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藏医药的开发研究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之意义初探

藏医药的开发研究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之意义初探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第12卷第1期󰀁󰀁󰀁󰀁󰀁󰀁2001年2月󰀁󰀁

󰀁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

NATIONALITIESRESEARCHINQINGHAI󰀁󰀁󰀁󰀁

(socialsciences)󰀁󰀁󰀁󰀁

VOL.12󰀁NO.1

Feb.2001

藏医药的开发研究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之意义初探

金索南

摘要:藏医药学是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述了其悠久的历史、发展、现状,着重指出了其现存的问题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关键词:藏医药;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R29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681(2001)01-0019-03

󰀁󰀁藏医药学是祖国医药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灿夺目的明珠。是勤劳的藏族人民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下同疾病斗争中,积累的医治疾病的丰富经验。从对生理、病理的认识,到整个诊断、医病及对藏药的加工、研制和使用,都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色,是祖国医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也是西部开发中一个颇具活力的新兴产业。

断及治疗的一般知识;∀论述续#共31章,详细介绍了人体解剖、疾病发生的原因及规律以及卫生保健、药物性能、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和医德等;∀秘决续#共92章,专门论述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后补续#共27章,主要介绍世脉验尿、药物方剂以及各种特殊疗法等。本书为综合性的藏医经典著作,所以实可称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藏医临床实用百科全书,成书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具有青藏高原地区特点的巨著,有其悠久的历史和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所以,先后被译为俄文、英文、德文等多种文字,成为在国外藏学界研究藏医的一部巨著。另外,还有∀月王药诊#、∀蓝琉璃#、∀藏医医决补遗#、∀藏医史#、∀藏医如意大全#、∀藏医十万舍利#、∀松巴医著集#、∀弥盼医著#和∀晶珠本草#等藏医古籍也在国内外藏学界影响颇大。

藏医藏药在我省农牧区具有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有史以来就是广大藏族人民和其它民族求医治病的主要手段。公元1711年塔尔寺第十八任法台却藏!罗桑丹贝坚赞主持,在塔尔寺建立青海地区第一个󰀂曼巴扎仓 (附设门诊的医学院)随后,各地又相继建立了一些󰀂曼巴扎仓 。老藏医著书立说,诊治疾病,带徒传技,培养了一大批藏医药人员,从医济世,代代传承,为藏医药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藏医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源于青藏高原的藏医药,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古籍记载,公元前3世纪第一代藏王聂尺赞普提到󰀂有毒就有药 的理论。后来藏医药学家帝玛

!丹增彭措所著的一本专记古代药方的书∀解毒篇#中,记载一位名叫杰布赤西的医生能从马和孔雀内脏中提取结石用以解毒,并指出孔雀的结石疗效最佳。杰布赤西是本教创始人敦巴西绕的大儿子,而敦巴西绕所处时代与聂尺赞布相近,都是公元前3世纪的人物,这就说明远在2000年前西藏高原上就有了专职医生,并且采集药物时已经从植物、矿物深入到动物内脏,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到公元8世纪末,著名藏医学家宇妥!元丹贡布经过多年实践和研究,总结先辈的宝贵经验著成了藏医药史上同时也是中华医学史上不朽的医学名著∀四部医典#,奠定了藏医药学的理论基础。此书又称∀四部医续#,由四大部分组成,即∀概论续#、∀论述续#、∀秘诀续#、∀后补续#,156章,收载药物1000多种。其中∀概论续#共6章,概括地介绍了人体生理、病理、诊

󰀁

二、藏医药的发展及现状

藏医药的继承、挖掘和开发是建国后全面展开

收稿日期:2000-09-06

󰀁󰀁󰀁

19第12卷󰀁󰀁󰀁󰀁󰀁󰀁󰀁󰀁󰀁󰀁󰀁󰀁󰀁金索南:藏医药的开发研究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之意义初探

的。特别是党的十一屈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给古老的藏医药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党的民族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藏医药的继承和开发被国家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如:青海省人民政府于1985年向各州、地、市人民政府转发了省卫生厅∀关于抢救藏、蒙医药学的报告#,要求各级人民政府提高对藏医学的认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藏医药机构建设,大力培养藏医药人员,做好名、老藏医的抢救工作,并制定了相应措施。

