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06年广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四届一次

2006年广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四届一次

2024-07-30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公告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四届一次品种审定会议于2006年2月21—22日在南宁召开。会议共审定通过7种作物108个新品种,其中水稻66个、玉米19个、薯类1个、西瓜13个、甘蔗5个、花生3个、果树1个,现予以公告。

附件:1. 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四届一次会议审定品

种目录

2. 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四届一次会议审定品种简介

二OO六年三月三十日

附件1:

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四届一次会议审定品种目录(1)

作物 品种名称 eK优18 湘优2号 两优287 早优11 优Ⅰ679 金梅优167 特优136 全优1号 九优207 湘优24 湘丰优9号 十优838 优Ⅰ6601 天丰优880 金优1202 金优R12 特优丰13 D优205 特优85 谷优3119 特优21 D香287 太优228 特优航3号 D优203 京福优270 绮优926 天丰优290 特优998 特优1202 金谷202 特优172 特优399 特优258 宜香937 两优4826 优Ⅰ红香优33 水 稻 审定编号 作物 品种名称 桂审稻2006001号 两优培三 桂审稻2006002号 绮优08 桂审稻2006003号 农乐1号 桂审稻2006004号 力源占1号 桂审稻2006005号 玉校88 桂审稻2006006号 玉科占9号 柳沙油占202 桂审稻2006007号 桂审稻2006008号 水 天丰优3550 桂审稻2006009号 博优1293 桂审稻2006010号 博Ⅲ优黄占 桂审稻2006011号 博优202 桂审稻2006012号 博优211 桂审稻2006013号 博优301 桂审稻2006014号 博优423 桂审稻2006015号 博优306 桂审稻2006016号 秋长优2号 桂审稻2006017号 博优26 桂审稻2006018号 振优290 桂审稻2006019号 博优629 桂审稻2006020号 秋优623 桂审稻2006021号 博优228 桂审稻2006022号 稻 博优680 培杂桂旱1号 桂审稻2006023号 桂审稻2006024号 十优A 桂审稻2006025号 太A 桂审稻2006026号 圣A 桂审稻2006027号 毅A 桂审稻2006028号 桂科-1S 龙优673(认定) 桂审稻2006029号 桂审稻2006030号 南校201 桂审稻2006031号 南校202 桂审稻2006032号 南校205 玉 桂审稻2006033号 玉美头108 桂审稻2006034号 玉美头107 米 桂审稻2006035号 玉美头168 桂审稻2006036号 玉美头169 桂审稻2006037号 瑞恒228 审定编号 桂审稻2006038号 桂审稻2006039号 桂审稻2006040号 桂审稻2006041号 桂审稻2006042号 桂审稻2006043号 桂审稻2006044号 桂审稻2006045号 桂审稻2006046号 桂审稻2006047号 桂审稻2006048号 桂审稻2006049号 桂审稻2006050号 桂审稻2006051号 桂审稻2006052号 桂审稻2006053号 桂审稻2006054号 桂审稻2006055号 桂审稻2006056号 桂审稻2006057号 桂审稻2006058号 桂审稻2006059号 桂审稻2006060号 桂审稻2006061号 桂审稻2006062号 桂审稻2006063号 桂审稻2006064号 桂审稻2006065号 粤审稻2005027号 桂审玉2006001号 桂审玉2006002号 桂审玉2006003号 桂审玉2006004号 桂审玉2006005号 桂审玉2006006号 桂审玉2006007号 桂审玉2006008号

1

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四届一次会议审定品种目录(2)

作物 品种名称 瑞恒269 瑞恒666 云丰88 耀丰189 亚航639 燕禾金2000 燕禾金968 玉美头608 柳糯582 航甜6号 超甜15号 木薯 新选048 得利一号 得利二号 健旺台新一号 玉 米 西 瓜 禾山玉华 桂红二号 桂冠一号 冠金 农利一号 特新黑美人 墨童 蜜童 鑫冠 锦田超级黑佳人 审定编号 桂审玉2006009号 桂审玉2006010号 桂审玉2006011号 桂审玉2006012号 桂审玉2006013号 桂审玉2006014号 桂审玉2006015号 桂审玉2006016号 桂审玉2006017号 桂审玉2006018号 桂审玉2006019号 桂审薯2006001号 桂审瓜2006001号 桂审瓜2006002号 桂审瓜2006003号 桂审瓜2006004号 桂审瓜2006005号 桂审瓜2006006号 桂审瓜2006007号 桂审瓜2006008号 桂审瓜2006009号 桂审瓜2006010号 桂审瓜2006011号 桂审瓜2006012号 桂审瓜2006013号 品种名称 桂糖21号 甘 桂糖24号 桂糖26号 蔗 桂糖27号 桂引9号 桂花25 花生 桂花26 桂花27 果树 漳蕉八号 作物 审定编号 桂审蔗2006001号 桂审蔗2006002号 桂审蔗2006003号 桂审蔗2006004号 桂审蔗2006005号 桂审油2006001号 桂审油2006002号 桂审油2006003号 桂审果2006001号

2

附件2:

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四届一次会议审定品种简介

(一)水稻

1、eK优18,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01号

品种名称:eK优18 选育者:莫科生

品种来源:K17eA×R18(T0974× R402),K17eA系从江西赣州市农科所引进。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中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12天左右,比对照金优463迟熟2~3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植株较高,株型适中,叶姿挺直,剑叶直立,剑叶长25.8厘米,宽1.2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8.5万,株高106.2厘米,穗长20.5厘米,每穗总粒数118.4粒,结实率74.6%,千粒重28.3克,谷粒较难落粒,谷粒长9.52毫米,宽3.71毫米,长宽比3.51,淡黄色,无芒。米质:糙米率81.9%,整精米率48.6%,长宽比2.9,垩白米率88%,垩白度11.3%,胶稠度8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2%;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4级,穗瘟5级,穗瘟损失率25%,综合抗性指数4.6,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中感;白叶枯病9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桂中北稻作区早稻早熟组筛选试验,三个试点平均亩产493.1公斤,比对照金优463增产2.4%;2005年早稻区域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467.6公斤,比对照金优463增产1.9%(不显著);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33.6公斤,比对照金优463增产7.2%。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一般早稻3月中下旬、4月初播种,晚稻7月上旬播种;每亩大田用种量1.0~1.5公斤;插植叶龄4~5叶,抛秧叶龄3~4叶。2、合理密植:插植规格一般为20厘米×13厘米,每蔸插2粒谷苗;或亩抛秧2.2~2.5万蔸。3、肥水管理:亩施纯氮10公斤左右,氮、磷、钾比例为1∶0.6∶0.9;水分管理做到浅水勤灌,够苗露晒田,抽穗扬花期间田间保持水层,后期不要断水过早。5、防治病虫:要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等病虫的危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中、桂北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

3

2、湘优2号(原名:科优2号),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02号

品种名称:湘优2号

选育单位:湖南科裕隆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湘8A×湘恢121(中间材料163×R402)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中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12天左右,比对照金优463迟熟3天左右。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适中,叶鞘、稃尖紫色,穗大粒重,结实率较低,米质较优,抗性好,每亩有效穗数19.5万,株高97.7厘米,穗长22.3厘米,每穗总粒数123.6粒,结实率75.2%,千粒重26.9克,谷粒长宽比3.1,淡黄,无芒。米质:糙米率81.9%,整精米率60.4%,长宽比3.1,垩白米率39%,垩白度4.0%,胶稠度6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8.2%;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2级,穗瘟4级,穗瘟损失率15%,综合抗性指数4.0,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中抗;白叶枯病7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桂中北稻作区早稻早熟组筛选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472.9公斤,比对照金优463增产2.2%;2005年早稻区域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453.6公斤,比对照金优463减产1.2%(不显著);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26.1公斤,比对照金优463增产5.4%。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早稻3月中下旬、晚稻7月上旬播种,插植叶龄4~5叶,抛秧叶龄3~4叶。2、移栽:规格20厘米×13~15厘米,每蔸插2粒谷苗,每亩基本苗8万,或亩抛秧2.2~2.5万蔸。3、施肥方法:基肥为主,早施分蘖肥,后期看苗补肥。4、病虫害防治:提高栽培技术,增强禾苗自身抗性,综合防治病虫鼠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中、桂北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

3、两优287,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03号

品种名称:两优287

选育单位: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品种来源:HD9802S(湖大51/红辐早)×R287(鄂早17×桂农07P6)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两系杂交水稻,桂中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07天

4

左右,比对照金优463早熟1~2天。主要农艺性状(两年平均值)表现:株型紧束,分蘖较弱,叶色浓绿,叶姿挺直,芽鞘、叶鞘、叶舌、叶耳、稃尖均为无色,抗倒性较强,米质优,每亩有效穗数17.6万,株高97.7厘米,穗长20.5厘米,每穗总粒数141.4粒,结实率80.5%,千粒重24.1克,谷粒长10.4毫米,长宽比3.7。米质:糙米率81.3%,整精米率61.2%,长宽比3.3,垩白米率12%,垩白度1.8%,胶稠度6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2%;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4级,穗瘟6级,穗瘟损失率30%,综合抗性指数6.0,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中感;白叶枯病9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桂中北稻作区早稻早熟组筛选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474.2公斤,比对照金优463增产2.0%;2005年早稻区域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453.6公斤,比对照金优463减产1.2%(不显著);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96.0公斤,比对照金优463减产2.1%。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早稻3月中下旬至4月初播种,晚稻7月上旬播种,每亩大田用种量1.5~2.0公斤,插植叶龄4~5叶,抛秧叶龄3~4叶。2、合理密植。插植规格20厘米×13厘米,每蔸插2粒谷苗,每亩基本苗8万,或亩抛秧2.2万蔸。3、肥水管理:适宜中等以上施肥水平栽培,施足基肥,早施重分蘖肥,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后期酌情施好穗肥。插后20天内保持浅水层,往后干湿交替至成熟。4、病虫防治: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中、桂北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但应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4、早优11,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04号

品种名称:早优11

选育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早A×科11(845×IR72)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中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08天左右,与对照金优463相仿。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较松散,叶姿稍披,穗大、粒小,结实率低,抗倒性较弱,米质优,每亩有效穗数17.2万,株高106.1厘米,穗长22.6厘米,每穗总粒数169.9粒,结实率72.9%,千粒重22.4克。米质:糙米率80.8%,整精米率64.5%,长宽比3.2,垩白米率8%,垩白度0.7%,胶稠度6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8.5%;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7级,穗瘟7级,穗瘟损失率50%,综合抗性指数7.0,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感;白叶枯病7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桂中北稻作区早稻早熟组筛选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

5

473.2公斤,比对照金优463增产1.6%;2005年早稻区域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427.9公斤,比对照金优463减产6.8%(不显著);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15.3公斤,比对照金优463增产2.7%。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早稻3月中下旬、晚稻7月上旬播种;插植叶龄4~5叶,抛秧叶龄3~4叶。2、移栽:规格20厘米×13厘米,每亩基本苗8万,或亩抛秧2.2~2.5万蔸。3、肥水管理:早施重施分蘖肥,做到前促、中控、后补;移栽时有水,浅水分蘖,够苗露晒田,干湿交替到成熟。4、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中、桂北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

5、优Ⅰ679,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05号

品种名称:优Ⅰ679

选育单位:广西博士园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优ⅠA×679(IR661//IR2061/合浦野生稻)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中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6天左右,比对照粤香占(2004年)迟熟1~2天,比对照金优207(2005年)迟熟7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群体生长整齐,植株较高,株型适中,剑叶直立,剑叶长28厘米,宽2厘米,叶鞘、稃尖紫色,株高122.9厘米,穗长24.6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8.0万,每穗总粒数152.2粒,结实率76.6%,千粒重25.8克,谷粒长8.8毫米,长宽比3.02,淡黄,无芒。米质:糙米率81.8%,整精米率63.1%,长宽比2.6,垩白米率72%,垩白度17.9%,胶稠度8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2%;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7级,穗瘟8级,穗瘟损失率70%,综合抗性指数 8.3,稻瘟病的抗性评价高感;白叶枯病7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桂中北稻作区早稻中熟组区域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27.4公斤,比对照粤香占增产4.7%(不显著);2005年早稻续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83.4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8.3%(显著);2005年晚稻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49.6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5.1%。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早稻桂南2月底3月初,桂中3月中、下旬播种;晚稻桂南、桂中7月上旬至中旬初,桂北6月底至7月初播种。2、移栽:插植叶龄5~6叶,抛秧叶龄3~4叶,插植规格20~23厘米×13~16厘米或亩抛栽2.0~2.5万蔸。3、肥水管理:重基肥早追肥,掌握前促、中稳、后补的施肥原则,亩施纯氮11~12.5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6∶1;及时露晒田,后期干干湿湿至

6

成熟。4、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作早稻,桂中稻作区作早、晚稻,桂北稻作区作晚稻种植。

6、金梅优167,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06号

品种名称:金梅优167

选育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金梅A×R167(R01×测64-7)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中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16天左右,比对照粤香占(2004年)早熟8天,比对照金优207(2005年)早熟2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群体生长整齐,株型适中,穗型较小,株高107.2厘米,穗长21.9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9.7万,每穗总粒数130.9粒,结实率76.8%,千粒重25.0克。米质:糙米率79.8%,整精米率55.3%,长宽比2.8,垩白米率74%,垩白度26.3%,胶稠度87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9.5%;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5级,穗瘟5级,穗瘟损失率25%,抗性指数5.00,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中感;白叶枯病5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桂中北稻作区早稻中熟组区域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16.2公斤,比对照粤香占增产4.0%(不显著);2005年早稻续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68.1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4.9%(不显著);2005年晚稻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1.4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5.5%。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早稻桂中北3月中下旬播种,晚稻6月底至7月初播种。2、移栽:插秧叶龄5~6叶,抛秧叶龄3~3.5叶,插秧规格20~23厘米×13~16厘米或亩抛栽2.1万蔸。3、肥水管理:重基肥早追肥,掌握前促、中稳、后补的施肥原则,亩施纯氮10~12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6∶1;及时露晒田,后期干干湿湿至成熟。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中、桂北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

7、特优136,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07号

品种名称:特优136

选育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7

品种来源:龙特甫A×R136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中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1~123天,比对照粤香占(2004年)早熟2天,比对照金优207(2005年)迟熟4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适中,穗粒协调,结实率较高,抗倒性较弱。株高106.4厘米,穗长22.5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8.6万,每穗总粒数147.6粒,结实率76.0%,千粒重24.5克。米质:糙米率81.8%,整精米率68.4%,长宽比2.5,垩白米率93%,垩白度24.2%,胶稠度6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3%;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7级,穗瘟8级,穗瘟损失率70%,综合抗性指数 8.0,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高感;白叶枯病7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桂中北稻作区早稻中熟组区域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17.8公斤,比对照粤香占增产2.8%(不显著);2005年早稻续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56.5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2.3%(不显著);2005年晚稻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0.5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5.4%。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早稻桂中3月中下旬播种,晚稻6月底至7月初播种;插秧叶龄5~6叶,抛秧叶龄3~3.5叶。2、合理密植:插植规格一般为23厘米×13厘米,每蔸插2粒谷苗,或亩抛栽2.0~2.2万蔸。3、肥水管理:重基肥早追肥,掌握前促、中稳、后补的施肥原则,亩施纯氮10~12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6∶1;及时露晒田,后期干干湿湿至成熟。4、病虫防治: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虫的危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中、稻作区作早、晚稻,桂北稻作区作晚稻种植。

8、全优1号(试验名:全优402),审定编号:桂

审稻2006008号

品种名称:全优1号

选育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全丰A×R402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中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0天左右,比对照粤香占(2004年)早熟5天,比对照金优207(2005年)迟熟2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适中,长势较繁茂,剑叶稍长而挺直,叶鞘、稃尖紫色,株高106.7厘米,穗长22.5厘米,每亩有效穗数20.9万,每穗总粒数120.6粒,结实率71.9%,千粒重27.1克。米质:糙米率81.9%,整精米率53.3%,

8

长宽比2.6,垩白米率98%,垩白度37.2%,胶稠度7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6.4%;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4级,穗瘟6级,穗瘟损失率30%,综合抗性指数 6.0,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中感;白叶枯病7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桂中北稻作区早稻中熟组区域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08.5公斤,比对照粤香占增产0.9%(不显著);2005年早稻续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56.2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2.3 %(不显著);2005年晚稻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42.3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3.4%。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适龄壮秧。一般早稻3月中下旬、晚稻7月上旬播种,每亩大田用种量1.25~1.50公斤,插植叶龄4~5叶,抛秧叶龄3~4叶。2、合理密植,栽足基本苗。插植规格采用23厘米×13厘米,基本苗8万苗左右,或亩抛秧2.0~2.2万蔸。3、科学的肥水管理。浅水栽秧,寸水回青,干干湿湿促分蘖,分蘖后期重晒田;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中后期注意增施磷钾肥,后期不宜过量施用氮肥,以防剑叶披垂。4、注意防治病虫害,氮肥过多时还要注意纹枯病的防治。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中、桂北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

9、九优207(试验名:898A/常恢121),审定

编号:桂审稻2006009号

品种名称:九优207

选育单位:湖南金健种业有限公司、常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898A×先恢207(测恢号为121)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中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17~121天,比对照粤香占(2004年)早熟4天,与对照金优207(2005年)相仿。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紧凑,穗粒协调,米质较优,株高111.1厘米,穗长23.8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8.9万,每穗总粒数140.0粒,结实率76.7%,千粒重24.6克,谷粒长9.8毫米,黄色。米质:糙米率81.9%,整精米率54.3%,长宽比3.2,垩白米率12%,垩白度2.0%,胶稠度9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0.7%。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8级,穗瘟8级,穗瘟损失率70%,综合抗性指数 8.5,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高感;白叶枯病9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桂中北稻作区早稻中熟组筛选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473.1公斤,比对照粤香占减产2.9%;2005年早稻续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54.2

9

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1.8%(不显著);2005年晚稻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37.1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1.6%。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一般早稻3月中下旬、晚稻7月上旬播种,每亩大田用种量1.2~1.5公斤,插植叶龄4~5叶,抛秧叶龄3~4叶,在秧苗一叶一心时每亩秧田用多效唑60~80克喷施一次,促进分蘖。2、合理密植,栽足基本苗。插植规格采用23厘米×13厘米,每蔸插2粒谷苗,基本苗8万苗左右,或亩抛秧2.0~2.2万蔸。3、肥水管理:施足底肥,多施磷钾肥,后期控制氮肥施用;在每亩苗数达到28万时及时晒田控苗,后期实行湿润灌溉,抽穗扬花期田间灌深水,调节田间小气候,灌浆结实期不宜脱水过早,以促使灌浆结实充分。4、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中、桂北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

10、号

湘优24(原名:科优24),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10

品种名称:湘优24

选育单位:湖南科裕隆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湘8A×湘恢24(TO974×先恢207)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中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2天左右,比对照粤香占(2004年)早熟3天,比对照金优207(2005年)迟熟3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适中,叶姿稍披,叶鞘、稃尖紫红色,株高106.8厘米,穗长23.0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7.3万,每穗总粒数155.1粒,结实率74.5%,千粒重25.4克,谷粒长宽比3.3,谷尖短芒。米质:糙米率81.7%,整精米率67.3%,长宽比3.1,垩白米率22%,垩白度5.4%,胶稠度8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0.6%;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3级,穗瘟5级,穗瘟损失率25%,综合抗性指数 4.5,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中感,白叶枯病7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桂中北稻作区早稻中熟组区域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20.6公斤,比对照粤香占增产3.3%(不显著);2005年早稻续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46.1公斤,与对照金优207平产;2005年晚稻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33.8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1.2%。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早稻3月中下旬、晚稻7月上旬播种,每亩大田用种量1.25~1.50公斤。2、培育壮秧:插植叶龄4~5叶,抛秧叶龄3~4叶,

10

在秧苗一叶一心时每亩秧田用多效唑60~80克喷施一次,促进分蘖。3、合理密植:插植规格20厘米×13厘米为宜,每蔸插2粒谷,或亩抛秧2.0~2.2万蔸。4、肥水管理: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早施分蘖肥,后期看苗施肥;及时晒田控苗,后期宜采用干湿交替灌溉,不宜脱水过早。5、注意防治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中、桂北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

11、湘丰优9号,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11号

品种名称:湘丰优9号

选育单位: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湘丰70A×湘恢299(R402×先恢207)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中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19~122天,比对照粤香占(2004年)早熟3天,比金优207(2005年)迟熟2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适中,叶鞘、稃尖紫色,千粒重较重,株高106.0厘米,穗长22.1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8.2万,每穗总粒数141.5粒,结实率70.7%,千粒重28.0克。米质:糙米率82.1%,整精米率66.7%,长宽比3.0,垩白米率48%,垩白度3.9%,胶稠度5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9%;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5级,穗瘟5级,穗瘟损失率25%,综合抗性指数 5.0,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中感;白叶枯病7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桂中北稻作区早稻中熟组筛选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491.3公斤,比对照粤香占增产0.8%; 2005年早稻区域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45.1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减产0.2 %(不显著);2005年晚稻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17.5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减产2.4%。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中肥水平栽培。1、适时播种,稀播、匀播育壮秧。2、适龄移栽,一般插植叶龄4~5叶,抛秧叶龄3~4叶,插植密度20厘米×13厘米,每蔸插2粒谷苗,每亩插8~10万基本苗。3、大田以有机肥为主,施足底肥,早施追肥;适时晒田控苗,后期看苗追肥。4、注意防治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中、桂北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

11

12、十优838,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12号

品种名称:十优838

选育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十优A×辐恢838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中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5天左右,比对照金优207迟熟6天;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09天左右,与对照中优838相仿。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群体生长整齐,株型适中,叶色青绿,剑叶挺直,穗粒协调,后期转色好,但不耐肥,抗倒性较差;每亩有效穗数18.0万,株高114.9厘米,穗长24.9厘米,每穗总粒数147.3粒,结实率72.9%,千粒重26.6克。米质:糙米率81.6%,整精米率66.3%,长宽比3.1,垩白米率22%,垩白度3.8%,胶稠度5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9.6%;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6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71.7%,综合抗性指数8.3,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高感;白叶枯病7级。

产量表现: 2005年参加桂中北稻作区早稻中熟组筛选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439.7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1.5%;2005年晚稻区域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33.6公斤,比对照中优838增产5.7%(不显著);2005年早稻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44.6公斤,与对照中优838平产。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一般早稻3月中下旬、4月初播种,晚稻7月上旬播种;插植叶龄4~5叶,抛秧叶龄3~4叶。2、合理密植:插植规格一般为23厘米×13厘米,每蔸插2粒谷苗;或亩抛秧2.0~2.2万蔸。3、肥水管理:该品种对水肥较敏感,栽培上应注意中期控制氮肥和及时重晒田。本田以农家肥为主,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控制穗肥的施用,亩施纯氮10公斤左右,氮、磷、钾比例为1∶0.5∶1;薄水插(抛)栽,浅水分蘖,及时露晒田,防止倒伏,干干湿湿到成熟。4、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中稻作区作早、晚稻,桂北稻作区作晚稻种植,但应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和防止倒伏。

