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血疗法配合拔罐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特色疗法 0 垒r !垒! ! !: :011 0兰 0 里 作用,能减轻黄疸的程度,缩短黄疸的持续时间,促进胆 红素的排泄;高位保留灌肠可减少肠肝循环对药效的影 响,从而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降低血中胆红素。灌肠 方法简单、易掌握,酪酸梭菌活菌散与茵栀黄颗粒联用 灌肠治疗新生儿黄疸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EM].第3版.北京:人 民卫生出版社,2002:265—266. (收稿日期2013-12—10) 刺血疗法配合拔罐治疗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郑 智魏文著文胜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医院,523721)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 针灸科常见的退行性病变之一,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 膝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X线提示膝关节有不同程度 的改变L1]。该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我国 6O岁以上老年人中,患病率高达49 _2]。近年来,笔者 采用刺血配合拔罐治疗本病比常规针刺疗效更好,现将 结果总结如下。 一般资料 116例患者均为2010年5月 ̄2013年5月东莞市 塘厦医院中医针灸科门诊及住院患者,采用查随机数字 表法分为刺血合拔罐组与常规针刺组。全部病人均经 严格筛选,且实验室类风湿因子、抗“0”试验均为阴性。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 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KOA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士 ) ift别 例数-= 年龄(岁)病程(月) 关节疼 病情严 另文 捅积分 重指数 常规针刺组56 18 38 59.4±5.1 57.7土5.0 7.34士1.4g10.87±2.85 诊断标准:参照1986年美国风湿病协会推荐的 KOA诊断标准啪:①膝关节痛发生在就诊的前1个月 内;②膝关节活动时有摩擦响声;③x线示膝关节骨边 缘有骨刺或唇样增生;④膝关节周围有肿胀;⑤晨僵≤ 30 min;⑥年龄≥4O岁。具备①、③或①、②、④、⑤、⑥ 24 中国民间疗法2014年6月第22卷第6期 即可诊断为KOA。 排除标准:①关节间隙显著狭窄或关节间形成骨桥 连接而成骨性强直者;②急性关节损伤、膝关节结核、肿 瘤、类风湿性关节炎;③合并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 疾病者;④年龄≥75岁,病程≥1O年者。 治疗方法 刺血配合拔罐组:取穴:委中、鹤顶、膝眼、三金穴、 阿是穴。 操作方法:胭窝部穴如委中,背部穴如三金穴,患者 取俯卧位;膝部伸侧穴如鹤顶、膝眼、阿是穴,患者取仰 卧位。穴位常规消毒。用小号三棱针快速点刺穴位,刺 入5~1O mm,速入疾出,点刺出血。若出血不明显,可 在与穴位相距2 mm处行密刺法再点刺2~3下,然后 用闪火法拔罐lO min后取罐,清除瘀血,用安尔碘消毒 穴位。1周治疗2次,4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 观察疗效。 常规针刺组:取穴同刺血合拔罐组,伸侧和胭窝、背 部穴隔日交替,每日治疗1次,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 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患膝关节皮肤常规消毒后,以 毫针针刺委中、鹤顶、膝眼等穴,平补平泻手法,留针 30 min,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 观察指标:采用Legnesne等推荐的关节疼痛量表 和膝骨关节病情严重指数作为关节疼痛和功能状态的 评定指标[4]。主要观察内容包括:关节疼痛、肿胀、怕 冷、沉重程度以及关节功能障碍程度,以积分方式评定 关节疼痛指数。 治疗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疗效评定采用尼莫地平法。疗效指 数( )一[(治疗前评分一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 ×100 。疗效指数≥8O%为临床治愈;50 ~8O 为 显效;25 ~5O 为有效;<25 为无效。 两组患者关节疼痛积分比较见表2。 表2两组KOA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疼痛积分比较( 士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2个疗程后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0.05;与常规针刺组同期比 较, P<O.05 表2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 (P<o.05),且刺血合拔罐点刺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针刺 治疗(P<0.05)。 两组患者膝骨关节病情严重指数比较见表3。 