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景观材料构造

景观材料构造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景观材料与构造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435002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环境艺术专业 授课系(部): 建筑与艺术系 学分学时:4/64 编写执笔人:沈小翌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 审核日期: 系主任审定签字: 审定日期: 1.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 1. 1课程定位与作用

课程的定位:《景观材料与构造》课程是环境艺术专业的必修课。根据环境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景观材料与构造知识是该专业学生学习和步入设计工作的必备条件。

课程的作用: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阐述建筑建筑景观各部位的设计要求,介绍有关景观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以及施工的方法的合理性,还要训练学生绘制景观节点详图的技能。

1.2课程设计基本理念

本课程建立了一套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刻板到活跃,由陈旧到实用的科学的教学体系,体现出现代职业教育的特征的现状,统一了教学目标,即完成完整的设计,也就是培养学生能快速的表现出室内外设计思路的效果。在有限课时内合理设置课程,进行务实的课程设置来满足时代的需要。本课程注重考虑国家颁发的职业资格标准、技能鉴定标准。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注重实训,但并不抛弃理论,离开学科本位。注重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是:

教学内容模块化。目前并没有相关的现行教材来体现本课程的系统知识体系,所要求的内容多而广,针对这一问题,本课程在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根据“实用”为原则进行筛选,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构架课程内容并进行能力分解。

学习过程自主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程内容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教学、实地观摩、现场测量、教师指导、课件导读等手段,充分融入到学习过程中,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

教学评价多样化。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评价使学生及时知道学习结果,多样的教学评价反馈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3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打破了传统的各知识体系各自为阵的课程教学模式,相应以任务为导向的目标来组织课程内容教学,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学习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通过理论学习、组织参观、实地测量并绘制景观节点详图等教学方法,通过景观道路,水景、驳岸、围墙等的典型案例的练习,达到轻车熟路的程度。教学方式是基于各种表现技法,集教、学、做为一体,培养学生具备快速表现设计理念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框架

景观材料与构造 景观材料 实地参观 景观构造 理论学习 绘制景观节点详图 实地测量 石材、木材 尺寸的标注 材料的实际使用 金属材料 涂料及其他材料 课时分配

课程课时数64(见表2)。 表2学时分配 教学时数 序 课 程 内 容 号 合计 授课 景观建筑构造材料1 的基本性质 天然石材、烧土制品2 及玻璃 3 水泥、混凝土及砂浆 合成高分子材料 4 建筑涂料 木材与金属材料 5 沥青材料 6 透水构造和硬质构 4 4 3 1 3 1 6 1 6 1 4 实训 课时 参观 理论实验 习题 实习 其它 机动 造在景观环境细部设计中的使用:校园景观道路测绘及材料标注 围护构筑物在景观环境细部设计中的7 使用:学校西大门及周边围墙的测绘 水景工程中的常见8 材料:学校水池驳岸测绘、制图 花架在景观小品中9 的使用:月牙亭花架测绘 10 参观 总 64 计 40 20 4 4 6 4 4 4 4 4 2.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景观材料与构造》是环境艺术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是设计师所必备的基本功。它通过理论讲授、实地参观、现场测量等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识别材料的能力和了解具体构造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达到能熟练运用各种材料以及能绘制景观详图的教学要求。

(二)具体目标 表3课程素养和能力目标

具体目标 目标描述 ①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②通社会人情,达社会事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去处理人际关系 ③具备讲诚信、重承诺、肯吃苦、肯奉献、勇于负素质目标 责的道德品质和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④自觉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⑤具备良好的人文和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具有团结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表达能力 ⑥独立分析与解决具体问题的综合素质能力 ①了解景观材料 知识目标 ②读懂景观节点详图 ③掌握具体尺寸 ①了解材料性能,并能熟练运用 能力目标 ②绘制景观节点详图。 ③通过实地测量,绘制平、立、剖及节点详图,标注尺寸与材质 3.课程内容设计与要求 3.1课程内容

按照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相应职业资格标准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3. 2学习情境设计

