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渭滨区2019-2020-1七年级语文试题 WB202001

一、积累和运用(21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贮蓄(zhù) .B.絮叨(dāo) .

粗犷(kuàng) 莅临(lì) ..荫蔽(yīn) .

拈轻怕重(niān) .

狭隘(ài) 刨根问底(báo) ..

骇人听闻(hài) .

参差不齐(cī) .

C.怅然(chàng) 蓦然(mù) 羞怯(qiè) ...D.流淌(tǎng) .

突兀(wù) 怂恿(sǒng) ..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气慨 爱慕 漠不关心 花团锦簇 B.云宵 坍塌 喜出望外 沉默寡言 C.琢磨 缥缈 眉开眼笑 不可救药 D.禁固 惩戒 怪诞不经 神彩奕奕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秋天到了,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烟消云散了。 ....B.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私语。 ....C.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径庭。 ....D.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4.诗文默写(8分)

(1)《夜雨寄北》中设想与妻子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孤寂的诗句是:

“ , 。” (2) ,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论语>十二章》中强调虚心求教,博采众长的句子:“ , 。” (5) ,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

(6)“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5.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3分)

①“共享”概念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共享单车就是其中一种。②但是共享单车出现后,它们却常常遭到破坏。③各公司的单车都出现了二维码被划和零件被恶意损坏。④但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狩猎的对象__________动物,_________共享单车,把单车从小区楼道等地方“解救”出来,义务修补破损的单车……⑤这套流程被称为“打猎”,这些人被称为单车猎人。

(1)第③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2)第④句需补充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请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共6页 第1页 七年级语文试卷

(3)第⑤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6.名著阅读。(4分)

“人之初,性本善”么?这并非现在要加以研究的问题。但我还依稀记得,我幼小时候实未尝蓄意忤逆,对于父母,倒是极愿意孝顺的。不过年幼无知,只用了私见来解释“孝顺”的做法,以为无非是“听话”,“从命”,以及长大之后,给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饭罢了。自从得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以后,才知道并不然,而且还要难到几十几百倍。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之类的。“陆绩怀橘”也并不难,只要有阔人请我吃饭。“鲁迅先生作宾客而怀橘乎?”我便跪答云,“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阔人大佩服,于是孝子就做稳了,也非常省事。

(1)上面选段出自鲁迅散文集 中的 。(篇名)(2分)

(2)在此作品中,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候的阅读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 ”和“ ”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2分)

二、综合性学习。(6分)

7. 某班级拟创办一份文学刊物,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1)请你为这一刊物命名,并设置两个栏目。

刊物名称:《 》(1分)

栏目一: 栏目二: (1分)

(2)一位家长送了一幅画,上面有船、帆、云、天、风、海,表示对班刊的支持。请你从中

任选两种,配写一段贺词。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2分) (3)林林很想报名进入班刊的设计组,但是他的妈妈担心参加活动影响他的学习,不让林林

参加。请你试着劝说他的妈妈。(2分)

三、阅读(33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8—10题。(7分)

猫(节选)

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

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地,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的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

共6页 第2页 七年级语文试卷

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共6页 第3页 七年级语文试卷

8.依据文中“我”对第三只猫情感的变化过程,完成填空。(2分) ①________——愤怒——②________

9.“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说说它的表达效果。(2分)

10.联系全文说说结尾句“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在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14分)

紫色葡萄慈父心

卫宣利

①小院里有棵葡萄树,是父亲在我双腿瘫痪后的第二年栽下的。栽树的时候,父亲把我推到院子里,一边挖坑,一边告诉我,葡萄树是有灵性的,种的时候许个愿,如果能实现,它就能长得旺盛。父亲说:“许个愿吧!”就这样,我们父女俩把美好质朴的心愿寄托在了小小的葡萄树上—— 。

②父亲伺弄葡萄树的精心和殷勤一如照顾他有病的女儿:浇水要浇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施肥要施还散发着青草味儿的牛羊粪,松土自然要用手把土细细碾碎……父亲每天早上都要把我推到葡萄树前,仔细地看上一阵。葡萄树每长出一片新叶,父亲就兴奋得像个孩子,说:“你.......瞧,发芽了!发芽了!”后来,父亲还很有信心地说:“等到能在葡萄树下乘凉的时候,你就好了……”

③葡萄树长大了,正如父亲所期望的那样:枝繁叶茂。父亲用粗铁丝和钢筋精心地给葡萄树搭了架子。第二年,长长的藤蔓就爬满了半个院子,碧绿肥嫩的叶子在小院的上空舒展着热烈的情怀,生机勃勃!

