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2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幼儿)》题库综合试题B卷 附答案

2022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幼儿)》题库综合试题B卷 附答案

2020-03-17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2022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幼儿)》题库综合试题B卷 附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下列选项中,与“电磁炉”和“家用电器”的逻辑关系相同的是( )。 A.“钢笔”与“文具” B.“电脑”与“微机” C.“电视”与“冰箱” D.“教具”与“黑板” 2、下列作家与作品对应正确的是( )。 A.《白杨礼赞》——朱自清 B.《分马》——赵树理 C.《水孩子》——金斯利 D.《木偶奇遇记》——格林兄弟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 )。 A.坚持立德树人,创新培养人才的体制 B.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C.坚持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D.坚持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4、中国古代蒙学教育基本目标是培养儿童认字,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具备基本的道德伦 理规范,掌握一些中国基本文化常识及日常生活常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蒙学教材的是( )。 A. 《千字文》 B. 《百家姓》 C. 《急就章》 D. 《山海经》 5、陈老师发现班里的幼儿玲玲有遭受家庭暴力的迹象。对此,陈老师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 A.对玲玲的家长进行批评教育 B.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C.对玲玲的家长处以一定罚款

D.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

6、下列选项中与“书法家-画家”逻辑相同的是:( )。 A.童星-明星 B.党员-教师 C.军人-军官 D.幼儿-青年

7、根据教育概念的分类方法,“课程”属于( )。 A.集合概念 B.非集合概念 C.关系概念 D.属性概念

8、找规律填数字是一项很有趣的活动,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下列选项中,填入数列“50、90、170、( )、650”空缺处的数字,正确的是( )。 A.330 B.340 C.350 D.360

9、在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中,“活泼好动”是( )的年龄发展特征。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托儿班

10、URL的含义是( )。

A.信息资源在网上的业务类型和如何访问的统一的描述方法 B.信息资源的网络地址的统一的描述方法

C.信息资源在网上的位置及如何定位寻找的统一的描述方法 D.信息资源在网上的位置和如何访问的统一的描述方法

11、李赫、张岚、林宏、何柏、邱辉五位同事.近日他们各自买了一辆不同品牌小轿车。分别为雪铁龙、奥迪、宝马、奔驰、桑塔纳。每人所买车的颜色分别与其名字最后一个字谐音的颜色不同。已知李赫买的是蓝色的雪铁龙。

以下哪项排列可能以此对应张岚、林宏、何柏、邱辉所买的车?( ) A.灰色的奥迪,白色的宝马,黑色的奔驰,红色的桑塔纳 B.黑色的奥迪,红色的宝马,灰色的奔驰。白色的桑塔纳 C.红色的奥迪,灰色的宝马,白色的奔驰,黑色的桑塔纳 D.白色的奥迪,黑色的宝马,红色的奔驰.灰色的桑塔纳

12、《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的“融”指是:( )。

A.孔融 B.马融 C.符融

第 1 页 共 5 页

D.祝融

13、中国象棋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棋盘中间的间隔处,通常被称为楚河汉界”,与其中的“楚”“汉”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刘邦 项羽 B.曹操 袁绍 C.符坚 谢安 D.孙滨 庞涓

14、公元前一千多年,以海上贸易著称的是( )。

A.巴比伦人 B.古罗马人 C.腓尼斯人 D.古希腊人

15、三班的一次联欢活动有学生没有参加,何捷、小马、丹丹、小珍中有一人没有参加,其他三人都参加了,老师在询问时,他们做了如下的回答:

何捷:小马没来。

小马:我不但参加了,而且还表演了节目。

丹丹:我晚来了一会儿,但一直到晚会结束才走。 小珍:如果丹丹来了,那就是我没来。

如果他们中只有一个人说了谎,则以下哪项成立?( ) A.小珍没参加 B.小马没参加 C.丹丹没参加 D.何捷没参加

16、幼儿园派夏老师学习,回来后,园长要求他给全园老师做演讲,分享他的学习体会,夏老师应该( )。

A.只和园长分享学习体会 B.拒绝学习体会的要求

C.积极主动地与全园老师分享 D.挑选不重要内容与老师分享

17、未成年学生孔某在逛超市的时候,管理人员怀疑他偷拿物品,并对他进行了强制搜身。 该超市侵犯孔某的权利是( )。

A. 名誉权 B. 人身自由权 C. 生命健康权 D. 隐私权

18、学生所享有的受教育权主要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 )。

A.名誉权和荣誉权 B.公正评价权 C.隐私权 D.人格尊严权

1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天然光源( )。

A.阳光 B.月光 C.激光 D.星光

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拯救了很多士兵 B.人类飞向太空的第一人是加加林

C.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 D.1912年,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

21、( )的掌握和运用程度是衡量教师职业专业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志。

A.专业技能 B.专业情操 C.专业知识 D.教学方法

2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谈到“促进公平”的工作方针时,提出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 )。

