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区养老的可行性分析 1.社区养老的内涵
社区养老至今并未形成一个普遍认可并广泛使用的定义。我国学者对社区养老的内涵界定有很多,不可避免存在一些分歧。例如,有些学者强调在社区建立养老机构,有些学者则没有明确提出在社区建立养老机构;关于社区养老服务的对象,有部分学者认为有需要的老人都可以得到养老服务,也有部分学者认为限于自理存在困难的老人;关于社区养老服务的收费,有学者坚持无偿性,也有学者认同有偿性……但是,总的来说,对社区养老的内涵还是达成了一个共识,即在社区养老方式下,老人不需要脱离社区这个熟悉的环境,同时可以得到社区提供的养老服务。
2.社区养老的背景
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10月31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达到10.2%,标志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加上“未富先老”,使得现有的两种主要养老方式——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受到了诸多挑战。
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一是子女减少。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按照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推算,“今后30年老年人抚养比将继续快速升高,到2030年将会接近40%”。这一状况将给子女赡养老人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压力。二是空巢家庭增多,不利于老人得到子女的照顾。“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结果显示,城市老年空巢家庭户已达48.6%,比2000年上升了24%;农村老年空巢家庭户占37.2%,比2000年增加了11%。”三是“轻老”现象。有些人把有限的精力和财力向幼儿倾斜,相对忽略了对老人的照顾。机构养老能力不足。
机构养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子女照顾老人的压力,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机构养老能力不足。一方面,在我国当前经济条件下,机构养老床位数难以满足需求。按调查测算,对机构养老床位的潜在
需求量从2000年的1821万张上升到2006年的2261万张,而我国养老机构拥有的床位数仅为149万张,尚不及需求的1/12。另一方面,传统观念使子女和老人存在较多顾虑,觉得去机构养老有损面子。子女认为送老人去机构是不孝顺的行为,大多数老人也希望在家养老。此外,机构养老自身也存在很多不足:收费较高;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不高等等。
3.社区养老的可行性分析
社区养老结合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是一种比较值得提倡的养老方式。我国“未富先老”,而且人口老龄化发展势头迅猛,因此现有主要养老方式所面临的挑战也会越来越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必要合理推广社区养老,更好满足老人的养老需求。目前,社区养老在我国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可行性。
首先,社区养老符合我国的传统家庭观念,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大力支持。在我国注重亲情和孝道的文化氛围下,家庭意义重大,是其他任何组织不可替代的。家庭是老人生活的主要场所,更是老人情感的主要寄托。所以,我国多数老人都希望能够留在家中颐养天年。对于老人来说,在和谐美满的家中养老,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慰藉;留在家中,还能够更好维持老人的人际网络,便于他们得到各种支持。社区养老既能让老人享受到养老服务,又能让老人留在熟悉的家庭和社区环境中,获得心理满足。
其次,社区养老在我国已具有一定的物质载体,便于社区养老的开展。近年来,我国颁
布了《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使得社区的养老设施不断得到改善。“2001年起开始在中国连续三年实施的社区老年福利服务设施的星光计划总投资134亿元,建成星光老年之家3.2万个,涵盖老年人入户服务、紧急救助、日间照料、保健康复和文体娱乐等多种功能。”“2005年,全国平均每个街道有1.32亿元,建成星光老年之家3.2万个,涵盖老年人入户服务、紧急救助、日间照料、保健康
复和文体娱乐等多种功能。”“2005年,全国平均每个街道有1.32个城市老年福利机构,每9.8个社区居委会有1个城市老年福利机构。”随着我国社区养老设施的不断完善,开展社区养老更为可行和便利。
第三,社区养老的资金来源逐渐得到拓宽,资金保障逐渐得到完善。我国的社区养老是依靠政府财政发展起来的。近年来,政府积极拓宽资金来源:福利彩票收入成为有力的资金补充。2001年5月,民政部出台《“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实施方案》,明确规定民政部及省级民政部门掌握的福利金的绝大部分即80%要集中使用于“星光计划”;社区企业税后利润也是重要的资金来源。根据民政部2005年发布的《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城区标准》,对示范城区要求,居委会所办经济年产值的2%以上要用于发展社区服务业,同时,区、街道、居委会所属社区服务单位年产值的6%以上要投入自身社区服务业和再发展。[5]此外,还有社会慈善捐赠等。
第四,应对老年人的大病、慢性病实行高额补贴,对临终老人提供人道主义关怀。2009年11月,湖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网公布,自2009年起,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封顶线统一提高至6万元;2010年将全面推行新农合普通门诊统筹补偿;再过不久,即使在省内异地看病,参合农民有望在出院日就能在医院报销住院费。这项举措的出台,意味着湖南省将进一步提高全省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
第五,政府应建立与价格水平相符合的生活补贴机制,实实在在提高广大农村老人的生活水平。
4.小结
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它涉及的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和脆弱性群
体。他们生活环境恶劣,且自身表达权利能力有限,因此,更加期待其他群体的帮助和扶持。不仅要求政府在政策方面予以倾斜,资金方面逐步加大;还要求政府加快出台专门针对解决农村养老现存问题的法律法规,从法律的角度维护农民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权利,享受有保障的老年生活。社会各界应加大孝敬老人传统美德的宣传力
度,让老年人的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加快发展老年人服务行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