④然而,我,依然坐在轮椅上。

⑤其实父亲心里也明白,他的女儿再也不能像只花蝴蝶一样在他身边欢快地跑、轻轻地跳了,可他依然痴望着、幻想着有一天能出现奇迹……

⑥那年,郁闷孤苦的我拿起了笔。

⑦葡萄树在第三年结了果。连父亲也未料到,他栽下的葡萄树竟是优质品种,不但个大味甜,而且熟得早。夏日里,那些成熟了的葡萄一串串挂在小院里,阳光透过叶隙落上去,颗颗晶莹剔透,硕大滚圆,既好看又诱人。

⑧从此父亲又多了一项任务。炎热的午后,父亲总会踩上凳子,摘两串紫珍珠般晶莹的葡萄,用清凉的井水洗了,端到我的书桌上,对我说:“累了就歇歇,吃点葡萄,解暑。”我便停了手中的笔,津津有味地吃葡萄。葡萄被井水洗过,凉凉的,又酸又甜,真好吃!葡萄汁顺着下巴流下来,我全然不顾。父亲看我贪婪的样子,一脸满足地笑。有时候他怕影响我,悄悄..地进来,悄悄放下葡萄,又悄悄地出去。 ......

⑨几年过去了,葡萄树越来越旺盛,一到夏天,它厚厚的绿阴就遮满了小院。当父亲坐在

共6页 第4页 七年级语文试卷

葡萄树下戴着老花镜读我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时,他的眼角眉梢都挂满了笑意。父亲已经接受了我不能走路的现实,当初许的愿也许早已忘了。父亲明白:有一种站立更能升起至高无上的尊严,那就是心灵的站立!

1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12.父亲栽种葡萄树时与“我”一起许下的心愿是什么?(第①自然段破折号后面应补出的内容,不超过15个字)(2分)

13.品读下面的句子,结合其中加点部分说说其表达效果。(4分)

(1)葡萄树每长出一片新叶,父亲就兴奋地像个孩子,说:“你瞧,发芽了!发芽了!”.......

(2分)

(2)有时候他怕影响我,悄悄地进来,悄悄放下葡萄,又悄悄地出去。(2分) ........

14.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划线句子“郁闷孤苦的我拿起了笔”的具体含义。(2分) 15.结合全文,简要概括题目中的“慈父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8分)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

【乙】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

(节选自《童区寄传》)

【注释】①荛(ráo):打柴。②反接:反背着手捆起来。③虚所:集市。虚,同“墟”。④恒状:常有的样子。⑤易:轻视,这里是“不以为意”的意思。⑥为市:谈生意,指寻找买主。⑦植:立。⑧微伺:偷偷地看。 16.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1)缀行甚远 ( ) (2)其一犬坐于前 ( ) ..(3)布囊其口 ( ) (4)去逾四十里 ( ) ..

共6页 第5页 七年级语文试卷

1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三十而立 ..B.乃悟前狼假寐 去后乃至 ..C.之虚所卖之 知之为知之 ..D.以缚背刃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8.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

19.屠户和区寄在性格上有什么相似之处?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20—21题。(4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 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0. 诗中的“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2分) 21.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2分)

四、作文(40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不知不觉中,本学期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上中学这半年来,我们比小学忙碌了许多,也烦恼了许多,更成长了许多:读书让我们成长,挫折让我们成长,放弃让我们成长,分享让我们成长,感恩让我们成长……

请以“这也是成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自定立意,抒发真情实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③不得套作、抄袭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共6页 第6页 七年级语文试卷

