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822.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5%,对首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9.8%,依然居各行业首位。其中,银行业大力支持科技、文化等重点产业发展,对文化创意和高新技术产业贷款同比增长都超19%;证券业稳步推进创业板公司再融资、拓展中小企业债券的发行方式和范围等一系列改革,深化服务北京市实体经济发展;保险业不断增加服务民生的广度和深度,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推进新农合“共保联合”试点等,不断提升服务“新医改”成效;互联网金融、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等新兴金融业态蓬勃发展。
2013年, 全市非金融企业融资总量9456.6亿元,同比减少2432.1亿元,约占全国社会融资规模的5.5%,其中债券融资净增4236.4亿元,同比减少3286亿元;股票融资217.5亿元,同比减少354.6亿元,全市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占比回落,同比下降16.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表外融资快速发展,非金融企业通过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净融资3096 亿元,占北京市社会融资规模的24.7%, 同比增加13.8 个百分点。
全市金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对金融机构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全年新增金融机构22家,包括中国保险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15家法人金融机构,总数达到652家,位居
全国首位;全市共有52家企业获第三方支付牌照,数量居全国第二位;财务公司已达50多家,占全国总量的比例超过1/3;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创投公司等数量和规模在全国名列前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