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探索发现的几集节目,是关于大云山汉墓的介绍,其中对于墓主人的身份的讨论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其中涉及了考古学中的诸多方面的内容,在此简要整理一下。一、大云山汉墓简介
大云山汉墓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马坝镇的大云山顶上一个被当地人称为“龙塘”的水塘下面。他是在2009年警方破获一起盗墓犯罪行为之后才被正式发现的,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于2009年年底开始经过近1年的考古勘探与发掘,原来这是一处极为壮观的陵园式诸侯王级别的西汉古墓群,墓园内发现有大墓3座,武器坑2座,车马坑1座,各种等级的陪葬墓13座。大云山汉墓正南方2公里处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东阳城遗址”,它与小云山、青墩山三山相连,山顶海拔73.6米,是洪泽湖东部地区的唯一山地。二、大云山汉墓墓主人的猜测
关于大云山汉墓的墓主人在一开始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也是一般人的正常反应,无论是考古学家还是一般人对于墓主人是谁都有着强烈的好奇感。
大云山汉墓所在的江苏省淮安市在西汉时期是属于吴楚之地,关于他的墓主人的推测有五个诸侯王。第一位就是荆王刘贾,他是和刘邦同族的,最终在英布叛乱中身死国除;吴国只有一代王,即发动七国之乱的吴王刘濞,他是刘邦的侄子;吴国之后被废除而江都国继承了他的地方,而江都王也只有两位,也就是刘非和刘建父子,刘非是汉
景帝的儿子,刘建由于谋反而畏罪自杀,国除;此外棠邑侯陈婴,他是秦末的起义军之一,后来也葬在了附近,因而成为可能的人物。三、谁是墓主人
猜测毕竟是猜测,在没有具体的文物出土作为证明的时候一切的猜测都只是空谈。让我们看看这里出土的文物吧,大云山汉墓这座墓葬中发现了虽然经过了古今盗墓贼的“光顾”,但是仍保留有大量的精美文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王冠、暗花纹铜铍、金缕玉衣、玉棺、编钟,而墓葬本身也是黄肠题凑的葬式和双墓道的规制,这一切都将墓主人的身份提高到一个很高的档次。
金缕玉衣是汉代帝王和重要诸侯王的典型葬具,也是当时的最高葬具,根据史籍记载只要帝王和经过帝王批准的诸侯王才能够使用金缕玉衣,一般诸侯王既没有权利也没有财力使用它,因而成为最有价值的判断墓主人身份的标志,起源大概在汉景帝时期,现在发现的比较完整的金缕玉衣不过十套而已,因而棠邑侯陈婴因为级别比较低不可能拥有金缕玉衣;汉代初年经济凋敝,金缕玉衣在此时还没有形成,因而汉初的荆王刘贾也不可能。还有出土了大约一吨的古代钱币,都是四株半两钱,这种钱币流行在汉文帝五年到汉武帝建元元年之间,即公元前175年到公元前140年之间,因而成为在此之前去世的刘贾和陈婴不可能为墓主铁证。
玉棺和变种也是高级诸侯王才能使用的葬具,尤其是玉棺,大云山汉墓发现的这方玉棺是迄今发现的第二个玉棺,因而极具历史价值。黄肠题凑也是高级贵族使用的最高等级的葬具,汉代对于他的使用也
是非常严格的,只有帝王和经过帝王赏赐的诸侯王才能拥有并使用,它使用条状的黄心柏木累积成的,是最高级的葬具。因而经过排除,吴王刘濞和江都王刘非、刘建父子成为最有可能的墓主人。吴王刘濞和江都王刘建都是由于反叛而死,因而不可能得到皇帝赏赐的黄肠题凑和金缕玉衣,因而初步判定它的主人是江都王刘非。
此后又出土了几件对于墓主人的身份具有重要判断作用的文物。其中又写有“江都”字样的封泥,因而可以基本确定他是江都王实用的东西;出土的漆器上有“淖氏”字样,而淖氏又是两代的江都王宠妾,因而可以确定是江都王了。此外出土的带有“二十七年”字样的器物也与江都王刘非在位二十七年相印证,因而可以判定大云山汉墓墓主为江都王刘非。
综上所处,根据出土的带有文字的器物、墓葬形式、葬具可以判定大云山汉墓墓主认为江都王刘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