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罐治疗痛痹60例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CJCM中医临床研究2010年VOL.(2)NO.9 .13. 火罐治疗痛痹60例 Treating 60 cases of TongBi by cupping 专彦平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卫生所,重庆,400012) 中图分类号:R 25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10)09.0013.02证型:DGI 【摘要】通过对60例感受风寒湿邪后引起的疼痛患者使用火罐治疗,其有效率为98.30%,并与46例 相同症状且不同部位的患者使用TDP神灯照射治疗,其有效率为95.6%。两组疗效对比尸>0.05,差异无显著性 意义。 【关键词】火罐;风寒湿邪;痛痹;TDP;对照 感受风寒湿邪后引起的局部疼痛是临床常见的一 肌肉少不宜拔火罐者采用TDP照射治疗。60例火罐 个症状,实为痹证中的痛痹。在《素问・痹论》篇中 对痹的认定为:痹者,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也,……其寒气盛者为痛痹。痛痹以痛有定处、疼痛 剧烈、得热则舒、遇冷则甚,局部皮肤不红,触之不 热为特点。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之邪入侵机体,痹阻 关节肌肉筋络,导致气血闭阻不通而产生的。如汗出 当风、久坐湿地、涉水冒雨等均可使风寒湿等邪气侵 入机体经络,留于关节,导致经脉气血闭阻不通,不 通则痛。根据感受邪气的相对轻重常分为行痹、痛痹、 着痹。若素体阳盛或阴虚火旺,复感风寒湿邪,邪从 热化,或感受热邪,留注关节,则为热痹。笔者火罐 治疗60例和TDP治疗46例均属痹证中偏重寒痹者, 均为感受风寒湿邪初期邪气尚未入里,且未留注于关 治疗为治疗组,46例TDP照射组为对照组,两组治 疗一疗程后进行疗效对照。 2治疗方法 火罐组用闪火拔罐法,取穴为痛点和痛点周围。 拔罐方法:火罐选用玻璃罐,罐的大小根据吸附部位 选择,采用止血钳夹住燃烧的酒精棉球,在火罐内壁 中段绕一圈后迅速退出,然后将罐置于疼痛部位及周 围,留罐l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对照 组用TDP神灯照射疼痛部位,TDP照射距离30 ̄50cm, 以患者自觉热而不烫为宜,每天照射一次,每次30 分钟,1O次为一疗程。 3治疗效果 3.1疗效标准 治愈:疼痛症状消失。好转:疼痛症状缓解。无 节者。而风寒湿热邪日久,缠绵不愈,留注于关节者 症见关节肿胀、强直、畸形、屈伸不利等不在此观察 范围之内。 效:治疗一疗程后疼痛未消失。 3.2治疗结果 ’ 火罐组60例,痊愈41例。好转18例。无效1 例。有效率98.3%。TDP组46例,痊愈31例,好转 13例。无效2例。有效率95.6%。两组比较,P>0.05。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3.3典型病例 患者甲,男,56岁。初诊日期2008年12月。主 诉:双肩部位疼痛3天。患者3天前出现双臂三角肌 1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为2004 ̄2009年门诊就医病人,火 罐组和TDP组选择的治疗标准为:疼痛是由感受风寒 湿邪引起;起病急,病程短,最长不超过7天;邪在 腠里,病情单一,仅有受凉部位出现疼痛,不伴有其 他器质性病变者。火罐组60例,其中男性28例,女 性32例。年龄最小者25岁。最大者60岁。TDP组 46例,其中男性2l例,女性25例。病程短者1天, 长者7天。两组106例中,颈部疼痛者25例,肩部疼 部位疼痛,疼痛部位固定,喜得温热,遇冷加重。追 问病史,患者晚上睡觉习惯把肩膀漏在被子外面,起 病时正值冬天,天气阴冷潮湿,夜晚开窗睡卧,属睡 卧当风。当时检查痛处无红肿变形,无压痛,上肢活 动不受限,三角肌处肌肉不僵硬无粘连。诊断:痹证 痛者23例,背部疼痛者31例,腰部疼痛者6例,膝 部疼痛者12例,四肢部位疼痛者9例。肩部、背部、 腰部肌肉较丰厚采用火罐治疗,颈部、膝部、和四肢 ..14..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0年VOL.(2)NO.9 之痛痹也。此乃营卫不固,感受风寒湿邪,寒邪闭阻 经络,留于肌肉,气血脉络不通,不通则痛而为痹也, 疼痛的缓解颜色也逐渐变淡。火罐吸附越紧治疗效果 越好。火罐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无针刺之皮肤损伤 和疼痛,患者容易接受,且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本案 寒痹治疗的对象是寒邪在腠里且病情单一的疼痛患者。 