A.扶持困难群体 B.扶持农村群体 C.扶持特殊群体 D.扶持低收入群体

23、在幼儿园开展的户外活动中,小明和小刚一起玩滑梯,玩的过程中,小明推了小刚一下,小刚摔倒地面,老师马上从教室跑出来扶起了小刚。对小刚受伤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是( )。

A.幼儿园 B.小明监护人 C.小刚监护人

D.小明监护人和幼儿园

24、光是人类生存环境的一个要素,光照射在物质上,一般会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下列选项中,不是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结果的是( )。

A.直射 B.折射 C.反射 D.吸收

25、小(2)班的孩子们在“六一”汇演的节 目排练时,洋洋和健健总是不跟着刘老师做动作,站在原地发呆,为了不影响班级效果,刘老师不让他俩参加表演,其做法( )。

A.恰当,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选择 B.恰当,教师应该维护班级荣誉

C.不恰当,教师应引导全体幼儿参与集体活动

第 2 页 共 5 页

D.不恰当,教师应要求幼儿必须参加集体活动

26、找规律填数字是一项很有趣的活动,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下列选项中,填入数列1、2、9、33、( )空缺处的数字,正确的是( )。

A.122 B.124 C.126 D.128

27、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身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通常被认为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它吟咏的对象是( )。

A.花岗岩 B.大理石 C.石灰 D.煤炭

28、图文混排是 word 的特色功能之一。下列表述中,不正确是( )。

A. 可以在文档中插入剪贴画 B. 可以在文档中插入图形

C. 可以在文档中插入文本框 D. 可以在文档中插入配色方案

29、某幼儿园为增强家园协作决定设立家长委员会协助开展工作。根据《幼儿园工作流程》的规定,家长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 )。

A.负费与社会的联系和合作 B.组织交流家庭教育经验 C.管理园舍、设备和经费 D.监督指导幼儿园管理工作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材料分析:

亮亮喜欢打人,经常有小朋友因此找王老师告状。今天,小朋友们坐在餐厅等待吃饭时,明明经过亮亮身边,顺手戳了亮亮一下,亮亮还手打了明明一 下。这时,王老师经过,看见亮亮打人,一把抓住他,用力狠狠戳他的头,推得他直摇晃,并生气地说:“看你还打人!”见到此情景,小朋友纷纷数落亮亮曾经打 了自己,王老师听后更生气了,她用力拍打亮亮的肩膀,同时生气地大声吼道,说“你真是讨人嫌!长得人不像人!” 问题:请从儿童观的角度,评价王老师的教育行为。

2、材料分析:

人类在两千多年前轴心时期所创造的人文经典,那个历史时期留下的人文价值理念,包括怎么做人、怎么处理人和人的关系、怎么建构一个和谐合理的社会等一些涉及道德、审美、信仰等人文精神的内容,仍然是今天人们的思想源泉。然而,近百年来,我们不时中断这一源头活水,常常会对中华文化的人文经典采取很不适当的态度。今天,当我们富国强兵的梦想即将实现之时,却突然发现,我们的人文经典所承载的人文理性、人文价值是多么重要。今天很多学生,也包括企业家、公务员,他们津津乐道于读经典。这种重新回到经典的冲动,实质上也是一种回归中华人文传统的精神渴求。

中华文明的每一次重要发展,都跟重新回归经典有关系。比如,当隋唐时期佛教大盛,中华文明面临外来宗教的挑战,中国会不会成为一个佛教化的国家呢?许多儒家士大夫强调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传统,并且选择了春秋战国时代的儒家子学(《论语》《孟子》)和解释“五经”的传、记之学,把这些典籍重新确立为新的经典体系,从而为中国文化又一个高峰的近世文明奠定了人文价值、人文信仰的基础。 当代中国,我们需要回归经典。但这并不是说把古代的经典搬过来重读就可以解决问题,而是需要一个重建中华经典学或现代新经学的过程。这个重建的过程,应该说更加艰难 如果我们站在整个中华文明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在历史上所谓的“经”实质上是在不断地变化的。比方说,孔子创立的所谓“六经”体系的前身,实际上是夏商周时期的先王们留下的档案、文献等历史典籍,而孔子希望在那样一个礼崩乐坏的历史时期,重建一个理想的社会秩序和文明形态,故而从历史传下来的典籍中间挑选、整理出一个“六经”体系。

为了真正实现中华文明的复兴,我们应该从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中,选出哪些典籍作为现代中国文明复兴的经典?很多人自然而然想到“五经””四书”。其实如果我们要建立合乎当代中华文明复兴的经典体系的话,不应该局限于历史上的经典,而是要根据这个时代的需求而重建经典体系。一个是超越时代,也就是应该不再以“三代”圣王为标准,除了充分考虑轴心时代的先哲所创作的著作外,也可以延续到汉唐以后,只要是既能够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又具有普遍性永恒性价值和意义的文献,都可以进入中华经典体系。另一个是超越学派。中国古代,只有儒家的经典才是经学,其他各家各派的都是子学。我们建立中华民族现代新经典体系时,只要具有普遍意义和现代价值,均可以成为当代中华经典。从中华文明的历史建构和现代需要来看,儒家典籍仍然是中华新经典体系的主体。但与此同时,我们应该从中华民族无限丰富的典籍里,为现代中国人构筑精神家园、为中华文明复兴、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来建立新的经典体系。

