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听写原则及注意事项

听写原则及注意事项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听写原则及注意事项:

 导致句子意思完全相反的错误扣1分:

 要特别注意语句的肯定及否定表达式,注意单词的上下文逻辑是否通顺

(例:把cure误听为 kill);  导致语句不通的错误扣一分;

特别注意不要因为拼写不出单词而随意空格。

 严重扭曲语句意义的错误扣0.5分:

 动词形态错误、语句中的语法错误;

 严重影响句子意义的名词单复数及单词拼写错误;  动词短语中的介词、副词  其余小错误扣0.25分:

 冠词,单词拼写错误,名词单复数,大小写,标点符号等。

另外,某单词如果多次出现,且拼写错误相同,仅扣第一次。该规则可合理利用:

 只要照抄第一个出现的单词即可,不必画蛇添足。 总之,听写过程中要听仔细,尽量避免被扣重分。

听写步骤要点:

听写短文共读4 遍,具体操作如下:

 第一遍时要认真听,不要忙于写,听时要注意:

 听清动词的时态、语态(注意弱读的’have’—would have);  捕捉自己在拼写方面把握不大的单词,对此有所思想准备,以便用拼写

规则来写,切忌空格;  注意句子的开始点和结尾。在实际听写的第二和第三遍时仅根据短语是

分辨不出该用大小写或句、逗号的。

 第二、三遍按照所朗读的短语或短句作听写。  第四遍时要注意:  是否有漏词

 句子的起始和结尾。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大小写。  复查阶段要注意:

 定语从句的限制性或非限制性,一个逗号等于0.5分的得失;  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着重注意冒号和破折号的使用(误用大小写加上

标点错误导致0.5分被扣)。

最后:听写行文要整洁,最忌字迹潦草,拼写模糊,导致无谓失分。 -----李卫东 Self check:

192.168.0.6/listen/check_write 参考 1:

专业四级考试听力的应对方法

发布日期:[2004-12-3 11:18:25] 来源: 武汉外研所

听写,顾名思义,既听又写,它渗透在各种形式的语言活动中,是最常用到的基本功之一。听写测试要求考生把听到的内容准确无误地以笔头的形式表达出来,虽无需考生自己遣词造句,但由于牵涉到语言(听力﹑单词拼写﹑篇章结构等)与非语言能力(如记忆力﹑速记等)也决非易事。

从90年开始第一次TEM4测试,听写就作为一项测试项目,占有10 分, 比重为10%, 91 ,92年,93年上升到15 分, 比重为10%,从94年起(由于难度问题,本次取消了 proof reading), 听写尽管仍为15 分, 但比重上升为15%,其间制定的新的考试大纲,正式明确了这一点。从教纲到考纲,听写都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部分,且所占比重上升,与写作相同。 在TEM4中,考虑到基础阶段的特点及信度要求, 采用的是录音式标准听写,根据考纲,长度为150字(word)左右,为一段或多段,答题纸上印有题目便于联想,所选题材广泛而不生僻,体裁多样,可以为叙述性、描写性、说明性,难度适中。全文共分15个意群(chunk),每个意群可能是词组、分句或句子。共念四遍,第一遍为正常速度朗读(wpm=120词),考生在此时要从整体理解全文内容,抓住中心大意,而不要着急写。第二、三遍为慢读,根据

意群停顿,分句或长句之间停10-15秒,考生此时要准确,逐字逐句迅速写下听到的内容。第四遍又是正常语速(wpm=120词), 便于考生校对,四遍全部听写结束后,留有2分钟作为复查时间。 考生利用此时可检查全文是否有单词遗漏,拼写是否有误,标点符号是否选择正确,直到录音中听到“That is the end of dictation”, 便可进行下一项听力内容了。

根据调查,听写中的几个明显错误是:

1. 考生对这种标准听写形式陌生, 对听写材料进行改写甚至加工成作文;

2. 第一遍听音时不知如何把握全文的大意(top-down approach), 而是着急写,丢了西瓜捡芝麻(bottom-up),只见部分单词而缺少骨架结构;

3. 同样,在第四遍结束后的两分钟复查时间里,不会很好地利用分析逻辑能力对有些明显的或介词搭配或词语进行校正,小错不断,或丢词,或写出的内容前后不通顺;

4. 由于朗读中没有念出标点,而是靠学生自己听,判断选择,于是就出现全文没有标点符号,没有大小写,或所有的停顿处都是一种符号,或中文标点混用在英文短文里的情况。

针对听写的考试现状,考生如何提高听写成绩呢?