13、优Ⅰ6601(试验名:优Ⅰ601),审定编号:桂

审稻2006013号

品种名称:优Ⅰ6601

12

选育单位:广西桂穗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优ⅠA×R601(IR36//IR661/田东野生稻)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中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6天左右,与对照金优桂99相仿;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1天左右,比对照中优838迟熟2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适中,叶色青绿,叶鞘、稃尖紫色,分蘖力较弱,剑叶长26.7厘米,宽1.2厘米,有效穗较少,穗大粒多,后期转色好,结实率高;每亩有效穗数17.3万,株高113.8厘米,穗长24.0厘米,每穗总粒数155.9粒,结实率81.5%,千粒重26.1克,谷粒长8.9毫米,长宽比2.91,淡黄色。米质:糙米率81.0%,整精米率67.2%,长宽比2.6,垩白米率28%,垩白度8.6%,胶稠度5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2%。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5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94.5%,综合抗性指数8.0,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高感;白叶枯病7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桂中南早稻优质组区域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54.0公斤,比对照金优桂99增产7.2%(不显著);2005年参加桂中北稻作区晚稻中熟组区域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30.9公斤,比对照中优838增产5.1%(不显著);2005年晚稻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0.9公斤,比对照中优838增产2.0%。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疏播育壮秧:按当地种植习惯与金优桂99、中优838同期播种。2、移栽:4~5叶期移栽,亩栽基本苗7~8万,或3~4叶期抛栽,亩抛秧2.2万蔸左右。3、肥水管理:本田以农家肥为主,重施基肥,早施追肥,亩施纯氮10公斤左右,氮、磷、钾比例为1∶0.5∶1.1;薄水插(抛)栽,浅水分蘖,及时露晒田,干干湿湿到成熟。4、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作早稻,桂中稻作区作早、晚稻,桂北稻作区作晚稻种植,但应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

14、天丰优880(试验名:天优880),审定编号:

桂审稻2006014号

品种名称:天丰优880

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天丰A×广恢880(R1830×R1860),R1830来源于明恢63×(518//广恢3550/珍珠矮);R1860来源于R460(七桂早25/测64)。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2天左

13

右,比对照特优63早熟7天左右;桂中北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08天左右,比对照中优838早熟1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适中,叶剑挺直,分蘖较强,穗短,着粒密,后期转色好,结实率高;每亩有效穗数18.6万,株高99.2厘米,穗长21.4厘米,每穗总粒数138.6粒,结实率81.3%,千粒重26.5克。米质:糙米率82.4%,整精米率63.9%,长宽比3.0,垩白米率22%,垩白度2.3%,胶稠度6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6%;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4级,穗瘟5级,穗瘟损失率22.7%,综合抗性指数 4.8,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中感;白叶枯病7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桂南稻作区早稻迟熟组筛选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16.2公斤,比对照特优63减产0.5%;2005年参加桂中北稻作区晚稻中熟组区域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27.3公斤,比对照中优838增产4.4%(不显著);2005年早稻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0.9公斤,比对照中优838增产2.0%。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适龄壮秧。早稻桂南3月上旬、桂中3月中下旬播种,桂中晚稻7月上旬初播种;插植叶龄4~5叶,抛秧叶龄3~4叶。2、合理密植:插植规格一般为23厘米×13厘米,每蔸插2粒谷苗,或亩抛秧2.0~2.1万蔸。3、施肥:原则上要施足基肥、早施重施分蘖肥,生长后期注意看苗情补施保花肥。4、水浆管理:宜浅水移栽、寸水活棵、薄水促分蘖,够苗晒田。5、病虫防治:苗期要注意防治稻蓟马,分蘖成穗期注意防治螟虫、纵卷叶虫和飞虱。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作早稻,桂中稻作区作早、晚稻,桂北稻作区作晚稻种植,

15、金优1202,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15号

品种名称:金优1202

选育单位:南宁市沃德农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金23A×R1202(测1018/测64-7),测1018来源于原广西农业大学。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中北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1天左右,与对照中优838相仿。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适中,剑叶挺直,穗长粒多,后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8.7万,株高107.5厘米,穗长24.5厘米,每穗总粒数146.5粒,结实率73.4%,千粒重26.6克,谷色淡黄,稃尖紫色,无芒。米质:糙米率81.6%,整精米率67.8%,长宽比3.2,垩白米率46%,垩白度4.4%,胶稠度8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9.3%;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6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97.3%,综合抗性指数8.3,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高感;白叶枯病5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桂中北稻作区晚稻中熟组区域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82.7公斤,比对照中优838减产2.9%(不显著);2005年晚稻续试,五个试点平

14

均亩产514.8公斤,比对照中优838增产1.9%(不显著);2005年早稻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39.5公斤,与对照中优838平产。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培育适龄壮秧。早稻桂中3月中、下旬播种,晚稻桂中7月上旬至中旬初,桂北6月底至7月初播种;插秧叶龄5~6叶,抛秧叶龄3~4叶。2、合理密植。插植规格20~23厘米×13~16厘米,每蔸插2粒谷苗,或亩抛2.1~2.5万篼。3、肥水管理:重基肥早追肥,不宜迟施、偏施氮肥,以免后期贪青;施肥原则为前促、中稳、后补,亩用纯氮11~12.5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6∶1;适时适度晒田,并适当增施磷钾肥,增强抗倒性能。4、综合防治纹枯病和稻瘟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中稻作区作早、晚稻,桂北稻作区作晚稻种植,但应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和防止倒伏。

16、金优R12,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16号

品种名称:金优R12

选育单位:来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金23A×R12,R12来源于黄壳香稻(本地油占/泰引1号)×测49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中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19天左右,与对照金优207相仿;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04天左右,比对照中优838早熟5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适中,剑叶挺直,叶鞘、稃尖紫色,分蘖力较弱;每亩有效穗数17.4万,株高109.5厘米,穗长24.0厘米,每穗总粒数151.0粒,结实率76.0%,千粒重25.1克,谷粒长9.1毫米,长宽比3.64,淡黄色。米质:糙米率81.4%,整精米率70.4%,长宽比3.4,垩白米率33%,垩白度3.1%,胶稠度5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4%;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6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94.5%,综合抗性指数 8.3,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高感;白叶枯病5级。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桂中北稻作区早稻中熟组筛选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439.9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1.3%;2005年晚稻区域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00.8公斤,比对照中优838减产0.8%(不显著);2005年早稻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26.9公斤,比对照中优838减产3.4%。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培育壮秧。早稻3月中、下旬播种,秧龄25天左右;晚稻7月10~15日播种,培育15~20天的多蘖壮秧。2、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中等施肥水平插植规格20厘米×17 厘米或23 厘米×13厘米,每蔸插2粒谷秧,或亩抛秧1.8~2.0万蔸。3、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增施磷钾肥,适施

15

穗粒肥。4、适时露晒,活根壮秆,培育茎叶老健,上下协调的群体,后期不宜断水过早,以利灌浆充实。5、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中、桂北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但应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和防止倒伏。

17、特优丰13(原名:一丰四号),审定编号:桂

审稻2006017号

品种名称:特优丰13

选育单位:四川蜀都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龙特甫A×壹恢13,壹恢13来源于(IR24//圭630/IR8)F6×IR2588~5~1~2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8天左右,与对照特优63相仿。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适中,穗粒协调,千粒重高,后期熟色较好,叶鞘、稃尖紫色,每亩有效穗数17.1 万,株高119.6 厘米,穗长24.0 厘米,每穗总粒数124.9 粒,结实率84.5 %,千粒重31.2 克,谷粒长7.5毫米,长宽比2.5,淡黄色,有短顶芒。米质:糙米率82.5%,整精米率39.7%,长宽比2.7,垩白米率94%,垩白度17.1%,胶稠度4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9.2%;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4级,穗瘟4级,穗瘟损失率20%,综合抗性指数4.5,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中感;白叶枯病7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桂南稻作区早稻迟熟组筛选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51.8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8.8%;2005年早稻区域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03.3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8.3%(显著);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0.3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5.9%。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特优63同期播种,秧龄30天左右。2、合理密植:一般早稻插植规格23厘米×13厘米,中稻26厘米×16厘米,每蔸插2粒谷苗,保证亩基本苗7~9万。3、肥水管理:亩产550公斤,每亩本田(一般肥力水平稻田)应施用纯氮13~15公斤,配合施用氯化钾20公斤,磷肥30~50公斤;重底早追。适时控水晒田,最高苗不超过35万/亩。4、及时防治病虫害:主要注意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以及各种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的防治。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作早稻和中稻地区种植。

16

18、D优205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18号 品种名称:D优205

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绵阳市川农作物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D62A×蜀恢205,蜀恢205是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抗病基因Xa21、Xa4等导入蜀恢527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8天左右,与对照特优63相仿。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适中,穗大粒重,稃尖紫色,每亩有效穗数17.9万,株高119.4厘米,穗长24.5厘米,每穗总粒数127.9粒,结实率78.9%,千粒重29.0克。米质:糙米率82.0%,整精米率32.8%,长宽比3.2,垩白米率94%,垩白度24.3%,胶稠度3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9.2%;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2级,穗瘟3级,穗瘟损失率20%,综合抗性指数3.8,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中抗;白叶枯病7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桂南稻作区早稻迟熟组筛选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12.0公斤,比对照特优63减产0.4%;2005年早稻区域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98.0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7.2%(显著);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1.8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4.1%。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特优63同期播种,秧龄30天左右。2、合理密植:一般早稻插植规格23厘米×13厘米,中稻26厘米×16厘米,每蔸插2粒谷苗,保证亩基本苗8万。3、肥水管理:重基肥早追肥,基肥占60%,蘖肥占30%,穗肥占10%,总肥量中提高农家肥的比例;浅水插植,深水护苗,薄水分蘖,湿润灌溉,够苗晒田。4、注意防治稻蓟马、螟虫、卷叶虫及稻瘟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作早稻和中稻地区种植。

19、特优85(原名:特优抗85)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19号 品种名称:特优85

选育单位:江苏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龙特甫A×抗85,抗85是从南京农业大学种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育成的恢复系品系抗65中系统选育而成,抗65是用明恢63与含有广谱抗白叶枯病显性基因(Xa-7)中间材料杂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30天左

17

右,比对照特优63迟熟1~2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适中,剑叶长约32厘米,宽1.8厘米,叶鞘、稃尖紫色,分蘖力较弱,有效穗较少,每亩有效穗数16.7 万,株高118.1 厘米,穗长22.2 厘米,每穗总粒数140.3 粒,结实率82.4 %,千粒重28.6 克,谷粒长8.2毫米,长宽比3.0,偶有顶芒。米质:糙米率82.6%,整精米率43.9%,长宽比2.5,垩白米率99%,垩白度35.4%,胶稠度4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9.6%;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8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80%,综合抗性指数8.5,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高感;白叶枯病3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桂南稻作区早稻迟熟组筛选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529.8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0.3%,2005年早稻区域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97.6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7.1%(显著);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8.7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4.7%。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特优63同期播种,秧龄30天左右。2、移栽:栽植密度为 23厘米×13厘米,每蔸栽2粒谷苗,或亩抛秧2.0~2.2万蔸。3、肥水管理:以基肥和前期追肥为主,一般每亩需施纯氮10~12公斤,氮磷钾配合施用;前期浅灌,够苗晒田,后期干湿交替。4、注意稻瘟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作早稻种植,但应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

20、谷优3119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20号 品种名称:谷优3119

选育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遗传工程重点实验室 品种来源:谷丰A×闽恢3119(多系一号×明恢86)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30天左右,比对照特优63迟熟1~2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植株较高,茎秆粗大,分蘖力一般,有效穗较少,叶鞘、叶耳、稃尖紫色;每亩有效穗数16.3 万,株高121.7 厘米,穗长24.2 厘米,每穗总粒数143.2 粒,结实率81.9 %,千粒重27.7 克。米质:糙米率82.6%,整精米率40.3%,长宽比2.4,垩白米率99%,垩白度34.2%,胶稠度3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9.8%;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4级,穗瘟4级,穗瘟损失率15%,综合抗性指数 4.50,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中感;白叶枯病7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桂南稻作区早稻迟熟组筛选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26.3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1.3%;2005年早稻区域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92.6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6.0%(不显著);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1.1

18

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3.9%。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特优63同期播种,秧龄30天左右。2、合理密植:一般早稻插植规格23厘米×13厘米,中稻26厘米×16厘米,每蔸插2粒谷苗,保证亩基本苗7~9万。3、肥水管理:施肥方法上应采用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一般每亩需施纯氮10~12公斤,氮磷钾配合施用,中后期注意增施磷钾肥;前期浅灌,够苗晒田,后期干湿交替。4、注意防治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作早稻和中稻地区种植。

21、特优21(试验名:F3027)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21号 品种名称:特优21

选育单位:四川省嘉陵农作物品种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龙特甫A×R21,R21系西南农业大学采用诱导法以缙恢1号与高粱花粉杂交育成。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30天左右,比对照特优63迟熟1~2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适中,叶姿挺直,叶鞘、稃尖紫色,穗型较小,千粒重高,每亩有效穗数18.0 万,株高118.0 厘米,穗长21.3 厘米,每穗总粒数115.5 粒,结实率85.9 %,千粒重30.0 克,谷粒长7.8毫米,长宽比2.4,无芒。米质:糙米率82.5%,整精米率43.5%,长宽比2.2,垩白米率100%,垩白度33.2%,胶稠度3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2%;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8级,穗瘟8级,穗瘟损失率90%,综合抗性指数 8.5,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高感;白叶枯病5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桂南稻作区早稻迟熟组筛选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39.4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4.4%;2005年早稻区域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88.0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5.0%(不显著);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4.6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6.0%。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特优63同期播种,秧龄30天左右。2、移栽:插植规格一般为 23厘米×13厘米,每蔸栽2粒谷苗,或亩抛秧2.0~2.2万蔸。3、肥水管理:以基肥和前期追肥为主,一般每亩需施纯氮10~12公斤,氮磷钾配合施用;前期浅灌,够苗晒田,后期干湿交替。4、注意稻瘟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作早稻种植,但应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

22、D香287(试验名:D香4A/287)

19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22号 品种名称:D香287

选育单位:四川雅安市山州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D香4A×山恢287(蜀恢527/乐恢130)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9天左右,与对照特优63相仿。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适中,叶鞘、稃尖紫色,穗长、着粒较稀,穗顶有短芒,千粒重高;每亩有效穗数18.2 万,株高113.7 厘米,穗长24.9 厘米,每穗总粒数117.9 粒,结实率82.2 %,千粒重30.5 克,谷粒长9.5毫米,长宽比3.1,淡黄色。米质:糙米率82.5%,整精米率39.0%,长宽比3.2,垩白米率96%,垩白度26.7%,胶稠度3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5%;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6级,穗瘟3级,穗瘟损失率15%,综合抗性指数4.8,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中感;白叶枯病9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桂南稻作区早稻迟熟组筛选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555.1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4.6%;2005年早稻区域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86.9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4.8%(不显著);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9.2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1.3%。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特优63同期播种,秧龄30天左右。2、合理密植:一般早稻插植规格23厘米×13厘米,中稻26厘米×16厘米,每蔸插2粒谷苗,保证亩基本苗7~9万。3、肥水管理:以基肥和前期追肥为主,一般每亩需施纯氮10~12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5∶0.8;前期浅灌,够苗晒田,后期干湿交替。4、注意白叶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作早稻和中稻地区种植。

23、太优228(原名:金九优228)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23号 品种名称:太优228

选育单位:博白县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品种来源:太A×R228(香恢一号/广恢128)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8天左右,比对照特优63早熟1~2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适中,叶片较宽大,叶鞘、稃尖紫色,有效穗较多,每亩有效穗数18.5 万,株高119.6 厘米,穗长23.8 厘米,每穗总粒数142.6 粒,结实率79.0 %,千粒重28.1 克,谷粒长10.3毫米,长宽比3.1,淡黄色,有短芒。米质:糙米率81.9%,整精米率13.1%,长宽比3.2,垩白米率38%,垩白度4.4%,胶稠度7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0.7%;

20

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8级,穗瘟8级,穗瘟损失率80%,综合抗性指数 8.5,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高感;白叶枯病3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桂南稻作区早稻迟熟组筛选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27.6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2.3%;2005年早稻区域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82.6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3.9%(不显著);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3.9公斤,与对照特优63平产。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特优63同期播种,秧龄30天左右。2、合理密植:插植规格以 23厘米×13厘米或26厘米×13厘米为宜,每蔸栽2粒谷苗,或抛秧每亩1.8~2.1万蔸。3、肥水管理:以基肥和前期追肥为主,一般每亩需施纯氮10~12公斤,氮磷钾配合施用;前期浅灌,够苗晒田,后期干湿交替。4、注意稻瘟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作早稻种植,但应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

24、特优航3号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24号 品种名称:特优航3号

选育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龙特甫A×航3号(明恢63/台农67)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30天左右,比对照特优63迟熟1~2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适中,叶片披垂,剑叶长32~43厘米,宽1.7~2.2厘米,叶鞘、稃尖紫色,分蘖力中等,每亩有效穗数16.6 万,株高126.1 厘米,穗长24.5 厘米,每穗总粒数135.0 粒,结实率81.4 %,千粒重29.9 克,谷粒长宽比2.7,淡黄色,无芒。米质:糙米率82.2%,整精米率31.3%,长宽比2.5,垩白米率100%,垩白度31.5%,胶稠度4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9.2%;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4级,穗瘟2级,穗瘟损失率10%,综合抗性指数3.0,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中抗;白叶枯病5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桂南稻作区早稻迟熟组筛选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28.0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1.8%;2005年早稻区域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79.3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3.2%(不显著);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1.1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5.3%。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特优63同期播种,秧龄30天左右。2、合理密植:一般早稻插植规格23厘米×13厘米,中稻26厘米×16厘米,每蔸插2粒谷苗,保证亩基本苗7~9万。3、肥水管理。大田要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巧施穗肥,追肥要在插后15天内结束,适当增施磷、钾肥。一般中等肥

21

力水平田亩施纯氮10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0.5∶1.0;插秧后浅水活蔸、薄水养蘖、够苗轻搁、湿润稳长,后期不宜断水过早。4、防治病虫害。注意对螟虫、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稻瘟病重病区还应加强喷药保护。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作早稻和中稻地区种植。

25、D优203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25号 品种名称:D优203

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绵阳市川农作物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D62A×蜀恢203,蜀恢203是从蜀恢881的突变株中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31天左右,比对照特优63迟熟3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适中,叶色浓绿,穗大粒重,每亩有效穗数17.6万,株高119.6厘米,穗长24.8厘米,每穗总粒数133.3粒,结实率76.3%,千粒重30.1克。米质:糙米率81.4%,整精米率23.3%,长宽比3.2,垩白米率78%,垩白度21.2%,胶稠度4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4%;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3级,穗瘟3级,穗瘟损失率15%,综合抗性指数 4.0,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中抗;白叶枯病7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桂南稻作区早稻迟熟组筛选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27.0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1.6%;2005年早稻区域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75.9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2.4%(不显著);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5.1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0.5%。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特优63同期播种,秧龄30天左右。2、合理密植:早稻插植规格23厘米×13厘米,中稻26厘米×16厘米,每蔸插2粒谷苗,保证亩基本苗7~9万。3、肥水管理:重基肥早追肥,基肥占60%,蘖肥占30%,穗肥占10%,总肥量中提高农家肥的比例;浅水插植,深水护苗,薄水分蘖,湿润灌溉,够苗晒田。4、注意防治稻蓟马、螟虫、卷叶虫及稻瘟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作早稻和中稻地区种植。

26、京福优270(原名:京福优21)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26号 品种名称:京福优270

选育单位:福建超大现代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京福2A×明恢70,京福2A系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明恢

22

70系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育成。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9天左右,与对照特优63相仿。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适中,叶鞘、稃尖紫色,分蘖力中等,每亩有效穗数16.5 万,株高121.3 厘米,穗长24.2 厘米,每穗总粒数137.0 粒,结实率80.7 %,千粒重29.4 克,谷粒长8.0毫米,长宽比2.7,淡黄色。米质:糙米率82.6%,整精米率38.3%,长宽比2.9,垩白米率61%,垩白度13.1%,胶稠度4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9.8%;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2级,穗瘟7级,穗瘟损失率30%,综合抗性指数 5.8,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中感;白叶枯病7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桂南稻作区早稻迟熟组筛选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42.3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6.3%;2005年早稻区域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81.7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3.7%(不显著);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7.9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4.7%。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特优63同期播种,秧龄30天左右。2、合理密植:一般早稻插植规格23厘米×13厘米,中稻26厘米×16厘米,每蔸插2粒谷苗,保证亩基本苗8万。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重施分蘖肥,增施磷钾肥,后期看苗施穗肥,每亩施纯氮11公斤左右,氮、磷、钾肥的比例为1∶0.5∶1,基肥、追肥、穗肥所占比例分别为50%、40%、10%;深水护苗,前期浅水促蘖,够苗晒田控苗,后期湿润灌溉,抽穗扬花期田间浅水勤灌调节小气候,灌浆期干干湿湿,保证籽粒灌浆充实,提高结实率。4、及时防治病虫害。应按当地植保站预报,结合田间调查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作早稻和中稻地区种植。

27、绮优926(试验名:绮优925)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27号 品种名称:绮优926

选育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品种来源:绮A×桂926(桂99//42R413/植联)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32天左右,比对照特优63迟熟3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适中,剑叶长30厘米,宽1厘米,有效穗较多,穗大、粒小,每亩有效穗数19.3 万,株高111.2 厘米,穗长23.5 厘米,每穗总粒数172.4 粒,结实率75.2 %,千粒重21.0 克。米质:糙米率82.0%,整精米率49.0%,长宽比2.8,垩白米率31%,垩白度8.5%,胶稠度3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5.1%;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4级,穗瘟4级,穗

23

瘟损失率15%,抗性指数 4.5,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中感;白叶枯病5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桂南稻作区早稻迟熟组筛选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26.8公斤,比对照特优63减产1.7%;2005年早稻区域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69.1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1.0%(不显著);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32.2公斤,比对照特优63减产7.0%。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培育多蘖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比特优63早播3~4天,秧龄30~35天。2、合理密植:早稻插植规格23厘米×13厘米,中稻26厘米×16厘米,每蔸插2粒谷苗,保证亩基本苗7~9万。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浅水插植,深水护苗,薄水分蘖,湿润灌溉,够苗晒田。4、注意防治纹枯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作早稻和中稻地区种植。

28、天丰优290(试验名:天优290)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28号 品种名称:天丰优290

