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杭州市2021版中考语文试卷C卷

杭州市2021版中考语文试卷C卷

2021-07-07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杭州市2021版中考语文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积累与运用 (共10题;共30分)

1. (2分) (2017七上·呼和浩特期中) 请选择划线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 憔悴(cuì) 吝啬(lìn) 粗犷(kuàng) 应和(hè) B . 着落(zháo) 攲斜(qī) 莅临(lì) 徘徊(huái) C . 分歧(qí) 贮蓄(chǔ) 霎时(shà) 抖擞(sǒu) D . 论语(lún) 黄晕(yùn) 逾矩(jǔ) 咄咄逼人(duō) 2. (2分)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那家伙惯会收览人心,把他囚在这里,都城里的人很多愤愤不平。 B . 你可让他出来,走动走动。他带着脚镣手拷,逃不了的。 C . 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

D . 我看见婵娟被人虐待,我看见你铤身而出,指天画地有所争论。

3. (2分) (2017七下·岳池月考)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期中考试成绩很不理想,他怏怏不乐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B . 这个毒枭被缉毒警察当场击毙,终于落得个马革裹尸的下场。

C . 前几天刚刚清理过的树下杂草,春风一吹,又锋芒毕露了,使人顿生无限感叹。 D . 陆轩经过六年的苦练,谈得一手好琴,终于在我市比赛中获得金奖,真是当之无愧。 4. (2分) (2017八上·越秀期末)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要是一篇作品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B .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埃德加·斯诺的故乡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 C . 作为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先驱,美国人蕾切尔·卡森将被人们永久铭记。 D . 中国珠峰登山队之所以能成功登上珠峰,是因为全体队员不畏艰险的原因。 5. (2分)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B . 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 C . “快看”他说:“火车过来了。”

D .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6. (2分) (2018·深圳模拟)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 ②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

③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

第 1 页 共 10 页

④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 ⑤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A . ⑤②①③④ B . ④①②③⑤ C . ②③④⑤① D . ④③②①⑤

7. (2分) (2017八上·抚顺期末) 选出对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 《记承天诗夜游》选自《苏轼文集》,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

B . 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最近发生的时间的一种新闻体裁,它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

C . 《列子》是一部很有趣的著作,其中有大量寓言,比如《两小儿辩日》和《杞人忧天》,《愚公移山》也选自其中。

D . 《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作者司马光,《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传记文学有深远影响。

8. (5分) (2019八下·丰台期末) 默写。

(1) 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2)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3) (《说文解字》:“城,以盛民也。”看来,城是百姓安居的地方。从古至今,一座城,包含人间多少事!请写出含有“城”字的连续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

9. (3分) 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艺术高峰是《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代作家________。 10. (8分) (2016七上·莆田期中)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__________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 niàng。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__________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liáo liàng地响着。

(1)

根据拼音写词语。 yùn niàng ________ (2)

划线字“润湿”“应和”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第 2 页 共 10 页

liáo liàn ________

A . rùn hé B . lùn huò C . rùn hè (3)

文段中两横线处应填的词语是( ) A . 全 心旷神怡 B . 都 呼朋引伴 C . 也 喜出望外 (4)

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阅读天地,聆听万籁,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人殷切的期盼。春,以他的盎然生机、秀丽妩媚动人心弦;夏,以她的热情奔放、热烈强悍催人奋发;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理解 (共4题;共70分)

11. (5分) (2017七上·青羊期中)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 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桥人”更添悲愁。 B . “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几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 . 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 . 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2) 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被《中原音韵》誉为“________”,为历代所传诵。小令仅28字,写了十种景物,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________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

12. (15分) (2017七上·徐州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第 3 页 共 10 页

(1)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①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 ②去后乃至________ ③太丘舍去________ ④相委而去________ (2)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白雪纷纷/何所似 B .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C . 待君久/不至,已去。 D . 元方/入门不顾。

(3)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尊君在不/匹夫不可夺志也 B . 公大笑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C . 相委而去/人不知而不愠

D .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君与家君期日中。

(5)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可以看出谢安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

B . “公欣然”和“大笑乐”,表现出谢安与子侄辈亲密无间的感情和把玩诗句的雅兴。

C . “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变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D . 陈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走进屋内。 13. (25分) (2015·丹东)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人体的独特性

①全球有70亿人口分布在世界各地,而在过去的5万年间,据估计共有1000亿人口在地球上生息过。每个人都会是独一无二的吗?随着生命科学对人体认识的日益深入,人类个体的独特性被越来越多的揭示出来。那么,人类个体的独特性和不可取代性究竟表现在哪里呢?

