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川书院科学组 金新英
教学要求:
1.知道什么是惯性.
2.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简单的有关现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前节知识
牛顿第一定律的研究对象、成立的条件、结论是什么?
牛顿第一定律能用实验直接验证吗?定律告诉我们什么?
为什么物体不受外力就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而没有出现其他的运动情况呢?
得出结论:牛顿第一定律的重要贡献:
(1)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二、进行新课
如果柯受良腾空飞出后所受到的一切外力都突然消失,他的车将会怎样运动呢?
1.惯性
(1)什么是惯性.从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以原来的速度大小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就是说,物体在不受外力时,有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2)用“惰性”比喻“惯性”.我们也可以通俗地用物体有一种“习
惯性”或叫“惰性”来理解“惯性”.就是说,一切物体都有一种“惰性”,这种“惰性”的表现就是不愿意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只要不受到外界力的
作用,它就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它,才能迫使它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 一切物体:固态、液态、气态
任何情况下: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快慢、匀速变速 (3) 惯性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区别
惯性:物体的性质.没有任何条件,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牛顿定律:在不受力条件下,物体的运动规律
2.惯性现象
物体表现出惯性的现象很多.下面我们来做几个实验.
(1)把木块平放在小车上,在小车和木块间涂点滑石粉(或撒点小米粒),让学生注意观察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时,木块怎样运动.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木块为什么向前滑出?木块原来随小车一起向前运动,小车突然停止,木块由于惯性仍向前运动,所以向前滑出.
(2) 如左图,用手指向下猛击纸条,使纸条抽出,
可笔套依然不动,这是为什么?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笔套原来的状态(静止),由于惯性,它要保持静止状态,所以落回原处.
(3) 用一只开有一个洞的纸板箱,用两肘或两膝抱住纸箱,让洞对着点燃的蜡烛,用两手一拍,你看到了什么?
(4) 在杯子中盛满水,突然急速拉动杯子,会看到什么现象? 3.惯性的应用
拍打衣服可除去灰尘. 使劲甩手可把手上的水甩掉.
撞击可以使锤头、斧头紧套在把上. 摩托车飞跃断桥.
宇航员走出飞船后,仍能与飞船“并肩”前进,不会落在飞船后面.
*解释
1.人在走路过程中脚绊到石块为什么是向前摔倒,而脚踩到西瓜皮是向后摔倒的?
2.紧 铁 揪 3. 鸡 蛋 落 杯 4.汽车急刹车时,乘客倒向何方?
5. 汽车突然开动时,乘客倒向何方?为什么?
6. 汽车遇到紧急情况刹车时,为什么不能立即停止而还要往前运动一段距离?
教师强调:惯性是万物皆有的一种固有属性,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外力、处于何种状态无关。惯性由物体的质量决定,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不是力,力是……,力产生的条件是……,而惯性是每个物体都有的,惯性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所以,把惯性说成“惯性力”或“受惯性作用”,都是错误的。
7.讨论本节后面“请提问”中的问题. 练习:
三、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 2.作业本中的作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