渭滨区2019-2020-1七年级语文试题答案 WB202001

一、积累和运用(21分)

1.D (2分) 2.C(2分) 3.A(2分)

4.(8分)(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2)水何澹澹(3)不知何处吹芦管 (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非学无以广才(6)吹面不寒杨柳风 5.(3分)(1)各公司的单车都出现了二维码被划和零件被恶意损坏的现象。(1分)

(2)不是 而是(1分)

(3)这套流程被称为“打猎”,这些人被称为“单车猎人”。(1分)

6.(4分)(1) 《朝花夕拾》(1分) 《二十四孝图》(1分)(2)老莱娱亲 郭巨埋儿 (2分) 二、综合性学习(6分)

7.(1)【示例】起航文学(1分)栏目示例:佳作秀场,创作手记,名篇推荐等(1分) (2)【示例】祝愿“起航文学”刊满载着同学们的灵感,乘着理想的风,聆听时代的声音,

描绘心灵的画卷,在文学的浩瀚大海里扬帆远航。

(3)【示例】阿姨,其实您应该支持他。班刊形式多样,相关的活动都是有益于提升学生

文学素养的。而且林林一直很喜欢设计,这能够很好地锻炼他的能力,对他以后的发展特别有好处。而且班刊创办得好,他会很有成就感,学习起来会更有劲头,您觉得呢?(2分) 三、阅读理解(33分)

(一)(7分)

8.(2分)讨厌(不喜欢)(1分)悔恨(1分)

9.(2分)比喻,把我的暴怒、我的虐待比作刺我的良心的针(1分)生动地表现了“我”的悔恨与自责。(1分)

10.(3分)结构上,照应文章开头。(1分)内容上,是写因为“我”亲手制造了第三只猫的悲剧,心中负罪感永远无法消除,见了猫就会触及灵魂的伤痛,所以“永久”不养猫。表达了“我”深深的内疚和自责。(2分) (二)(14分)

11.(2分)本文写我瘫痪后,父亲通过栽种葡萄树鼓励关爱我,最终使我振作起来的故事。意思对即可。

12.(2分)希望我能够尽快好起来。

13. (1) 父女俩曾在葡萄树前许下心愿,葡萄树发芽了,预示着“我”的腿也有了希望。“兴奋地像个孩子”写出了父亲的内心的喜悦;同时父亲用兴奋的表情激发“我”对腿好起来 要充满信心,表现了深深的父爱。(2分)

(2) 连用三个“悄悄”,写出了父亲怕影响我写作,给我送葡萄时的动作情景,体现了无言的父爱。(2分)

14.(2分)根据文章最后一段中“父亲……读我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可知,这里是指“我”

开始写作。

15.(4分)栽种葡萄并许下希望女儿好起来的心愿;侍弄葡萄树的精心和殷勤一如照顾有病

共6页 第7页 七年级语文试卷

的女儿;为女儿采摘紫珍珠般晶莹的葡萄,用清凉的井水洗了,端给女儿吃;对女儿心灵的站立倍感欣喜,“眼角眉梢都挂满了笑意”。(共4分。每一要点占1分,意思对即可。) (三) (8分)

16.(2分)(1)连接 紧跟 (2)像狗似的 (3)捂住 (4)离开 17.(2分)B

18.(1)(1分)骨头已经没有了,但两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2)(1分)区寄偷偷地看他睡着了,就把捆绑自己的绳子靠在刀刃上,用力地上下磨动,

绳子终于被割断。

19. 两个人都勇敢、机智、不畏强暴。(1分)告诉我们:对待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或:讽喻了像狼或“豪贼”一样的恶人,无论怎样狡猾奸诈,最终都会失败。) (1分)

(四) (4分)

20.(2分)诗中“僵”与“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表现了诗人凄苦和悲凉 。 21.(2分)表达了诗人要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和炽热的爱国情怀。 四、作文(40分) 22.评分标准:

一类卷:40—36分 二类卷:35—32分 三类卷:31—24分 四类卷:23分以下

共6页 第8页 七年级语文试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