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共53题,共150分)
1。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中用来定义模式、内模式和外模式的语言是( )。 (2分) A.DML B.C C。DDL D。Basic 标准答案:C
2。 保证数据库系统正常工作的的核心软件是( )。 (2分) A。编译系统 B。数据库 C。操作系统 D.数据库管理系统 标准答案:D
3。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2分) A。DBS包括DB和DBMS B。DBMS包括DB和DBS C。DB包括DBS和DBMS D.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标准答案:A
4。 事务的原子性是指( ) (2分)
A。事务中包括的所有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 B。事务一旦提交,对数据库的改变是永久的
C.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并发的其他事务是隔离的 D。事务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标准答案:A
5。 系统能把数据库从被破坏、不正确的状态,恢复到最近一个正确的状态,DBMS的这种能力称为( ) (2分)
A。完整性控制 B。安全性控制 C.可恢复性 D。并发控制 。标准答案:C
6。 有两个实体集,并且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M:N联系,那么按照E—R模型转换成关系数据库的规则,这个E—R结构转换成表的个数为( ). (2分) A。1 B。2 C。3 D。4 标准答案:C
7。 把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的过程,属于数据库设计的( ) (2分) A。概念设计 B.逻辑设计 C。需求分析 D。物理设计 。标准答案:B
8。 若用如下的SQL语句创建一个student表: 可以插入到student表中的记录是( )。 (2分) A。(‘1031',‘曾华',男,23)
B.(‘1031',‘曾华',NULL,NULL) C.(NULL,‘曾华’,‘男’,‘23’) C。(‘1031',NULL,‘男’,23) 。标准答案:B
9。 SQL语言中,删除一个视图的命令是( )。 (2分)
A.DELETE B。DROP C。CLEAR D.REMOVE 。标准答案:B
10。 在SQL语言中的视图VIEW是数据库的( )。 (2分) A。外模式 B.模式 C。内模式 D。存储模式 。标准答案:A
11。 ( )构成了关系模型的三要素。 (3分) A。三级模式 B。关系数据结构
C.专门的关系操作和传统的集合操作 D.关系的三类完整性约束条件 。
标准答案:B,C,D
12。 如果不进行控制,事务的ACID特性可能在( )情况下遭到破坏. (3分) A.多个事务并发执行 B.多个事务顺序执行
C.事务在运行过程中强行终止 D。事务运行一半被撤销。
1 第1页共3页标准答案:A,C
13。 下列SQL命令中属于数据控制的有( ). (3分)
A.SELECT B.UPDATE C。GRANT D。REVOKE 标准答案:C,D
14。 数据库领域中常用的数据模型有( )。 (3分) A。层次模型 B。网状模型 C。关系模型 D。面向对象模型 。标准答案:A,B,C,D
15. 现有关系模式: EMP(empno,ename,mgr,sal,workday), DEPT(deptno,dname,loC。在以下视图中,不可能更新的视图为( )。 (3分) A.视图V1,由1970年以后参加工作的雇员组成 B。视图V2,由部门号和各部门的平均工资组成 C.视图V3,由雇员姓名和其领导者姓名组成
D。视图V4,由薪金超出所有雇员平均薪金以上的雇员组成 。标准答案:B,D
16。 简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两级映象结构?这种结构的优势何在? (5分)
标准答案: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是指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两级映象是指外模式/模式映象,模式/内模式映象.三级模式两级映像结构是数据库实现数据独立性的关键,包括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数据逻辑独立性是指局部逻辑数据结构(外模式即用户视图)与全局逻辑数据结构(模式)之间的独立性。当数据库的全局逻辑数据结构(模式)发生变化(数据定义的修改、数据之间联系的变更或增加新的数据类型等)时,它不影响某些局部的逻辑结构的性质,应用程序不必修改。
物理数据独立性是指数据的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内模式)改变时,对数据库的全局逻辑结构(模式)和应用程序不必作修改的一种特性,也就是说,数据库数据的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独立与之上的应用程序和模式.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之间存在二级映象,外模式/模式映象,模式/内模式映象,这两层映象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17. 什么是数据的安全性?数据库常用的安全性控制方法有哪些? (5分)