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天丰A×广恢290(广恢452/R462),R462为明恢63///珍桂矮//广恢3550/518的复合杂交后代选育。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5天左右,比对照特优63早熟5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适中,叶鞘、稃尖紫色,有效穗较多,每亩有效穗数19.3 万,株高104.7 厘米,穗长21.0 厘米,每穗总粒数142.1 粒,结实率80.0%,千粒重24.7 克,谷粒长9.1毫米,长宽比3.4,淡黄色,无芒。米质:糙米率83.0%,整精米率40.8%,长宽比3.1,垩白米率63%,垩白度10.6%,胶稠度4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8.3%;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4级,穗瘟7级,穗瘟损失率12 %,综合抗性指数 5.3,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中感;白叶枯病7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桂南稻作区早稻迟熟组筛选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37.2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1.7%;2005年早稻区域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508.8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7.4%(显著);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7.0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9.5%。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和移栽。根据当地种植习惯参照特优63、金优253同期播种,早稻秧龄25~30天(抛秧15~20天),晚稻秧龄15~18天(抛秧7~10天)。2、合理密植。一般亩栽1.8~2万蔸,亩插基本苗6~8万;抛秧每亩1.8~2.0万蔸。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以腐熟有机肥为好,早施返青肥,重施分孽肥,

24

生长中期看苗情补施穗肥,做到氮、磷、钾配合施用,不宜偏施氮肥;浅水移栽、寸水活稞、薄水分蘖,够苗露晒田,有水孕穗,后期干干湿湿充实壮籽。4、注意防治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作早稻,桂中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

29、特优998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29号 品种名称:特优998 选育单位:容县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龙特甫A×广恢998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7天左右,比对照特优63早熟3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适中,剑叶长30厘米,宽1.5厘米,叶鞘、稃尖紫色,穗粒重协调,结实率较高,每亩有效穗数18.3 万,株高114.0 厘米,穗长22.8 厘米,每穗总粒数137.2 粒,结实率87.8 %,千粒重26.0 克,谷粒长8.8毫米,长宽比2.9,淡黄色,无芒。米质:糙米率83.0%,整精米率38.5%,长宽比2.6,垩白米率100%,垩白度26.0%,胶稠度3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8.9%;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8级,穗瘟8级,穗瘟损失率70%,综合抗性指数 8.5,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高感;白叶枯病5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桂南稻作区早稻迟熟组筛选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25.2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1.9%;2005年早稻区域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492.6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4.0%(不显著);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8.8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3.3%。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疏播育壮秧。桂南早稻3月上旬播种,桂中晚稻6月30日前播种;早稻秧龄30天以内,晚稻秧龄25天以内为宜;抛栽的,秧龄可适当缩短5~7天。2、促前控中,配方施肥。施肥上以“基肥足,追肥速、中期控、尾肥稳”的方法,做到施足基肥,早追早耘,注意氮、磷、钾结合,配方施肥,中期控肥,达到成穗率高,争粒增重,获得高产。3、科学用水,合理排灌,控制分蘖过多,够苗晒田,注意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区早晚稻种植。

30、特优1202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30号 品种名称:特优1202

选育单位:南宁市沃德农作物研究所

25

品种来源:龙特甫A×R1202(测1018/测64~7),测1018来源于原广西农业大学。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6天左右,比对照特优63早熟4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适中,叶姿稍披,叶鞘、稃尖紫色,无芒,穗粒重协调,每亩有效穗数18.0 万,株高117.2 厘米,穗长23.5 厘米,每穗总粒数130.6 粒,结实率83.3 %,千粒重27.7 克。米质:糙米率83.4%,整精米率52.3%,长宽比2.6,垩白米率98%,垩白度27.6%,胶稠度3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8.0%;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8级,穗瘟8级,穗瘟损失率70%,抗性指数 8.5,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高感;白叶枯病3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桂南稻作区早稻迟熟组筛选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33.3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2.8%;2005年早稻区域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490.9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3.6%(不显著);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3.2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1.6%。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和移栽。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特优63、金优253同期播种。移栽叶龄5~6叶,抛栽叶龄3~4叶。2、合理密植。插植规格23厘米×16厘米,每蔸插2粒谷苗,或抛栽1.8~2.0万蔸/亩。3、施肥采用前促、中稳、后补的施肥方法,适当增施磷钾肥。一般亩用纯氮量11.5~12.5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6∶1,以有机肥为主,重施基肥,避免过量过迟施用氮肥。4、科学用水。浅灌勤露,干湿交替,中期适度晒田,后期干干湿湿成熟,不宜断水过早。5、综合防治稻瘟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

31、金谷202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31号 品种名称:金谷202

选育单位:四川农大高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农业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金谷A×蜀恢202(蜀恢881//蜀恢881/Lemont)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8天左右,比对照特优63早熟1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植株较矮,株型适中,叶姿稍挺,穗大粒重,每亩有效穗数17.9 万,株高117.2 厘米,穗长25.8 厘米,每穗总粒数132.0 粒,结实率79.9 %,千粒重30.4 克,谷粒淡黄色,长粒型,长宽比3.1。米质:糙米率82.5%,整精米率35.5%,长宽比3.3,垩白米率94%,垩白度13.6%,胶稠度4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9.9%;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3级,

26

穗瘟5级,穗瘟损失率25%,综合抗性指数 4.5,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中感;白叶枯病7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桂南稻作区早稻迟熟组筛选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69.4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9.7%;2005年早稻区域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488.4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3.1%(不显著);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6.4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0.6%。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特优63同期播种,秧龄30天左右。2、合理密植:早稻插植规格23厘米×13厘米,中稻26厘米×16厘米,每蔸插2粒谷苗,保证亩基本苗7~9万。3、肥水管理:重基肥早追肥,基肥占60%,蘖肥占30%,穗肥占10%,总肥量中提高农家肥的比例;浅水插植,深水护苗,薄水分蘖,湿润灌溉,够苗晒田。4、注意防治稻蓟马、螟虫、卷叶虫及稻瘟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作早稻和中稻地区种植。

32、特优172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32号 品种名称:特优172

选育单位:容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龙特甫A×172(玉恢175//广12/桂玉50)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7天左右,比对照特优63早熟3~4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适中,穗型较小,千粒重较高,每亩有效穗数17.0 万,株高115.6 厘米,穗长22.1 厘米,每穗总粒数132.0 粒,结实率82.7 %,千粒重28.6 克。米质:糙米率81.4%,整精米率45.2%,长宽比2.4,垩白米率100%,垩白度30.8%,胶稠度3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9.8%;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8级,穗瘟8级,穗瘟损失率70%,综合抗性指数 8.5,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高感;白叶枯病9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桂南稻作区早稻迟熟组筛选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45.3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4.0%;2005年早稻区域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482.6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1.9产%(不显著);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4.2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4.5%。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特优63同期播种,秧龄30天左右。2、移栽:规格 23厘米×13厘米,每蔸栽2粒谷苗,或亩抛秧2.0~2.2万蔸。3、肥水管理:以基肥和前期追肥为主,一般每亩需施纯氮10~12公斤,氮磷钾配合施用;前期浅灌,够苗晒田,后期干湿交替。4、注意稻瘟病等病虫害的

27

防治。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作早稻种植,但应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

33、特优399(试验名:广隆优399)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33号 品种名称:特优399

选育单位:湖南隆平高科农平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龙特浦A×AG(先恢207×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的玉米稻GER)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4~129天,与对照特优63相仿。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群体生长整齐,株型适中,长势繁茂,叶色青绿,叶姿一般,熟期转色中,抗倒性和田间抗性一般,较易落粒;株高117.0厘米,穗长23.5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7.0万,每穗总粒数128.0粒,结实率89.7%,千粒重29.2克。米质:糙米率80.2%,整精米率68.2%,长宽比2.4,垩白米率98%,垩白度33.3%,胶稠度4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5%。人工接种抗性:穗瘟抗性级别9级,白叶枯病5级。

产量表现:2003年参加桂南稻作区早稻迟熟组筛选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19.9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4.4%。2004年早稻区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65.5公斤,与对照特优63平产;生产试验亩产481.6公斤,比对照特优63减产0.3%。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特优63同期播种。2、移栽:栽植规格20厘米×16.5厘米或亩抛栽2.1万蔸。3、肥水管理:本田以有机肥为主施足底肥,早施追肥,促早生快发,注意氮、磷、钾的合理搭配;后期采用干湿交替进行灌溉,不能断水过早,以防早衰。4、特别注意稻瘟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区的作早稻种植。

34、特优258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34 号 品种名称:特优258

选育单位:广西大学支农开发中心

品种来源:龙特甫A×测258[(IR661×田东野生稻)F1×IR36]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2~128天,比对照特优63早熟1~2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群体整齐度一般,株型适中,叶色青绿,叶姿稍披,后期熟色好,抗倒性和田间抗性一般;株高113.9厘米,主茎叶片数早季16叶,晚季15叶,剑叶长35厘米,宽1.9厘米,穗长23.3厘米,着粒较密,颖色淡黄色,稃尖紫色,无芒,每亩有效穗数17.6万,每穗总

28

粒数124.5粒,结实率88.0%,千粒重27.7克。米质:糙米率82.4%,整精米率68.9%,长宽比2.5,垩白米率88%,垩白度21.8%,胶稠度4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1%。人工接种抗性:穗瘟抗性级别9级,白叶枯病3级。

产量表现:2003年参加桂南稻作区早稻迟熟组筛选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91.4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0.8%。2004年早稻区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91.5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4.3%(不显著);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8.2公斤,比对照特优63减产3.1%。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特优63同期播种,秧龄30天左右。2、移栽:栽植密度为 23厘米×13厘米或20厘米×17厘米,每蔸栽2粒谷苗。3、肥水管理:以基肥和前期追肥为主,一般每亩需施纯氮10~12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6∶1,前期施肥量(基肥+分蘖肥)占总施肥量的90%左右,中后期占10%左右,以钾肥为主;前期浅灌,够苗晒田,后期干湿交替; 4、注意稻瘟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区作早稻种植。

35、宜香937(原名:国豪香10号)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35号 品种名称:宜香937

选育单位:四川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宜香1A×绵恢9937(绵恢725/蜀恢527)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7天左右,比对照特优63早熟3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适中,剑叶挺直,叶舌、叶耳、柱头、颖尖无色,穗长、着粒较稀,千粒重高,每亩有效穗数17.4 万,株高117.6 厘米,穗长25.5 厘米,每穗总粒数128.2 粒,结实率74.2 %,千粒重32.0 克,少数籽粒有短顶芒。米质:糙米率81.2%,整精米率16.7%,长宽比3.3,垩白米率51%,垩白度21.8%,胶稠度7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0.8%;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6级,穗瘟3级,穗瘟损失率15%,综合抗性指数 4.8,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中感;白叶枯病7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桂南稻作区早稻迟熟组筛选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19.6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1.1%;2005年早稻区域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482.6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1.9%(不显著);2005年早稻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1.5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3.9%。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特优63同期播种,秧龄30天左右。2、合理密植:一般早稻插植规格23厘米×13厘米,中稻26厘米×16厘

29

米,每蔸插2粒谷苗,保证亩基本苗7~9万。3、肥水管理。每亩施纯氮10公斤左右,氮、磷、钾比例为1∶0.6∶1.2。重施底肥,早施分蘖肥,中期控氮,中后期看苗补肥;实行浅水灌溉,每亩总苗数达23~25万时晒田。4、及时防治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作早稻和中稻地区种植。

36、两优4826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36号 品种名称:两优4826

选育单位:安徽荃银农业高科技研究所 品种来源:2148S×Q026(9311/明恢86)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两系杂交水稻,桂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6天左右,比对照特优63早熟4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适中,有效穗较少,穗大粒重,抗倒性较强;每亩有效穗数16.1 万,株高119.5 厘米,穗长23.9 厘米,每穗总粒数142.8 粒,结实率81.5 %,千粒重28.4 克。米质:糙米率81.6%,整精米率38.0%,长宽比3.0,垩白米率27%,垩白度5.3%,胶稠度7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2.7%;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8级,穗瘟8级,穗瘟损失率70%,综合抗性指数 8.5,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高感;白叶枯病5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桂南稻作区早稻迟熟组筛选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29.7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2.4%;2005年早稻区域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467.8公斤,比对照特优63减产1.2%(不显著);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0.3公斤,与对照特优63平产。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特优63、金优253同期播种。2、移栽。移栽叶龄5~6叶,规格23厘米×13厘米,每蔸栽2粒谷苗,或亩抛秧2.0~2.2万蔸, 抛栽叶龄3~4叶。3、适量增施氮肥,磷、钾肥配合作基肥。施肥原则:前重、中适、后补;灌水采取“浅水栽秧、寸水活稞、薄水分蘖、深水养花、后期干干湿湿”;肥力好的田块防旺长,及时晒田,控制无效分蘖。4、生长期内重视螟虫防治;抽穗期遇连阴雨,注意防治稻曲病,于初花和尾花期各防治一次;同时注意稻瘟病、稻飞虱、稻蓟马等病虫害的防治。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作早稻,桂中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

37、优Ⅰ红香优33(原名:神农红香米3号)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37号 品种名称:优Ⅰ红香优33

选育单位:广西象州黄氏水稻研究所

30

品种来源:优ⅠA×R36M,R36M系红香米恢复系,来源于[农浦红(原广西农业大学)×9553]//372(含有IR661、桂34、测64、桂8等血缘)/香恢一号(博白县农科所)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在桂南、桂中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2天左右,比对照七桂占早熟2天;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04天左右,比对照七桂占迟熟2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适中,长势一般,分蘖较弱,叶鞘、茎杆紫红色,穗长粒多,株高113.6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5.6万,穗长23.3厘米,每穗总粒数165.9粒,结实率84.2%,千粒重24.4克,谷粒长10毫米,长宽比3.3,糙米赤红色,精米淡红色;米质:糙米率80.6%,整精米率66.5%,长宽比2.5,垩白米率16%,垩白度4.6%,胶稠度5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1%。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5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80%,综合抗性指数8.0,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高感;白叶枯病7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桂中南稻作区早稻优质组区域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17.3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19.5%(极显著);2005年晚稻续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49.5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13.7%(极显著);2005年晚稻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09.1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10.8%。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早稻桂南3月上旬、桂中3月中旬播种,晚稻6月底7月初播种,插秧叶龄4~5叶,抛秧叶龄3~4叶。2、合理密度:插植规格20×13厘米,每蔸插2粒谷,或亩抛秧2.2~2.5万蔸。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追肥,氮磷钾肥配合使用,氮、磷、钾比例为1∶0.6∶1.2;浅灌为主,间歇露田,足苗晒田,后期干干湿湿。4、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虫的危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但应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

38、两优培三(原名:培宇305)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38号 品种名称:两优培三

选育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培矮64S×宇305,宇305系从农家种鼠牙占变异株经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两系杂交水稻,在桂南、桂中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4天左右,与对照七桂占相仿;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04天左右,比对照七桂占迟熟2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适中,长势繁茂,叶姿较挺,植株叶鞘紫色,叶绿色,倒2叶叶耳紫色,剑叶内卷直立;柱头、颖尖紫色,颖壳秆黄

31

色;有效穗较多,穗形较大,结实率较低,株高105.6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9.6万,穗长22.3厘米,每穗总粒数155.4粒,结实率73.1%,千粒重21.3克,谷粒细长,谷粒长9.1毫米,宽2.3毫米,长宽比3.9。米质:糙米率82.4%,整精米率68.2%,长宽比3.0,垩白米率24%,垩白度5.8%,胶稠度7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3.1%。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6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59%,综合抗性指数8.3,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高感;白叶枯病5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桂中南稻作区早稻优质组区域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53.4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4.7%(不显著);2005年晚稻续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37.3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10.6%(极显著);2005年晚稻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93.8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6.7%。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早稻桂中3月中旬、桂南3月上旬初播种,晚稻桂中7月10日前,桂南7月15日前播种。2、培育壮秧,合理密植。插秧叶龄5~6叶,抛秧叶龄3~4叶;插植规格一般为23厘米×13厘米,每蔸插2粒谷,或亩抛秧2.0~2.2万蔸。3、科学肥水运筹,施足基肥。底肥主要以农家肥为主,亩施1000~1500公斤,30~40公斤钙镁磷肥;重施分蘖肥,亩施尿素15公斤,氯化钾7.5公斤;注重花肥和粒肥的施用,以确保穗大,粒多、籽粒饱满。水分管理应遵循深水回青,浅水分蘖,够苗晒田,保持湿润到成熟的原则。4、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虫的为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但应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

39、绮优08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39号 品种名称:绮优08

选育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 绮A×08(油占8号/七桂占)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在桂南、桂中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1天左右,比对照七桂占早熟3天;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01天左右,与对照七桂占相仿。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适中,群体整齐,穗长粒多粒小,株高98.8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9.3万,穗长22.3厘米,每穗总粒数168.1粒,结实率80.1%,千粒重19.8克;米质:糙米率81.1%,整精米率65.6%,长宽比2.9,垩白米率30%,垩白度8.8%,胶稠度5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6%。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5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69%,综合抗性指数8.0,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高感;白叶枯病5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桂中南稻作区早稻优质组区域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

32

495.5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14.4%(极显著);2005年晚稻续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37.2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10.6%(极显著);2005年晚稻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86.0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4.6%。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早稻桂南3月上旬、桂中3月中旬播种,晚稻桂南7月上旬、桂中6月下旬播种,插秧叶龄5~6叶,抛秧叶龄3~4叶。2、合理密植:插植规格23厘米×13厘米,每蔸插2粒谷,或亩抛秧2.0~2.2万蔸。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追肥,氮磷钾肥配合使用,增施磷钾肥,不宜偏施氮肥,防止倒伏;浅灌为主,间歇露田,足苗晒田,后期干干湿湿。4、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虫的危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但应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

40、农乐1号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40号 品种名称:农乐1号

选育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 96占×七桂占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常规水稻,在桂南、桂中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6天左右,比对照七桂占迟熟3天;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08天左右,比对照七桂占迟熟2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适中,群体整齐,有效穗多,穗形较大,熟期转色好,株高99.1厘米,每亩有效穗数20.6万,穗长22.1厘米,每穗总粒数152.2粒,结实率82.7%,千粒重18.6克;米质:糙米率78.6%,整精米率61.0%,长宽比3.3,垩白米率21%,垩白度3.5%,胶稠度5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6.6%。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5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56.7%,综合抗性指数8.0,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高感;白叶枯病7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桂中南稻作区晚稻优质组区域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57.3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20.7%(极显著);2005年晚稻续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78.5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17.4%(极显著);2005年早稻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29.3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12.6%。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早稻桂南3月上旬、桂中3月中旬播种,晚稻桂南7月上旬、桂中6月下旬播种,插秧叶龄4~5叶,抛秧叶龄3~4叶。2、合理密植:插植规格20厘米×13厘米,每蔸插3~4粒谷苗,或亩抛秧2.2~2.5万蔸。3、肥水管理:亩施纯氮10公斤左右,重底肥早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水的管理要做到干湿交替,够苗晒田,后期不宜断水过早。4、注意稻瘟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33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但应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

41、力源占1号(试验名:桂育1号)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41号 品种名称:力源占1号

选育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桂引901×八桂香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常规水稻,在桂南、桂中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5天左右,比对照七桂占迟熟2天;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08天左右,比对照七桂占迟熟2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适中,穗形较大,熟期转色好,株高92.2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9.1万,穗长22.8厘米,每穗总粒数150.7粒,结实率75.7%,千粒重22.0克;米质:糙米率78.7%,整精米率63.1%,长宽比3.0,垩白米率22%,垩白度3.3%,胶稠度7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0%。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7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83%,综合抗性指数8.5,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高感;白叶枯病7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桂中南稻作区晚稻优质组区域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39.8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16.1%(显著);2005年晚稻续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72.1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15.8%(极显著);2005年早稻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1.9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18.5%。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早稻桂南3月上旬、桂中3月中旬播种,晚稻桂南7月上旬、桂中6月下旬播种;手插秧2~2.25公斤,塑盘育秧1.5~1.8公斤;插秧叶龄4~5叶,抛秧叶龄3~4叶。2、移栽:插植规格20厘米×13厘米,每蔸插3~4粒谷苗,或亩抛秧2.2~2.5万蔸。3、肥水管理:重底肥早追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不偏施氮肥。水的管理要做到干湿交替,够苗晒田,后期切忌断水过早。4、注意稻瘟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但应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

42、玉校88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42号 品种名称:玉校88

选育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农业学校 品种来源:黄壳占×珍桂矮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常规水稻,在桂南、桂中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6天左右,比对照七桂占迟熟3天;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09天左右,比对照七桂占

34

迟熟3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群体整齐,株型适中,叶片挺直,熟期转色中等,株高99.9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7.3万,穗长21.6厘米,每穗总粒数155.9粒,结实率75.1%,千粒重24.9克,谷粒长9.3毫米,长宽比3.2,穗尖有短顶芒,谷粒浅褐色。米质:糙米率79.8%,整精米率54.5%,长宽比3.0,垩白米率11%,垩白度3.3%,胶稠度4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6.3%。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5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89.1%,综合抗性指数8.0,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高感;白叶枯病7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桂中南稻作区晚稻优质组区域试验,五个试点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58.0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20.9%(极显著);2005年晚稻续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62.3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13.4%(极显著);2005年早稻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81.6公斤,与对照七桂占平产。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早稻桂南3月上旬、桂中3月中旬播种,晚稻桂南7月上旬、桂中6月下旬播种。2、移栽:插秧叶龄4~5叶,抛秧叶龄3~4叶;插植规格20厘米×13厘米,每蔸插3~4粒谷苗,或亩抛秧2.2~2.5万蔸。3、科学管理。施足基肥,早施、重施分蘖肥,够苗晒田,提高成穗率;施好攻胎肥;灌桨初期,叶面喷施酸二氢钾,以提高结实率;后期注意湿润灌溉、使根活力强,不早衰。4、注意稻瘟病、螟虫等病虫害的防治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但应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

43、玉科占9号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43号 品种名称:玉科占9号

选育单位: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 八桂香×粤香占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常规水稻,在桂南、桂中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6天左右,比对照七桂占迟熟3天;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03天左右,比对照七桂占早熟2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适中,植株矮小,叶片、叶鞘绿色,有效穗多,籽粒小,株高86.3厘米,每亩有效穗数22.3万,穗长22.9厘米,每穗总粒数135.7粒,结实率79.1%,千粒重18.9克,谷粒长8.6毫米,长宽比3.8,无芒;米质:糙米率78.9%,整精米率65.3%,长宽比3.4,垩白米率4%,垩白度0.6%,胶稠度3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5.3%。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6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91%,综合抗性指数8.3,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高感;白叶枯病5级。

产量表现:2004年早稻参加玉林市优质组筛选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43.2

35

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6.0%;2005年晚稻区域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32.8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6.2%(不显著);2005年早稻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92.3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2.9%。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早稻桂南3月上旬、桂中3月中旬播种,晚稻桂南7月上中旬、桂中7月初播种,插秧叶龄4~5叶,抛秧叶龄3~4叶。2、插足基本苗:插植规格 20厘米×13厘米,每蔸插2~3粒谷苗,或亩抛秧2.2~2.5万蔸。3、施足基肥,及早追施分蘖肥,氮、磷、钾比例为1∶0.8∶1,够苗露晒田,后期不宜断水过早。4、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但应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

