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第七章小学儿童学习动机与激发)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第七章小学儿童学习动机与激发)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第七章 小学儿童学习动机与激发

一、填空题:

1、动机是指( 引起 )并( 维持 )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 目标 )的( 内部动力 )

2、学习积极性的外在表现指标主要是学生对待学习的( 注意状态 )、( 情绪倾向 )和( 意志毅力 )

3、揭示动机的最佳水平随课题的性质不同而不同的规律是( 耶基斯—多德森法则 )

4、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在学校情境中,促使学生追求成就、希望获得成功的内在推动力量主要由三种内驱力组成,即( 认知内驱力 )、( 自我提高内驱力 )和( 附属内驱力 )。

5、强化理论认为,动机是( 由外部刺激引起的对行为 )的激发力量,教学中要注意( 奖励与惩罚 )手段的使用。

6、马斯洛在解释动机时强调( 需要 )的作用,( 缺失需要 )使我们得以生存,( 生长需要 )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生活。学校里最重要的、最需要老师关注的缺失需要是( 爱和自尊的需要 )

7、高成就动机者的特征:( 注重声誉,全力以赴完成任务)、( 自信心强,有明确的行动目标)、( 精力充沛,求新求异,勇于开拓)、( 注重工作,选择高能力的工作伙伴)。

1 / 4

8、保持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以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时要注意两种偏向:( 兴趣主义 )和( 形式主义 )。

二、判断题:

1、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所追求的结果和归宿,是影响学习行为的外部拉力。 ( 错 )

2、学习动机是学习行为的动力因素,主要表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压力作为外部的影响力,不是独立的作用成分,只有将压力转化为推力或拉力才能真正成为学习行为的动力因素。(对)

3、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我们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高尚的、正确的与低级的、错误的学习动机。(错,这里可以交叉组织多题)

4、附属内驱力指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或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地位和威望的需要。(错)

5、成就动机强的人倾向选择做中等难度的工作。(对)

三、名词解释:

1、学习动机——是激起学生的学习行为、维持已产生的学习行为,并使学习行为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主观判断)。

2 / 4

3、成就动机——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快尽好地解决某一难题的力量。

4、归因——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解释。

四、简答题:

请简述一下采用表扬与批评的基本原则:

❖ 1)目的明确——避免“捧杀”或“棒杀”

❖ 2)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一视同仁

❖ 3)因势而变——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 4)心理相容——宽松、理解、把握大势

五、论述题:

请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谈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的思路与方法。

• 一、保持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

• 二、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 三、从内部动机入手,培养学习兴趣

3 / 4

• 四、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 五、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

• 六、设立科学的学习目标,增强自我效能感

• 七、恰当地运用竞争与合作

各点要求适当展开。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