我们选出新的经典体系来,还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做出合乎我们现代人所需要的创造性诠释。我相信,中国经典的创造性诠释,其实就是我们当代学人、当代中国人和千古圣贤打破时空关系的一种心灵对话,我们要在这种对话中完成回归经典、重建经学的使命。这种对话能够实现现代中华文明的建构,特别是对当代中国的人文价值、人文信仰、人文理性的建构有着非常重要的、关键性的意义。

(摘编自朱汉民《重建中华经典体系》) 问题:

(1)文章认为回归中华传统经典有何意义?请简要概括

第 3 页 共 5 页

(2)文章认为应当怎样重建中华经典体系?请简要分析

3、材料分析:

材料一:今天的午点是香蕉,拿到香蕉后,王浩马上双手握住香蕉,眯着眼睛,“叭”的向吴老师开了一“枪”,小朋友们都笑了起来,吴老师没有生气,而是问小朋友们:“王浩觉得香蕉像一把枪,你们觉得像什么?小朋友们看着手里的香蕉,纷纷说:像小船,像月亮,像香肠……”

材料二:吃香蕉的时候,吴老师问:“香蕉吃到嘴里是什么感觉?”小朋友们纷纷回答:“很甜”、“很软”、“粘牙”、“和橙子不一样,它没核”……

材料三:吃完香蕉,吴老师问:“香蕉皮像什么?…‘降落伞”、“一朵花”、“一只大章鱼”……

材料四:以往,老师会要求小朋友们把香蕉皮丢进垃圾筒里,可今天,吴老师要求小朋友们把香蕉皮留在桌面上,并给小朋友们提供了绳子、透明胶、剪刀等工具,兴趣盎然地带领大家玩起香蕉皮来。 问题:

从教师职业理念的角度分析吴老师的保教行为。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写作:

博览群书总还是要的,读书人喜欢说“腹有诗书气起作用的,一定是真正读懂、读通、读化了的那几部书。 要求:

(1)月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2)写作前认真阅读作文提示,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完。

(3)用汉语简体字书写,书写要工整,一个标点符号一个空格。标点符号使用要规范,保持卷面整洁。

(4)作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个人信息,否则按作弊论处。

第 4 页 共 5 页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A 2、C 3、B 4、C 5、B

6、【答案】B。 7、A 8、A 9、B 10、D 11、A

12、【答案】A 13、A 14、C 15、A 16、C 17、B 18、B 19、C 20、A 21、C 22、A 23、D

24、答案:A 25、C 26、C

27、答案:C 28、D 29、B

意 识到亮亮经常打人的行为一定有背后的原因,作为老师应该因材施教,找出亮亮行为的原因,帮助亮亮取得进步。 2、答案如下:

(1)①中华传统经典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理性、人文价值、人文信仰最集中的体现。②中华文明的每一次重要发展,都跟重新回归经典有关系。

(2)①要重建新的经典体系。从历史传下来的典籍中间挑选、整理出新的经典体系。②根据这个时代的需求而重建经典体系。我们要建立合乎当代中华文明复兴的经典体系,不应该局限于历史上的经典。 ③重建中华经典体系要超越时代,只要是既能够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又具有普遍性永恒性价值和意义的文献,都可以进入中华经典体系。④要超越学派。儒家典籍仍然是中华新经典体系的主体。但与此同时,我们应该超越学派,从中华民族无限丰富的典籍里,为现代中国人构筑精神家园、为中华文明复兴、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来建立新的经典体系。⑤根据时代的发展做出合乎我们现代人所需要的创造性诠释。我们要在当代学人、当代中国人和千古圣贤打破时空关系的一种心灵对话中完成回归经典、重建经学的使命。 3、答案如下:

教育观:启发的教学方法.保育与教育相结合;

儿童观:因材施教,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能根据幼儿身心发展水平进行教育。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写作要点]题目综合给定材料围绕的主题与读书相关,因此写作时应从“读书”的某个角度入手,需要注意的是立意要明确,即写作的中心主题要确定鲜明,例如可以“读书要讲求品质”为中心主题展开论述。写作过程中要采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清晰准确地表明观点,表达想法。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答案如下:

王老师的教育行为是不恰当的,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儿童观。首先,王老师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亮亮的行为,只要看到亮亮动手打人 就用亮亮之前的行为来解释,而不会考虑这次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其次,王老师没有尊重儿童的独立性,没有把亮亮看成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和权利的主体。王老 师“狠狠戳亮亮的头”,“大声吼”,说亮亮“讨人嫌”“长得人不像人”等侮辱性的言行都侵犯了儿童的权利和尊严。最后,王老师应该考虑到儿童的独特性,

第 5 页 共 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