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独柱双抱箍法在盖梁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独柱双抱箍法在盖梁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独柱双抱箍法在盖梁施工中的应用

赵亚杰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结合工程实际,谈谈独柱盖梁双抱箍法施工。 关键词:独柱盖梁;双抱箍法;施工工艺 1 概述

有些桥梁墩柱分布在河道两边,由于地形限制及河中淤泥深浅不一,地基处理非常困难,采取满堂支架法已经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经各项比选,独柱盖梁宜采用双抱箍法施工。

2 施工工艺

施工顺序为:安装抱箍上下抱箍→上抱箍安装纵向工字钢2片→斜撑穿销栓一端与工字钢连接一端与下抱箍连接→在主梁工字钢上安装横向分配梁工字钢→试压(测量标高下沉5mm 以内)→安装底模→测量放样→绑扎钢筋→安装侧模板→安装预应力波纹管锚垫板、穿钢绞线→浇筑混凝土→强度达30%拆侧模→养护→10d 强度、弹模达到100%张拉压浆→封锚→按规范要求拆除抱箍支架。

3 抱箍的结构要求

抱箍由2块半圆弧型钢板(板厚t=12mm)组成,面板高度1000mm,M30的高强螺栓连接,每个抱箍 32个,每边16个,采用电动螺栓扳手拧紧。为了提高墩柱与抱箍间的摩擦力,同时对墩柱混凝土面保护,在墩柱与抱箍之间设5mm厚的橡胶垫。抱箍上设2根承重梁,每根承重梁由I40b工字钢焊接而成,用高强螺栓固定在上抱箍支撑板上,工字钢上横向铺设I28b工字钢做分担梁,每根长度为6m。分担梁上安装盖梁底模板。每根承重横梁两端各设有1根斜撑杆,每个斜撑由双支[18槽钢组焊,用高强螺栓固定于下抱箍和承重梁工字钢上。如图3.1、3.2。

图3.1抱箍支撑及盖梁模板体系图

图3.2 抱箍设计图

4 抱箍受力检算 4.1上部荷载计算

抱箍力学计算时按照(直径2m圆柱,上部盖梁最大重量计算),此圆柱符合要求,其余亦符合要求。

系梁自重:Q1=R*V=26*53.9*1.2=1682KN;(盖梁体积为53.9m³最重) 模板估算重量Q2=120KN;

Q=(1682+120)/8/2.35=95.85KN/m 用madis建模得

-95.8-95.8-95.8-95.8-95.8-95.8-95.8-95.8-95.8-95.8-95.8-95.8-95.8-95.8-95.8-95.8 支座反力应力图

通过计算可知,最大应力位于撑杆支点处197.3mpa。 下部抱箍最大荷载为G1=1391.2KN。 4.2抱箍受力计算: 根据公式:PμSH=KG P—螺栓对拉拉力; σ—压应力

μ—摩擦系数;根据《钢结构设计与计算手册》查得:橡胶与钢表面的摩擦阻力位0.45~0.60,混凝土与橡胶表面的摩擦系数为μ=0.65;则取值为μ=0.5计算。

S—承受力表面积;S=πd=3.14*2.0m=6.28m2 H—抱箍设计高度;取值为1.0m

K—抱箍设计安全系数;一般在设计时\"盖梁高度在2-5m 取2倍安全系数;5-15m高度取2.5倍;15-30m及以上高度取4倍的安全系数。

本工程取2.0倍安全系数。 则:P =KG/(μSH)

=2.0*1391.2/(0.5*6.28*1.0) =886.11KN 则:σ=KG/(SH) =2.0*1391.2/(6.28*1.0)

=443kpa=0.443mpa

一般墩柱砼抗压强度容许值不大于0.8Rab本工程为C30砼 0.8Rab=0.8*21.0Mpa=16.8 Mpa

σ=0.443mpa<16.8 Mpa,则钢带握紧墩柱不致于压碎砼! 4.3高强螺栓设计数量计算:

根据《钢结构设计与计算手册》查得: M30的高强螺栓设计拉应力为224KN; 高强螺栓承受的拉力为: P=655.20KN

使用高强度对拉螺栓的个数n=1391.2KN/224KN=6.2个。

为保证施工安全取每半侧使用螺栓16个,每套共用高强度螺栓为32个。 5 预压控制

在第一片盖梁施工时必须对工字钢支撑作预压试验,以确保其安全性。将钢支撑安装好后铺上底模,对其进行预压,预压重量为1.1倍的重量系数进行计算,预压前在底模四周测6 个点,预压48 小时后,测量点位变化情况。数据趋于稳定。不再变化,抱箍下沉量不大于5mm 时即可卸载,预压完成。