1. 考前要充分了解听写的形式,最好进行一次模拟实践,体会全过程。

2.根据朗读方式,选用相应的书写技巧。如在听第一遍时,重点听主题思想、重点词,掌握全局概念,不要一听录音提笔就写,也许能写出前边的单词或句子,却有可能不知全文的大意;听第二遍和第三遍是以句子为单位重复的,在第二遍朗读录音时,要以意群为单位去理解,因时间关系,不可能一字一字地全部写下,所以要分清主次信息,抓句型和关键词(主语、谓语等),在听第三遍时,再把其它如修饰语、定冠词等遗漏内容补上,若有些词还来不及写,可用一些自己认识的缩略形式,甚至符号先代替,等最后一遍或复查两分钟时再恢复原形。因为评分不是以写出的单词多少而得分,而是先以是否清楚表达原文的主要意思,然后以是否有小的错误,如单复数、大小写、有无定冠词等来评定不同扣分。如果在听的过程中有个别词或词组一下反应不出来,就不要苦苦纠缠单个的词,要跟着录音进行下一意群的听写,因为阅卷是以15个意群分割成15分,每个意群最多扣一分,所以个别词或句的错或漏不会影响其它的得分。而对于听不懂的单词,不妨写下音标,等回头检查时可再想。 3. 运用期待语法的作用。听之前,根据题目展开联想,调集大脑中储藏的相关信息,同时仔细理解第一句,因为首句常是主题句,后边的句子围绕它进一步展开,这样,可以适当缩小范围,便于更快的入戏。

4. 听写是一项综合性的语言技能,包含了诸如听、写、单词量、语法结构、篇章理解、记忆力等各方面, 因此,提高听写,关键就是加强各种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这也就牵扯到平时对各门功课的学习。如提高听力水平,熟悉英美国家的不同说话发音方式即语音语调,

这是必要条件,但同时,如何把接收到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并产出,则要求其它能力的配合,如对词汇、词语搭配、语法知识等的掌握及熟练程度。运用所有知识,有时即使没听出来,也可补写出来,如单复数、时态等。还可利用逻辑推理能力,因为所听材料都是有意义的独立成文的,所以,检查中如发现不合逻辑思维的句子,可以肯定所写有误,进而更正。至于标点,是听出来的,可以利用二读三读时的停顿来判断。一般地说,二读时,某个意群如有停顿,接下去是另一意群,那么两者之间可能有符号,如逗号,也可能没有,要看两者的关系,若是回读(三读)该意群,那么这之后肯定是表示完整的一句结束了,因此最有可能是句号。此外,要充分利用语法知识进行分析,如单复数是否一致、上下文时态是否相配、大小写是否恰当、介词搭配或词语用法是否合乎规范、前后语意内容是否通顺等。

5. 听写是个相对机械故容易操做的测试手段,但提高听写决非一朝一夕仅靠突击就可以的,要加强相关能力训练,能够间接促进听写水平,同时,个人需有计划有目的的反复实践听写,这样,才可以促进巩固各项语言知识,发展运用知识的熟巧,促使语言能力向交际能力转化。

6. 最后,还要注意书写的整洁、清晰,用圆珠笔或钢笔按要求书写,以便于评阅。 参考2

英语专业四级听力理解的应对方法

发布日期:[2004-12-8 14:17:05] 来源: 武汉外研所

根据1997年出版的《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考试大纲》(修订本),听力理解部分共包含三个部分:单人陈述﹑两人对话﹑新闻广播。所选材料可以是描述性﹑解释性或说明性的反映日常生活的句子﹑对话及一般性的新闻报道和短评等,题材涉及社会﹑文化﹑经济﹑科学﹑艺术﹑人文等等。其中出现的语法难度不超出大纲的相关规定,词汇原则上不超过大纲对四级的词汇要求,但BBC和VOA中有个别新闻报道的用语或生词,要求考生能根据上下文猜测。背景知识应在考生掌握或理解的常识之内,不会出现超出原文专门测试背景知识或智力的题目。

听力理解部分为客观测试题型,共25道题目,要求考生从所提供的四个选择项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题仅限选择一个答案,多选无效,答错不倒扣分。

听力理解材料的录音由来自英美国家的专家录制,有英式也有美式英语,但不带明显的地方口音。录音的语速为120词/每分钟,只念一遍,在每个问句后留有约10秒的间隙,供考生回答问题。考试时间长度共20分钟,原始积分为25分,在总分中所占比重为15%。  听力虽然属于接受性技能,但听力理解部分的考试实际上是对考生进行听﹑读﹑理解和记忆能力的综合性测试。 它要求考生在听懂语言材料后,运用语言知识,如语音语调﹑语义﹑句法,以及调动非语言知识,如文化背景﹑常识, 推测并判断出合乎原文的正确答案。 但是由于听力内容瞬间即逝的特点, 还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记忆能力。 因此,听力考试对非英语国家的学生来说,一直是个颇具挑战性的项目。 那么如何提高考生的成绩呢? 那就要考生从听力测试所涉及的几个方面有的放矢地提早做些准备。

