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了解一天的基本时间概念 • 认知一天中的各个时间段
• 掌握表达一天中自己的活动内容的语言
教学准备
• 幼儿园教室 • 时钟、闹钟、日历 • 玩具、音乐、故事书等 • 编写好的教案
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老师问孩子们:“今天是几号?星期几?” 随后,老师可以通过让小朋友们看时钟、日历等让他们感受到时间的长短。
2. 学习表达一天的时段(20分钟)
老师与孩子们一起讨论一天中各个时间段的名称,例如:早上、中午、下午、晚上等。老师可以说:“早上我们吃早餐,上学去。到了中午,我们吃午饭,午休一会儿。到了下午,我们可以做手工、听故事,接着就放学回家啦!”
3. 用绘本复习一天中的活动(30分钟)
老师可以选择适合幼儿园大班的绘本来帮助孩子们复习一天中的各种活动,例如《小兔子的一天》等。老师可以逐个时间段来介绍书中小兔子是如何度过一天的。
4. 课堂活动(30分钟)
• 老师可以把一天24小时分成若干块,每块代表一段时间。然后请每个小朋友拿着纸板上去画出自己一天中的活动,最后跟大家分享。
• 随手问一位小朋友:“你今天早上吃了什么早餐?”,以此来锻炼小朋友表达的能力。
• 让孩子们猜猜,老师手里的水杯里面大约有多少水,然后问他们:“如果你们要喝一整天的水,应该喝多少呢?”
5.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反思:
• 开始的时候,老师没有引起孩子的兴趣,孩子们一开始就显得很懒散,这导致教学的效果有些不明显。
• 在复习阶段,应该选择更加生动有趣的绘本,能更好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 孩子们在表达的时候,有时候表述不清晰,这需要老师加强练习。
总结
通过这节课,孩子们对一天的时间有了一个基本的概念,知晓了一天中的各个时段,同时锻炼了表达和思考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将会更加重视提升孩子们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同时注重孩子们的个体差异,力求做到更好的教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