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育信息化助力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教育信息化助力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教育信息化助力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作者:蒋慧贤

来源:《信息记录材料》2019年第03期

【摘要】教育均衡发展就是指立足于当前地区经济、文化等发展的实际情况,追求教育平等,保障每一个受教育者拥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我国教育改革现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教育均衡发展是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教育信息化改革能够有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育均衡;现状;影响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624(2019)03-0141-02 1 引言

教育均衡发展是深受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成熟,信息化逐渐融入各行各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效果显著。由于信息化的优势,教育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2 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意义 2.1 教育均衡内涵

教育均衡就是指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教育资源、受教育机会、学习条件等各方面的均衡,同时也是不同省、市,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不同学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教学条件等各方面的均衡发展。

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教育发展没有绝对的平衡,在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均衡发展的侧重也有所不同,这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相联系的。教育均衡发展就是指立足于当前地区经济、文化等发展的实际情况,追求教育平等,保障每一个受教育者拥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教育均衡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教育平均发展,不是简单的平分教育资源。教育均衡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立足受教育者本身的特点,使受教育者能够得到符合自身特点、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教育,同时,不同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侧重点也不同,是教育不仅立足本地实际,还能与其他地区的教育发展情况相适应。 2.2 我国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教育水平近些年来有了很大的提高,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当前我国教育均衡发展仍面临着一些问题。首先,资源配置方面存在不均衡的现象,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集中在少数地区。不同地区之间无论是在教学环境、教育经费、还是在师资力量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差别很大,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地区,难以实现合理流动。其次,地区之间教育均衡发展的管理保障机制不健全。教育管理机构大多按行政区域划分进行设置,不同区域之间、城乡间的交流渠道匮乏,教育资源缺乏整体规划和流动渠道。

2.3 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一,教育均衡发展是人们平等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不同地区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的教育水平不同,这严重影响到了人们平等的发展。第二,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公民的受教育水平,提高综合国力。我国教育资源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城乡之间、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部分地区的人受教育程度难以满足自身的需求,这不仅降低了我国公民的受教育水平,同时也降低了我国的综合国力。第三,教育均衡发展能够有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工具。我国义务教育有利于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促进全体人民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3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均衡发展产生的影响

3.1 教育信息化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我国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最大的阻碍之一就是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优势教育资源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西部等经济不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外流,教学设施陈旧,严重影响了教育水平的提高,教育水平的落后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而陷入恶性循环。教育信息化有助于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信息化教育设备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网络传播优质教育资源,能够有效改善教育水平不高的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的局面,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学习方式更加自由多样,有力促进了我国教育均衡发展。 3.2 教育信息化有利于开展多元化教学

教育信息化就是教育和信息化技术的有效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教学提供了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传统的教学局限在学校课堂之中,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教育信息化的开展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习,打破了传统教学的限制,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多媒体教学、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层出不穷,教学方式丰富多彩,教育资源更加丰富,教学内容的选择更加多元化。

3.3 教育信息化有利于促进师生互动交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长久以来,我国教育盛行的是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即在课堂上面老师掌控一切,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很少有学生主动提问,有限的交流局限在教师和少数成绩好、个性活泼的学生之间。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一名老师同时要教几个班级,每个班级都有几十名学生,教师没有时间也不可能与每一个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教育信息化为师生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和渠道,通过信息化的教学设备教师可以增加对学生的了解,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帮助,基础差的学生也可以加强与同学、老师之间的交流。 3.4 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注意的事项

教育信息化促进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了教育的现代化程度,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教育信息化可以帮助教育水平不高的地区提高教育水平。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基础,在經济发达的地区人们的经济实力和受教育程度较高,教育信息化开展十分顺利,教育信息化的优点和长处能够得到较好的利用,人们可以借助教育信息化进一步提高教育水平。但是,在一些贫困地区,由于经济实力薄弱,无力承担教育信息化所需的资金,即使建设完成信息化教学设备,日后维护和升级也存在问题。同时,由于思想观念等原因,教师不愿也不会使用信息化设备,从而产生新的教育差异。

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任务,在当前的经济结构下短时间内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困难重重,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手段,但现阶段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星.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转型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09):28-31.

[2]陶红平.教育信息化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策略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5,14(12):42-4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