44、柳沙油占202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44号 品种名称:柳沙油占202

选育单位:来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现更名为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白壳油占×粤香占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常规水稻,在桂南、桂中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5天左右,比对照七桂占迟熟2天;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07天左右,与对照七桂占相仿。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适中,粒多粒小,熟期转色较好,株高96.2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9.7万,穗长21.0厘米,每穗总粒数177.5粒,结实率72.9%,千粒重17.1克,谷粒长8.8毫米,长宽比4.4,无芒,淡黄色,稃尖带有细绒毛;米质:糙米率80.5%,整精米率63.5%,长宽比3.5,垩白米率6%,垩白度1.1%,胶稠度7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7%。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6级,穗瘟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62%,综合抗性指数8.3,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高感;白叶枯病5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桂中南稻作区晚稻优质组区域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20.4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11.0%(不显著);2005年晚稻续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37.3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2.4%(极显著);2005年早稻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35.4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14.2%。

栽培技术要点: 1、适时播种。早稻桂南3月上旬、桂中3月中旬播种,晚稻桂南7月上中旬、桂中7月初播种。2、适当密植。插植规格20厘米×13厘米,每蔸插2~3粒谷苗,或亩抛秧2.2~2.5万蔸。3、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及早追施分蘖肥,氮、磷、钾比例为1∶0.8∶1,够苗露晒田,后期不宜断水过早。4、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

36

桂中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但应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

45、天丰优3550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45号 品种名称:天丰优3550

选育单位:容县种子公司、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天丰A×广恢3550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光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21天左右,比对照博优253早熟1~2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群体整齐,分蘖力一般,株型适中,叶鞘、稃尖紫色,穗短粒多,熟期转色较好,每亩有效穗数17.6万,株高101.8厘米,穗长21.7 厘米,每穗总粒数154.9粒,结实率79.8 %,千粒重24.7克,谷粒长8.3毫米,长宽比3.1。米质:糙米率81.6%,整精米率61.6%,长宽比2.5,垩白米率42%,垩白度5.5%,胶稠度6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3.3%;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5级,穗瘟5级,穗瘟损失率15%,综合抗性指数5.0,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中为感;白叶枯病9级。

产量表现:2004年晚稻参加玉林市感光组筛选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68.7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6.9%;2005年晚稻区域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523.9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5.8%(不显著);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2.8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4.9%。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桂南7月上旬播种,桂中稻作区南部如武宣、象州、兴宾、宜州等地6月底播种,秧龄18~22天。2、合理密植。插植规格23厘米×13厘米或26厘米×13厘米,每蔸栽2粒谷苗,或亩抛秧1.8~2.2万蔸。3、肥水管理: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施足基肥,早施重施攻蘖肥,巧施攻胎肥,促进穗大粒多,后期看苗施好壮尾肥;浅水回青,薄水分蘖,中期够苗晒田,穗期保持水层,后期干湿交替到成熟,忌断水过早。4、及时防治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和桂中稻作区南部种植博优桂99的地区作晚稻种植。

46、博优1293(原名:博优y129)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46号 品种名称:博优1293

选育单位:南宁市沃德农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 博A×R1293(612/桂99)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光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9天左右,比对照博优253早熟3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群体整齐,株型适中,叶鞘、稃尖紫色,分蘖较强,穗形较大,熟期转色好,结实率高,每亩有效穗

37

数19.1万,株高106.6厘米,穗长23.4 厘米,每穗总粒数134.5粒,结实率84.9 %,千粒重24.7克,谷粒淡黄,无芒。米质:糙米率81.0%,整精米率62.3%,长宽比2.6,垩白米率68%,垩白度8.8%,胶稠度5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8%;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6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97%,抗性指数8.3,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高感,白叶枯病9级。

产量表现:2004年晚稻参加玉林市感光组筛选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48.8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2.3%;2005年晚稻区域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521.0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5.2%(不显著);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0.7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2.3%。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桂南7月上旬播种,桂中稻作区南部如武宣、象州、兴宾、宜州等地6月底播种,移栽叶龄5~6叶,抛栽叶龄3~4叶。2、合理密植。插植规格为23厘米×13厘米,每蔸栽2粒谷苗,或亩抛秧2.0~2.2万蔸。3、科学肥水管理:采用前促、中稳、后补的施肥方法,适当增施磷钾肥,一般亩施纯氮量11.5~12.5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6∶1,以有机肥为主,重施基肥,避免过量过迟施用氮肥。浅灌勤露,干湿交替,中期适度晒田,后期干干湿湿到成熟,不宜断水过早。4、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和桂中稻作区南部种植博优桂99的地区作晚稻种植,但应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47、博Ⅲ优黄占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47号 品种名称:博Ⅲ优黄占

选 育 者:王腾金、刘振卓、王国辉

品种来源:博ⅢA×黄占(香恢1号/广恢880)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光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5天左右,比对照博优253早熟7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适中,穗粒协调,熟期转色较好,结实率高,米质优,每亩有效穗数18.7万,株高107.1厘米,穗长22.7厘米,每穗总粒数132.7粒,结实率89.0 %,千粒重23.5克,谷粒长8.5毫米,长宽比2.9,谷粒深黄,稃尖紫色,无芒。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1.7%,整精米率64.6%,长宽比2.7,垩白米率9%,垩白度1.0%,胶稠度6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7%;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6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94%,综合抗性指数8.3,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高感;白叶枯病5级。

产量表现:2004年晚稻参加玉林市感光组筛选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67.1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6.5%;2005年晚稻区域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517.8

38

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4.6%(不显著);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3.3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5.0%。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桂南7月上旬播种,桂中稻作区南部如武宣、象州、兴宾、宜州等地6月底播种,秧龄18~22天。2、合理密植。插植规格为23厘米×13厘米,每蔸栽2粒谷苗,或亩抛秧2.0~2.2万蔸。3、肥水管理。磷肥作基肥施;亩施纯氮10~11公斤,返青后施70%,之后则视苗情适量追施;亩施氯化钾7.5公斤左右;亩达28万苗左右,及时晒田。4、病虫害防治:注意稻瘟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和桂中稻作区南部种植博优桂99的地区作晚稻种植,但应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

48、博优202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48号 品种名称:博优202

选育单位:博白县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品种来源:博A×R202(香恢1号/湛15)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光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8天左右,比对照博优253早熟4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适中,长势繁茂,叶鞘、稃尖紫色,穗粒协调,结实率高,熟期转色较好,每亩有效穗数17.8万,株高108.0厘米,穗长23.2厘米,每穗总粒数144.7粒,结实率86.7%,千粒重23.6克,谷粒长8.1毫米,长宽比2.8,淡黄色,无芒。米质:糙米率81.5%,整精米率63.2%,长宽比3.0,垩白米率9%,垩白度1.0%,胶稠度6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7%;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5级,穗瘟7级,穗瘟损失率47%,综合抗性指数6.5,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感;白叶枯病7级。

产量表现:2004年晚稻参加玉林市感光组筛选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57.5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4.3%;2005年晚稻区域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514.3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3.8%(不显著);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7.3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3.7%。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桂南7月上旬播种,桂中稻作区南部如武宣、象州、兴宾、宜州等地6月底播种,秧龄18~22天。2、合理密植。插植规格为23厘米×13厘米,每蔸栽2粒谷苗,或亩抛秧2.0~2.2万蔸。3、肥水管理:基蘖肥占总施肥量的60%左右,一般每亩用纯氮10~12公斤,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注意施用农家肥;穗期保持水层,忌断水过早。4、病虫害防治: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等病虫害。

39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和桂中稻作区南部种植博优桂99的地区作晚稻种植。

49、博优211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49号 品种名称:博优211 选育单位:藤县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博A×R211(明恢63//湛15/桂99)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光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9天左右,比对照博优253早熟2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群体整齐,株叶型适中,分蘖较强,穗长粒多粒小,结实率高,谷壳深褐色,成穗率高,熟期转色好,株高107.7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8.8万,穗长23.5厘米,每穗总粒数152.2粒,结实率86.3%,千粒重22.3克。米质:糙米率80.5%,整精米率63.5%,长宽比2.7,垩白米率11%,垩白度0.7%,胶稠度6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7.8%;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6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97%,综合抗性指数8.3,稻瘟病的抗性评价高感;白叶枯病7级。

产量表现:2004年晚稻参加桂南感光组筛选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516.0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6.7%;2005年晚稻区域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505.2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2.0%(不显著);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0.2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4.3%。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桂南7月上旬播种,桂中稻作区南部如武宣、象州、兴宾、宜州等地6月底播种,秧龄18~22天。2、合理密植。插植规格为23厘米×13厘米,每蔸栽2粒谷苗,或亩抛秧2.0~2.2万蔸。3、肥水管理:采用前促、中稳、后补的施肥方法,一般亩施纯氮量11.5~12.5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6∶1,以有机肥为主,重施基肥;浅灌勤露,干湿交替,不宜断水过早。4、病虫害防治: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和桂中稻作区南部种植博优桂99的地区作晚稻种植,但应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

50、博优301(原名:博宇301)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50号 品种名称:博优301

选育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博A×宇301(自选恢复系97108/桂99)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光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8天左

40

右,比对照博优253早熟3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叶型一般,长势繁茂,植株较高,叶片宽大,有效穗多,穗形较大,熟期转色好,株高110.4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9.1万,穗长24.6厘米,每穗总粒数135.8粒,结实率81.5%,千粒重24.7克。米质:糙米率81.3%,整精米率63.1%,长宽比2.6,垩白米率69%,垩白度6.6%,胶稠度5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1%;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6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94%,综合抗性指数8.3,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高感;白叶枯病7级。

产量表现:2004年晚稻参加桂南感光组筛选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506.3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4.0%;2005年晚稻区域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503.2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1.6%(不显著);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9.3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4.1%。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桂南7月上旬播种,桂中稻作区南部如武宣、象州、兴宾、宜州等地6月底播种,秧龄18~22天。2、合理密植。插植规格23厘米×13厘米,每蔸栽2粒谷苗,或亩抛秧2.0~2.2万蔸。3、合理施肥,科学管水。施足底肥,早施、重施分蘖肥,看苗巧施保花肥和增粒肥;基肥应以农家肥为主,追肥氮、磷、钾合理搭配,注意不可偏施重施氮肥;浅水分蘖,中期控水,够苗晒田,灌浆期保持浅水、湿润到成熟。4、病虫害防治: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和桂中稻作区南部种植博优桂99的地区作晚稻种植,但应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

51、博优423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51号 品种名称:博优423

选育单位: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博A×玉423(玉268/桂99)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光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9天左右,比对照博优253早熟3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群体整齐,株型适中,分蘖较强,着粒密,穗多粒小,每亩有效穗数19.6万,株高105.6厘米,穗长21.6厘米,每穗总粒数146.9粒,结实率85.2%,千粒重21.3克。米质:糙米率81.8%,整精米率68.5%,长宽比2.9,垩白米率30%,垩白度3.6%,胶稠度5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8%;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5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64%,综合抗性指数8.0,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高感;白叶枯病5级。

产量表现:2004年晚稻参加玉林市筛选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65.1公斤,

41

比对照博优253增产4.5%;2005年晚稻区域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495.7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0.1%(不显著);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2.0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4.7%。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桂南7月上旬播种,桂中稻作区南部如武宣、象州、兴宾、宜州等地6月底播种,秧龄18~22天。2、合理密植。插植规格为23厘米×13厘米,每蔸栽2粒谷苗,或亩抛秧2.0~2.2万蔸。3、肥水管理:大田每亩施用纯氮12.5~13公斤,搭配相应的磷、钾肥,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适施壮尾肥;水分的管理采用前期薄水分蘖,中期露晒田,抽穗灌水,后期干湿交替到成熟。4、病虫害防治:加强对稻瘟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和桂中稻作区南部种植博优桂99的地区作晚稻种植,但应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

52、博优306(原名:博宇306)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52号 品种名称:博优306

选育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博A×宇306(广优二号/桂99)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光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7天左右,比对照博优253早熟5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叶型适中,植株较高,叶片稍披,叶鞘紫色、柱头、颖尖紫色,穗形较大,谷穗顶粒有芒,株高110.9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7.6万,穗长23.7厘米,每穗总粒数139.6粒,结实率83.5%,千粒重25.0克,谷粒长8.3毫米,宽2.7毫米,长宽比3.1,呈椭圆形,颖壳秆黄色。米质:糙米率80.6%,整精米率65.1%,长宽比2.5,垩白米率54%,垩白度4.2%,胶稠度4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5%;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5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57%,综合抗性指数8.0,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高感;白叶枯病9级。

产量表现:2004年晚稻参加桂南感光组筛选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515.1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7.2%;2005年晚稻区域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495.6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0.1%(不显著);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6.0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3.4%。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桂南7月上旬播种,桂中稻作区南部如武宣、象州、兴宾、宜州等地6月底播种,秧龄18~22天。2、合理密植。插植规格为23厘米×13厘米,每蔸栽2粒谷苗,或亩抛秧2.0~2.2万蔸。3、合理施肥,科学管水。施足底肥、早施重施分蘖肥,看苗巧施保花肥和增粒肥,基肥主要施农家肥为主,追肥则氮、磷、钾合理搭配,注意不可偏施重施氮肥;水的管理以浅灌为主,

42

注意晒田控苗,后期干湿交替,保持湿润到成熟。4、注意防治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和桂中稻作区南部种植博优桂99的地区作晚稻种植,但应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53、秋长优2号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53号 品种名称:秋长优2号

选育单位:博白县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品种来源: 秋长A×R228(香恢1号/广恢128)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光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21天左右,与对照博优253相仿。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适中,整齐度中等,分蘖较弱,叶鞘、稃尖紫色,穗长粒多,熟期转色较好,每亩有效穗数17.5万,株高105.4厘米,穗长24.9厘米,每穗总粒数155.2粒,结实率79.4%,千粒重25.5克,谷粒长10.4毫米,长宽比3.2,淡黄色,无芒。米质:糙米率81.9%,整精米率59.8%,长宽比3.1,垩白米率39%,垩白度4.1%,胶稠度6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4.7%;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5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97%,综合抗性指数8.0,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高感;白叶枯病5级。

产量表现:2004年晚稻参加玉林市筛选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84.7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8.9%;2005年晚稻区域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530.7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4.7%(不显著);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8.0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3.8%。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桂南7月上旬播种,桂中稻作区南部如武宣、象州、兴宾、宜州等地6月底播种,秧龄18~22天。2、移栽。插植规格为23厘米×13厘米或26厘米×13厘米,每蔸栽2粒谷苗,或亩抛秧1.8~2.2万蔸。3、肥水管理:基蘖肥占总施肥量的60%左右,一般每亩用纯氮10~12公斤,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注意施用农家肥;浅水回青,薄水分蘖,中期够苗晒田,穗期保持水层,后期干湿交替到成熟,忌断水过早。4、病虫害防治: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和桂中稻作区南部种植博优桂99的地区作晚稻种植,但应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

54、博优26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54号 品种名称:博优26

43

选育单位:广西大学

品种来源:博A×测26(IR5758//密阳23/IR56)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光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24天左右,比对照博优253迟熟3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叶型适中,剑叶较短,叶鞘、稃尖紫色,有效穗多,穗长粒多,熟期转色好,熟期迟,每亩有效穗数19.9万,株高103.0厘米,穗长23.7厘米,每穗总粒数152.3粒,结实率81.7%,千粒重22.4克,谷粒长8.3毫米,长宽比3.07,无芒。米质:糙米率82.6%,整精米率66.7%,长宽比2.6,垩白米率46%,垩白度5.9%,胶稠度5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6.5%;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6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97%,综合抗性指数8.3,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高感;白叶枯病7级。

产量表现:2004年晚稻参加桂南感光组筛选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507.0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4.3%;2005年晚稻区域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527.8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4.1%(不显著);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0.0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2.1%。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培育多蘖壮秧。6月底、7月初播种,插秧叶龄5~6叶,抛秧叶龄3~4叶。2、插足基本苗。插植规格为23厘米×13厘米,每蔸栽2粒谷苗,或亩抛秧2.0~2.2万蔸。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追肥采用“前重、中控、后补”的施肥方法,促分蘖早发生,注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薄水插秧(湿润抛秧),浅水分蘖,适时露晒田,后期不宜断水过早,保持湿润以利灌浆结实。4、病虫害防治:注意稻瘟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作晚稻种植,但应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

55、振优290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55号 品种名称:振优290

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振丰A×广恢290(广恢452/R452),R462为明恢63///珍桂矮//广恢3550/518的复合杂交后代选育。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光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21天左右,与对照博优253相仿。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叶型紧凑,叶片直立,群体整齐,叶鞘、稃尖紫色,颖色淡黄色,无芒,穗短粒多,熟期转色好,结实率高,株高100.5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7.9万,穗长21.7厘米,每穗总粒数145.6粒,结实率86.2%,千粒重24.3克。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0.9%,整精米率65.5%,长宽比2.6,垩白米率24%,垩白度2.4%,胶稠度4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8%;

44

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6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97%,综合抗性指数8.3,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高感;白叶枯病7级。

产量表现:2004年晚稻参加桂南感光组筛选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509.5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4.6%;2005年晚稻区域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525.8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3.7%(不显著);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0.3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6.4%。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桂南7月上旬播种,桂中稻作区南部如武宣、象州、兴宾、宜州等地6月底播种,秧龄18~22天。2、合理密植。插植规格23厘米×13厘米,每蔸栽2粒谷苗,或亩抛秧2.0~2.2万蔸。3、施足基肥,以腐熟有机肥为好,早施返青肥,重施分孽肥,生长中期看苗情补施穗肥,做到氮、磷、钾配合施用,不宜偏施氮肥。4、浅水移栽、寸水活棵、薄水分蘖,够苗露晒田,有水孕穗,后期干干湿湿充实壮籽。5、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和桂中稻作区南部种植博优桂99的地区作晚稻种植,但应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

56、博优629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56号 品种名称:博优629

选育单位:中国种子集团公司三亚分公司

品种来源:博A×中种恢629(农家种软香占//广恢128/丰矮占)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光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23天左右,比对照博优253迟熟2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群体整齐,株叶型适中,穗形较大,熟期转色中,每亩有效穗数18.3万,株高103.7厘米,穗长23.5厘米,每穗总粒数158.0粒,结实率81.5%,千粒重23.5克。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1.8%,整精米率69.4%,长宽比2.7,垩白米率30%,垩白度3.4%,胶稠度5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3.5%;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7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97%,综合抗性指数8.5,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高感;白叶枯病7级。

产量表现:2004年晚稻参加桂南感光组筛选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512.7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5.6%;2005年晚稻区域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508.8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0.4%(不显著);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5.0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1.1%。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培育多蘖壮秧。一般6月底、7月初播种,插秧叶龄5~6叶,抛秧叶龄3~4叶。2、插足基本苗。插植规格一般为23厘米×13厘米,每蔸栽2粒谷苗,或亩抛秧2.0~2.2万蔸。3、施足基肥,以腐熟有机肥为

45

好,早施返青肥,重施分蘖肥,生长中期看苗情补施穗肥,做到氮、磷、钾配合施用,不宜偏施氮肥。4、浅水分蘖,够苗露晒田,有水孕穗,后期干干湿湿充实壮籽。5、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作晚稻种植,但应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

57、秋优623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57号 品种名称:秋优623

选育单位:广西南宁三益新品农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秋A×623,623来源于国际水稻研究所IR65623-94-3-1-3-3。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光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21天左右,与对照博优253相仿。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叶型适中,长势繁茂,分蘖较强,有效穗多,穗形较大,结实率较低,熟期转色一般,株高110.4厘米,每亩有效穗数20.6万,穗长24.1厘米,每穗总粒数149.4粒,结实率78.9%,千粒重21.3克,谷粒长8.9毫米,长宽比3.87,颖壳黄色,稃尖紫色,无芒。米质:糙米率81.8%,整精米率67.7%,长宽比3.2,垩白米率13%,垩白度2.3%,胶稠度6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3.3%;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5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73%,综合抗性指数8.0,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高感;白叶枯病5级。

产量表现:2004年晚稻参加桂南感光组筛选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482.1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减产0.9%;2005年晚稻区域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491.8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减产3.0%(不显著);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7.2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1.5%。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桂南7月上旬播种,桂中稻作区南部如武宣、象州、兴宾、宜州等地6月底播种,秧龄18~22天。2、合理密植。插植规格23厘米×13厘米,每蔸栽2粒谷苗,或亩抛秧2.0~2.2万蔸。3、肥水管理。磷肥作基肥施;亩施纯氮10~11公斤,返青后施70%,之后则视苗情适量追施;亩施氯化钾7.5公斤左右;分蘖达35万苗/亩左右,及时晒田。4、病虫害防治:注意稻瘟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和桂中稻作区南部种植博优桂99的地区作晚稻种植,但应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

58、博优228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58号 品种名称:博优228

46

选育单位:博白县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品种来源:博A×R228(香恢1号/广恢128)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光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21天左右,与对照博优253相仿。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适中,群体整齐度一般,叶片长宽,叶鞘、稃尖紫色,分蘖力稍弱,穗长粒多粒大,穗粒协调,千粒重高,熟期转色较好,每亩有效穗数15.5万,株高110.9厘米,穗长25.6厘米,每穗总粒数151.0粒,结实率83.8%,千粒重25.8克,谷粒长10.3毫米,长宽比3.1,谷粒淡黄,有短芒。米质:糙米率81.5%,整精米率62.1%,长宽比2.8,垩白米率16%,垩白度1.8%,胶稠度6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0%;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5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100%,综合抗性指数8.0,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高感;白叶枯病7级。

产量表现:2004年晚稻参加玉林市筛选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47.2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0.5%;2005年晚稻区域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480.0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减产5.3%(不显著);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6.0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1.3%。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桂南7月上旬播种,桂中稻作区南部如武宣、象州、兴宾、宜州等地6月底播种,秧龄18~22天。2、合理密植。插植规格23厘米×13厘米或26厘米×13厘米,每蔸栽2粒谷苗,或亩抛秧1.8~2.2万蔸。3、肥水管理:基蘖肥占总施肥量的60%左右,一般每亩用纯氮10~12公斤,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注意施用农家肥;浅水回青,薄水分蘖,中期够苗晒田,穗期保持水层,后期干湿交替到成熟,忌断水过早。4、病虫害防治: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和桂中稻作区南部种植博优桂99的地区作晚稻种植,但应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

59、博优680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59号 品种名称:博优680

选育单位:广西博士园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博A×测680[IR661×(IR2061×合浦野生稻)F1]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光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21天左右,比对照博优253迟熟1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群体整齐度一般,株型适中,叶色青绿,叶姿稍披,熟期转色中,田间抗性一般,耐寒性较弱;株高108.7厘米,剑叶长30厘米、宽2.0厘米左右,穗长24.2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6.8

47

万,每穗总粒数157.4粒,结实率85.4%,千粒重24.5克。米质:糙米率81.9%,整精米率65.3%,长宽比2.5,垩白米率18%,垩白度2.1%,胶稠度7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7%。人工接种抗性:穗瘟抗性级别9级,白叶枯病7级。

产量表现:2003年参加桂南稻作区晚稻感光组筛选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76.5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2.9%。2004年晚稻续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38.3公斤,与对照博优253平产;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3.8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2.6%。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和移栽:桂南于7月10~15日播种,秧龄15~20天,插植规格为23厘米×13.2厘米,每蔸插2粒谷苗或采用抛栽;2、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插后5~7天及时追肥,保证插后20天左右够苗,并逐步露、晒田,以后干湿润灌,至大胎期灌回水层;3、注意稻瘟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和桂中稻作区南部种植博优桂99的地区作晚稻种植,但应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