单元1:景观建筑构造材料的基

教学单元 参考学时 4

本性质

主要 学习 1. 让学生了解到景观材料的初步知识。 目标 通过理论教授,使学生对景观设计施工中涉及到那些主要的材料有基本了解。

工作任务

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室 教学方法 理论授课 考核方式 理论测试

单元2:天然石材、烧土制品及

教学单元 参考学时 7

玻璃

1. 石材、瓷器陶器以及玻璃制品的组成成分。

主要

2. 石材、瓷器陶器以及玻璃制品的特性。

学习

目标 3. 石材、瓷器陶器以及玻璃制品的在环境景观中的使用情况。

工作任务 通过理论教授,让学生掌握到各种材质的性能及实际的运用。 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室以及装饰材料实训室 教学方法 理论授课 考核方式 理论测试

教学单元 单元3:水泥、混凝土及砂浆 参考学时 7

主要 学习 目标

1. 水泥的组成成分。

2.水泥的特性和储存条件。 3.混凝土的配比比例。 4.砂浆的分类。 5.及其各自特性。

通过讲授,让学生了解以上材料的性能、特点、存储条件等,并能举一反三

工作任务

熟练运用。

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室以及建筑材料实训室 教学方法 理论授课 考核方式 理论测试

单元4:合成高分子材料

教学单元 参考学时 4

建筑涂料

主要 1. 讲解分子材料的特性。建筑涂料种类与特质。 学习 2. 教授建筑涂料种类与特质。 目标

通过讲授,让学生掌握该些材料在景观中的使用情况。 工作任务

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室以及建筑材料实训室 教学方法 理论授课 考核方式 理论测试

单元5:木材与金属材料 沥

教学单元 参考学时 4

青材料

主要 学习 目标

1. 讲述木材的性能与特点。 2. 金属材料的种类。

3. 沥青材料的组成成分以及在建筑景观中的使用。

通过讲解分析,使学生掌握这些景观材料的性能,并能合理使用。

工作任务

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室以及建筑材料实训室 教学方法 理论授课 考核方式 理论测试

单元6:透水构造和硬质构造在景观环境细部设计中的使

教学单元 参考学时 8

用:校园景观道路测绘及材料标注

1. 透水构造的特点和性质

主要

2. 硬质构造的特点和性质

学习

3. 两大构造在实际中的运用——校园景观道路测绘及材料标注

目标

通过理论讲授和实际测量制图、标注材质和尺寸,让学生熟练掌握两大构造的特

工作任务

性和实际运用

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室 教学方法 理论授课、实际测量、绘制图纸 考核方式 实践测试(图纸成绩)

教学单元 主要 学习 目标

单元7:围护构筑物在景观环境细部设计中的使用:学校西大门及周边围墙的测绘

参考学时 8

1. 围护构筑物的构造 2. 测绘学校西大门及周边围墙

通过理论授课, 让学生掌握围护构筑物的基本知识,经过实地测量,使学

生了解围护构筑物的实际尺寸,并知晓其材料组成,最后绘制节点详图,了解详

工作任务

细构造

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室 教学方法 理论授课、实际测量、绘制图纸 考核方式 实践测试(图纸成绩)

单元8:水景工程中的常见材

教学单元 参考学时 8

料:学校水池驳岸测绘、制图 1. 水池构造的特性及做法

主要

2. 边缘构造的特性及做法

学习

3. 学校水池池壁以及驳岸测绘、制图

目标

通过理论授课,让学生掌握水池池壁与水池驳岸的基本特性及做法,经过实地测

工作任务 量,使学生了解水池池壁驳岸的实际构造与详细尺寸,并绘制详图,且准确标注

驳岸的组成材料

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室 教学方法 理论授课、实际测量、绘制图纸 考核方式 实践测试(图纸成绩)

单元9:花架在景观小品中的

教学单元 使用:月牙亭花架测量,图纸参考学时 10

绘制

1. 花架的种类

主要

2. 花架的构造做法

学习

3. 月牙亭花架测量,详图绘制,并标注构造做法

目标

通过理论授课,让学生掌握花架的种类和做法,经过实地测量,使学生了解花架

工作任务

的实际构造与详细尺寸,并绘制详图,且准确标注组成材料

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室 教学方法 理论授课、实际测量、绘制图纸 考核方式 实践测试(图纸成绩)

教学单元 单元10:参观 参考学时 4 主要

1.参观城北体育公园

学习

目标 工作任务 通过实地参观,了解景观材料与构造的综合运用 教学条件 参观 教学方法 实地参观 考核方式 收集三种不同的道路做法并标明材质

4.课程实施

4.1.教师基本要求

要求授课教师具备 “双师”资格,有一定的行业企业工作经验及教学经验,并且对景观设计外设计与景观材料十分熟悉,能做其他设计课程与该课程之间的良好对接。 4.2.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要求