标准答案: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防止因用户非法使用数据库造成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防止非法的用户使用、更改甚至破坏数据库中的数据;其二是防止合法的用户使用、更改或破坏超过其权限范围内的数据。
数据库安全控制常用的方法有:用户识别;存取控制;定义视图;审计;数据加密。 18。 并发控制的主要技术是封锁,什么是封锁? (5分)
标准答案:锁是DBMS为数据库中数据添加的一种标志信息.所谓封锁就是事务T在对某个数据对象例如表,记录等操作之前,先向系统发出请求,对其加锁的过程。加锁后事务T就对该数据对象有了一定的控制,在事务T释放它的锁之前,其他的事务不能更新此数据对象。封锁协议是指系统中的每一个事务都必须遵从的关于何时对数据项加何种锁,何时解锁的一组规则。 19。 在概念设计中将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称为( ) (2分) A.实体 B.记录 C。对象 D。结点 。标准答案:A
20。 已知在一个工厂中有多个车间,每一个车间有多名职工,工厂的产品要经过多个车间的多道工序加工。具体来说,一个产品要经过多个工人加工,一位工人要加工多个产品.工厂与车间之间属于一对多联系,车间与工人之间属于一对多联系,工人与产品之间属于( )联系。 (2分) A.一对多 B。一对一 C。未知 D。多对多 。标准答案:D
21. ( )是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结构的数据集合。 (2分) A.网络系统 B.数据库系统 C。操作系统 D.数据库 。
标准答案:D
22. 如果有两个事务,同时对数据库中同一数据进行操作,不会引起冲突的操作是( ) (2分) A。其中有一个是DELETE
B.一个是SELECT,另一个是UPDATE
C。两个都是SELECT D。两个都是UPDATE 标准答案:C
23. 表达用户使用观点的数据库局部逻辑结构的在三级模式结构中是( ) (2分) A。概念模式 B.模式 C。外模式 D。内模式 标准答案:C
24。 若关系模式R∈3NF,则下面最正确的说法是( ) (2分) A。某个主属性不传递依赖于码 B。某个非主属性不部分依赖于码
C。所有的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码 D.所有的非主属性都不部分依赖于码 。标准答案:C
25。 在关系数据库系统中,为了简化用户的查询操作,而又不增加数据的存储空间,常用的方法是创建( ) (2分)
A.另一个表 B。视图 C。索引 D。模式 标准答案:B
26. 事务的隔离性是指( ) (2分)
A。事务中包括的所有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 B.事务一旦提交,对数据库的改变是永久的
C。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并发的其他事务是无关的 D。事务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标准答案:C
27。 若要在基本表S中增加一列CN(课程名),可用( )。 (2分) A。ADD TABLE S(CN CHAR(8)) B.ADD TABLES ALTER(CNCHAR(8)) C。ALTER TABLE S ADD(CN CHAR(8)) D。ALTER TABLE S(ADD CN CHAR(8)) 。标准答案:C
28。 设关系数据库中一个表S的结构为S(SN,CN,grade),其中SN为学生名,CN为课程名,二者均为字符型;grade为成绩,数值型,取值范围0-100.若要把“张二的化学成绩80分”插入S中,则可用( )命令. (2分)
A.ADD INTO S VALUES('张二',’化学',’80’) B.INSERT INTO S VALUES(’张二’,’化学’,’80') C。ADD INTO S VALUES(’张二’,’化学’,80) D.INSERT INTO S VALUES(’张二’,'化学’,80) 。标准答案:D
29。 SQL语言具有( )等功能。 (4分)
A.数据操纵 B。数据定义 C。数据控制 D。关系规范化 标准答案:A,B,C
30。 下面列出的条目中,哪些是数据库技术的主要特点( ) (4分) A.数据共享度高 B.数据的冗余小
C。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D.数据的安全性高 。标准答案:A,B,C,D
31。 在以下各条叙述中,正确的叙述有( ) (4分) A.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冗余 B。数据库减少了数据冗余
C。数据库中,如果逻辑模式改变,则需将与其有关的外模式做相应改变,否则应用程序需改写 D.数据库中的内模式如有改变,逻辑模式可以不变 。标准答案:B,D
32。 三级模式间存在两种映射,它们是( ) (4分)
A.外模式与内模式间的映射 B。模式与用户间的映射
2 第2页共3页C。模式与外模式间的映射 D。模式与内模式间的映射 。标准答案:C,D
33。 简述数据库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5分)
标准答案:数据库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系统分析员、应用程序员和终端用户等部分组成.