60、培杂桂旱1号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60号 品种名称:培杂桂旱1号

选育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培矮64S×桂旱1号(桂D1号/桂99)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两系杂交水稻,在大化、柳州、南宁等地作旱稻种植,全生育期130~135天,比对照巴西陆稻迟熟14~16天;桂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3天左右,与对照特优63相仿。主要农艺性状表现:株型紧束,叶挺,分蘖较强,穗大粒多,熟期转色较好,较易落粒,每亩有效穗数15.6~18.3万,株高87.1厘米,穗长22.1厘米,每穗总粒数151.7粒,结实率80.2%,千粒重23.9克。米质:整精米率56.2%,长宽比3.2,垩白米率16%,垩白度1.6%,胶稠度7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6%。抗性表现:叶瘟、穗瘟平均2级,最高3级;苗期抗旱指数64.9(5级),穗期抗旱指数0.95(5级)。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国家旱稻品种试验西南组区试,其中2003年平均亩产293.14公斤,比对照巴西陆稻增产4.88%(显著);2004年平均亩产332.59公斤,比对照巴西陆稻增产37.02%(极显著)。2002~2003年参加自治区水稻品种桂南早稻迟熟组试验,其中2002年产量为485.3公斤,与对照特优63相当;2003年产量为454.3公斤,比对照特优63减产11.4%(极显著)。2002~2005年在桂中的柳州、忻城、融安、象州、兴宾和桂南的邕宁、武鸣等地进行“水插旱管”试种,一般亩产400公斤左右。

48

栽培技术要点:1、水插旱管。①适时播种,培育壮秧,早稻2月底3月初播种,秧龄25~30天;晚稻7月初播种,秧龄20~25天。②施足基肥,及早追肥,促进早分蘖早封行。插后施用水田除草剂,插后20天停止灌溉,以后依靠自然降雨至收获,如遇严重干旱,灌水保苗。③及时防治虫害及鼠害。2、旱播旱管。①适时播种,早稻3月上旬至中旬,晚稻7月上旬。②旱整地,耙碎耙平,开行条播,行距23~25厘米,亩施复合肥25~30公斤(N∶P∶K=15%∶15%∶15%)作基肥,亩播种量1.5公斤,浸种催芽露白,播后用耙沿行沟直耙;使种子入土3-5厘米以防鼠鸟为害。③播后灌水或喷水,使土壤充分湿润但无水层,并施用旱地专用除草剂。④早追肥,出苗后15天亩施尿素15公斤,氯化钾8公斤,促进早分蘖早封行。肥力差的旱地孕穗期亩施尿素3公斤作壮尾肥。追肥时土壤必须湿润,可在降雨后进行。⑤及时防治虫害及鼠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区作早、晚稻和中稻地区种植。

61、十优A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61号 品种名称:十优A

选育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六B// 金23B/321,321来源于桂99///桂99//Calotoc/02428。 特征特性:属野败型不育系。不育系株高80~85厘米,株叶型较紧凑,剑叶较短直,分蘖力较强,叶鞘、叶耳、颖尖、柱头为紫色。群体平均每穗粒数约200粒,千粒重19~20克,谷粒长8.5毫米,长宽比为3.5。在南宁种植,早稻2月底3月上旬播种,主茎叶片14~15叶,晚稻7月上中旬播种,播始历期68~72天。抽穗整齐,花期集中,花时较早,一般9∶30始花,11∶00~12∶00为盛花高峰期;开颖角度大,柱头外露率约82.0%,其中双边外露率39.0%,异交结实率达70%左右,颖壳闭合好。抗性:据广西农科院植保研究所接种鉴定,叶瘟5级,穗瘟7级,白叶枯病5~7级。根据2005年6月22日自治区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十优A进行田间技术鉴定的结果,十优A不育株率达100%,花粉不育度100%,其中典败98.97%、圆败0.87%、染败0.16%;套袋自交不育度达99.99%。根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检验报告,十优A的保持系早稻米十项主要品质指标(除直链淀粉含量以外)达农业部部颁二级优质米以上标准;晚稻米十一项主要品质指标达农业部部颁优质米二级以上标准(其中十项达一级标准)。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不育系不育株率达100%,花粉不育度达100%,套袋自交不育度99.99%,通过审定,可在生产上应用。

62、太A

49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62号 品种名称:太A

选育单位:博白县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品种来源:金23A//金23B/837糯变异株

特征特性:属野败型不育系。不育系株高90厘米左右,株叶型集散适中,叶色淡绿,分蘖力强,稃尖、柱头白色,穗顶部分谷粒有短芒,群体平均每穗粒数130粒,千粒重30克,谷粒长10.2毫米,长宽比3.1,谷壳秆黄色。在博白种植,早稻3月上旬播种,主茎叶片数14~15叶,晚稻7月上旬播种,播始历期72~74天。抽穗整齐,花期集中,花时较早,晴天一般9∶00始花,盛花高峰期10∶00~11∶00;柱头外露率约50.0%,其中双边外露率40.0%,异交结实率达50%以上,颖壳闭合好。根据2005年10月19日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对太A进行田间技术鉴定的结果,花粉不育度为99.91%,其中,典败75.05%,圆败24.29%,染败0.57%,正常0.09%;套袋自交不育度达99.98%。根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太A的保持系有糙米率、长宽比、垩白米率、垩白度、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等6项指标达国标3级以上标准,其中糙米率、长宽比达国标1级;垩白度、垩白米率达国标2级。

审定意见:经审核,太A不育株率达100%,花粉不育度达99.91%,套袋自交不育度99.98%,通过审定,可在生产上应用。

63、圣A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63号 品种名称:圣A

选育单位:博白县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品种来源:优ⅠB//秋B/博B

特征特性:属野败型不育系。不育系株高80厘米左右,株叶型集散适中,叶色淡绿,分蘖力强,叶鞘、稃尖、柱头紫色,无芒,群体平均每穗粒数150粒,千粒重22克,谷粒长7.2毫米,长宽比2.8,谷壳秆黄色。在博白种植,早稻3月上旬播种,主茎叶片数为13~14叶,晚稻7月上旬播种,播始历期68~70天。抽穗整齐,花期集中,花时较早,晴天一般9∶00始花,盛花高峰期10∶00~11∶00;柱头外露率约83.0%,其中双边外露率55.0%,异交结实率达50%以上,颖壳闭合好。根据2005年10月19日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对圣A进行田间技术鉴定的结果,花粉不育度为99.84%,其中,典败72.69%,圆败27.00%,染败0.15%,正常0.16%;套袋自交不育度达99.995%。根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圣A的保持系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1.0%,长宽比3.4,垩白米率36%,垩白度6.7%,胶稠度4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8.2%。据广西农科院

50

植保所人工接种抗性鉴定,苗叶瘟、穗瘟均为5级,综合评价5级。

审定意见:经审核,圣A不育株率达100%,花粉不育度达99.84%,套袋自交不育度99.995%,通过审定,可在生产上应用。

64、毅A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64号 品种名称:毅A

选育单位:广西南繁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博A//Y华农B /博B

特征特性:属野败型不育系。不育系株高70 厘米左右,株叶型集散适中,叶色淡绿,分蘖力强,叶鞘绿色,稃尖无色,柱头白色,剑叶长约23.6厘米,宽约1.4厘米,无芒。群体平均每穗粒数160粒,千粒重17.5克,谷粒长8.9毫米,长宽比3.4,谷壳褐色。在桂南种植,早稻3月上旬播种,主茎叶片数15~16叶,晚稻7月上旬播种,播始历期62~66天。抽穗整齐,花期集中,花时较早,一般9∶00始花,10∶00~12∶00为盛花高峰期;柱头中等大小,外露率高达79.8%,其中双边外露率39.3%,单边外露率40.5%,异交结实率50~60 %。2005年10月21日,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毅A进行田间技术鉴定的结果,花粉不育度为100%,其中,典败85.73%,圆败14.17%,染败0.10%;套袋自交不育度达99.97%。根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毅A的保持系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7.4%,长宽比2.9,垩白米率46%,垩白度5.0%,胶稠度3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4.8%。据广西农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种抗性鉴定,苗叶瘟、穗瘟均为7级,白叶枯病9级。

审定意见:经审核,毅A不育株率达100%,花粉不育度达100%,套袋自交不育度99.97%,通过审定,可在生产上应用。

65、桂科-1S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65号 品种名称:桂科-1S

选育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培矮64S//KS~14 /广亲和材料02428

特征特性:属温敏型水稻两系不育系。株叶型较紧凑,长势旺盛,分蘖力较强,叶鞘、叶耳、颖尖、柱头为紫色,早稻主茎叶片14~15叶,株高85厘米,平均每穗粒数约200粒,千粒重22.5克。开花高峰在10:30~12:00之间,柱头外露率85.6%,其中双边率为53.8%,异交结实率达70%以上。在南宁稳定不育期123天(6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不育起点温度23.5℃。根据2005年9月8日自治区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桂科~1S进行田间技术鉴定的结果,不育株率达100%,花粉不

51

育度100%,全部为典败;田间套袋自交不育度达100%。根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桂科~1S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6.9%,长宽比3.0,垩白米率22%,垩白度2.2%,胶稠度6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0.4%。据广西农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种抗性鉴定,苗叶瘟6级,穗瘟7级。

审定意见:经审核,桂科-1S不育株率达100%,花粉不育度达100%,套袋自交不育度100%,通过审定,可在生产上应用。

66、龙优673

认定编号:粤审稻2005027号 品种名称:龙优673

选育单位:广东农作物杂种优势开发利用中心 品种来源:龙A×恢673(桂99//明恢77/三黄占)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光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20天左右,比对照博优253早熟1~2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叶型适中,群体整齐,分蘖较弱,穗长粒多,熟期转色好,叶鞘、稃尖紫色,谷壳深褐色,无芒,株高110.6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7.5万,穗长23.3厘米,每穗总粒数156.0粒,结实率79.8%,千粒重24.5克。米质:糙米率80.8%,整精米率60.7%,长宽比2.8,垩白米率16%,垩白度0.9%,胶稠度5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4.3%;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6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97%,综合抗性指数8.3,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高感;白叶枯病7级。

产量表现:2004年晚稻参加桂南感光组筛选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498.0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5.1%;2005年晚稻区域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492.6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减产2.8%(不显著);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6.7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3.6%。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桂南7月上旬播种,桂中稻作区南部如武宣、象州、兴宾、宜州等地6月底播种,秧龄18~22天。2、插足基本苗。插植规格为23厘米×13厘米或20厘米×13厘米,每蔸栽2~3粒谷苗,或亩抛秧2.1~2.5万蔸。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攻蘖肥,中期适当控肥,后期看苗巧施穗肥;水的管理以浅灌为主,苗数达23万/亩时晒田,后期干湿交替,保持湿润到成熟。4、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等病虫害。

认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于2005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予以认定,可在桂南稻作区和桂中稻作区南部种植博优桂99的地区作晚稻种植,但应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

(二)玉米

1、南校201

52

审定编号:桂审玉2006001号 品种名称:南校201

选育单位: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品种来源:2001年秋利用自选的自交系南99与南312组配成的玉米单交种。南99来自墨黄9号、9698、CML301、台南20、苏湾、M9组成的亚热带种质群体;南312是用自交系桂102与自交系BT13杂交选育。

特征特性:生育期春季平均104天,秋季平均95天。整个生育期需≥10℃积温2600~2700℃,种子黄色硬粒型,幼苗长势中上,幼苗叶鞘淡紫色,叶色浓绿,株型平展,株高266厘米,穗位高106厘米,雄花发达,花药黄色,花丝粉红,穗筒型,籽粒黄色半硬粒型,果穗外观好,穗轴白色,穗长19.3厘米,穗粗4.6厘米,秃顶长1.2厘米,穗行幅度12~20行,平均穗行数14.1,日产量4.52公斤,千粒重287克,出籽率81.9%,空秆率0.6%,倒伏率5.2%,倒折率0.2%。抗病虫接种鉴定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中抗纹枯病,高抗锈病,高抗茎腐病。品质测定:容重808克/L,粗蛋白10.40%,粗脂肪4.84%,淀粉70.40%,赖氨酸0.29%。

该品种幼苗长势好,后期长势好,果穗长、均匀,品质较好,较抗倒伏,抗性好,耐旱,缺点是成株整齐度稍差。

产量表现:参加2003年秋季、2004年春季筛选试验平均亩产463.3公斤,比对照种桂单22号增产5.0%。2005年两季区试平均亩产447.1公斤,比对照种桂单22号增产4.3%,两年四季试验平均亩产455.2公斤,比相应对照增产4.6%,增产点次75%;2005年春季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30.5公斤,比对照种桂单22号增产8.1%,增产点次83%。

栽培技术要点: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2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配方施肥N、P、K比例为亩施纯氮素15~18公斤,磷素(P2O5)5~6公斤,钾素15~18公斤。每亩种植3200~3500株,双行单株种植。重施攻苞肥,后期施壮粒肥。加强病虫害防治。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种植。土壤肥力要求中等以上,注意防治蚜虫。

2、南校202

审定编号:桂审玉2006002号 品种名称:南校202

选育单位: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品种来源:2002年春利用自选的自交系南627与南581组配成的玉米单交种。南627 是利用外引自交系7922与自选自交系6047杂交,用6047回交选育;南581是用自交系515与本地黄杂交选育。

53

特征特性:生育期春季平均105天,秋季平均90天,幼苗叶鞘淡紫色,叶色浓绿,株型平展,株高253厘米,穗位高94厘米,雄花发达,花药黄色,花丝粉红,穗筒型,籽粒黄色半硬粒型,果穗外观中,穗轴白色,穗长19.2厘米,穗粗4.9厘米,秃顶长1.8厘米,穗行幅度12~18行,平均穗行数15.1,日产量4.51公斤,千粒重298克,出籽率82.4%,空秆率1.0%,倒伏率7.4%,倒折率0.4%。抗病虫接种鉴定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中抗纹枯病,抗锈病,高抗茎腐病。2005年春季品质测定:容重750克/L,粗蛋白11.33%,粗脂肪4.47%,粗淀粉68.32%,赖氨酸0.31%。

该品种与南校201的区别是节间较长,叶较披垂,果穗较大且粒色较浅。 该品种具有出苗整齐,幼苗长势旺,植株杆硬粗壮,果穗长、大,叶保绿度高,品质优等优点。缺点是果穗稍欠均匀。

产量表现:参加2003年秋~2004年春两季筛选试验平均亩产486.1公斤,比对照种桂单22号增产8.5%。2005年两季区试平均亩产441.8公斤,比对照种桂单22号增产0.7%,两年四季试验平均亩产464.0公斤,比相应对照增产4.6%,增产点次63%;两季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15.2公斤,比对照种桂单22号增产5.6%,增产点次60.0%。

栽培技术要点: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2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配方施肥N、P、K比例为亩施纯氮素15~18公斤,磷素(P2O5)5~6公斤,钾素15~18公斤。每亩种植3200~3500株,双行单株种植。重施攻苞肥,后期施壮粒肥。加强病虫害防治。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种植,土壤肥力要求中等以上。

3、南校205

审定编号:桂审玉2006003号 品种名称:南校205

选育单位: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品种来源:2002年春利用自选的自交系TS68与辐288组配成的玉米单交种。TS68是杂交种雅玉2号与苏11杂交选育;辐288是辐218与自交系7922杂交选育。

特征特性:生育期春季平均112天,秋季平均94天,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平展,植株粗壮,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气生根多,株型平展,株高260厘米,穗位高102厘米,雄花发达,花药黄色,花丝粉红,穗筒型,籽粒黄色硬粒型,果穗外观中,轴色红色,穗长20.3厘米,穗粗4.7厘米,秃顶长2.1厘米,穗行幅度12~18行,平均穗行数15.0,日产量4.41公斤,千粒重305克,出籽率83.6%,空秆率0.5%,倒伏率0.5%,倒折率0.1%。抗病虫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感小斑病,抗纹枯病,感锈病,高抗茎腐病。2005年春季品质测定:容重790克/L,粗蛋白11.09%,

54

粗脂肪4.55%,粗淀粉70.63%,赖氨酸0.32%。

该品种出苗快,长势强,株健壮,果穗长,出籽率较高,容重重,抗倒性好,综合抗性好。缺点是苞叶稍短易露顶。

产量表现:参加2004年春季筛选试验平均亩产474.1公斤,比对照种桂单22号减产1.9%。05年两季区试平均亩产454.1公斤,比对照种正大619增产3.8%,排第二位,日产量4.41公斤,比对照种(指正大619,日产量为4.25公斤,下同)增 0.16公斤,增产点次73%,亩产幅度379.4~517.9公斤,比对照增产幅度1.1%~18.9%;两年三季试验平均亩产464.1公斤,比相应对照增产0.8%,增产点次65%;两季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28.6公斤,比对照种正大619增产8.1%,增产点次91%。

栽培技术要点: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2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配方施肥N、P、K比例为亩施纯氮素15~18公斤,磷素(P2O5)5~6公斤,钾素15~18公斤。每亩种植3200~3500株,双行单株种植。重施攻苞肥,后期施壮粒肥。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种植,土壤肥力要求中等以上。

4、玉美头108

审定编号:桂审玉2006004号 品种名称:玉美头108

选育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自交系克ML33-3为父本,双M9为母本杂交组配的单交种。父本克ML33-3为温带玉米复合杂交种(含有Reid杂种优势群的血缘),经过4代自交育成;母本双M9选自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群体改良种墨黄9号的晚熟自交系M9和偏早熟墨9B-2,经杂交和多代自交育成。

特征特性:生育期春季平均107天,秋季平均93天,叶片浓绿,苞位大多数着生于倒数第六叶,苞叶绿色,在水肥条件较高时,苞叶有小叶。雄花分枝中等,12—15条,花药紫褐色,花粉量中;雌花吐丝过程均是粉红色,雌雄花基本同步开花。株型平展,株高277厘米,穗位高117厘米,穗筒型,籽粒黄色半硬粒型,果穗外观中,轴色红色,穗长18.3厘米,穗粗4.9厘米,秃顶长2.2厘米,穗行幅度12~18行,平均穗行数15.7,日产量4.53公斤,千粒重273克,出籽率82.9%,空秆率0.4%,倒伏率7.2%,倒折率1.2%。抗病虫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抗小斑病,高抗纹枯病,高抗锈病,抗茎腐病。2005年春季品质测定:容重752克/L,粗蛋白11.67%,粗脂肪5.16%,粗淀粉69.01%,赖氨酸0.32%。

该品种具有出苗整齐,植株整齐一致,果穗粗大,出籽率较高,叶保绿度高、抗病性强优点。缺点是幼苗稍弱,植株偏高,易倒伏,秃顶稍长。

产量表现:参加2004年两季筛选试验平均亩产534.4公斤,比对照种桂单22

55

号增产12.2%。2005年两季区试平均亩产452.5公斤,比对照种桂单22号增产3.1%,两年四季试验平均亩产493.5公斤,比相应对照增产7.9%,增产点次83%;两季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14.1公斤,比对照种桂单22号增产5.3%,增产点次55.0%。

栽培技术要点:种植密度:3400-3600株/亩。可采用单行单株或双行单株种植。3-4叶时间苗,5-6叶时定苗,留生长一致的壮苗。在抽雄前8-10天,有10-11片叶展开时重施攻苞肥。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种植。土壤肥力要求中等以上,加强培土,防止倒伏。

5、玉美头107

审定编号:桂审玉2006005号 品种名称:玉美头107

选育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用自选系“三M9-9×M9”作母本,以“7928B”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母本是“三M9-9×M9”杂交而成的单交组合,“三M9-9”系“双M9”与“M9”作为基础材料进行杂交,用系谱法经5代自交选育而成,“M9”是用“墨黄9号”经过6代连续自交选育而成;父本“7928B”是用7922×钦8与7922回交3代后再经过4代连续自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生育期春季平均102天,秋季平均91天,幼苗长势上,后期田间评定中上,株型平展,株高253厘米,穗位高93厘米,叶片数19-20片,穗下部叶片披散,穗上部叶片较上冲,第一叶匙形,叶梢紫红色;雄穗分枝数8-10条,花药、小花颖壳均为淡紫色,花粉黄色,花丝紫红色;穗筒型,籽粒黄色半硬粒型,果穗外观中,轴色白色,穗长18.7厘米,穗粗5.0厘米,秃顶长2.2厘米,穗行幅度14~20行,平均穗行数16.8,日产量4.59公斤,千粒重274克,出籽率80.5%,空秆率0.3%,倒伏率8.0%,倒折率0.5%。抗病虫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感纹枯病,感锈病,高抗茎腐病。品质测定:容重770克/L,粗蛋白11.04%,粗脂肪4.56%,粗淀粉71.02%,赖氨酸0.31%。

该品种幼苗长势旺,株粗杆壮,长势强,果穗粗大,耐旱,容重大。 产量表现:参加2003年秋季、2004年春季筛选试验平均亩产463.3公斤,比对照种桂单22号增产5.0%。2005年两季区试平均亩产445.0公斤,比对照种桂单22号增产3.9%,两年四季试验平均亩产454.2公斤,比相应对照增产4.4%,增产点次67%;2005年两季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19.6公斤,比对照种桂单22号增产6.7%,增产点次82%。

栽培技术要点:播种时要求地温稳定在120C以上,注意防旱排涝。施足基肥、重施攻苞肥。

56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种植。土壤肥力要求中等以上,注意防治纹枯病和锈病。

6、玉美头168

审定编号:桂审玉2006006号 品种名称:玉美头168

选育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CML161×克ML183。母本CML161是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TY)引进50份优质蛋白玉米自交系(即CML140至CML190)和8份改良群体(即墨黄961至墨黄968)经过系谱法选择、配合力测定、抗逆性鉴定筛选育成的自交系;父本克ML183是利用北方自交系黄C与自交系478杂交变成温带杂交种选育。

特征特性:生育期春季平均112天,秋季平均94天,成株叶片19-21片,叶片浓绿、较大,节间较短,通风透光性稍差,苞位着生于倒数第六叶,苞叶绿色。雄花分枝多,17—20条,花药紫褐色,花粉量大;雌花吐丝过程均是粉红色,。株型平展,株高241厘米,穗位高97厘米,穗筒型,籽粒黄色硬粒型,果穗外观中,轴色浅红色,穗长19.2厘米,穗粗5.2厘米,秃顶长2.5厘米,穗行幅度12~20行,平均穗行数16.4,日产量4.50公斤,千粒重297克,出籽率83.4%,空秆率0.3%,倒伏率0.1%,倒折率0.5%。抗病虫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抗小斑病,高感纹枯病,高抗锈病,高抗茎腐病。2005年春季品质测定:容重746克/L,粗蛋白8.35%,粗脂肪4.19%,粗淀粉74.07%,赖氨酸0.29%。