本课程需要安装实物投影仪的多媒体绘图教室与能够实地学习的材料实训室,这样便于课程内容的顺利开展。

4.3教学方法建议

因材施教体现高职特点的课程教学方法

高职教育突出实践使用性教育,本课程重点改革了以往以教师为主,理论与实践剥离,引导启发不足,学生创新学习欠缺,动手能力弱的教学方法。结合高职学生艺术功底实际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建立了注重因材施教,讲练结合式、示范模仿式、讨论启发式、师生参评式、训练三段式、项目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设计精神、创新意识和职业方向感。

1.讲练结合式。表现技法课程是典型的实践比重较大的课程,必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练习这一重点,我们结合课程模块的依次顺序,采用理论引领,实践练习辅导结合的方法,通过实践让学生深刻体会绘图的个性化经验积累的效用。

2.示范模仿式。实践证明,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方法适合手绘表现技法的学习。教师边示范边总结绘图经验和提示要点,同时教师因材进行指导,避免技法学习上走弯路。

3.讨论启发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讨论表现技法的学习方法、学习体会等,最大限度创造了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氛围。

4.师生参评式。每个训练阶段进行作业讲评和总结,采用师生参评式教学,我们让每个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角。以每个阶段绘图的体会、技法经验总结为主要内容,进行分组相互评图,教师挑选优、中、差具有代表性的绘图作业,让学生自己全班讲解评图,最后教师总结,提出教学意见。

5.项目式教学。本课程结合实际设计工程实例,采用“项目教学”方法。具体做法是采用实际工程的图纸进行模拟设计表现训练,鼓励水平高的学生参与工程制图和表现图绘制工作。项目教学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技术服务于一体,突出教学内容的使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教师有计划的组织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在活动中与学生互相影响、互相讨论,给予学生极大的激励和鼓舞,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独创性及求知欲望。真实情景化的“项目教学”法,有利于达到学生能力与素质同步培养的目标,实现传统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变。

4.4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1.重过程与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差异性。

课程实施过程中需要重视教学过程评价,突出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评价等,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关注学生个别差异,鼓励学生创新实践。学生的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按比例构成,平时成绩根据出勤、平时作业、课堂提问质量完成情况等综合评定。总评成绩的构成比例根据考核方式按规定进行评定,本课程为考查课程,平时成绩占30%,期末测试成绩占70%。

2.建立课程作业批改、讲评监控制度。

本课程作业、考核执行的整体要求是,遵守课程标准——课程大纲——课程手册等课程质量保证标准,发挥教师在授课计划和课程教案的主动性。课程组建立学生座谈反馈制度,每两周进行教学反馈。作业布置要求体现课程模块化课程内容的延续性,作业内容和命题的科学性,保证作业的效用价值,突出作业对课程教学目标的引导作用。课程组加强了课程作业批改和讲评的指导与监控,保证课程作业在课程教学体系中的作用。 3.实施作业成绩和测试评定标准,实施“过程” 考核法。

本课程组教师积极研究课程考核方法,课程考核坚持课程考核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考核内容根据本课程能力模块有序组织,按照课程标准,课程大纲,课程手册,课程大纲的要求严格完成。把平时作业状况和期末测试考核统一起来,课程考核内涵从注重“结果”考核,转变为注重“过程”的考核方法。

5.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1.教材建设中增容实践教材。

大多数教材虽然在实践教学中安排了很大比重的课时,但是缺乏实践训练已经成为制约高职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当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衔接后,更加要求教材在编写时,在培养学生理论基础的同时,更应该掌握学生掌握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高新技术和基本技能。

这就要求教材的编写应该著重考虑国家颁发的职业资格标准、技能鉴定标准。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应该是注重实训,但并不抛弃理论,注重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2.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尽量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组织教材内容。

3.教材的使用与建设

一本优秀的教材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做好教学工作带来成功的保证。通过对本课程的总结和探讨, 本课程使用的教学参考书如下:

[1] 高颖、彭军编《景观材料与构造》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8.1

[2]编审委员会编著 《建筑材料与构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 6.其他说明

本课程教学标准适用于高等职业学院建筑环境艺术专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