1. 语言知识方面:

(1) 语音语调:只有掌握标准的读音,熟悉连读﹑重读﹑弱读﹑爆破﹑同化的英语发音特点,考生才能不受答案项中的语音干扰;了解美式与英式发音的异同,才能正确理解所听内容。除了具有一般的语调知识外,还要特别注意口语中语调的表意功能,因为同一句话用不同的语调,表达的是说话者也许完全相反的情绪和态度,如:陈述句通常用降调表示肯定,而有时用升调,表达的就不是肯定语气,而是相反,即不肯定﹑疑惑﹑惊奇等;通常情况下用升调的一般疑问句若用了降调,更多的是表示肯定而非疑问。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才能更快更准确地理解原文;只有长期坚持不懈地进行大量的泛听,接触各种不同题材﹑不同语音语调的听音材料,才能为此做好准备。

(2) 词汇:单词是构成一切语言的基础。我们强调的不是脱离大纲的难词﹑偏词,而是对大纲内的词汇的熟练程度。在此基础上积累词组﹑习惯用语﹑成语﹑同义词﹑近义词及谚语等方面的知识。譬如,在问题中经常要求对原文释义(What does the speaker mean),而答案项通常用与原文不同的词或词组表达与原文相同或相近的意思,不彻底了解单词词组或惯用语,没有足够的词汇量,即便听懂了,面对四个选择也只能是束手无策。同时考生要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用英英字典查询,用英语的概念理解原文,潜移默化,才能更快做出反应。

(3) 句法结构:掌握不同的句型结构,有助于正确理解其所表达的功能和意念。如: “No sooner ... than ...”, 如果我们了解这个结构,就知道它所表示的时间前后关系了。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用句型: 表示建议: I suggest / propose ... What / how about... Why not... Let’s... Shall we...

What do you think of... If I were you, I’d... 表示同意: I agree... I share the opinion

I can’t agree more. Why not?

Of course / Certainly. By all means. You said it. 表示不同意:  I am afraid I can’t.... I disagree... No way. By no means. Of course not. 表示条件或假设: if ... so long as...  provided...  unless..

表示比较关系: as...as...

would rather ...than.... prefer...to... Just as ..., so.... The more..., the more... Second to...

表示因果关系: because... since... now than... so...that... give rise to... result in... be attributed to...  due to... thanks to ... result from  on account of  owing to 

表示让步或转折关系的结构: though... although... even if... but... unless... instead despite even... 

(4) 口语与书面语:听力测试考查考生获取口头信息的能力,而英语可分成诸如书面语、正式、非正式、口语体等语域,它们在用词、句法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考生不仅要熟悉英、

美不同的语音、语调、单词,而且在学习书面语的同时,注意口头语的表达方式、用词、句型结构、升降调所表示的不同的感情色彩。只有坚持不懈的长期进行泛听,听不同题材、不同内容、不同性别、不同语音语调,甚至于同一单词的不同读音,才能稳步提高听力技能。

2. 非语言能力方面:

(1) 背景知识:一个人的理解力是同他的知识面分不开的,因此掌握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对提高大脑的思维与反应速度﹑增加理解﹑帮助记忆都起着很大的作用。另外,考生平时要多关心时事,多阅读如“China Daily”﹑“Times”﹑《参考消息》之类的报刊杂志,了解一些重大事件的背景材料,适当地做些笔记,如经常出现的人名﹑地名﹑国名﹑组织机构等的英译,考试中就能更快地调动储存信息,帮助解题。同时在平时训练听新闻时,注意新闻中的几个重要因素,如what, who, where, when, how, and why等,在考试中再结合问题内容,就能很快做出正确选择。

(2) 语境意识:语言的另一重要作用是其交际功能,能够理解中心思想,演讲者的意图,或细节,能体会语言的交际功能意义,善于把语言与语境联系起来进行体会字面表层所传递的深层意义,如请求、命令、建议等,而熟悉句子的句型,有助于提高对讲演者意图的判别能力,理解句子的语言外涵义。陈述与对话都选自日常生活对话,所以考生在加强听力的同时,应多用英语交流,“听说不分”,创造运用英语的语境。单句陈述比较难是由于没有上下文或重复,故对于词汇、词语搭配、句型结构的稔熟非常重要。在双人对话中,不仅理解谈话内容,而且善于通过谈话内容判别诸如:两者的身份;谈话的时间、场合、话题、弦外之音等。在对话中还经常要求根据双方的对话,判断其真实的含义,这常超出原文本身的语言意义,因此要求考生善于把语言与语境联系起来,推测出其表达的请求﹑命令﹑否定、犹豫﹑责备等深层意义。