该品种苗期长势旺,株穗位整齐,果穗粗大均匀,行数多。缺点是苞叶稍短易露顶、秃顶稍长,后期青枯病稍重。

产量表现:参加2004年春季筛选试验平均亩产552.3公斤,比对照种桂单22号增产13.8%。05年两季区试平均亩产463.9公斤,比对照种正大619增产6.0%,排第一位,日产量4.50公斤,比对照种(指正大619,日产量为4.25公斤下同)增0.25公斤,增产点次82%,亩产幅度422.2~519.4公斤,比对照增产幅度4.7%~15.1%;两年三季试验平均亩产508.1公斤,比相应对照增产10.1%,增产点次88%;两季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16.9公斤,比对照种正大619增产5.1%,增产点次64%。

栽培技术要点:亩种植密度3400-3600株。3-4叶时间苗,防止苗挤苗。5-6叶时定苗。在抽雄前8-10天,有10-11片叶展开时重施攻苞肥,注意防治纹枯病、青枯病和蚜虫、稻蝽蟓等。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种植。土壤肥力要求中等以上,注意纹枯病、青枯病和蚜虫的防治。

7、玉美头109

57

审定编号:桂审玉2006007号 品种名称:玉美头109

选育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双M9×Hi)×Y18-3,为三交种。母本:双M9;父本1:Hi,为二环系,是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所组配的杂交种采用系谱法选株连续自交、选择育成。父本2:Y18-3,为二环系,是利用引进的2个亚热带中间材料H18和W15-20(温带血缘较重)所组配的杂交组合应用系谱法选株连续自交、选择育成。

特征特性:生育期春季平均102天,秋季平均91天,苗期叶鞘紫色,叶片浅紫色。总叶片数19-20,叶色深绿,叶缘波状少,苞叶绿色但有紫色条纹。抽雄后1-2天开始散粉,花粉量大,每株雄穗有效散粉日期3-4天。花丝淡绿色或白色,花药淡紫红色,第一颖深绿色,第二颖绿色,颖片基部紫红色。抽雄后1-2天开始吐丝。株型平展,株高253厘米,穗位高93厘米,穗筒型,籽粒黄色半硬粒型,轴色白色,穗长18.7厘米,穗粗5.0厘米,秃顶长2.2厘米,穗行幅度14~20行,平均穗行数16.8,日产量4.59公斤,千粒重274克,出籽率80.5%,空秆率0.3%,倒伏率8.0%,倒折率0.5%。抗病虫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感纹枯病。品质测定:容重770克/L,粗蛋白11.04%,粗脂肪4.56%,粗淀粉71.02%,赖氨酸0.31%。

该品种幼苗长势旺,株粗杆壮,长势强,果穗粗大,耐旱,容重重,缺点是锈病稍重。

产量表现:参加2003年秋季、2004年春季筛选试验平均亩产463.3公斤,比对照种桂单22号增产5.0%。2005年两季区试平均亩产445.0公斤,比对照种桂单22号增产3.9%,两年四季试验平均亩产454.2公斤,比相应对照增产4.4%,增产点次67%;2005年两季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19.6公斤,比对照种桂单22号增产6.7%,增产点次82%。

栽培技术要点:1、气温稳定在10℃以上,土壤湿度为60%左右时可播种。秋播宜在立秋前后10天种植。2、种植密度:每亩3300-3500株。3、施肥:①种肥:亩施农家肥1000-1500公斤或复合肥5-7.5公斤。②苗肥(3-4叶期):亩施腐熟粪水30-40担或尿素5-7.5公斤+复合肥5-6公斤+钾肥5-6公斤。③杆肥(7-8叶期):亩施腐熟粪水30-40担或尿素8-10公斤+复合肥8-10公斤+钾肥5-6公斤。④苞肥(大喇叭口期):亩施尿素20-25公斤+复合肥7-10公斤。追肥时结合中耕培土进行。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种植,土壤肥力要求中等以上,注意防治锈病。

8、瑞恒228

58

审定编号:桂审玉2006008号 品种名称:瑞恒228

选育单位:广西瑞恒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2002年春利用自选系HS22-1与自选系F118杂交组配成的单交种。自选系HS22-1是1998年春利用桂单22号×南黄顶(南校8号×墨黄九号)作选育材料,采用系谱法进行选育;父本F118是用掖单2号作材料,经过3年6代自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生育期春季平均106天,秋季平均94天,幼苗长势中上,后期田间评定中上,株型平展,株高256厘米,穗位高94厘米,雄穗发达,分枝8—12个,花药黄色,花粉量多。花丝淡红色。穗筒型,籽粒黄色半硬粒型,果穗外观好,轴色红色,穗长19.8厘米,穗粗5.0厘米,秃顶长1.4厘米,穗行幅度12-20行,平均穗行数15.0,日产量4.8公斤,千粒重307克,出籽率83.2%,空秆率2.6%,倒伏率6.5%,倒折率0.2%。抗病虫接种鉴定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感纹枯病,高抗锈病,中抗茎腐病。2005年春季品质测定:容重718克/L,粗蛋白9.85%,粗脂肪4.27%,粗淀粉71.10%,赖氨酸0.29%。

该品种具有出苗整齐,幼苗长势好,长势强,果穗长大、均匀,出籽率较高等优点。缺点是空杆稍多。

产量表现:参加2003年秋~2004年春两季筛选平均亩产493.8公斤,比对照种桂单22号增产9.4%。2005年两季区试平均亩产475.4公斤,比对照种桂单22号增产8.3%,两年四季试验(两季筛选试验和两季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4.6公斤,比相应对照增产8.8%,增产点次83%;两季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7.3公斤,比对照种桂单22号增产16.1%,增产点次60.0%。

栽培技术要点:1、春播在气温稳定在12ºC以上时播种,秋播在立秋前后5天左右播种。2、种植密度在3000-3200株/亩。3、每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2000公斤,播种复合肥50公斤作种肥,①攻苗肥(4-5叶):每亩施尿素10公斤,结合浅中耕小培土。②攻秆肥(7-8叶):每亩施尿素5公斤,氯化钾20公斤。③攻苞肥(11-12叶或大喇叭口时):每亩施尿素20公斤,结合中耕大培土。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种植,土壤肥力要求中等以上。

9、瑞恒269

审定编号:桂审玉2006009号 品种名称:瑞恒269

选育单位:广西瑞恒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2003年春利用自选系H310与自选系H659杂交选育成的玉米单交种。

59

母本H310是1999年春从天等县东平乡农户种植的黄粒群体中选育;父本H659是用外地引进的一个籽粒黄色硬粒型种DSP2作材料,采用系谱法选育。

特征特性:生育期春季平均106天,秋季平均93天,幼苗长势中上,后期田间评定中上,株型平展,株高279厘米,穗位高113厘米,雄花发达,花药黄色,花丝粉红色。穗筒型,籽粒黄色硬粒型,果穗外观好,轴色白色,穗长19.9厘米,穗粗4.6厘米,秃顶长1.3厘米,穗行幅度12~18行,平均穗行数14.6,日产量4.34公斤,千粒重269克,出籽率80.9%,空秆率0.5%,倒伏率2.5%,倒折率0.6%。抗病虫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抗纹枯病,高抗锈病,抗茎腐病。2005年春季品质测定:容重764克/L,粗蛋白11.27%,粗脂肪4.76%,粗淀粉70.81%,赖氨酸0.32%。

该品种出苗整齐,幼苗长势旺,果穗长, 外观品质好,容重重,抗性好,叶绿持久等优点。缺点是穗位偏高、粒浅。

产量表现:参加2004年两季筛选试验平均亩产528.1公斤,比对照种桂单22号增产10.9%。2005年两季区试平均亩产433.8公斤,比对照种桂单22号减产1.2%,两年四季试验平均亩产481.0公斤,比相应对照增产5.1%,增产点次58%;两季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10.1公斤,比对照种桂单22号增产4.3%,增产点次60.0%。

栽培技术要点:春播在气温稳定在12ºC以上时播种,秋播在立秋前后5天左右播种。2、该品种较耐肥,宜在中等肥力以上的地块种植3000-3200株/亩。3、每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2000公斤,播种复合肥50公斤作种肥,①攻苗肥(4-5叶):每亩施尿素10公斤,结合浅中耕小培土。②攻秆肥(7-8叶):每亩施尿素5公斤,氯化钾20公斤。③攻苞肥(11-12叶或大喇叭口时):每亩施尿素20公斤,结合中耕大培土。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种植,土壤肥力要求中等以上。

10、瑞恒666

审定编号:桂审玉2006010号 品种名称:瑞恒666

选育单位:广西瑞恒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2002年春利用自选系HS22-1与自选系F088杂交组配成的单交种。自选系HS22-1是1998年春利用桂单22号×南黄顶(南校8号×墨黄九号)作选育材料,采用系谱法进行选育; 父本F066是引进云南的一个杂交组合与天等本地玉米宏魁黄杂交作材料,经过4年8代连续自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生育期春季平均112天,秋季平均96天,幼苗叶鞘紫色,苗势中等,中后期长势旺盛,叶片浓绿,植株粗壮,株型平展,株高253厘米,雄穗发达,

60

花药黄色,花丝红色,穗位高106厘米,穗筒型,籽粒黄色硬粒型,果穗外观好,轴色白色,穗长19.5厘米,穗粗4.9厘米,秃顶长2.0厘米,穗行幅度12~16行,平均穗行数13.6,日产量4.28公斤,千粒重312克,出籽率83.9%,空秆率0.4%,倒伏率0.9%,倒折率0.9%。抗病虫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高抗小斑病,中抗纹枯病,高抗锈病,高抗茎腐病。2005年春季品质测定:容重778克/L,粗蛋白10.41%,粗脂肪4.53%,粗淀粉70.44%,赖氨酸0.28%。

该品种果穗长、大,外观品质好,容重重,出籽率较高,后期青枝蜡杆、耐旱、抗倒。

产量表现:参加2004年春季筛选试验平均亩产493.9公斤,比对照种桂单22号增产3.3%。05年两季区试平均亩产445.0公斤,比对照种正大619增产1.7%,排第四位,日产量4.28公斤,增产点次55%,亩产幅度383.3~547.8公斤,比对照增产幅度1.0%~14.9%;两年三季试验平均亩产469.5公斤,比相应对照增产2.5%,增产点次53%;两季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2.6公斤,比对照种正大619增产10.9%,增产点次86%。

栽培技术要点:1、春播在气温稳定在12ºC以上时播种,秋播在立秋前后5天左右播种。2、该品种较耐肥,宜在中等肥力以上的地块种植,适应密度在3000-3200株/亩。3、每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2000公斤,播种复合肥50公斤作种肥,①攻苗肥(4-5叶):每亩施尿素10公斤,结合浅中耕小培土。②攻秆肥(7-8叶):每亩施尿素5公斤,氯化钾20公斤。③攻苞肥(11-12叶或大喇叭口时):每亩施尿素20公斤,结合中耕大培土。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种植,土壤肥力要求中等以上。

11、云丰88

审定编号:桂审玉2006011号 品种名称:云丰88

选育单位:云南省富宁县云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JT-26×JZ-247-27。母本是1995年从泰国引入五个杂交种及云南广泛使用的泰国素湾1611,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农家开放种“素湾”,用不完全双列杂交,并经两次混粉,一次开放授粉,梯度选择,钝化其光敏性,合成新群体JT-26;父本JZ-247-27是从“水口黄”改良筛选而得。

特征特性:生育期97-127天,平均109天,幼苗长势中上,后期田间评定中,株型平展,株高239厘米,穗高91厘米,穗筒型,籽粒黄色硬粒型,果穗外观好,轴色白色,穗长21.4厘米,穗粗4.3厘米,秃顶长1.9厘米,穗行幅度10-14行,平均穗行数12.5,日产量3.47公斤,千粒重285克,出籽率82.8%,空秆率0.7%,倒伏

61

率10.0%,倒折率6.0%。抗病虫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抗小斑病,中抗纹枯病,高感玉米螟。容重794克/L,粗蛋白11.53%,粗脂肪4.63%,粗淀粉70.35%,赖氨酸0.30%。

该品种幼苗生长势好,果穗长、结实性好,外观米质好,容重高,粗蛋白含量高,耐旱耐瘠性好,较早熟,缺点是果穗稍小。

产量表现:参加2004年春季筛选试验平均亩产436.0公斤,2005年两季区试平均亩产427.3公斤,比对照种正大619减产2.4%,日产量4.23公斤,增产点次55%,亩产幅度306.1~508.9公斤;两季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79.0公斤,比对照种正大619减产6.1%。2004年春季在那坡县德隆乡试种,亩产680.1公斤;2004年秋季在兴宾区陶邓乡试种,亩产452.0公斤;在邕宁长塘乡试种亩产488.6公斤,比正大619增产14.4%;在金城江区试种亩产335.6公斤;在桂平试验种亩产531.3公斤,比正大619亩产508.3公斤,增产4.5%。

栽培技术要点:1、地温10℃以上,土壤湿度60%可播种,秋播在立秋10天种植。2、种植密度:3300-3500株。3、施肥:1000-1500公斤农家肥或复合肥40公斤/亩+锌肥1公斤/亩,5叶期追尿素10公斤/亩+8公斤钾肥/亩,大喇叭口期追尿素25公斤/亩+5公斤钾肥/亩。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宜在全区中低产地区和高海拔地区种植。

12、耀丰189

审定编号:桂审玉2006012号 品种名称:耀丰189

选育单位:南宁耀洲种子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2002年利用自选系H01、I06、F03组配成的三交种(H01×I06/F03 )。自交系H01是1996年从墨黄九号群体中选择优良单株自交,经连续自交6代育成;自交系I06是1996年用自选的苏02自交系与兴黄单89-2杂交,1996年秋播开始自交,经连续自交8代育成;自交系F03是1995年秋播用478自交系与百育选自交系杂交,1996年春播开始自交,经连续自交7代育成。

特征特性:生育期春季平均111天,秋季平均94天。株型平展,株高262厘米,穗高103厘米,穗筒型,籽粒黄色硬粒型,果穗外观好,轴色白色,穗长21.01厘米,穗粗4.7厘米,秃顶长1.8厘米,穗行幅度12~18行,平均穗行数14.3,日产量3.72公斤,千粒重294克,出籽率82.5%,空秆率0.8%,倒伏率1.7%,倒折率0.5%。抗病虫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抗小斑病,抗纹枯病,感锈病,高抗茎腐病。2005年春季品质测定:容重774克/L,粗蛋白11.63%,粗脂肪5.22%,粗淀粉69.19%,赖氨酸0.33%。

该品种苗期长势好,株型好,果穗长,外观品质好,容重较大,粗脂肪含量高,赖氨酸含量较高,抗倒耐旱。缺点是果穗不够均匀,后期稍感锈病。

62

产量表现:参加2004年春季筛选试验平均亩产509.8公斤,比对照种桂单22号增产6.1%。05年两季区试平均亩产439.3公斤,比对照种正大619增产0.4%,日产量4.31公斤,增产点次45%,亩产幅度404.4~516.7公斤;两年三季试验平均亩产474.6公斤,比相应对照增产3.4%;两季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04.7公斤,比对照种正大619增产2.0%,增产点次64%。

栽培技术要点:亩种植3200-3300株。亩施农家肥1500-2000公斤,含量15∶15∶15复合肥15公斤。配方施肥N.P.K比例为亩施纯氮15-20公斤、磷素(P2O5)5-6公斤,钾素15-18公斤。重施攻苞肥,适施攻粒肥。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种植,注意防治纹枯病和锈病。

13、亚航639

审定编号:桂审玉2006013号 品种名称:亚航639

选育单位:广西亚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用自选的自交系“旱农11”为母本,自选系FM528作父本杂交而成的普通玉米单交种。母本旱农11来源于越南国进口商品玉米(杂交种)自交选育而成的二环系, 父本是利用自交系双M9与自选系Y1杂交,其后代用双M9回交,经过多年多代回交和自交、筛选育成。

特征特性:生育期春季平均113天,秋季平均93天,幼苗生长健壮,茎间叶鞘紫色(较突出),五片叶以上叶耳较明显,前期生长势强,大口期即旺长季节不突长、叶色深绿,株型平展,穗上部叶由下往上依次变短小,穗下部叶平展至披散,株型呈现“二短一长”特点,节间较短,通风透光性稍差。株型平展,株高234厘米,穗位高99厘米,穗筒型,籽粒黄色硬粒型,果穗外观好,轴色白色,穗长17.6厘米,穗粗5.1厘米,秃顶长1.8厘米,穗行幅度12~18行,平均穗行数14.3,日产量4.38公斤,千粒重302克,出籽率83.6%,空秆率0.5%,倒伏率4.3%,倒折率1.2%。抗病虫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抗小斑病,感纹枯病,高抗锈病,中抗茎腐病。2005年春季品质测定:容重770克/L,粗蛋白10.74%,粗脂肪4.92%,粗淀粉71.65%,赖氨酸0.32%。

该品种幼苗长势强,株杆粗壮,果穗粗短均匀,出籽率高,缺点是轻度倒伏,秃顶较长。

产量表现:参加2004年春季筛选试验平均亩产451.4公斤。2005年两季区试平均亩产451.0公斤,比对照种正大619增产3.1%,增产点次73%,日产量4.38公斤,亩产幅度392.8~530.6公斤;两季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05.4公斤,比对照种正大619增产2.2%,增产点次73%。

63

栽培技术要点:春植3500~3800株/亩,秋播4000株/亩;施足基肥,适当增施N、P、K混合肥料。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种植,土壤肥力要求中等以上,注意防治玉米螟、蚜虫的为害。

14、燕禾金2000

审定编号:桂审玉2006014号 品种名称:燕禾金2000

选育单位:北京燕禾金农业科技发展中心

品种来源:用母本T9786与父本T9702杂交育成的糯玉米品种。母本T9786为306×9610杂交组合连续选株自交而成的二环系;父本T9702是278×9601杂交组合连续选株自交而成的二环系。

特征特性:该品种出苗至鲜果穗采收期春季平均83天,秋季平均66天。株型平展,株高229厘米,穗位高87厘米,穗长19.2厘米,穗粗4.8厘米,秃尖长2.3厘米,穗行数10~16行,平均12.8行,行粒数38,百粒重33.9克,出籽率67.6%。果穗长锥型,籽粒白色。保绿度81.4%,双穗率2.4%,空杆率0.7%,分蘖率0.7%,倒伏率17.1%,倒折率0.8 %,田间记载大斑病1.0级,小斑病1.9级,纹枯病4.5%,茎腐病0.0%,锈病0.8级。

该品种幼苗长势较好,植株整齐,茎杆粗壮,上部叶片较密蔽,果穗粗长,小斑病稍重,易倒伏。

产量表现及品质评价:2005年春季平均鲜果穗产量758.4公斤/亩,比对照柳糯1号增产5.8%,居第1位。2005年秋季平均鲜果穗产量759.9公斤/亩,比对照增产11.9%,居第1位,两季平均鲜果穗产量759.2公斤/亩,比对照增产8.8%。品质:2005年春季91分,2005年秋季85分,两季汇总平均值为88分,按国家鲜食玉米感官等级指标评为二级,比对照高9分。

栽培技术要点:1、选择与普通玉米有一定隔离条件、土壤肥力水平较好的田块种植。2、每亩3200-3800株左右。3、一般亩用纯氮20-25公斤左右,基肥占40%,苗肥占15%,拔节孕穗肥占35%,粒肥10%。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种植,土壤肥力要求中等以上。

15、燕禾金968

审定编号:桂审玉2006015号 品种名称:燕禾金968

选育单位:北京绿苗农业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用白糯9与父本京糯8杂交育成的糯玉米品种。母本白糯9是由1901

64

×1902组配成二环系然后连续选株自交而成;父本京糯8是以中糯1号杂交种做二环系连续自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该品种出苗至鲜果穗采收期春季平均80天,秋季平均63天。株型平展、繁茂,株高194厘米,雄穗发达,花粉量大,穗位高71厘米,穗长16.4厘米,穗粗4.7厘米,秃尖长2.0厘米,穗行数12~16行,平均13.7行,行粒数30,百粒重31.1克,出籽率66.1%。果穗筒型,籽粒白色。保绿度82.8%,双穗率1.5%,空杆率2.8%,分蘖率0.5%,倒伏率7.2%,倒折率1.5%,田间记载大斑病1.0级,小斑病1.3级,纹枯病8.1%,茎腐病0.3%,锈病0.8级。

该品种幼苗长势较弱,植株矮小,吐丝不够整齐,保绿度较高,果穗均匀,外观好,但出籽率较低。

产量表现及品质评价:2005年春季平均鲜果穗产量581.7公斤/亩,比对照柳糯1号减产18.9%,2005年秋季平均鲜果穗产量556.0公斤/亩,比对照减产18.1%;两季平均鲜果穗产量568.9公斤/亩,比对照减产18.5%。品质:2005年春季83分,2005年秋季87分,两季汇总平均值为85分,按国家鲜食玉米感官等级指标评为二级,比对照高6分。

栽培技术要点:1、选择与普通玉米有一定隔离条件、土壤肥力水平较好的田块种植。2、一般每亩3200--3500株左右。3、重施基肥,适时追施苗肥、拔节孕穗肥;以氮肥为主,重视磷、钾肥的使用。一般亩用纯氮20-25公斤左右,基肥占40%,苗肥占15%,拔节孕穗肥占35%,粒肥10%。4、吐丝后22-25天收获。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种植,土壤肥力要求中等以上。

16、玉美头608

审定编号:桂审玉2006016号 品种名称:玉美头608

选育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莫宜糯×海糯。母本莫宜糯是选用品质优良、糯性好的广西地方玉米种质宜山糯与产量高、配合力高、抗病性强的普通优良玉米自交系莫T杂交,经自交5代、鉴定和筛选而育成的糯玉米自交系;父本海糯是选自引进辽宁省海城市无名糯玉米品种经自交分离6代、鉴定和筛选而育成的糯玉米自交系。

特征特性:该品种出苗至鲜果穗采收期春季83天,秋季65天。株型平展,株高222厘米,穗位高104厘米,秸秆和苞叶有紫斑现象,苞叶长短适宜而紧,雄花分枝10—12条,花药呈紫褐色、花粉量大,花丝粉红色,雌雄花协调,穗长17.3厘米,穗粗4.6厘米,秃尖长1.8厘米,穗行数12~20行,平均16.9行,行粒数34,百粒重27.9克,出籽率70.4%。果穗筒型,籽粒白色。保绿度88.6%,双穗率

65

5.8%,空杆率0.0%,分蘖率2.3%,倒伏率3.4%,倒折率0.4 %,田间记载大斑病0.5级,小斑病0.7级,纹枯病10.3%,茎腐病0.2%,锈病0.3级;

该品种幼苗长势强,出苗整齐,株、穗位整齐、长势好,苞位偏高,保绿度高,果穗大小均匀,抗病性好。

产量表现及品质评价:2004年秋季平均鲜果穗产量662.8公斤/亩,比对照柳糯1号减产4.4%,居第3位;2005年春季平均鲜果穗产量736.5公斤/亩,比对照增产2.7%,居第2位;两季平均鲜果穗产量699.7公斤/亩,比对照减产0.8%。品质:2004年秋季84分,2005年春季86分,汇总平均值为85分,按国家鲜食玉米感官等级指标评为二级,居参试糯玉米第1位,比对照高6分。

