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2年3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2012年3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2023-05-12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012年三月份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掌握算法的基本概念。

2.掌握基本数据结构及其操作。 3.掌握基本排序和查找算法。

4.掌握逐步求精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5.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应用相关技术进行开发的能力。 6.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知识,了解关系数据库的设计。

考试内容 一、基本数据结构与算法

1.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复杂度的概念和意义(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

2.数据结构的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数据结构的图形表示;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的概念。

3.线性表的定义;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插入与删除运算。 4.栈和队列的定义;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5.线性单链表、双向链表与循环链表的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6.树的基本概念;二叉树的定义及其存储结构;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 7.顺序查找与二分法查找算法;基本排序算法(交换类排序,选择类排序,插入类排序)。 二、程序设计基础

1.程序设计方法与风格。 2.结构化程序设计。

3.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对象,方法,属性及继承与多态性。 三、软件工程基础

1.软件工程基本概念,软件生命周期概念,软件工具与软件开发环境。 2.结构化分析方法,数据流图,数据字典,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3.结构化设计方法,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

4.软件测试的方法,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测试用例设计,软件测试的实施,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5.程序的调试,静态调试与动态调试。 四、数据库设计基础

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2.数据模型,实体联系模型及E-R图,从E-R图导出关系数据模型。

3.关系代数运算,包括集合运算及选择、投影、连接运算,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4.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相关策略。

2012年三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Access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 具有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知识。

2. 基本了解面各对象的概念系模式,关系,元组,属性,字段,域,值,主关键字等。 3. 关系运算基本概念:

选择运算,投影运算,连接运算。 4. SQL基本命令。 查询命令,操作命令。 5. Access系统简介:

(1) Access系统的基本特点。

(2) 基本对象:表,查询,窗体,报表,页,宏,模块。 二、 数据库和表的基本操作 1、 创建数据库:

(1) 创建空数据库。 (2) 使用向导创建数据库。 2、 表的建立:

(1) 建立表结构:使用向导,使用表设计器,使用数据表。

(2) 设置字段属性。 (3) 输入数据:直接输入数据,获取外部数据。 3、 表间关系的建立与修改:

(1) 表间关系的概念:一对一,一对多。

(2) 建立表间关系。 (3) 设置参照完整性。 4、 表的维护:

(1) 修改表结构:添加字段,修改字段,删除字段,重新设置主关键字。 (2) 编辑表内容:添加记录,修改记录,复制记录。 (3) 调整表外观。 5、 表的其他操作:

(1) 查找数据。 (2) 替换数据。 (3) 排序记录。 (4) 筛选记录。 三、 查询的基本操作 1、 查询分类:

(1) 选择查询。 (2) 参数查询。 (3) 交叉表查询。 (4) 操作查询。 (5) SQL查询。 2、 查询准则:

(1) 运算符。 (2) 函数。 (3) 表达式。 3、 创建查询:

(1) 使用向导创建查询。(2) 使用设计器创建查询。 (3) 在查询中计算。 4、 操作己创建的查询。

(1) 运行己创建的查询。 (2) 编辑查询中的字段。 (3) 编辑查询中的数据源。 (4) 排序查询的结果。 四、窗体的基本操作

1、窗体分类: (1) 纵栏式窗体。 (2) 表格式窗体。 (3) 主/子窗体。 (4) 数据表窗体。 (5) 图表窗体。 (6) 数据透视表窗体。 2、创建窗体:

(1) 使用向导创建窗体。

(2) 使用设计器创建窗体:控件的含义及种类,在窗体中添加和修改控件,设置控件的常见属性。

五、 报表的基本操作 1、 报表分类: (1) 纵栏式报表。(2) 表格式报表。(3) 图表报表。 (4) 标签报表。 2、 使用向导创建报表。 3、 使用设计器编辑报表。 4、 在报表中计算和汇总。 六、 页的基本操作

1、 数据访问页的概念。 2、 创建数据访问页:

(1) 自动创建数据访问页。 (2) 使用向导数据访问页。 七、 宏

1、 宏的基本概念。 2、 宏的基本操作:

(1) 创建宏:创建一个宏,创建宏组。 (2) 运行宏。 (3) 在宏中使用条件。 (4) 设置操作参数。 (5) 常用的宏操作。 八、 模块

1、 模块的基本概念:

(1) 类模块。 (2) 标准模块。 (3) 将宏转换为模块 2、 创建模块:

(1) 创建VBA模块:在模块中加入过程,在模块中执行宏。

(2) 编写事件过程:键盘事件,鼠标事件,窗口事件,操作事件和其他事件。 3、 调用和参数传递。 4、 VBA程序设计基础:

(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2) VBA编程环境:进入VBE,VBE界面。 (3) VBA编程基础:常量,变量,表达式。

(4) VBA程序流程控制:顺充控制,选择控制,循环控制。 (5) VBA程序的调试:设置断点,单步跟踪,设置监视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