34. 简述数据库系统所具有的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 (5分)
标准答案: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简称为数据独立性,包括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数据逻辑独立性是指局部逻辑数据结构(外模式即用户视图)与全局逻辑数据结构(模式)之间的独立性.当数据库的全局逻辑数据结构(模式)发生变化(数据定义的修改、数据之间联系的变更或增加新的数据类型等)时,它不影响某些局部的逻辑结构的性质,应用程序不必修改。
数据物理独立性是指数据的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内模式)改变时,对数据库的全局逻辑结构(模式)和应用程序不必作修改的一种特性,也就是说,数据库数据的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独立与之上的应用程序和模式.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之间存在二级映象,外模式/模式映象,模式/内模式映象,这两层映象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35. 关系模型中的完整性约束包括( ) (4分)
A。实体完整性 B。域完整性 C.参照完整性 D。用户定义完整性 。标准答案:A,C,D
36. ( )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 (2分) A。数据库系统 B.数据库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数据结构 。标准答案:B
37。 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 (2分)
A.数据 B。数据模型
C。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D.信息 。标准答案:C
38。 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 ). (2分) A。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 B.用户程序与DBMS的相互独立
C。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D。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 。标准答案:C
39. 现有如下关系:患者(患者编号,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所在单位),医疗(患者编号,医生编号,医生姓名,诊断日期,诊断结果)其中,医疗关系中的一个外码是( )。 (2分) A。患者编号 B.患者姓名
C。患者编号和患者姓名 D。医生编号和患者编号 标准答案:A
40. 事务的原子性是指( ) (2分)
A。事务中包括的所有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 B。事务一旦提交,对数据库的改变是永久的
C。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并发的其他事务是隔离的 D。事务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标准答案:A
41. 保护数据库防止不合法的使用,以免数据的泄密、更改或破坏.这属于数据库保护中的( )措施。 (2分)
A.完整性控制 B.安全性控制 C。可恢复性 D.并发控制 。标准答案:B
42。 关系模式中,满足2NF的模式( )。 (2分)
A.可能是1NF B。必定是1NF C.必定是3NF D。必定是BCNF 标准答案:B
43. 关系模式的候选码可以有1个或多个,而主码有( ). (2分) A.可以多个 B.可以0个 C.只有1个 D.可以1个或多个 标准答案:C
44. 关系数据库中,实现表与表之间的联系是通过()来实现的. (2分) A。实体完整性规则定义主码 B.参照完整性规则定义外码 C.定义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 D。值域定义 标准答案:B
45。 在雇员信息表关系EMP中,哪个属性是外码?( ) (2分) A.雇员号 B.雇员名 C.部门号 D.工资 标准答案:C
46. 关系模型完整性约束包括( )。 (3分)
A。实体完整性 B。数据完整性 C.用户定义完整性 D。参照完整性 标准答案:A,C,D
47。 数据库故障分为哪些( ). (3分)
A。事务内部的故障 B.系统故障
C。介质故障 D。计算机病毒引起的系统瘫痪 标准答案:A,B,C,D
48. 在SQL语言中( )属于数据操纵语言. (3分)
A。ALTER B.INSERT C。UPDATE D.DELETE 标准答案:B,C,D
49。 下列关于数据冗余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3分) A。冗余的存在容易破坏数据库的完整性 B.冗余的存在给数据库的维护增加困难 C。不应该在数据库中存储任何冗余数据 D.冗余数据是指可由基本数据导出的数据 标准答案:A,B,C
50。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 )。 (3分)
A.内模式 B.概念模式 C。模式 D.外模式 标准答案:A,C,D
51。 关系数据模型有哪些优点? (5分)
标准答案:关系模型与非关系模型不同,它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基础上的。 52. 为什么外模式/模式映象能够保证数据库具有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5分)
标准答案:当模式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象做相应的改变,而使外模式保持不变。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库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和程序的逻辑独立性。
53。 简要说明事务的ACID特性。 (5分)
标准答案:原子性,事务是数据库的逻辑工作单位,事务中包括的各种操作,要么都做,要不都不做.一致性,事务执行的结果必须是是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隔离性,一个事务的执行不能被另一个事务干扰。持续性,一个事务一旦提交,它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改变就应该是永久的。
。。。。。3 第3页共3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