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欺诈的手段、影响及防范措施
财会探析
会计欺诈的手段,影响及防范措施 陈天勇/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摘要】本文从上市公司的会计欺诈行为出发,通过一系列分析和研究,总结出会计欺诈事件整个面上的预防措施和解决对策,
给以中小投资者以警示和防范,给上市公司以借鉴和约束.同时,也借以警醒自己,将来踏入社会做一名合法且诚信的会计人员. 【关键词】会计欺诈;手段;影响;防范措施
会计欺诈是会计主体在会计活动中,故意形成虚假会计信息,或 者故意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的不法行为.它既发生在上市公司,也发生在 非上市公司,非公司制企业,以及非企业的行政,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 一
,会计欺诈常见的几种手段 (一)虚增收入,虚减费用及负债
旨在操纵收益的会计欺诈多围绕着虚增收人,虚减费用及负债, 而其中涉及到的手段则包括违反收入和费用确认原则,滥用会计政策 和会计估计变更,利用非经常性损益等. (二)未满足收入条件而确认收入
企业在尚未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确认收入.比较明显的做法是 将未到账的销售收入计入账册,或者在商品所有权的主要风险与报酬 尚未转移时提前确认收入.还有一些企业在向关联和潜在关联单位出 售产品时确认收入,交易双方如果是关联方交易,很容易出现操纵关 联定价而转移利润. (三)操纵现金流
传统的会计欺诈的目标是会计盈余,因此多表现为对利润表和资 产负债表相关科目的调控;但由于应收账款与虚构收入的伎俩易被识
破,因此对现金流的操纵正成为会计欺诈的另一种形式.银行存款 与流动资产之间的转换.伪造现金流的手法之一是通过银行存款与流 动资产之间的转换,隐藏虚拟交易产生的应收账款. 二,会计欺诈给整个环境所带来的影响 (一)对企业的影响
企业的目标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或者企业价值最大化,要实现这 一
目标离不开管理,而管理离不开的尤其是会计.企业过去一定时期发 生的经济活动最终都通过财务会计予以反映,因此,财务会计所提供的 是管理当局评价过去的成绩与不足的基本依据,便于企业预测,决策与 规划未来.如果会计欺诈,就无法满足备有关方面的要求,不仅不能发 挥会计应有的职能,而且还将导致错误的决策,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 损失.例如,产品的定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反映生产成本的会计;赊 销政策的制定,应依据反映顾客以往付款情况的会计.如果会计虚假, 企业管理当局势必难以作出正确的生产和经营决策,长此以往,必然弱 化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使企业失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二)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会计是企业会计的外部使用者进行决策的依据.政府部门据以掌 握国民经济的运行态势,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法规,指导整个经济工作; 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据以作出决策,以决定买进,卖出或保留企业 的股份;贷款者据以考虑是否向企业贷款,应要求何种担保或者条件; 职员据以确定企业的目标是否与自己的目标一致,企业能否稳定发展, 对自己是否有充分的吸引力.如果这些决策都是以欺诈的会计为基础, 必将导致决策者作出错误的决策并使其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为严 重的是,相关政府部门以此作为税收,资源配置的依据势必造成国有 资产流失和社会经济资源的浪费,使国家宏观调控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进而严重影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三)对会计行业的影响
会计欺诈必将带来会计行业的不正之风.对于会计人员来说,
参与会计欺诈虽然有着奉命行事的因素,表面上是为生存所迫,其 实作为直接职能部门的专业财会人员,则是职业道德沦丧的表现, 而一旦丧失职业操守,无疑将是自绝生计.欺诈已经成为我国会计 行业的大毒瘤,严重影响了整个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
26?《中国商界》20l1年7月第7期 (四)对整个国家的影响
会计欺诈误导国宏观调控政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使国
家宏观调控政策陷人被动.从而影响国民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 入等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使据此制定的国家长,短期计划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宏观调控措施出现极大的偏差.此外,还会影响 到经济资源的合理流动,扰乱市场秩序,严重影响到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并扰乱其正常的投资方向,最终导致市场难以完成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 配置和有序流动,从而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会造成资产管理 混乱,国有资产不仅没有得到保值增值,反而大量流失,给国家和企业 带来巨大损失.有些企业为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而虚造会计报表.直接 影响到各项税款的正确计算,缴纳,从而造成大量税收流失. 三,防范我国会计欺诈行为的相关措施
(一)依法治理,重点追究会计欺诈单位负责人的责任,有效 地控制欺诈源头.
从我国现在执行的《会计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 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也就是说 凡会计信息质量出现严重问题,首先应追究领导者的法律责任,而 且执法要严,决不姑息迁就.要让欺诈者从政治经济各方面都受到 严惩和巨大损失,受到威慑,感到欺诈得不偿失.
(二)从会计缺乏独立性的角度上看,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管理 经验改革企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在西方国家的公司和其他机构中,会计主管或财务总监等财务负 责人由董事会任命,负责公司或单位的财务工作.会计报表和审计报
告只有经过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审核签字才能发生法律效力和 向社会公布.这些做法我们可以借鉴,通过会计委派,会计报表审核 使会计工作相对独立,减少对经营者的唯命是从,从而提高会计信息 质量,保护所有者的权益,促进经济良好运行.
(三)完善虚假信息发现机制,较快的揭露会计欺诈事实.
根据以往影响较大的会计欺诈案例经验,必须重视上市公司的治 理,加强监督.首先,对上市公司应建立基于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的 会计信息重点监控制度.其次,根据行业经营的可比性,建立异常会 计信息的重点监控制度.通过建立行业定量分析系统,并辅助以现场 检查等手段,从异常的会计信息中,较快地查出假账或违法行为. (四)按照《会计法》要求制度执行相关制度.
每个行政,企事业单位都应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从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账务处理程序,财产管理,财产清查,成本 核算,收支审批,定额管理,稽核,内部牵制,原始记录管理等都应 建立起~整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坚决杜绝由于单 位内部管理混乱而造成的会计欺诈行为.
(五)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提倡会计人员终身教育 的观念.
根据不同会计岗位对人员素质的要求,按岗施教,提高会计 员的素质,使会计人员都符合岗位要求,不合格者不准上岗.同时,要 使会计人员严格履行法定责任,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对于会计人员有 意欺诈,造成危害的,追究其法律责任,并勇不准许其再在岗位任职 【参考文献】
[1]赵蕾.会计欺诈行为及其对策研究[D].陕西_西北大学,2009. [2]于丽萍.会计报表失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C].中国农业会计,2010(7) [3]蔡锡铭建立和完善我国会计监管体系的若干思考[c].时代金融,2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