(一)建立相应机构,引进先进设备,提高治疗水平。自1979年以来,先后在全省共建立各级藏蒙医院24所,其中省级1所,州级5所,县级18所;与此同时,还在一些综合性县医院增设藏蒙医疗科和藏医门诊所等,藏医由分散的、个体的、寺院的传统行医方式,逐步转为有组织、有管理、相对集中的现代行医模式,初步建立了比较科学的藏医管理体系。各级藏医院的管理逐渐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科学轨道,为缓解藏区缺医少药,看病难的矛盾,保障农牧民群众身体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藏医院装备了比较先进的医疗设备,如X光机、B超、胃镜、心电图机等现代化诊疗仪器及化验设备,在保持传统诊断方法的同时,各级藏医院在临床上广泛运用现代化仪器,将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与传统藏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借鉴,扬长补短,不仅提高了诊断和治愈率,而且为藏西医结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人才培养是发展藏医药事业的根本。在省政府的关怀下,自1981年起,培养了藏医中专生300多名,在藏区和各级藏区机构中正发挥着重要作用。1987年开始筹建青海藏医学院,并将培养藏医人才纳入高等教育计划,自1992年青海藏医学院招收了第一批来自藏区的藏区大专生30名后,为了适应藏医药发展的需要,已在青海藏医学院设立了五年制本科藏医专业,现有300多名藏医专业人员正在接受培养。藏医专业教育突破了师带徒、寺院培养、个人自学的传统模式,转为以学校培养为主的现代教育方式,以藏医为主,西医为辅,藏西医结合的教学体系初步形成。这对青海的藏医药的发展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三)藏医古籍(包括口碑古籍)是研究藏医药工作的基础。󰀂救书、救人、救学科 对我们藏医界仍任重而道远,特别是󰀂人的抢救 显得更为重要。尽管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先后整理、翻译、出版了∀四20部医典#、∀晶珠本草#、∀帝玛!丹增彭措医著选集#等十几种藏医药经典著作。但󰀂一人故去带走一批文化遗产 的问题仍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近几年,青海

的老藏医相继病逝多人,他们所掌握的有些藏医秘方或者说有独特的手艺没有及时搜集、整理,而失去良机,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四)独特的藏药资源,市场竞争优势明显。青藏高原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藏药资源,储量大,而且大都为青藏高原所独有,据初步掌握,在青藏高原地区有藏药植物191科682属2200多种;其中,菌类14科35属50种;蕨类30科55属118种;苔藓类5科5属5种等外,还有藏药动物57科111属159种;藏药矿物80多种。为了发挥藏区的藏药优势,先后在西藏、青海、甘肃成立了藏药制药厂30多家,年产值达5亿多元。在这个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品牌意识,加大科技含量,不断开发新产品,拓展市场空间,其发展前景将是非常可观的。有些藏药产品已经远销日本、印度等10多个国家。其中青海金诃藏药集团开发的󰀂七十味珍珠丸 等4种藏药成为我国唯一获得美国联邦食品与药物管理局认可的产品。这就让世界走近藏医药,让藏医药走向世界并对其进行有益的探索开启了充满希望的大门。

三、藏医药的开发利用和主要存在的问题

藏医药是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千百年而不衰,至今仍然倍受广大藏族和其它民族的青睐,也是藏区人民就医解除病痛的主要途径之一,并且正在走出青藏高原,走向世界,为更多的患者服务。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数千名各族患者曾来青海接受藏医药浴、蒸浴治疗,而且还有韩国、加拿大等国的患者也曾慕名前来治疗。在国际上也日益受到医药界的关注,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目前正在研究如何利用藏医藏药攻克肿瘤、爱滋病、中老年更年期骨质疏松症等疑难病症。国际上已举行过4次大的藏医学术交流会,金诃集团曾有6名藏医学专家参加,他们提交的关于藏医药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研究的学术论文,引起了与会国外学者的极大兴趣。从藏医药的发展历史看,作为古老的传统医学,藏医药是一门科学性、实践性、应用性都很强的一门学科,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

