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0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真题答案

2010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真题答案

2022-09-15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010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真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参考答案:C

试题内容:

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侵略军是() A:日本侵略军 B:俄国侵略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2:参考答案:D

试题内容:

1895年签订的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3:参考答案:C

试题内容:

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A:俄国 B:日本 C:美国 D:德国 4:参考答案:B

试题内容:

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魏源

B:林则徐 C:龚自珍 D:洪仁玕 5:参考答案:A

试题内容: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时所确定的机关刊物是() A:《民报》 B:《新民丛报》 C:《时务报》 D:《万国公报》 6:参考答案:D

试题内容:

1904年至1905年,为了争夺在华利益而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A:美国与俄国 B:美国与英国 C:英国与日本 D:日本与俄国 7:参考答案:B

试题内容:

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于() A:1905年 B:1906年 C:1907年 D:1908年 8:参考答案:B

试题内容:

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黄兴带领下举行了() A:惠州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护国战争 D:护法战争 9:参考答案:A

试题内容:

在1911年爆发的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A:四川 B:湖南 C:广东 D:湖北

10:参考答案:C

试题内容:

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正式成立了()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华革命党 D:中国国民党 11:参考答案:A

试题内容:

1938年3月,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的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B:桂南战役 C:枣宜战役 D:中条山战役 12:参考答案:C

试题内容:

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由比较积极地抗战转向消极抗战的标志是() A: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国民党五届四中全会的召开 C: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召开 D: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的召开 13:参考答案:D

试题内容:

1941年,在缅北对日作战中以身殉国的中国远征军将领是() A:佟麟阁 B:谢晋元 C:张自忠 D:戴安澜 14:参考答案:B

试题内容:

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重要会议是() A:瓦窑堡会议 B:洛川会议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15:参考答案:D

试题内容:

1940年,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动的大规模进攻战役是() A:平型关战役 B:雁门关战役 C:阳明堡战役 D:百团大战 16:参考答案:A

试题内容: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的延安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是() 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C: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 D: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17:参考答案:C

试题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 A:资本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新民主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中级阶段 18:参考答案:B

试题内容:

新中国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是() A:1950年 B:1953年 C:1956年 D:1959年 19:参考答案:C

试题内容:

在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具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组织形式是()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20:参考答案:D

试题内容: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实行的政策是() A:无偿没收

B:有偿征用 C:公私合营 D:和平赎买 21:参考答案:A

试题内容:

1956年,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提出了() A:\"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B:\"双重监督\"的思想 C:\"健全法制\"的思想 D:\"新经济政策\"的思想 22:参考答案:B

试题内容:

毛泽东在1957年指出,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 A:敌我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 D: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 23:参考答案:C

试题内容:

1961年1月,中共中央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会议是() A:中共八届五中全会 B:中共八届六中全会 C:中共八届九中全会 D:中共八届十中全会 24:参考答案:D

试题内容:

1967年,谭震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中央文革小组的错误做法进行的抗争被诬称为() A:\"一月风暴\"

B:\"反攻倒算\" C:\"右倾翻案\" D:\"二月逆流\" 25:参考答案:B

试题内容: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制定通过了() A:《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 B:《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C:《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 D:《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26:参考答案:A

试题内容: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完整地概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27:参考答案:A

试题内容: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市场为主、计划为辅的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28:参考答案:D

试题内容:

1998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 A:讲政治、讲经济、讲文化的教育

B:讲思想、讲作风、讲文明的教育 C:讲理想、讲觉悟、讲正气的教育 D: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教育 29:参考答案:C

试题内容: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A:1999年12月 B:2000年12月 C:2001年12月 D:2002年12月 30:参考答案:B

试题内容:

2005年,我国通过《反分裂国家法》的会议是() A: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B: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C: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D: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参考答案:A,D

试题内容:

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是() A:同文馆 B:译书局 C:译书馆 D:广方言馆 2:参考答案:A,B,C

试题内容:

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奕 B:李鸿章 C:曾国藩 D:严复

3:参考答案:A,B

试题内容: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力量是() A: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B: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C:民族工商业人士 D:民间会党人士 4:参考答案:A,C,D

试题内容:

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主要是() A:没有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没有坚持长期的武装斗争 C: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

D: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及其领导核心 5:参考答案:A,B,C,D

试题内容: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属于四大家族垄断的大银行有() A:中央银行 B:中国银行 C:交通银行 D:农民银行

6:参考答案:A,B,C,D

试题内容: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影响较大的中间党派有()

A: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B:中华职业教育社 C:中国青年党 D:中国国家社会党 7:参考答案:A,B,C

试题内容:

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的侵华事件有()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皖南事变

8:参考答案:A,B,C,D

试题内容:

1933年11月,在福州发动抗日反蒋事变的国民党将领和爱国人士包括() A:蔡廷锴 B:蒋光鼐 C:李济深 D:陈铭枢

9:参考答案:A,B,C,D

试题内容:

1980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设立的经济特区有() A:深圳经济特区 B:珠海经济特区 C:汕头经济特区 D:厦门经济特区 10:参考答案:B,C

试题内容:

中共十七大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为()

A: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 B: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构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

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参考答案: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尖锐。(2分)

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1分)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1分)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1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1分)

试题内容:

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2:参考答案:第一,在政治上,维新派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而是幻想通过和平、合法

手段实现君主立宪制。(2分)第二,在经济上,维新派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但却没有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2分)第三,在思想上,维新派提倡学习西方,但却仍要借古代圣贤孔子之名来“托古改制”。(2分)

试题内容:

简述19世纪末,维新派对封建主义妥协的主要表现。

3:参考答案:第一,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

关键。(2分)第二,通过长征,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西北,为迎接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准备了条件。(1分)第三,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1分)第四,播撒了革命的火种。(1分)第五,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1分)

试题内容:

简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4:参考答案:一方面,削弱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力量。旧中国官僚资本同民族资本的比例是8∶2,

没收官僚资本,也就把中国资本主义的主要部分消灭了。(3分)另一方面,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没收官僚资本归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所有,就使人民共和国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使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3分)

试题内容:

简述没收官僚资本对新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5:参考答案:第一,要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

济;(2分)第二,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坚持工业和农业并举、重工业和轻工业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并举、大中小企业并举等“两条腿”走路的方针;(2分)第三,正确解决好综合平衡的问题,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生产和生活的问题,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统筹兼顾,适当安排。(2分)

试题内容:

简述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提出的主要思想。

四、论述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参考答案:一方面,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破产之后,得到了列宁

领导的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是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它所接受的是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4分)另一方面,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坚强的革命性,不存在欧洲那种工人贵族阶层,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4分)所以,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区别于第二国际社会改良主义政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2分)

试题内容: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是什么?

2:参考答案: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坚持和发展革命的政治基础。(1分)统一战线中存在着两个

联盟:一个是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这是基本的、主要的;(3分)一个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劳动者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有时还包括与一部分大资产阶级的暂时的联盟,这是辅助的、同时又是重要的。必须坚决依靠第一个联盟,争取建立和扩大第二个联盟。(3分)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关键,是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权,率领同盟者向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和政治教育。对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3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