栽培技术要点:1、空间隔离(200米以上),时间隔离或障碍物隔离种植。2、一般每亩宜种3600-3800株,采用双行单株或单行单株,以充分发挥品种特性。3、亩施基肥1500-2000公斤腐熟农家肥,施苗肥5-7公斤尿素、8-10公斤钾肥,攻秆肥20公斤复合肥,攻苞肥15-20公斤尿素。4、一般吐丝授粉后25天左右为宜。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种植,土壤肥力要求中等以上。

17、柳糯582

审定编号:桂审玉2006017号 品种名称:柳糯582

选育单位:来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自选系lz-2与自选系lz-8杂交配制而成的糯玉米单交种。母本lz-2是以中糯2号为基础材料采用系谱法法选择优良单株经连续6代自交选育而成;父本是从贵州糯玉米农家种经采用混交、自交等方法连续8代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该品种出苗至鲜果穗采收期春季平均83天,秋季平均63天。株型平展,株高228厘米,雄穗分枝13—14条,花粉量大,花药黄色,花丝紫色,吐丝整齐,雌雄协调,散粉先于吐丝1天,苞位着生于倒数第6位,有簇叶;穗位高102厘米,穗长18.0厘米,穗粗4.5厘米,秃尖长0.7厘米,穗行数10~16行,平均13.1行,行粒数33,百粒重36.3克,出籽率71.4%。果穗筒型,籽粒白色。保绿度79.8%,双穗率0.4%,空杆率1.3%,分蘖率3.2%,倒伏率13.9%,倒折率3.1%,田间记载大斑病1.3级,小斑病2.0级,纹枯病7.3%,茎腐病0.8%,锈病0.8级。

该品种出苗整齐,幼苗长势好,植株整齐度稍差,果穗大小不够均匀,但结实性好,出籽率高;大、小斑病稍重,易倒伏。

产量表现及品质评价:2005年春季平均鲜果穗产量619.0公斤/亩,比对照柳糯1号减产13.7%,2005年秋季平均鲜果穗产量620.3公斤/亩,比对照减产8.6%;两季平均鲜果穗产量619.7公斤/亩,比对照减产11.2%。品质:2005年春季90分,

66

2005年秋季85分,两季汇总平均值为87.5分,按国家区试鲜食玉米感官等级指标评为二级,比对照高8.5分。

栽培技术要点:可采用时间隔离、空间隔离或屏障隔离的方法;适时播种、育苗移栽。采用保护措施一年可种三造,春播时气温稳定在120c以上即可,秋播最迟须保证鲜穗采收期在180c以上。采用盖膜育苗,培育壮苗,叶龄2叶1心时移栽,不栽老苗,做到苗齐、苗全、苗壮;每公倾52500—60000株为宜;有机肥与无机肥搭配施用,磷、钾肥基施,氮肥30%作底肥,70%在拔节孕穗期追施。在吐丝后22—25天收获。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种植,土壤肥力要求中等以上。

18、航甜6号

审定编号:桂审玉2006018号 品种名称:航甜6号

选育单位:广西亚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以自选自交系DW06为母本,自选系PP20为父本组配而成的超甜玉米单交种。母本DW06自交系来源于台湾“华珍超甜玉米”杂交种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的二环系;父本PP20来源于华农大选育的穗美9701超甜玉米杂交种选株套袋自交选育。

特征特性:该品种出苗至鲜果穗采收期春季平均81天,秋季平均63天。株型平展,株高210厘米,穗位高72厘米,穗长18.4厘米,穗粗4.9厘米,秃尖长2.5厘米,穗行数12~18行,平均15.3行,行粒数35,百粒重33.4克,出籽率72.5%,籽粒深度为1.09厘米。果穗筒型,籽粒黄色。苗期粗壮,中后期长势旺盛,叶片中绿,叶片总数18~19张,穗上叶数6张,株型平展,通风透光性能好,雄穗发达,分枝13~15个,花粉量大,花药黄色,雄花比雌花早一天开放。保绿度84.3%,双穗率0.9%,空杆率1.1%,分蘖率0.9%,倒伏率7.7%,倒折率0.6 %,田间记载大斑病1.2级,小斑病1.1级,纹枯病7.9%,茎腐病0.4%。

该品种幼苗长势较弱,植株矮壮,果穗粗大、均匀、秃顶稍长,抗性好。 产量表现及品质评价:2005年春季平均鲜果穗产量747.9公斤/亩,比对照粤甜3号增产4.8%,居第3位。2005年秋季平均鲜果穗产量721.8公斤/亩,比对照增产4.5%,居第1位。两季平均鲜果穗产量735.8公斤/亩,平均比对照增产4.7%。品质:2005年春季80分,2005年秋季89分,汇总平均值为84.5分,按国家区试鲜食玉米感官等级指标评为二级,比对照低1.5分。

栽培技术要点:与其他玉米隔离400米以上,或者20天以上的错期播种;亩栽3500株左右;施足基肥(占50%),苗期肥(10%)重施攻苞肥(40%),基肥

67

以农家肥加复合肥混合,追肥以尿素等氮肥为主;注意防治各种病虫害;授粉后20天左右采收,以保证青苞最佳品质。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种植,土壤肥力要求中等以上。

19、超甜15号

审定编号:桂审玉2006019号 品种名称:超甜15号

选育单位:广州绿霸种苗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用自选甜玉米自交系C996为母本与超甜玉米自交系D116为父本杂交而成的超甜玉米单交种。母本C996是通过对超甜43号进行6代连续分离与套袋自交选育而成;父本D116是从湖北引进的一个矮杆超甜玉米优良自交系。

特征特性:该品种出苗至鲜果穗采收期春季84天,秋季68天。株型平展,株高204厘米,穗位高73厘米,穗长20.2厘米,穗粗4.8厘米,秃尖长2.6厘米,穗行数12~20行,平均15.4行,行粒数38,百粒重32.2克,出籽率72.8%。果穗筒型,籽粒黄色。保绿度91.8%,双穗率2.8%,空杆率0.2%,分蘖率0.2%,倒伏率0.9%,倒折率0.7%,田间记载大斑病1.1级,小斑病1.1级,纹枯病7.6%,茎腐病0.0%,锈病0.6级。

该品种幼苗长势好,出苗整齐,植株整齐强壮,保绿度高,果穗粗长、秃顶长,综合抗性较好。

产量表现及品质评价:2004秋季平均鲜果穗产量793.9公斤/亩,比对照粤甜3号增产23.1%,2005年春季平均鲜果穗产量782.2公斤/亩,比对照增产9.4%;两季平均鲜果穗产量788.1公斤/亩,平均比对照增产16.0%。品质:2004年秋季82分,2005年春季84分,汇总平均值为83分,按国家区试鲜食玉米感官等级指标评为二级,居参试甜玉米第1位。

栽培技术要点:1、要求土壤肥力中等以上,周围300米左右不得种植其它类型的玉米。2、一般亩植3000-3500株。3、施足基肥,轻施苗肥,重施壮穗肥。4、及早防治病害虫,重点防治地下害虫,于植株大喇叭口期药物灌心,防治玉米螟。5、 吐丝若遇阴雨天气,须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提高产量。6、一般授粉后18-20天收获。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种植,土壤肥力要求中等以上。

(三)木 薯

1、新选048

审定编号:桂审薯2006001号

68

品种名称:新选048 选育单位:广西大学

品种来源:从木薯种质资源ZM93-16自然变异群体中选出优良单株,再经过系统选育和定向选择育成。

特征特性: 生长期8个月左右,株高2~2.5米,茎秆粗壮,坚硬节密;茎秆直立,茎秆不分枝或极少分枝,叶片淡绿色,叶柄绿带红色;生长势旺盛,结薯集中,薯形粗短,浅层结薯,鲜薯淀粉含量28~29%。

产量表现:2001-2002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亩产鲜薯3636.4-3882.4公斤,比华南124增产8.11-8.94%,比主栽品种南洋红增产34.28-34.73%。2003年武鸣、钦州、马山、都安、广西大学五个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鲜薯2945.8公斤,比华南124亩增产14.05%,比南洋红亩增产77.55%。2002~2004年分别在滕县、武鸣、钦南、都安等地进行试种示范,一般亩产鲜薯2310.1-3628.4 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深耕25-30公分;亩用有机肥1000-1500公斤作基肥;行距90-110公分,株距70-80公分,亩种800-1000株;种后60天左右,即苗高40-50公分左右,追施苗肥,每施尿素5-7.5公斤,钾肥(氯化钾)5-7.5公斤,复合肥5-8公斤。并结合培土。种后120天左右追薯肥,每亩施尿素7.5-10公斤,钾肥7.5-10公斤,复合肥7.5-10公斤,并结合培土。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在生产上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予以通过审定,可在全区木薯产区种植。

(四)西 瓜

1、得利一号

审定编号:桂审瓜2006001号 品种名称:得利一号(无籽西瓜) 选育单位:南宁市鸿恩利种苗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以W408四倍体为母本,A306二倍体为父本的杂交一代。父本A306是从日本引进的二倍体材料中经过多代选育的高代自交系;母本W408是从台湾引进的四倍体。

特征特性:该品种果实生育期春播平均32天,秋播平均30天。生长势中强,抗病性强,易坐果,果实商品率89.0%,平均单果重约4.73公斤,果实圆形,果面光滑,果皮绿底覆深绿色条纹,果皮约1.5厘米,果肉红色,肉质沙脆,中心糖度平均为11.1,剖面一般,口感较好,无籽性状好,果皮硬韧,耐贮运性好。

产量表现:2004年秋和2005年春两季单产在1790.7~3523.0公斤之间,其中春季亩产平均为2417.0公斤,秋季为2513.9公斤,年均亩产2465.5公斤,较对照广西三号减产2.3%。

69

栽培技术要点:亩栽400-800株,2-4叶嫩壮苗定植。2-3蔓整枝,第2-3雌花坐果。每株留1-2果,视密度及长势而定。按照1∶8比例栽培有籽普通西瓜以作为无籽西瓜授粉品种,必须进行人工授粉,下雨天要重复进行。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西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宜在全区种植。

2、得利二号

审定编号:桂审瓜2006002号 品种名称:得利二号(无籽西瓜) 选育单位:南宁市鸿恩利种苗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父本A309是从日本引进的二倍体材料中经过多代选育的高代自交系,母本W408是从台湾引进的四倍体。

特征特性:该品种果实生育期春播平均32天,秋播平均30天。生长势中强,抗病性强,易坐果,果实商品率91.5%,平均单果重约5.03公斤,果实圆形,果面光滑,果皮绿底覆深绿色条纹,果皮约1.5厘米,果肉红色,肉质松脆多汁,粗纤维少,中心糖度平均为11.1,剖面中等,口感较好,无籽性状好,果皮硬韧,耐贮运性好。

产量表现:2004年秋和2005年春两季单产在1210.0~3534.6公斤之间,春季亩产2559.6公斤,秋季亩产为2427.2公斤,年均亩产2493.4公斤,较对照广西三号减产1.2%。

栽培技术要点:参照得利一号。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西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种植。

3、健旺台新一号

审定编号:桂审瓜2006003号 品种名称:健旺台新一号(无籽西瓜) 选育单位:广西藤县蔬菜发展总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优402是从广西402中选择优良单株经4代单株自交育成,父本MB19源自普通有籽西瓜杂交后代。

特征特性:该品种春植100-105天,秋植76-85天,果实生育期春播平均32天,秋播平均30天。第一雌花生长于第8-9节,以后隔6-7节着生一朵雌花。生长势较强,抗病性强,易坐果,果实商品率91.7%,平均单果重约5.24公斤,果实圆形,外观与对照广西三号相似,果皮约1.6厘米,果肉红色至大红色,肉质松脆,中心糖度平均为10.6,剖面好,口感好,无籽性状好,果皮硬韧,耐贮运性好。

产量表现:2004年秋和2005年春两季单产在1312.0~3683.1公斤之间,春季

70

亩产2656.5公斤,秋季亩产为2696.6公斤,年均亩产2676.6公斤,较对照广西三号增产6.1%。

栽培技术要点:参照广西三号。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西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种植。

4、禾山玉华

审定编号:桂审瓜2006004号 品种名称:禾山玉华(无籽西瓜) 选育单位:新疆昌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1997年春季挑选10份大、中果型皮色绿白色、上覆细密核桃纹,瓤色鲜红的优良二倍体西瓜进行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的四倍体,母本代号97A—1。从二倍体材料进行系统选择,筛选出97克—4做父本。

特征特性:该品种果实生育期春播平均32天,秋播平均30天。植株长势旺盛,主蔓长350㎝左右,分枝性好,子叶小而薄前端缺裂或畸形,真叶深绿色,叶片掌状羽裂,较厚,平均结果部位在主蔓12—13节,抗病性强,易坐果,果实商品率91.5%,平均单果重约5.02公斤,果实圆形,果皮绿色,上覆墨绿色条带,果皮约1.5厘米,果肉红色至大红色,肉质沙脆,中心糖度平均为11.6,剖面好,口感好,无籽性状较好,果皮硬韧,耐贮运性好。

产量表现:2004年秋和2005年春两季单产在1316.0~3466.0公斤之间,春季亩产2477.0公斤,秋季亩产为2481.2公斤,年均亩产2479.1公斤,较对照广西三号减产1.7%。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在沙质土壤种植,株行距0.5×2m,亩保苗650株左右。双蔓或三蔓整枝,主蔓2-3雌花座果为宜,要施足底肥,看苗追肥,适当喷施叶肥,注意病虫防治。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西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种植。

5、桂红二号

审定编号:桂审瓜2006005号 品种名称:桂红二号(有籽西瓜) 选育单位:广西农科院园艺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xy1-2-5-1-2,是利用本所与新疆交换获得的xy材料中经过7代严格自交分离后获得的自交系。父本Nb3-3-1,是本所在1986年收集到编号为Nb的材料中,经过大田栽培观察鉴定离获得的自交系。

特征特性:该品种果实生育期春播平均31天,秋播平均31天。生长势中强,

71

抗病性强,易坐果,果实商品率91.1%,平均单果重约5.7公斤,果实长椭圆形,表皮绿色布深绿条带,果皮约1.2厘米,果肉红色,肉质松脆,中心糖度平均为10.9,剖面中上,口感较好,果皮较硬,耐贮运性较好。

产量表现:2005年春秋两季单产在1541.7~4893.7公斤之间,春季亩产3047.8公斤,秋季亩产2676.7公斤,年均亩产2862.3公斤,较对照西农八号增产6.7%。

栽培技术要点:营养杯育苗,2片真叶定植,亩植密度450-500株;亩施1000-2000公斤沤熟农家肥、40公斤过磷酸钙、30-50公斤三元复合肥作基肥,结合整地起畦施放;瓜蔓倒蔓后,在引蔓摆蔓前重施攻瓜肥,一般按亩施沤熟饼肥300-500公斤,三元复合肥30公斤,硫酸钾20公斤开双沟施放;坐果后视具体情况用溶解好的复合肥、尿素等作水肥淋施2-3次,并适时加强水份供应;采用双蔓或三蔓整枝,每株选留1果。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西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种植,要求水肥条件较高。

6、桂冠一号

审定编号:桂审瓜2006006号 品种名称:桂冠一号(无籽西瓜) 选育单位:广西农科院园艺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401-1是70年代利用秋水仙素诱变育成的黑皮四倍体品种;父本KLS是从美国收集到的克伦生材料中,经过8代的分离筛选后所获得一个自交系。

特征特性:该品种果实生育期春播平均34天,秋播平均32天。中晚熟,生长势强,不早衰,较耐水渍,较耐水肥,高抗炭疽病,分枝多。较易坐果,果实商品率92.0%,平均单果重约4.89公斤,果实圆形,果皮色墨绿披少腊,果皮约1.4厘米,果肉红色,肉质实脆,中心糖度平均为10.7,剖面中等,口感中上,无籽性状好,果皮较硬,耐贮运性较好。缺点:长势过旺,易徒长,在开花授粉前水肥充足容易引起营养生长旺盛导致坐果较难。

产量表现:2005年春秋两季单产在1565.6~3441.5公斤之间,春季亩产2396.9公斤,秋季亩产2451.9公斤,年均亩产2424.4公斤,较对照广西三号减产3.9%。

栽培技术要点:参照桂红二号。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西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种植。

7、冠金

审定编号:桂审瓜2006007号 品种名称:冠金(有籽西瓜)

72

选育单位: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品种来源: 2003年用母本W9825和父本W9940配置的杂交组合。母本W9825是从日本品种大和冰激凌与新疆地方品种W95020杂交后代中选出的优良株系;父本W9940是从台湾引进的材料,经过5代自交提纯选育。

特征特性:中果型黄瓤品种,该品种果实生育期春播平均32天,秋播平均32天。一般主蔓长2.8-3.3m,茎粗0.4厘米、平均节间长5.5厘米、最大叶纵横径19.8×20.5厘米,叶片绿色,真叶缺刻中等,生长势较强,抗病性较强。易坐果,果实商品率93.4%,平均单果重4.47公斤,果实大小整齐均匀,果实高圆形,果形指数1.1,表皮深绿布隐14~17条左右黑色锯齿状条带,果皮约0.9厘米,中心糖度平均为11.4,果肉黄色,质地细脆,剖面好,口感较好,果皮较硬,耐贮运性较好。

产量表现:2005年春秋两季单产在1566.5~3148.5公斤之间,春季亩产2379.0公斤,秋季亩产2337.9公斤,年均亩产2358.5公斤,比大果型对照品种西农八号减产12.1%。

栽培技术要点:亩定植400~600株。地表温度稳定在150C以上即可播种。施足基肥外,在植株五片真叶伸蔓时、座瓜时结合浇水分别追肥,每亩追施10~15公斤复合肥或腐熟腐熟的有机肥500~1000公斤。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西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种植。

8、农利一号

审定编号:桂审瓜2006008号 品种名称:农利一号(无籽西瓜) 选育单位:厦门农利得种苗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4R8889×Z8923。母本4R8889来源于台湾农友种苗股份有限公司的材料经多代的自交纯化,父本z8923也是引自进台湾种质材料,并经多代自交进一步提纯获得。

特征特性:该品种果实生育期春播或秋播平均32天。生长势较强,抗病性强。易坐果,果实商品率93.5%,平均单果重4.96公斤,果实圆--高圆果,绿底,锯齿状平直条带,果皮约1.4厘米,中心糖度平均为10.9,果肉红色,剖面较好,肉质脆硬,口感中等,果皮较硬,耐贮运性较好。

产量表现:2005年春秋两季单产在1734.4~3725.1公斤之间,春季亩产2561.5公斤,秋季亩产2547.5公斤,年均亩产2554.5公斤,较对照广西三号增产1.3%。

栽培技术要点:参照广西三号。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西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

73

种植。

9、特新黑美人

审定编号:桂审瓜2006009号 品种名称:特新黑美人(有籽西瓜)

选育单位:广西特新西甜瓜种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HM97-8-6×CHC97-28-9。HM97-8-6的选育材料来自黑美人,CHC97-28-9的选育由广西长黑瓜于小花(纯系)杂交再用广西长黑瓜回交,然后用单株选择法于第六代取得CHC97-28-9。

特征特性:该品种果实生育期春播平均29天,秋播平均27天。生长势和抗病性中强。第一雌花在7~9节,约5~6节一朵雌花,雌花百分率约15~20%。易坐果,果实商品率92.9%,平均单果重3.16公斤,果实长椭圆形,果形指数1.3~1.5,果皮黑色有暗花纹,蜡粉中,果肩圆形,花痕小,基部尖圆,果柄横剖面圆形,果实横剖面圆形,果皮1.0厘米,中心糖度平均为11.0,果肉红到大红色,剖面较好,口感中上,果皮硬韧,耐贮运性好。

与黑美人最大区别是:皮色较深,肉色较红。

产量表现:2005年春秋两季单产在1267.7~3238.4公斤之间,春季亩产2237.7公斤,秋季亩产1995.0公斤,年均亩产2116.4公斤,年均较对照黑美人增产10.3%。

栽培技术要点:桂南及北海于1月、桂中2月、桂北3月播种,用地膜加小拱膜防寒;秋播不超过8月底。可以密植,自根苗666.7米可种植700株左右,双蔓整枝选留1个瓜/株;嫁接苗每666.7米2种400~500株,2~3蔓整枝,每株留1~2个果。注意深耕和施足基肥,每666.7米2施2千公斤左右腐熟厩肥;膨瓜期增施钾肥(666.7米210~20公斤)及保证土壤持水量不低于80%和排除积水,可以确保高产、优质。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西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种植。

10、墨童

审定编号:桂审瓜2006010号 品种名称:墨童(无籽西瓜) 选育单位:寿光先正达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HD-4XEU。母本HD-4X用自有种质资源中经连续5代系统选育出二倍体西瓜材料HD进行四倍体人工诱变并进行连续四代系统选育而成;父本EU于1995-2001年由欧洲材料BE与SE杂交后,经连续11代自交,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该品种果实生育期春播平均29天,秋播平均27天。植株长势旺,分枝力、生长势和抗病性强。第一雌花节位6节,雌花间隔节位6节,易坐果,果

2

74

实商品率96.1%,平均单果重2.78公斤,果实圆形,表皮墨绿有腊粉。果皮0.9厘米,中心糖度平均为12.5,剖面好,但有少量黑籽,果肉大红色,纤维少,汁多味甜,质细爽口,口感好,风味佳,果皮硬韧,耐贮运。

产量表现:2005年春秋两季单产在1341.9~2707.5公斤之间,春季亩产2045.7公斤,秋季亩产1686.7公斤,年均亩产1866.2公斤,较对照黑美人减产2.7%。

栽培技术要点:立架栽培株行距0.60.9m,爬地栽培株行距0.71.8m,三蔓整枝留3果,并配以10%的二倍体西瓜作为授粉品种,在雌花开花期用授粉品种的雄花为其授粉。选择土壤肥力中等的土地,为提高坐果率和果实品质,底肥应少时氮肥。坐果期为提高坐果率和果实品质和果实贮运性,应控制灌水,减少氮肥和磷肥的施用量,增加钾肥的施用量。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西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种植。

11、蜜童

审定编号:桂审瓜2006011号 品种名称:蜜童(无籽西瓜) 选育单位:寿光先正达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HD-4XSHHP。母本HD-4X于1997-1998年,在自有种质资源中经连续5代系统选育出东亚生态型二倍体西瓜材料HD作为四倍体诱变材料。1999-2000年对HD进行四倍体人工诱变并进行连续四代系统选育而成。父本SHHP于1993-1998年由东南亚材料PA与自有材料杂交后,经连续11代自交,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该品种果实生育期春播平均29天,秋播平均29天。植株长势旺,分枝力强,生长势和抗病性强。易坐果,果实商品率94.6%,平均单果重2.97公斤,果实圆形到高圆形,果形指数1.1,果柄长,花皮条带清晰,表皮绿色布深绿条带,果皮0.9厘米,中心糖度平均为12.2,果肉大红,剖面较好,无籽性状好,纤维少,汁多味甜,质细爽口,口感好,果皮硬韧,较耐贮运。

产量表现:2005年春秋两季单产在1405.8~2893.2公斤之间,春季亩产2187.7公斤,秋季亩产1719.40公斤,年均亩产1953.5公斤,较对照黑美人增产1.9%。