②人的独特性首先体现在DNA,即脱氧核糖核酸。它是人体所有遗传信息的原始备份。人类DNA中包含有大约32亿个碱基对,人类在基因上显示出的差异有0.5%,这0.5%就意味着大约有1600万个碱基对,它们的组合数则更多,所以任何人都没有机会和你的基因完全一样。

③与隐藏在体内的基因相比,我们更多的是从长相来确定他人是谁。对熟悉的人我们辨别的准确率可以达到66%,而对不熟悉的人,准确率只有56%。好在有新的研究显示,其实人们并没有局限于只依赖长相识别人。美国研

第 4 页 共 10 页

究人员发现,人们的大脑还非常善于综合收集身体信息。当人的面孔被遮挡或者因距离太远而看不清时,大脑会通过身体的信息,例如个头和身材来识别人,而且效果通常很好。

④和长相相比,指纹似乎更加可靠。他们的形态更能显示人的独特性,所以指纹一直被用来确认一个人的身份。指纹的形成除了受基因的控制外,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子宫内的压力和羊水的晃动都可能会影响胎儿指纹的形成,这意味着即使是同卵双胞胎,他们的指纹也不会完全一样。

⑤研究显示,每个人在走动的时候都有不同的步态。早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就已经意识到,步态足以帮助我们辨别一个人,且准确率至少可以达到90%。

⑥耳朵的形状也非常独特,不仅每个人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两只耳朵也各不相同。在美国和荷兰,甚至出现过根据耳朵留下的“耳纹”破获案件的实例。

⑦科学家用心电图记录人的心跳就能得到人们心脏活动的独特电脉冲,而这种独特性也可以用于识别身份。据说苹果公司就曾尝试将心跳作为一种密码用于保护隐私。

⑧所有这一切都证明你是唯一的,没有人可以取代你。亘古至今,天地间只出现了一个现在的你,同样的事情以前没有发生过,未来也不会发生。

(原文有改动) (1)

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2)

第⑥段划线句子“在美国和荷兰,甚至出现过根据耳朵留下的“耳纹”破获案件的实例”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3)

第⑤段划线词语“至少”能否删掉?为什么? (4)

阅读选文,写出文章是从哪六个方面介绍人体的独特性的? (5)

文中说“所有这一切都证明你是唯一的,没有人可以取代你。”人体的独特性除了用来破案,还具有哪些功能?(写出一条即可,可以合理想象)

14. (25分) (2017九·重庆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但借明月寄乡思 苏美玲

①中秋又至,窗外月光如泻,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迷人的薄纱,显得宁静而又安详。天上的明月如盘,一如我小时候看到的模样。

②我们乡下,每到中秋节,也就到了秋收最繁忙的时候。我们家里,最忙碌的是父亲和母亲。在他们看来,经

第 5 页 共 10 页

过春天的播种,夏天早出晚归,锄草、浇灌、喷洒农药,付出了那么多汗水,到秋天收成好了,全家人的生活就有了着落和奔头。父母常常忙到月上柳梢才带着满身倦色回家。

③从月似弯眉忙到月如银盘,中秋节就到了。既然是节日,终归还是要庆祝一下的。满院子的追赶鸡鸭鹅,却不舍得把这些全杀了,只杀其中的一只,剩下的还要等它们下好多的蛋,拿到集市上换钱呢。

④因为是中秋节,要有月饼装饰呀。母亲就会到集市上买三五斤月饼和一些猪肉回家。先给爷爷奶奶和外婆家送去,最后剩下一二斤月饼,留着中秋节晚上圆完月,分给我们姐弟。

⑤那时侯,月饼里的内容很简单,不像现在各种水果风味的这么多,里面搀杂的是几粒花生米、芝麻和红砂糖白砂糖之类。月饼的包装也极其简单,用粗劣的粉红色的纸张包裹了,最上面蒙一小块长方行大红纸。纸面上印着“中秋月饼”和生产厂家,洇湿着一层油。那洇开的油印宛如咧开嘴笑着的娃娃脸,让人看着开心。