表3两组KOA患者治疗前后病情严重指数比较(7r:t: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2个疗程后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常规针刺组治疗后 比较,*P<O.05 表3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严重指数均明显低于 治疗前(P<O.05),且刺血合拔罐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针 刺治疗(P<0.05)。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2个疗程后刺血拔罐组临床治 愈25例,显效21例,有效10例,无效4例,临床治愈率 为41.7 ,总有效率93.3 ,o4;常规针刺组临床治愈12 例,显效19例,有效16例,无效9例,临床治愈率为 21.4 ,总有效率83.9 。 两组临床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刺 血拔罐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 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中医学“骨痹”范围。骨痹 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逆调论》日:“肾孤藏 也,一水不能胜二火,故不能冻栗者,病名日骨痹,是人 当挛节也。”《素问・长刺节论》提出:“病在骨,骨重不可 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日骨痹。”肝藏血主筋,肾藏精 生髓主骨,年老肝肾亏虚,筋骨懈惰,则致精血不足,无 以濡养筋骨;或因劳损、外伤、感受风寒湿邪以致阴寒内 聚,留滞膝部,筋骨凝滞收引,气血闭阻不通,不通则痛; 血络瘀阻,血壅不濡,关节筋骨皮腠失于濡养,则关节 失用。 现代研究l5 发现KOA与衰老、关节磨损等因素导 致膝骨关节的退化有关。软骨下骨板反应性增强,形成 骨刺,同时由于肌肉劳损、膝关节微循环障碍、膝部酸性 代谢物增加而致血流量相对减少,关节周围组织缺血缺 氧,致痛因子释放,自由基增多,炎症刺激局部痛觉感受 器产生疼痛,疼痛又引起肌肉痉挛,以致产生恶性循环, 导致膝关节运动功能障碍、疼痛、肿胀。 刺络放血源于《灵枢・官针》篇记载,“络刺者,刺小 络之血脉也”,其原理则是依据“凡治病必先去其 血……泻有余,补不足”(《素问・血气形志》)及“菀陈则 除之者,去恶血也”(《素问・针解》)等论述。委中居胭 窝正中,具有泻血消肿、舒筋活络、祛风湿止痛之功。西 医学认为,所有KOA患者都有骨内高压和骨内静脉淤 积两种病理存在,而放出淤血、清除淤积的病理产物,能 改善局部血液浓、凝、聚状态,重新调整关节腔内环境, 促进关节软骨修复,解除骨内高压,缓解膝关节肌肉挛 特色疗法中围民间疗法 CHINA’S NATuR0PATH Jun 20 1 4.Vol 22 No 6 缩,改善关节功能受限情况,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刺 络放血拔罐施术于委中、鹤顶、膝眼、三金穴、阿是穴等 穴,不仅使局部淤血尽除,且拔罐火力集中、势强力猛、 直至病所,可使热力透筋达骨、温通经脉,使气血充盈、 筋骨得荣。 刺血与拔罐能有效控制炎症,提高病灶血管通透 性,改善血液黏滞性、浓稠性、聚集性等血液流变学和血 液动力学性质,加快局部病理性废物的去除,从而提高 痛阂,达到消肿止痛目的,同时有利于组织修复,使滑膜 炎症迅速消退,关节活动功能得到提高,使临床症状得 以迅速改善。多年的临床研究结果也表明,对于治疗膝 关节骨性关节炎,刺血与拔罐疗法力专效强、祛邪迅猛, 而常规针刺则相对势微力弱,难取速效。故在临床中, 刺血合拔罐疗法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杨维杰.董氏奇穴针灸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2:68—69. [2]张乃峥,施全胜,张雪哲,等.膝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调 查[J].中华内科杂志,1995,34(2):84—87. [3]Bellamy N,Buchanan W W,Goldsmith C H,et a1.Validation study of W 0M AC:a health status instrument for measuring clinically im portant patient relevant outcomes tO antirheuma tic drug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osteoarthritis of the hip or knee[J].JRheumatol,1988,15(12):1833—1840. [4]曾庆余.骨关节炎[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8—41. [5]林凌峰,梁燕萍.电热针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J].中国 针灸,2005,25(10):689—690. (收稿F1期2013—12—03) 退热验方 张国英 (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门诊,山东青岛266071) 辨证:风热犯表,肺卫失调。 组成:连翘10 g,金银花12 g,桔梗10 g,薄荷10 g,竹叶10 g, 生甘草6 g,荆芥10 g,芦根10 g,牛蒡子8 g。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风热型感冒。畏寒、发热、咳嗽、咽痛。 用法:成人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儿童酌减。 (收稿日期2013-12—10) 中国民间疗法2014年6月第22卷第6期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