(3) 记忆能力:听力的瞬间性决定了短期记忆的必要性。记忆能力的强弱,除取决于先天外,还可受到后天的影响,因此考生可以有意识地加强这种训练。另外由于听力的局限性,考生最好能使用自己明白的节略号做些笔记,特别是关键词﹑地点﹑时间﹑年代﹑数字等以增加确定性。

(4) 预读:听力与语法、阅读不同,可以读完再回读,其内容是暂时、一次性的,因此学会抓要点、关键词,以意群为单位理解全文就变得相当重要。在四级考试的听力部分中,问题都已印在考卷上,同时在各部分题目前试题册上都印有一段题目指令,磁带上也录有相应指令,由于每年考试这部分指令都基本相同,考生只要熟悉这些内容,就可以利用录有指令的这段时间,或利用两道题目之间的10秒停顿间隙,快速浏览一下已印在试卷上的问题和四个选择项,从而获取听音前的思考线索和对听音内容的背景提示,这样在听的过程中,就可以有针对性的有选择地听原文,从而抓住相关信息,滤除不相关的内容,减轻听的负担和记忆的负荷,以提高听的有效性,同时,通过阅读干扰项,多些背景提示,再分析四个选择项的异同,以此作为线索,听的时候,做到有的放矢。

(5) 熟悉出题形式:听力中的测试题大体可分为直接题和推理题。

直接题型:问题直接针对原句中的内容,要求所选答案和原文意义上一致,选择项的措词与

原文基本相同或使用同(近)义词。

推理题型:原文不能为选择提供直接的信息,而是要求考生必须通过理解字里行间的意义之后,或通过计算,或根据语言环境,推侧出符合问题的答案。

单人陈述:共七至九题不等,有简单句,也有复合句,多为陈述句句型。题目通常是要求快速找出与所听内容在意思上相同或最为接近的最佳选择。此外,也有判断说话人的身份、语气﹑数字计算等。因为没有上下文提示或信息重复,这部分有一定的难度。

两人对话:约七至九组不等,由一男一女对话,第三人提问,问题大多是征询信息﹑判断地点﹑职业或身份﹑概括谈论话题﹑进行预测﹑数字计算﹑推测态度﹑感情﹑两者关系等等。由于是对话,所以内容更具有口语的特点,如语音语调的升降变化。新闻广播:若干篇,选自BBC﹑ VOA及其它的一些重要的国际新闻报道,经专家专门录制,每篇有一至三道题目,一共为七至九题, 题目多为询问事件或其原因﹑结果﹑目的﹑条件﹑地点﹑态度﹑全文的中心议题等。在新闻里,题目都是按叙述的先后顺序提出的,所以考生除事先快速浏览外,还可边看着答案边听,以便答案更确定。平时考生要注意新闻用语的特点,如新闻报道中的第一句通常是全文的总纲,对全文有很大的提示作用。此外,由于是另外录音,稍微不同于平时广播中听到的BBC和 VOA,因此考生最好事先选用相似的听力材料进行模拟测试,以熟悉考试形式。

(6) 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惯:由于受母语的干扰,中国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习惯于在大脑中先把英语翻译成母语进行理解,然后再翻译成英语回答,而听的内容常常一瞬即逝,因此在平时学习中,考生要用英英字典,用英语的概念去解释诠释,从而避免把英语翻译成母语,再翻译成英语的习惯。这样,可大大减少听的过程中解码所需的时间,也就不会出现猴子摘苞米的故事了。

(7) 放松与放弃:放松心情。心理因素对人的现场发挥有很大的影响,特别在听力上,内容只放一遍,考生在听之前,生怕听不懂,听觉紧张,越紧张就越不能专心;或有个别词汇一下子听不出,而绞尽脑汁地想,影响对接下来内容的注意力。对此,考生平时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心理素质,参加一些模拟考试,培养对考场的适应能力,增加自信心,训练自己整体理解而非逐字逐句理解的意识,和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测的能力,从而做到“精神集中而不紧张,注意力专注但不停留”。

学会放弃,就是说不要纠缠于一个没有完全没有听懂或听清的题目,而影响下一道题的听音,理智的做法是快速猜测一个答案(因为答错不倒扣分),然后开始阅读下一道题的内容。

总之,听力是个实践性很强的技能,听力成绩的提高,决不是一朝一夕突击而来的,更不是单纯依靠技巧获得的。只有不断练习,增加词汇量,大量摄取丰富的知识,熟悉英美语不同的语音语调,口语的表达方式,才能稳步上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