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月夜观潮翻译及原文《四时幽赏录》

月夜观潮翻译及原文《四时幽赏录》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月夜观潮翻译及原文《四时幽赏录》

原文:

高子曰:山人癖好四时幽赏,境趣颇真。即在武林,可举数事,录与同调共之。但幽赏真境,遍环宇间不可穷尽,奈好之者不真,故每人负幽赏,非真境负人。我辈能以高朗襟期,旷达意兴,超尘脱俗,迥具天眼,揽景会心,便得妙观真趣。况幽赏事事,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举足可得,终日可观,梦想神游,吾将永矢勿谖矣。果何乐可能胜哉?未尽种种,当以类见。

月夜观潮翻译:

钱塘江大潮是天下雄伟的奇观。从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六至八月十八是最盛的时候。当潮远远地从海口涌起的时候,几乎像一条(横画的)银白色的线,不久越来越近,就看见湖水像玉砌的城墙和白雪覆盖的山岭潮水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激扬喷射,好像吞没了天空,冲荡了太阳,其气势非常的雄伟豪壮。杨万里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就是指这样的景象。

每年农历八月京都的长官来到浙江亭教阅水军,几百艘战船,分别排列于江的两岸,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不久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就好像踩在平地一样。突然间黄色的烟雾四处窜起,人和物彼此一点也看不见,只听见水爆的轰鸣声,声音像高山崩塌一般。过一会儿烟雾消散水波平静,一条船的踪影也没有了,只剩下被火焚烧的“敌船”,随着水波流走了。

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地健儿,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花纹,手里拿着十面长的大彩旗。

争相奋力迎着潮水逆流而上,在万仞高的巨浪中沉浮,翻腾着身子变换尽各种姿态,但是旗尾一点也没有被水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夸赞自己高超的技能。

在江岸南北上下十多里之间,满眼都是华丽的服饰,车马挤满了道路,所贩卖的饭食物品,比平常的价格加倍的高,但租用看棚的人还是非常多,中间即使是仅容一个座位的空地也不容易拥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