如火罐治疗效果不佳往往是合并有其他疾病,如合并 有骨质增生、类风湿性关节炎、椎间盘突出、痛风等 症,单纯的火罐治疗就显不足了,最好采用针灸、火 罐、TDP、推拿、中药、外敷等综合治疗手段。火罐 操作时不要烫伤皮肤,拔罐时间一般以1O分钟为宜, 时间不宜太长以免起水泡。火罐治疗和TDP治疗效果 痛有定处,得热则舒而为痛痹。治以祛风散寒、温经 通络。用火罐治疗,10次后疼痛消失。 4体会 火罐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病方法,火罐 可以逐寒祛湿、舒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 肿止痛,具有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 质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之目的。.当人 体受风寒湿邪侵袭后造成脉络瘀阻,气血不通,拔火 罐治疗可以开泄腠里、舒经通络、调整气血,达到治 病祛邪之目的。总之,火罐疗法是因为它的负压作用、 温热作用和调节作用共同作用于机体而产生的效果。 负压使局部瘀血,温热使血管扩张,吸附作用将毛孔 吸开,从而达到行气活血、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消 没有显著性差异。TDP的作用机理:改善血液循环; 提高机体各种酶的活性:促进机体对缺乏元素的吸收; 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通过TDP的照射后,调节了体 内的微量元素,加强了新陈代谢,提高了酶的活性, 从而达到了消炎止痛之目的。不能拔火罐的部位可用 TDP照射治疗。两者配合使用可提高疗效。 肿止痛的作用。西医认为,拔罐时罐内形成的负压作 用,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充血 状态,加强新陈代谢,改变局部组织营养状态,增强 血管壁通透性及白细胞吞噬活动,增强机体体能及人 体免疫力。一般风寒比较重的拔罐后颜色较深,随着 (上接12页) 作者简介: 于彦平(1958一),女,本科学历,籍贯:河北石家庄,副主任中医师, 研究方向:针灸。 编号:ZZ 10041228(修回:2010—05—11) 4讨论 肠梗阻治疗方法的选择要根据梗阻的病因、性质、 类型、部位、程度以及病人的全身情况来决定。治疗 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首先应给予非手术治疗, 纠正肠梗阻带来的全身性生理紊乱,改善病人一般情 况。对需要手术治疗的肠梗阻,非手术治疗是一种不 可缺少的术前准备措施。 管内注入宽肠理气汤组的疗效要高得多。宽肠理气汤 方中党参、甘草、黄芪补中益气,茯苓、白术补中健 脾、和中化饮,厚朴可宽中理气,延胡索、白芍、桃 仁、赤芍活血行瘀,促进吸收,润肠通便;青皮、陈 皮行气破滞,公英、败酱草清热解毒,大黄、芒硝、 莱菔子攻积导滞。现代药学研究表明大黄含大黄素及 大黄鞣酸,大黄素能改善肠收缩,使分泌增加,致肠 内容物易于排出;芒硝含硫酸钠,不易吸收,形成高 渗盐溶液使肠道水分增加,刺激肠蠕动、排便;广香 许多病人术前患有慢性便秘,但这一因素经常被 病人和医护人员忽视。术后肠功能恢复过程中,肠内 容物的水分大量吸收,加上肠道动力障碍,干结的大 便堵塞肠道,容易出现肠梗阻症状。对这类患者采用 灌肠,导泻,促进肠蠕动等措施,肠梗阻多可缓解。 祖国医学称肠梗阻为“关格”,病理机制主要是肠 腔积液较多,又因多数病人年老体弱,病程较长,多 有正气亏虚,正虚邪实;加之部分患者手术创伤产生 瘀血阻于经络脏腑之问,使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 脾气虚弱,胃肠功能失和,进而气血不足,气血不畅, 产生梗阻表现,不通即痛,呕吐、便闭。西医认为肠 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且有促进肠蠕动功效。诸药 伍用,攻补兼施,扶正祛邪,调补气血,补益脾胃, 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兼通腑气;诸药合用能促进胃 肠平滑肌的蠕动,并改善胃肠壁的血液循环,降低胃 肠道微血管通透性,减轻组织水肿,促使坏死组织排 出,抑制肠道细菌易位和肠道中内毒素的吸收,清除 氧自由基,拮抗系统炎症反应,有利于胃肠道炎症减 轻,消退,改善胃肠功能,有利于肠梗阻的治疗。 参考文献: U] ̄Y-桂林,朱敏,孙志红等.簿荷油热敷治疗粘连性肠梗阻[J】.实用临床医药 杂志,2009(4):32.33 梗阻病理变化为肠腔内膨胀、积气积液,细菌大量繁 殖,产生大量毒素,同时肠壁充血水肿,静脉血流受 阻,产生血运障碍。 曾凡勇等观察研究发现,用石蜡油和生菜油胃管 注入、或番泻叶泡水胃管注入的疗效相对较差,而胃 【2门一雄,高根五,刘长安.成人急性肠梗阻1049例病因分析[M].中国医学理论 与实践.2002,11:1531 编号:J.10032506(修回:201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