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生字10个“晕、犯、围、矮、托、袖、捧、便、厅、容”;能够正确地在田字格内书写“犯、托、袖、捧、厅”5个汉字并记住字形。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熟读课文,理解妈妈说的话。说说自己读课文后的感受。
3、理解父母对孩子的严格要求——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私自拿,体会母亲对孩子的爱。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教学过程:
一、观看图片,引出课题
1、观看图片,出示词语:芭蕉花(草字头、形声字)。
2、简介芭蕉花:芭蕉又称大蕉,属芭蕉科,原产热带亚洲,在我国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台湾等省区有栽种。芭蕉花的颜色是黄色的,形状像尖瓣的莲花。它不但很美,而且还有药用和食用的价值。人们常用芭蕉花与其它食物一起烧煮用以治病,如治头晕、心脏病等。人们还喜欢用芭蕉花做成美味的菜呢。
3、出示课题:20、芭蕉花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根据要求自学课文。
自学要求: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2、思考:课文围绕芭蕉花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试着完成练习。 2、出示填空:
我五岁那年,妈妈______________,于是我和哥哥翻进围墙的窗子去______________,父母知道后___________________,当时我俩都__________________。
3、指名分节把课文读正确。 4、交流填空答案,朗读填空。
5、学习生字:晕、围。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课文2、3节
①四人小组读课文第2、3小节
要求:1、找到描写我和哥哥摘花过程的小节。2、划出摘花过程的句子。3、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②交流并出示句子(一):
学生刚好放假,从围墙的窗口看见院子里栽着一簇芭蕉,有一株刚好开着一
1
朵黄花。我们欢喜极了,就翻进窗子去摘那朵芭蕉花。窗子不过三四尺高,我人矮,是二哥把我托进去的。
a出示图片理解:一簇、一株、一朵;动作理解:托。
b指导朗读(读出“欢喜”的语气)随机学习生字:矮、托 c板书:见花(发现)。 ③交流并出示句子(二):
我们摘下花,把它藏在衣袖里带回家。我捧着花跑到母亲床前。 a学习动词:摘、藏、带、捧、跑。 b随机学习生字:袖、捧 c板书:摘花,拿花。
(师:是啊,这些动词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我和哥哥是那么的快乐,因为我们太爱妈妈了。)
④师生合作读句子。 2、继续学习第3小节。
①轻声朗读课文第三节,要求:爸爸妈妈看见芭蕉花时是什么态度?用浪线划出有关句子。
②交流并出示句子:
母亲非常生气,连连叹气,说:“唉!我生下了你们这两个不争气的孩子,为娘的倒不如病死的好!”
父亲知道了,把我们拉到客厅里,狠狠地训了一顿。
a读句子。
b学习生字:厅
c板书:非常生气、连连叹气、训了一顿 ③质疑: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为什么我和哥哥那么辛苦为妈妈摘来了芭蕉花,妈妈不但不开心反而非常生气?为什么爸爸也狠狠地训了我们一顿?)
④释疑:老师引导: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再读读课文。 a出示课后练习:
母亲问我芭蕉花是哪儿来的,我便照实说:“_________ ____” 理解:照实
b回应质疑:现在谁来说说母亲和父亲为什么都很生气? c交流。
d分角色朗读两句句子,引导读出父亲和母亲对我们严格要求、生气的语气. ⑤引读第三小节
理解动词:掐——换个词来说说:摘。
板书:还花(师:最终我们还是把花还了回去。) 四、讨论交流,练习说话。
有人说,我和哥哥不应该拿不属于自己家的东西;有人说,为了治妈妈的病,
2
可以这么做,生命最宝贵。那有没有什么可以两全其美的办法呢?
1、小组讨论。 2、交流。
3、老师小结:你们都很聪明,为兄弟俩出了那么多好主意。你们的这些办法既没有损害别人的东西,又能治好妈妈的病,真不错! 四、复习巩固 1、复习词语。 2、复习生字。 板书设计:
23 芭蕉花——
(治头晕) 我和哥哥 父母 见花 非常生气
摘花 连连叹气 拿花 训了一顿 还花
爱(严格要求)
练习设计:
一、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括号里打“√”: 1、掐 qiā ( ) xiàn ( ) 2、晕 yǖn ( ) hǖn ( ) 3、捧 bàng( ) pěng ( ) 二、选择合适的字组词:
1、 托 摘 2、 袖 神 ( )花 精( ) 寄( ) 领( ) 三、读句子, 按要求写词语: A 母亲非常生气,连连叹气。
B 我和哥哥都很伤心,但是,我不明白父母为什么生气。 1、选择词语理解正确的选项,在括号里打“√”。 连连:连续不断( ) 连忙( ) 2、写出带点词语的近义词:
1)伤心——( ) 2)明白——( ) 四、照样子写句子。
例:院子里栽着一簇芭蕉,有一株刚好开着一朵黄花,样子像尖瓣的莲花。
池塘里碧绿的荷叶就像 。 雨后的彩虹像 高高地挂在天空。 十五的月亮像 。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