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者 姓名 学校名称 案例摘要 教学题目 所属学科 所选教材 信息技术 中国地图出版社 学时安排 一课时 年级 六年级 一、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习惯、学习交往特点等) 学习特点:经过五年级一年的学习,已经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了解。 学习习惯:同学们已经习惯了使用计算机来解决信息类的问题。 交往特点:除了熟悉了计算机的使用,孩子们也开始学会了和其他同学的合作。 二、学习目标与任务 1.学习目标描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了解获取信息的手段 过程与方法:掌握信息的传递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信息的发展史 2.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说明(教学重点及难点的分析) 学习内容: (1)教学重点:信息的概念及信息的获取 (2)教学难点:信息传递方式的五次重大革命 3.问题设计(能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思考所学内容的问题) 同学们已经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了解。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信息发布的速度越老越快捷,信息传递的途径越来越多样,信息获取的手段越来越丰富。信息无处不在,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改变。 三、教学准备(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1.学习环境选择(打√) (1)WEB教室√ (4)校园网 (1)课件√ (4)多媒体资源库 (7)网络课程 (2)局域网 (5)因特网 (2)工具 (5)案例库 (8)其他 (3)城域网 (6)其他 (3)专题学习网站 (6)题库 2.学习资源类型(打√) 3.学习资源内容简要说明(说明名称、网址、主要内容) 教材配套光盘、电子书、视频 四、学习情境创设 1.学习情境类型(打√) (1)真实情境√ (3)虚拟情境 2.学习情境设计 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生产生活中搜集、处理和传递着信息,并不断创造发明出新的信息传递方式。让我们一起感受身边的信息,并了解信息技术为生活带来的变化。 (2)问题性情境√ (4)其他 五、学习活动组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生产生活中搜集、处理和传递着信息,并不断创造发明出新的信息传递方式。让我们和齐齐一起感受身边的信息,并了解信息技术为生活带来的变化吧! 学生活动 导入 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刻都在获取着信息。通过这些信息,让我们感知并认识多彩的世界。 下面请同学们一起看书上第2页,我们分别了解一下六张图的内容,各传递了什么信息。 图1,闻到花香,我们获取的信息是“花开了”。 图2,看到报纸,我们获取的信息是“新闻报道”。 图3,吃到美味的食物,我们获取的信息是“美食的味道”。 图4,听到上课铃声,我们获取的信息是“上课了”。 图5,看到闪电、听到雷声,我们获取的信息是“要下雨了”。 图6 感到手指的疼痛,我们获取的信息是手指受伤了。 信息无处不在。我们可以从身边的许多事物中获取信息。日常生活中的声音、文字、图像、气味、自然现象等信息,经过人类自身的感觉器官传递给大脑,再由大脑分析、处理,形成了我们对世界的初步认识。 人类通过感觉器官获取信息,眼睛——看,耳朵——讲解新课 听,鼻子——闻,嘴巴——尝,手——摸。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对信息传递的速度和精度要求越来越高,这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使今天的我们能够做到“不出门,知天下”。科学技术是怎样使人类的沟通方式发生变革的呢?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传递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在人类信息传播史上发生了五次重大革命。 1. 语言的使用——语言传播 语言产生后,人类长期依靠口头传递信息,这种口口相传的方式,使信息在传递中,容易掺杂个人观点,甚至造成讹传。三人成虎的故事讲的正是这个道理。 2.文字的出现和使用——文字传播 文字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传播史上的一大创举,被视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文字使信息保存的时间更加久远,也令信息传播的范围更加广阔,从而实现了对语言传播方式的真正超越。但早期文字完全依靠人工手抄,无法形成传播规模,且传播范围也相当有限。 3.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印刷传播 印刷术的发明是信息传播史上又一座里程碑。我国宋朝毕让同学们分别讲解6张图中的信息 在生活和学习中,你借助信息技术设备获取了什么信息? 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如图1一1一3所示,这是人类信息传播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印刷术的发明,使人类可以大规模、高效率地用文字传递信息。 4电话、广播、电视的使用——电讯传播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梦想自己能有“顺风耳”和“千里眼”,从而突破时问和空间的限制,迅速而准确地知道远方的信息。电讯传播技术把这一梦想变为了现实。用电来传送信息起始于1844年电报的问世,如图1—1一4所示,随后诞生的电话、广播、电视等手段使信息 可以通过更多途径传递。 5.计算机与互联网的使用——互动传播 计算机与互联网的使用,加速了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人们从此不再单纯接受信息,而是开始主动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甚至可以参与到信息的交流中。同学们经常使用的网络学习、电子书包便是互动传播技术在学习中的应用,如图1—1一5所示。 在互动传播的时代,我们越来越多地借助信息技术设备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1.生活中,还有哪些我们可以获取的信息? 2.人类通过感觉器官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3.信息技术教科书主要介绍的是如何使用计算机制作作交流讨论 品,为什么这门课叫信息技术课而不是计算机课呢? 4.在信息技术课上,我们只要完成教科书中的作品就达标了么?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为大家介绍身边更多的信息。在一天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这些信息是由哪些信息技术设备传递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同学们了解了身边的信息,以及信息的获取。信息技术课不是计算机操作课程,更不是游戏课。信息技术课希望同学们通过亲身体验,掌握一些获取、归纳总结 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方法,同时锻炼自己表达独特想法的能力,也就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如计算机技术)与更多的人进行有效交流。 让同学们注意和发现身边更多的信息,并考虑信息是如何进行传递的。 同学们已经对信息技术课的目标有了正确的理解,知道如何锻炼自己,让我们一起在小学最后一年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吧! 作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