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未来十年的发展任务与基本战略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29期全国县市教育局长研修班和第34期全国省地督学培训班上的报告。在本课程中,刘部长从世界、国家、社会、教育等四个角度介绍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形势,然后详细阐述了《教育规划纲要》中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并对今后督学工作的重点难点做了简要的说明。
课程提纲
一、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形势
1.从世界的角度来分析
2.从国家的角度来分析
3.从社会的角度来分析
4.从教育的角度来分析
二、《教育规划纲要》中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任务
1.保证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2.落实提高教育质量的任务
3.落实和完善教育体系的任务
4.落实深化教育改革的任务
三、基础教育的六项工作
1.着力破解学前教育入园难的问题:学前教育是教育工作的短板,是中央贯彻落实基础教育的突破点。因为一是我国以往办教育过程中关注义务教育多,缺乏投入资金;二是学前教育(一些厂矿企业幼儿园)在改革中被社会化、解散了,又处于计划生育的低谷;三是外来人口涌入大中城市,导致幼儿园资源稀缺;而乡村幼儿园数量本来就少,而新生代农民关注孩子的学前教育,教育观念发生改变。
2.大力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印发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义务教育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新阶段的重点任务,随后启动了分类指导工作,两次召开现场交流会,深入研究经济发达地区高质量高水平巩固义务教育工作普及成果,率先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各地制定发展规划,拟定十条措施,加大规范办学行为力度,加强对进城务工子女教育政策的研究,重点研究新生代农民子女教育问题。
3.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更高层次的基础教育课程决策咨询机构、机制,教育部成立了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工作领导小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咨询委员会,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工作委员会,召开了咨询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并颁发了聘书仪式,义务课程标准进入审定程序。印发了《关于深化基础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开展基础教育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征集和评选活动,展示成果交流经验。
4.加强教师培养培训: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了《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培训计划》,
简称国培计划。2010年起对36万中小学教师进行分类培训。完善部署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相关政策,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监办、财政部联合印发《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实施办法》,教育部印发了《免费毕业师范生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办法》来确保国家实施免费教育政策目标的实现。
5.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特别是强化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工作: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面临新的挑战,建立长效机制工作不容易,保安、装备配备都加强,而强化社会管理工作,社会治安好转才是根本。
6.进一步研究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去年召开全国教育督导工作会,以及督导资格和职级制度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督学责任区建设经验交流会,教育监测与评估国际交流研讨会,印发《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育督导评估的意见》,两级国检进入收尾阶段。
四、2011年基础教育的主要工作
1.关于义务教育的主要任务: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是全国中长期发展纲要的部署:把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把推进普及学前教育,特别是破解入园难、发展农村学前教育问题当作突破点;把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作为一个重要举措;把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核心任务;把加强督学工作作为保障。明确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方式,完善工作机制来扎实推进我们基础教育的科学发展。
2.关于学前教育的主要任务
依据教育规划纲要,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体制,今年主要任务:
(1)实施三年规划(2)推动解决政府明显缺位的问题(3)推动解决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社会支撑体系(4)推动解决幼儿教师合法权益基本保障的问题
3.关于普通高中教育的主要任务
(1)促进办学体制的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2)推进培养模式的多样性,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学习需要
4.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教育改革
(1)加强基础教育管理制度的建设 (2)加强基础教育质量工作的建设(3)更加关注农村教育质量和困难群体子女的教育
5.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1)重点抓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2)全面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3)推进师范教育的改革
五、关于教育督导工作
1.当前教育督导工作的背景和经验:(1)进一步强化督导责任,发挥督导作用(2)建立专业督导队伍。
2.教育督导总的思路:(1)教育督导条例要出台 (2)建立两支队伍,一是督学队伍;一是教育督导研究专业队伍(包括质量监测队伍)(3)完善三大体系:督政体系、督学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4)健全四项制度:一是教育督导公报制度;二是限期整改制度;
三是重大问题报告制度;四是督学责任区制度。
3.督导三项工作:一是围绕落实政府履行教育责任,强化落实督政制度;二是围绕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督导督学水平;三是围绕依法督导责任,加快督导建设。
基础教育未来10年发展的任务和基本战略
今天上午,刘利民副部长就今后10年(规划纲要)基础教育的发展问题作了报告。明确提出基础教育重要问题就是要努力实现人人成才、多样化成才、时时都能成才的发展局面。明确现在基础教育的发展形势是,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而随着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不断提升,形成了人民群众对接受多样教育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所以“上好学”的问题成为当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刘部长指出,今后10年基础教育急需解决“四大任务、六项工作”。四大问题即,1、落实促进教育公平的任务;2、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任务;3、落实完善教育体系的任务;4、落实深化教育改革的任务。六项任务即,1、着力破解学前教育入园难的问题;2、大力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3、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4、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5、进一步加强学校规范管理,提升学校安全;6、进一步研究完善教育督导工作。
在谈到2011年基础教育工作重点时,刘部长提出了教育部在这项工作上的主要创新点。例如,在义务教育工作方面,重点在于促进区域(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行教育部与省市政府签备忘录的方式来促进省(市)加大县域(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初步设定各省市县域均衡发展时间表,并由督导部门来进行督导检查。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面,一方面要加强基础教育质量管理政策的制定。研究修订课程标准、研究制定基础教育质量标准(学科质量标准和学校办学质量标准)、研究制定来基础教育监测标准。另一
方面是要加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制,推动有利于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研究成果展示交流,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向深入发展。在加强中小学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上,要提高中小学教师从业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考试、定期注册制度。高中阶段教育主要把提高课程多样化和学生发展选择多样性作为高中学校多样化办学的突破口,探索、发现培养创新人才的新途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