⑥月如银盘挂柳梢,中秋节的晚宴终于开始了,有鸡、鸭、鹅、猪肉开荤,更有甜甜的月饼吃,对于我们乡下孩子,自然高兴不已。往往是一家人围了桌子,每人发一碗掺和了肉片的豆角菜,吃得津津有味。母亲常会把肉多的菜碗分给我们姐弟,她的碗里只有一小点肉丝。我们姐弟吃到直喊“肚子胀”的程度。

⑦中秋节晚上,无论多忙,都不能忘记圆月的。在院子里正对着房屋窗户的地方,放一张小桌子,把六块月饼和六个苹果或一堆糖果放在桌子上,再点燃一炷香。母亲直直地跪在香炉旁,深深地弯下腰,将额头紧紧地贴在地上,口中念念有词。大约是念叨一些“要有好收成,保佑家里的大人孩子平安”之类的吉祥话。母亲这样做的时候,一脸的虔诚和严肃,她不容我们姐弟插嘴的,我们也只在旁边瞧着,跟着母亲跪拜。

⑧小时候是不理解母亲这样的行为的。上了小学时,老觉得母亲好象是“封建迷信”呢。但等长大一些之后,才真正理解了母亲当年的跪拜。母亲那样认真虔诚的跪拜,实际上是因为那时候乡村里的生活太艰难,母亲只是以她特有的方式在向天地祈祷我们一家人的平安和进步啊!

⑨等母亲祈祷完毕,就可以吃月饼了。品尝着香甜的月饼,望着皎洁纯净的月儿,我们姐弟追逐打闹着。最有意思的是,小弟模仿乡村戏剧团里的女演员,拈一个兰花指,咿呀唱着,轻盈地走台步,逗引得我和大姐二姐笑到肚子疼,整个小院子里洋溢着一派轻松祥和的景象。

⑩圆月挂中天,夜渐深,母亲总会撕下粉红色的包装纸,仔细裹好两个月饼,盛上满满的一碗肉片豆角菜,朝隔壁那个孤独的张阿婆家走去。阿婆的屋里终日黑着,到晚上也不见光,只有清冷的月光撒在小小的院子里。我总觉得那黑洞洞的窗户像怪兽的嘴,十分恐怖。可母亲会在阿婆屋里坐上好久,直到月亮沉下了西山才悄悄回来。二十多年过去了,故乡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的父母再不用那么辛苦地劳作,但他们依旧舍不得离开亲爱的土地。我们姐弟已经相约好:国庆节放假后,一定按时回到生养我们的老家,齐聚到父母身边,唠唠家常,谈谈今后的发展,过个团团圆圆的国庆节和中秋节。

⑪现在已是夜深深,有不知名的虫儿轻唱着缱绻的歌。窗外的月色正浓着。哦,但借这一轮明月,寄多少美丽乡思和缠绵的回忆!

(1) 一轮明月勾起作者对童年生活哪几个场景的回忆,请简要概括。 (2) 结合全文,说说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

第 6 页 共 10 页

(3) 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①联系上下文,说说句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母亲直直地跪在香炉旁,深深地弯下腰,将额头紧紧地贴在地上,口中念念有词。 ②品味文中第⑤段画线句子的妙处。

纸面上印着“中秋月饼”和生产厂家,洇湿着一层油。那洇开的油印宛如咧开嘴笑着的娃娃脸,让人看着开心。 (4)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5) 作者在文章结尾深情地说:“但借这一轮明月,寄多少美丽乡思和缠绵的回忆!”结合全文说说你读出了哪些情思?

三、 作文 (共1题;共5分)

15. (5分) (2017八上·铜仁期中) 请以“我想去 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写作提示:题材广泛,思维灵活,顺理成章即可,如“看海、拉萨、埃及、旅行、草原、醉读、大唐,北宋、三国、认识李白,穿越历史”等。

写作要求:(1)请先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语言流畅,想象奇特,全文不少于600字。

第 7 页 共 10 页

参考答案

一、 积累与运用 (共10题;共3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8-2、

8-3、

9-1、

10-1、10-2、 10-3、

10-4、

二、 阅读理解 (共4题;共70分)

11-1、

11-2、

第 8 页 共 10 页

12-1、12-2、 12-3、 12-4、12-5、 13-1、13-2、13-3

13-4、13-5、14-1

14-2

14-3

14-4

14-5、

三、 作文 (共1题;共5分)

15-1

第 9 页 共 10 页

第 10 页 共 1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