栽培技术要点:参照墨童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西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种植。

12、鑫冠

审定编号:桂审瓜2006012号 品种名称:鑫冠(有籽西瓜) 选育单位:广西农科院园艺研究所

75

品种来源:母本JHHLS3-1-1-2-1-1,是在本所收集获得自交系HLS中发现变异株JH,并经过连续11代自交分离获得的自交系。父本HFB9-2-6-1-2-1,是对小型瓜HFB9编号材料连续进行严格的自交分离、优株优选,累计12代获得的自交系。

特征特性:该品种果实生育期春播平均29天,秋播平均29天。植株长势中强,分枝强,不易早衰,生长势和抗病性中强。易坐果,果实商品率93.6%,平均单果重2.96公斤,果实长椭圆形,表皮绿色布深绿条带,果皮1.0厘米,中心糖度平均为11.4,果肉大红色,剖面好,口感风味好,果皮硬韧,耐贮运。

产量表现:2005年春秋两季单产在1194.2~2805.7公斤之间,春季亩产2001.3公斤,秋季亩产1789.5公斤,年均亩产1895.4公斤,较对照黑美人减产1.2%。

栽培技术要点:恒温(30~34℃)催芽,营养杯育苗,培育壮苗。幼苗二叶—心时及时移栽大田,双行定植,株行距0.6~0.8米×1.8-2.0米。采取3~4蔓的整枝方法,每株留2果,一般选留第3雌花坐果。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西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种植。

13、锦田超级黑佳人

审定编号:桂审瓜2006013号

品种名称:锦田超级黑佳人(有籽西瓜) 选育单位:珠海市锦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父本锦田97-1-3是1997年引入国外的一个常规品种,经几年提纯培育而成的优良品系;母本锦田102是1995年从台湾引进黑美人西瓜的自交系。

特征特性:该品种果实生育期春播平均29天,秋播平均27天。正常栽培植株主蔓可达200厘米长,茎0.5-0.6厘米, 节间长13-15厘米,茎横断面近圆形具有棱角,子叶为椭圆形,第一片真叶呈椭圆形,无缺刻、而后随叶位的升高、裂片增加,缺刻加深、最大叶长23-26厘米,宽11-14厘米,叶色深绿,生长势和抗病性中等,第一雌花出现在主蔓第五、六节,每隔五节再现雌花,结果强,一株可结多果,易坐果,果实商品率92.3%,平均单果重3.0公斤,果实长椭圆形,表皮深绿布隐暗条带,果皮1.1厘米,中心糖度平均为11.1,果肉大红色,剖面好,口感风味中等,果皮硬韧,耐贮运。

产量表现:2005年春秋两季单产在1319.1~3203.2公斤之间,春季亩产2200.2公斤,秋季亩产1798.3公斤,年均亩产1999.3公斤,较对照黑美人增产4.2%。

栽培技术要点:亩栽300-480株,播种后当幼苗长到二叶一心时,地温稳定于15℃以上方可开始定植。主蔓5~6片真叶时摘心,采用3蔓整枝,选择第三个瓜留果,建议采用人工授粉或人工辅助授粉,每株可留1-2个瓜,座果后及时摘除多余的果实和畸形、病果,加强肥水管理增施钾肥。

76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西瓜品种审定标准,通审定,可在全区种植。

(五)甘蔗

1、桂糖21号(原名:桂糖94-119)

审定编号:桂审蔗2006001号 品种名称:桂糖21号

选育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研究所

品种来源:赣蔗76-65×崖城71-374,赣蔗76-65即赣蔗14号,来源于江西省,崖城71-374来源于海南甘蔗育种场。

特征特性:植株直立,株型紧凑,植株较高大;蔗茎中至中大茎,节间圆筒形,叶鞘脱落前茎呈浅黄色,白色腊粉厚,叶鞘脱落后呈浅紫色,茎表面腊粉呈紫黑色。茎无生长裂缝,无芽沟,蔗茎小空心,根源3-4列,排列不规则;芽圆型微凸出,芽体中等,老芽淡黄带紫色,芽基稍离叶痕,芽上端未达生长带,芽翼小,着生于芽的上半部;叶片青绿色,宽度中等,叶片较厚短,新叶企直,老叶伸展角度较大,较易脱叶;叶鞘浅紫色,覆盖白色腊粉,无57号毛群。

该品种萌芽率高,分蘖力中等,宿根发株中等,抗旱性强、高抗嵌纹病和梢腐病、中抗黑穗病。

产量表现:2001-2003年参加广西甘蔗品种区试两年新植两年宿根试验,平均亩产蔗茎6383公斤,比对照桂糖11号增产8.10%;新植平均蔗糖分13.89%,比对照桂糖11号高0.69个百分点,宿根平均蔗糖分14.71%,比对照桂糖11号高0.58个百分点;平均亩含糖913公斤,比对照桂糖11号增产12.7%。2003-2004年生产试验,新植宿根平均亩产蔗茎6800公斤,比主对照桂糖11号增16.30%,比副对照新台糖16号增产10.70%;平均蔗糖分15.12%,比主对照桂糖11号高0.89个百分点,与副对照新台糖16号相当;平均亩含糖1028.2公斤,比主对照桂糖11号增产23.60%,比副对照新台糖16号增产10.3%。

栽培技术要点:1、亩种7000-7500芽为宜;新植蔗种植后宿根蔗破垄松蔸后覆盖地膜能提高出苗率和增加宿根发株数,有条件的地方要求覆盖地膜。2、种植时施足基肥,出苗后适时施肥,施肥时要注意氮、磷、钾肥配合使用。3、生长前期要注意防治螟虫,减少螟害率,及时除草,中后期要注意防治绵蚜虫和鼠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甘蔗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甘蔗产区种植。

2、桂糖24号(原名:桂糖94-116)

审定编号:桂审蔗2006002号 品种名称:桂糖24号

77

选育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研究所

品种来源:桂糖71-5×崖城84-153,崖城84-153来源于海南甘蔗育种场。 特征特性:植株直立,株型紧凑,茎中至中小茎,节间圆筒形,叶鞘脱落前茎呈浅黄绿色,叶鞘脱落后呈青黄色,茎表面腊粉白色,无生长裂缝,无芽沟沟,蔗茎充实,根源4-5列,排列较规则;芽椭圆型,芽体中等,老芽淡黄色,芽基稍离叶痕,芽上端未达生长带,芽翼中等,着生于芽的上半部,呈三角形,叶后枕明显;叶片青绿色,企直宽度中等,较易脱叶,叶鞘黄绿色,覆盖白色腊粉,无57号毛群,内叶耳短披针形,外叶耳过渡形。

该品种萌芽率高,分蘖力中等,宿根性强,发株多,抗旱性强、高抗嵌纹病和梢腐病、中抗黑穗病。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广西甘蔗品种区试结果,两年新植两年宿根平均亩产蔗茎5962公斤,比对照品种新台糖16号增产4.7%,其中新植平均亩产6131公斤,比对照增产6.9%;新植11月至次年1月平均蔗糖分15.41%,比对照同期蔗糖分高0.69个百分点,宿根平均蔗糖分15.34%,比对照同期蔗糖分高0.16个百分点;新植宿根平均亩含糖923.0公斤,比对照新台糖16号增产8.9%。2003-2004年两年新植一年宿根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蔗茎6662斤,比主对照桂糖11号增产14.0%,比副对照新台糖16号增产8.4%;新植宿根11月至1月平均蔗糖分16.66%,比主对照桂糖11号同期高2.43个百分点,比副对照新台糖16号同期高1.49个百分点;新植宿根平均亩含糖1110公斤,比主对照桂糖11号增产33.5%,比副对照新台糖16号增产19.1%。

栽培技术要点:1、亩种7000-7500芽为宜;新植蔗种植后宿根蔗破垄松蔸后覆盖地膜能提高出苗率和增加宿根发株数,有条件的地方要求覆盖地膜。2、施足基肥,出苗后适时施肥,施肥时要注意氮、磷、钾肥配合使用。3、生长前期要注意防治螟虫,减少螟害率,及时除草,中后期要注意防治绵蚜虫和鼠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甘蔗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甘蔗产区种植。

3、桂糖26号(原名:桂糖96-211)

审定编号:桂审蔗2006003号 品种名称:桂糖26号

选育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研究所 品种来源:Pindar×桂糖11号

特征特性:植株直立,株型紧凑,蔗芽尖三角形,下离叶痕,上平齐或过生长带、芽翼无或窄,芽较扁,茎径2.61厘米,节间圆筒形,遮光部分茎色为淡绿色,爆光久后为淡紫色或古铜色,腊粉厚,芽沟深且长,叶鞘淡绿色,外叶耳平过渡或三

78

角形,内叶耳披针形,57号毛群较多,极易脱叶,叶片浓绿色,挺直,尾部或中部弯曲。

该品种发芽出苗率好,分蘖多,发株率高,抗旱性强。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两年新植一年宿根,平均亩产蔗茎为6386.7公斤,比对照新台糖16号增产12.1%,其中新植亩产蔗茎和宿根亩产蔗茎分别为6633.3公斤和5946.7公斤,分别比新台糖16增产15.7%和5.6%;平均蔗糖分为14.63%,比新台糖16蔗糖分低0.25个百分点;平均糖产量为933.3公斤,比新台糖16增10.2%。

栽培技术要点:1、每亩宜种7000~8000芽为宜,新植蔗播种后和宿根蔗开垄松蔸后最好采用地膜覆盖。2、宿根蔗要及早开垄、彻底深松蔸促进蔗蔸基部地下蔗芽的萌发生长。3、种植时要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及少量氮肥,适时早管理、早追肥促进甘蔗生长。4、生长前期注意拔除黑穗病鞭,并在生长各期注意防治其它病、虫、草害和鼠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甘蔗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甘蔗产区种植。

4、桂糖27号(原名:桂糖96-154)

审定编号:桂审蔗2006004号 品种名称:桂糖27号

选育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研究所 品种来源:(粤糖85/1622)×崖城73-512

特征特性:蔗茎直立均匀,株型紧凑;蔗芽倒卵形,下部稍离叶痕,上平齐生长带,少量节有双芽现象,芽翼宽度中等,根带2排,节间圆筒形,遮光部分茎色为黄白色,露光部分黄绿色,爆光久后黄紫色至黄绿色,有腊粉;叶鞘淡绿色,有少量57号毛群,外叶耳三角形,内叶耳披针形,易脱叶,叶片绿色、挺立和较窄。

该品种发芽出苗早、快及发芽率高;分蘖早、分蘖多及分蘖率高;发株早、发株率高,抗旱、宿根性好。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两年新植一年宿根,平均单产为6406.7公斤,比对照种新台糖16号增产12.4%;平均蔗糖分为14.59%,

栽培技术要点:1、每亩宜种7000~8000芽为宜;为提高萌芽率和增加宿根的发株数,新植蔗播种后和宿根蔗开垄松蔸后最好采用地膜覆盖。2、宿根蔗要及早开垄、彻底深松蔸促进蔗蔸基部地下蔗芽的萌发生长。3、种植时要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及少量氮肥,适时早管理、早追肥促进甘蔗生长。4、生长前期注意拔除黑穗病鞭,并在生长各期注意防治其它病、虫、草害和鼠害。

比新台糖16号低0.29个百分点;平均糖产量为933.3公斤,比新台糖16号增10.2%。

79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甘蔗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甘蔗产区种植。

5、桂引9号

审定编号:桂审蔗200600号 品种名称:桂引9号

引进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研究所

品种来源:1996年从墨西哥引进MEX105,亲本不详。

特征特性:蔗株直立,中茎,节间圆筒形,蔗茎露光前青绿色,露光后为黄绿色,黑色腊粉多,根点2-3排,不规则;芽圆形,较小,芽尖不超生长带,芽基离叶痕;心叶直立,老叶半腰弯垂,叶色浓绿,叶片较大,长度中等,叶鞘青绿色,57号毛群不发达,易脱叶,内叶耳平过渡形,肥厚带三角形。

该品种萌芽好,出苗稍弱,易脱叶,不孕穗开花,宿根性好,高抗梢腐病,中感黑穗病。

产量表现:2002-2004年在南宁、柳州露塘、兴宾区、平南等蔗区进行两年新植两年宿根试验,平均亩蔗茎产量为6153公斤,比对照种新台糖16号增产12.11%,其中新植亩蔗茎产量平均为6262公斤,比对照种新台糖16号增产11.66%;宿根亩蔗茎产量平均为6044公斤,比对照种新台糖16号增产12.57%。四年12次蔗糖分分析结果,平均蔗糖分为16.92%,比新台糖16号高2%。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一般旱坡地种植。1、采用机械深耕深松,旱地行距1.0-1.2米,水田行距离1.2-1.3米,要求深沟浅种,开好排水沟。2、蔗种砍成2-3芽段,先用50%多菌灵浸种、消毒10分钟,亩下种量4500双芽段。3、亩施有机肥或土杂肥800-1000公斤,施钙镁磷肥50公斤,氯化钾30公斤,尿素10公斤作基肥,亩施呋喃丹4公斤防治地下害虫。4、种植后,喷阿特拉津200克、加乙草胺100克封被除草。5、冬植或早春植要求采用地膜覆盖,促进全苗壮苗。盖膜期间要经常检查蔗地,发现有蔗苗弯曲在地膜内要及时人工穿膜,保证蔗苗正常生长。一般齐苗后揭膜,发现有60公分没有蔗苗的地段补上1-2株。补苗时,要移密补稀,在阴雨天气或者土壤湿润状态下补苗,并把被补的蔗苗叶片剪去2/3,提高移植后蔗苗的成活率。6、6月上中旬进行大培土、施肥、除草,一般亩施尿素30公斤或复合肥100公斤,大培土后,亩施阿特拉津200克加乙草胺100克喷施蔗地,并把蔗地两头封沟贮水。7、注意防治绵蚜虫,发现虫害,要及时喷施60%乐果或敌百虫200克,兑水800倍杀死。8、后期注意剥除枯叶,防止甘蔗倒伏。9、砍收后要及时破垄松蔸,早施肥,亩施尿素20公斤,钙镁磷肥80公斤,氯化钾30公斤,浅盖土,加盖地膜。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甘蔗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

80

甘蔗产区种植。

(六)花 生

1、桂花25

审定编号:桂审油2006001号 品种名称:桂花25

选育单位: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用“汕油523”作母本、“780282”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属珍珠豆型品种,生育期120天左右。株型直立、紧凑,叶色青绿,生长势强;株高50厘米左右,侧枝长55厘米,总分枝数7条,结果枝数6条;单株平均结果11.3个,果大、集中,以双仁荚为主;百果重190-200克,斤果数250-260个;出仁率70%左右,种皮粉红色,百仁重70-80克;粗脂肪含量50.12%,粗蛋白含量26.5%。耐涝、耐肥,较抗倒伏,较抗锈病和叶斑病。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广西花生新品种试验示范,平均亩产荚果290.17公斤,比对照种桂花17增产14.31%;折算籽仁亩产203.12公斤,比对照增产14.68%。2004年在来宾市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量256.0公斤,比对照种桂花17 增产11.2%。

栽培技术要点:春植气温稳定在15℃即可时可播种,桂南约在2月中至3月初、桂中3月中旬、桂东北3月底至4月初,采用地膜覆盖可适当提前。秋植争取在立秋前后播完为好。采用“起畦双行双粒”方式种植。规格:畦宽80厘米(行沟33厘米、畦面宽47公分),畦高13-16厘米,每畦播种两行,两行距23-27厘米,穴距13-16厘米,每穴播种2粒。水、旱田亩播种2万粒左右,旱地、坡地亩播种2.2万粒左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在生产上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予以通过审定,可在花生产区的水、旱田及旱、坡地种植。

2、桂花26

审定编号:桂审油2006002号 品种名称:桂花26

选育单位: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1991年利用[贺县大花生×A.monticola -2(四倍体半野生花生)]F8

作母本,粤油223(栽培种)作父本进行复交,经多年多代定向选育而成的栽野杂交种。

特征特性:属珍珠豆型品种,生育期120天左右。株型直立紧凑,生长势强,主茎高45厘米,分枝长50厘米,总分枝7条,结果枝6条,单株结果16-20个,饱果率81%,双仁果率83.2%,荚果形状为茧形,百果重185克,百仁重73克,出

81

仁率70%,种皮粉红色;粗脂肪含量51.08%,粗蛋白含量24%。中抗叶斑病、病毒病和锈病,抗倒性好。

产量表现:2000-2002年参加广西花生新品种试验示范,平均亩产荚果267.5公斤,比对照种桂花17增产22.1%;折算籽仁亩产187.28公斤,比对照桂花17增产16.1%。

栽培技术要点:1、气温稳定在15℃即可时可播种,桂南在2月底至3月初、桂中3月中旬、桂东北3月底至4月初。晚造在立秋前后7天播种较好。2、施足基肥。播种时每公顷施磷肥450公斤及腐熟农家肥30000—37500公斤,或施复合肥300公斤。3、采用起畦双行单粒或双粒种植,畦宽80厘米,每畦种2行,行距30厘米 ,株穴距15厘米,每穴播种2粒;单粒播种株距10厘米,每公顷播足28.5万株苗。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在生产上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予以通过审定,可在花生产区的水、旱田及旱、坡地种植。

3、桂花27

审定编号:桂审油2006003号 品种名称:桂花27

选育单位: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用“粤油99”作母本、“天府10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7年连续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属珍珠豆型品种,生育期120-125天。株型直立、紧凑,叶色青绿,生长势强;株高45厘米左右,侧枝长50厘米左右,总分枝9条,结果枝数7条;单株平均结果17.8个、集中,饱果率高,以双仁荚为主,果型中等,百果重132克,斤果数393个;出仁率68%左右,种皮粉红色,百仁重60克;粗脂肪含量50.60%,粗蛋白含量24.3%。耐涝、耐肥,抗倒伏、抗旱性较强;较抗锈病和叶斑病,后期青叶多。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广西花生新品种试验示范,其中2003年平均亩产量330.21公斤,比对照种桂花17增产30.4%;2004年平均亩产量283.0公斤,比对照种桂花17增产11.2%。2004年在来宾市进行生产试验,亩产量为264.0公斤,比对照种桂花17增产14.67%。

栽培技术要点:1、春植气温稳定在15℃即可时可播种。桂南约在2月中至3月初、桂中3月中旬、桂东北3月底至4月初,采用地膜覆盖可适当提前。2、采用“起畦双行双粒”方式种植。规格:畦宽80厘米(行沟33厘米、畦面宽47公分),畦高13-16厘米,每畦播种两行,两行距23-27厘米,穴距13-16厘米,每穴播种2粒。水、旱田亩播种2万粒左右,旱地、坡地亩播种2.2万粒左右。3、亩施基肥:

82

磷肥(40-50公斤)+花生麸(15-25公斤)+猪牛粪(100-150公斤)+草木灰(50-100)公斤+土杂肥(3000-5000公斤),经混合堆沤腐熟后,60-70%撒施作底肥,30-40%作盖种肥。3-4片真叶时,根据苗长势适施3-5公斤尿素。开花15天后迎针培土,追施钙、钾肥(石灰25公斤+草木灰25公斤),或单施石灰40-50公斤。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在生产上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予以通过审定,可在花生产区的水、旱田及旱、坡地种植。

(七)果树

漳蕉八号

审定编号:桂审果2006001号 品种名称:漳蕉八号

引进单位: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品种来源:福建漳州市农业局用“台湾北蕉”离体试管芽经60Co r射线辐照的变异后代中筛选获得。

特征特性:该品种在广西南宁产区1~2月种植,9月上旬抽蕾,12月中下旬成熟采收,成熟期比巴西种迟15天左右,生长周期约320天。株高2.5-3.2米,假茎浅绿色,基部周长65-85厘米,蕉叶为螺旋式互生排列,叶片既宽又长,叶柄较长,育龄叶片数为40片左右,株形较直立,果轴茸毛较少或无茸毛。花苞船底形,黄绿色嵌有紫红色条纹,苞叶叶缘紫红色,内为黄色,较抗叶斑病,平均感病指数为17.8。平均果穗长95.7厘米,每穗果梳数8.9梳,平均果梳重3.09 公斤,果梳间距8.06厘米,果指数135.2条,果指长29.02厘米,粗12.12厘米,果柄长2.55厘米,果柄粗1.05厘米,单果重186.2克,单株产量30.38公斤。成熟果实果皮为黄色,果皮中等厚,果肉无心,为黄色,质地柔滑,风味香甜,口感好。可食率69.5%,可溶性固形物20.5%,全糖19.27%,维生素C111.0毫克/千克,可滴定酸0.365%,固酸比57.8。缺点是植株较高,抗风能力稍差。

产量表现:2002年11月在南宁市武鸣种植试验,种植时苗高20厘米左右,叶片数为8张左右;2003年12月采收,平均株产25.35公斤,平均亩产4056.0公斤;2004年11月在隆安进行生产示范,2005年12月采收,平均亩产3003公斤,商品果率96.3%,比对照品种威廉斯B6增产18.44%。

栽培技术要点:1、选地及施足基肥。选择土层深厚,土壤pH中性至微弱酸性,结构疏松,肥沃,排灌便利,不受污染的园地,种植前深翻土壤50-60厘米,施足基肥或全年的有机质肥,并整好畦。2、种植规格及种植时间。一般亩种植120-140株;春植在2-3月,夏植在4-5月,秋植在8-10月。3、定植。种苗采用适龄、健康、无病虫害的试管苗或吸芽苗。种植穴要求深50厘米,宽60厘米,定植深度2-4厘米,后覆细土。定植后淋足定根水,然后采用树叶、蔗叶、稻草遮

83

阴。4、科学施肥。①壮苗肥:蕉苗种植成活后即应开始施肥,前期以氮、磷为主,配施钾肥,薄肥勤施,促进植株长大。②花芽分化肥:近花芽分化时施足钾肥,以沟施为主,一般在抽蕾前50-70天施。③后期适施肥料,并配合根外追肥,促进果实长大。蕉园要保持土壤湿润,不积水,及时培土,除芽,立柱保护蕉株。5、抽蕾后要及时校蕾、断蕾和疏果。 抽蕾后20-25天可以断蕾,一般果穗留6-8梳,每梳16-24个果指,断蕾后及时套袋保护果实。6、主要病虫害防治。香蕉叶斑病、黑星病的防治:注意蕉园卫生和良好的通风,在5-6月或雨季来临之前及时施用敌力脱、富绿库、必扑尔等农药;香蕉束顶病、花叶心腐病的防治:选择健康种苗,及时铲除田间病株和施药防治媒介蚜虫。香蕉象鼻虫和卷叶虫的防治:每年在8-10月结合剥除干基外围腐叶鞘,彻底捕捉成虫和幼虫;及时砍除旧蕉茎杆、清除害虫滋生场所。根结线虫的防治:用16%虫线清200倍液喷雾,隔7天喷一次,连喷三次。7、适时收获 。夏季一般在断蕾后80-100天就可采收,秋冬季要110天以上。采果时一人切果轴,一人拿果以免损伤。采后作保鲜处理,包装要采用专用纸箱和垫物。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在生产上有较大的应用价值,通过审定,可因地制宜种植。

8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