藏医药学有完整的基础理论体系,且与现代医

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2001年2月

学和其它传统医学有较大的区别。奇妙、丰富、多彩的治疗方法更具特色,疗效显著,对人体无创伤和损害。我省各藏医院开展药浴、蒸浴等业务深受各族患者的欢迎,供不应求。藏药来源于天然、野生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经过长期临床应用和观察研究,无副作用,安全可靠。而化学合成药品的毒副作用,已引起大家的高度警惕,人们寻求天然药物和自然疗法的渴望十分强烈,󰀂回归自然 成为一种科学思潮。因此,以天然药物为主的传统藏药,必然受到进一步重视。加强研究开发,可以不断拓宽藏药的服务领域和应用范围,更好地发挥藏药在药用、食用等方面的潜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和社会的进步,对藏医药的认识和研究不断深化,坚持不懈地注入高科技含量,同传统藏医药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必将带动藏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我个人认为藏医药的开发、利用的前景特别乐观,有着很好的发展前途,在充分肯定藏医药价值的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藏医药在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还需做艰苦的努力,对藏医药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要作认真分析、研究,并加以解决。目前,整个藏医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要从藏族传统文化为背景,进一步加大藏医藏药的宣传力度。藏医药的宣传不能离开藏族传统文化的大背景,更不能局限于几种藏药名称上,要更加注重宣传药物性能和功效上,特别要着重宣传点,如无污染的绿色药品,高原植物药理的奇特性和神奇的高原传说等等,写在一张小广告纸上,让读者一看便一目了然,这样才能起到家喻户晓的作用。对此我们有关方面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专业人员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不太合理。现有藏医药人员除部分是近几年大中专培养的以外,大多数是自学或师带徒出身,经过系统培训的专业技术骨干力量尚嫌薄弱,中青年业务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尤为缺乏。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大多年事偏高,仍存在后继乏人、乏术现象,培养中青年藏医骨干和藏汉兼通的专业人员,提高在职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当务之急。

(三)藏药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有组织、有计划的管理和措施。藏药基本上仍停留在传统的自采、自制、自用的阶段,基本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产、供、销体系。再加上一些急功近利的个人和厂家滥

采药材,致使青藏高原的一些珍贵药材面临绝种的危险。藏药的资源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四、藏医药事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鉴于藏医药事业的现状,为了更好地开发藏医药资源,应加强对藏医药的宏观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和给予一些特殊的优惠政策相结合,使这一珍贵的

民族遗产弘扬广大,为民造福。为此特别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一)对藏医药事业的发展,国家应从政策和资金两方面进行扶持。有了一定的资金基础,方可逐渐过渡到政策支持为主,资金支持为副,条件成熟后可设立专项藏医药发展基金,广泛吸收国内外资金,以此为基础积极推动藏医药的产业化和现代化。

(二)确保有效措施,防止滥采药材。国家根据藏药分布的特点,必须设立藏医药资源保护区,有计划地开放采集药材的同时,还要从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浪费出发,对每逢夏季满山遍野挖虫草的民工和数以千计的淘金者严加管理,消除或减少已经和正在造成的恶果。因此,在采集药材方面,应该统一规划,搞好播种补种工作,把人工栽培与天然种植,人工蓄养与天然放养有机结合,为藏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三)建立统一、完整的藏药产、供、销体系。各级医药或药材公司设立藏药收购和销售网点,对藏药实行有组织、有计划的收购和销售;医药行政管理部门对藏药收购、销售、使用实行统一的管理并引导他们由自采、自制、自用、自售的传统方式过渡到相对集约化的经营机制,向产、供、销一条龙方向发展。开发研究和应用藏药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进一步加强藏医药基础研究工作,开发藏药新产品。挖掘和开发具有藏医药特色的保健药品,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参考资料:

∀医学四续#(藏文版);

强巴程列∀我的藏医生涯#载∀中国西藏#2000年第3期;

∀青海藏族自治地区稳定与发展研究#。

∃金索南󰀁󰀁青海民委古籍办%󰀁󰀁

(责任编辑󰀁󰀁哇么才让)

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