验证过程及 要求,建立了对血液运输过程关键环节一温度控制的确认方 法L2 ”]。由于外源性控温的血液运输工具温度较易控制和确 认,且此类运输资源有限,除运血车外,目前国内较多使用非电 源控制的血液运输箱,所以本文主要介绍人工控温血液运输箱 温度控制的确认过程。 本文通过改变外环境温度和荷载两个变量,检测小同时 内血液运输箱内的温度,直到超过血液要求的运输温度为止。 从图l和图2可知,在运输箱材质和控温方式相同,而外环境 和荷载不同的情况下,运输箱维持该血液允许温度范围的时间 差异较大(4.5~8.5 h);且当外环境温度相同,血液(已达到保 ^ 匡盆 0 8 6哇2 圜 生理盐水数置(袋) 图1 红细胞运输箱维持预期温度最长时间 (不同外环境温度和装量) 2.1.2 当外环境温度为23℃,运输箱分别空载、装1o袋、2O 袋生理盐水在不同时间内的温度(见图2)。 存温度)装量越多运输箱能使用的时间越长。如环境温度均为 23℃,红细胞运输箱分别空载、装lo袋、2O袋生理盐水时维持 2~10℃的时间分别为5、6和6.5 h,相差1.5 h。但从图3和 图4可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外环境温度改变对运输 时间影响最大,当外环境温度接近血液保存温度时,运输箱能 1 2 3 4 5 8 7 8 9 使用的时问越长;反之,则越短。如在装量为2o袋200 ml 生 理盐水,当外环境温度在15、23和30℃时,红细胞运输箱维持 红细胞允许温度范围(2~lo℃)的时间分别为8.5、6.5和5.5 h,相差3 h;当外环境温度在1O、18和3O℃时,血小板运输箱 维持血小板允许温度范围(20~24℃)的时间分别为2.0、4.5 时间(h) 图2 红细胞运输箱在不同时间的温度(不同荷载) 2.1.3 当外环境温度不同时,装量为2O袋的红细胞运输箱在 不同时间内的温度(见图3)。 和2.5 h;而且时间越长,单位时间内温度变化越快。提示在实 际工作中必须在确认条件下允许的最长时间内运输(因本单位 装运血箱的车均为空调车,可以对外环境进行一定的控制,所 圈 】:{ 1 6 7 8 9 以本文外环境未设置极端温度)。同时,当因某种原因需要延 长运输时间时,也主要可以通过适当调整运输箱所处的外环境 温度来延长保持血液要求运输温度的时间。 除此之外,作者也对血液运输箱其他方面进行 确认.如 是否抗压、光滑、整体密闭防渗漏;是否有以下标志:血液的品 时间(h) 图3 红细胞运输箱在不同时间的温度(不同外环境温度) 名、血液保存的温度、放置方向、最大承重量;箱体内壁乍物学 2.2人工控温的血小板运输箱:当外环境温度不同时,在不同 时间内的温度(见图4)。 24 检测是否未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和真菌等。且对血液运输人员 进行了专门的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通过以上环节保 证对血液运输过程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l2。3 21 【 l [1]苏庆军,唐茂林,陈建国.野战条件下血液运输冷链的维 0 I l 5 2 2 j { 3 5 4 1 护[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245—246. E2]田纳.温度芯片在血液运输中的监测与应用[J].哈尔滨 医药,2O10,32(2):44—45. 时间(h) 图4 3讨 血小板运输箱在不同时间的温度(不同外环境温度) 论 [3]鲍红日.临床血液运输的职责和分_L探索[JJ.浙江预防 医学,2007,19(5):73. (收稿日期:2011 07 07) 由于目前国内还没有完全建立对血液运输工具控制的相 (f:接第2358页) [9]Bragagni G,Bianconcini G,Brogna R,et a1.Pseudothrom bocytopenia;clinical comment on 37 cases[J].Minerva Med,2001,92(1):13 17. 6]于波海,范艳玲,沈伟霞,等.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假性血 小板减少症病例分析[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7,9 (1):68—69. [i0]姚新洁,李平,东利平,等.乙二胺四乙酸盐依赖性血小板 假性减少症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J].临眯血液学杂 志,2008,21(2):75 76. (收稿日期:20】1 05 28) L7 郭旭霞,王立兵,闫慧.EDTA K:致假性血小板减少分析 [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7,21(1):55—57. }-8]宓庆梅,施巍宇,郝婉莹,等.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 少症一例[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10):7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