6 钢筋加工、安装

盖盖梁底模搭设完毕,检验合格后,对墩柱钢筋进行校正修复,并用钢丝刷清除浮在钢筋上的泥浆、铁锈,待符合要求后方可依据设计图纸进行钢筋绑扎。

盖梁钢筋采用现场人工安装,加工好的半成品钢筋采用平板车运到现场,人工在脚手架及盖梁底模上进行钢筋绑扎,盖梁钢筋一次安装完成,结构主筋接头采用机械套丝连接方式,主筋与箍筋之间采用扎丝绑牢。绑扎或焊接的钢筋不得有变形、松脱现象。为保证钢筋骨架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可在钢筋的部分交叉点处施焊或用辅助钢筋加固。

7 模板组装

模板组拼场地选在靠近立柱的临时便道上,按编号组拼。然后入模内检查模板拼缝,注意检查时不要污染模板,检查人员宜在鞋外套干净塑料袋。模板拼缝检查合格后紧固所有连接螺栓,用刀割平、割齐伸入模内的止浆条,并用油腻子或玻璃胶填平所有拼缝。模板拼缝处理完成后用起重机整体吊装模板。最后从模板顶四周的拉环上引出绳索,相互连接形成封闭环,并挂上警示标志,保证高空作业的人和物的安全性。

模板安装完成之后必须检查其垂直度、中心偏位及标高。用水准仪测量模板顶标高,将测点用红漆标记在模板顶的横向拼接板上,并将立柱顶面标高与测点处的模板顶标高之间的差值用红漆标示出来。

8 盖梁砼施工

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砼浇注。关键点:在每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随混凝土的灌入及时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振动棒振动移动间距不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 倍;振捣过程中,振动棒与模板间距保持5-10cm,并避免碰撞钢筋,不得直接或间接地通过钢筋施加振动,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浇注完毕,要进行收浆。

9 预应力体系施工工艺

张拉:a.准备工作:张拉前要对混凝土构件的强度进行检核,强度必须通过压混凝土试件确定,强度达到设计规定方可张拉,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10d,方可张拉。b.张拉控制:施加预应力应采用张拉力与伸长量双控。当预应力钢束张拉达到设计张拉力时,实际伸长量值与理论伸长量值的误差应控制在±6%以内。c.张拉完成后按规范规定时间内进行压浆和封端。

10拆模和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48小时后,拆除侧面模板,拆除的模板必须立即进行清理和修饰,养护时间不少于规范规定时间。

11质量和安全保证措施

11.1 严格按照ISO9001-2000 质量标准,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实行质量责任制,并制定质量奖惩措施,使质量责任落实到人,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过程控制,切实贯彻“三检”制度。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关键工序必须进行三检:班组自检、交接检、施工员复检。预应力盖梁施工的关键工序是:模板安装、钢筋制做和安装、主筋焊接、混凝土灌注、预应力张拉压浆、养生。

11.2 做好现场质量控制记录文件的管理工作,各种记录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填写报监理工程师审核签证。

11.3 施工使用的模板、抱箍、斜撑等必须具有设计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保证模板不发生变化,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后才能进行砼的浇筑。

11.4 施工操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好安全保险带,模板吊装和砼浇筑时

吊车重臂下严禁站人。

12 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

12.1 注重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意识的教育;

12.2 施工期间保持工地清洁,保持经常洒水以控制扬尘;严禁在施工场地焚烧有毒、有害物资,避免有毒、有害气体污染大气;

12.3 工程完工后对临时用地内所有建筑、生活垃圾应进行清理,垃圾运至指定位置处理,场地清理平整合格后,将其恢复原状。

12.4 工程完工后,按要求及时拆除所有工地围栏、安全防护设施和其它临时设施,并将工地及周围环境清理整洁,做到工完、料清、场地净。

结束语

采用双抱箍和斜撑支架施工,对地基不稳定地段,施工效率大有提高,同直径墩柱盖梁可周转使用,大大降低工程成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